餐廳裡,母親為了要錢給兒子買房,一味地逼迫壓榨女兒。
母親:「家裡要蓋房子,你弟弟要結婚了,你給點錢吧,你的錢不就是家裡地錢嗎?」
女兒一聽熱淚上湧:「媽,我也是你的女兒啊,憑什麼我要為弟弟人生負責?」
母親臉色一變,你真沒有良心。話音未落一陌生人忽然站出來霸氣回應,她可是你女兒啊!女兒何苦為難女人呢?
「媽......」女兒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了餐廳。你來了,你還知道來啊。
女兒剛一坐下,老母親就是一頓抱怨:「你現在長大了,翅膀硬了,也不想管我了是吧?」女兒還未開口,母親一邊攪拌著碗中稀粥,一邊數落著女兒。忽然母親的聲音,猛地降低:「媽媽沒錢,你能給媽媽打一筆錢嗎?」
女兒並未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說:「您怎麼又沒錢了?我上個月不是剛打過給你嗎?」聽到這裡,母親的語氣轉變。「媽媽要吃飯,爸爸要吃飯吧,你弟弟還要買衣服,這些都需要錢啊!」跟你要點錢,怎麼了?贍養父母,是子女的義務,但所謂的照顧弟弟呢?
我覺得這不是當姐姐,應該去考慮的問題,誰沒有自己的圈子,姐姐也是要吃飯的。憑什麼姐姐要為弟弟的人生負責呢?
女兒的手揪得緊緊的,眼中也不自覺地紅了起來,但母親卻還在自顧自地說著。「你弟弟,馬上要結婚了,每個父母都要給自己兒子準備一套婚房,我去看了房子很好,但他說要拿首付的錢,我拿不出來,只有找你。」「媽,我每個月也要生活,要交水電費,自己也要吃喝,剩下的錢全部打給你了。真的沒有錢了。」
女兒央求母親,可母親卻不理解女兒的苦。這時旁邊一桌的一位女士,注意到了這裡。「這個弟弟,你是要負責的,你是姐姐,是我的女兒你給錢不是應該的嗎?」終於女兒忍不住落淚了,可母親全然不顧女兒傷心落淚。
旁桌的女士,已經停止了用餐,看樣子她也感同身受。你是姐姐......媽,我真的沒有錢了。女兒苦苦央求,奈何母親不理解女兒心中苦。「你是姐姐照顧弟弟是天經地義。」話音剛落,旁桌的女士騰的一下站了起來,走到女兒身旁,為他擦去眼淚,霸氣回應:「她是你女兒,她是不是每個月都給你錢了?」
這不問還好,一問母親敲響了桌子:「她找了一個男朋友,總比我有辦法。你不是找了一個男朋友嗎,叫他拿三十萬出來。」壓榨行為一旦 出現,底線就可能被無限拉低。「啥時候,錢到帳,啥時候我走人,不講價......」很難想像這是出自一個母親的口中。
而女兒卻已經泣不成聲。一聽這話,女士的火瞬間就上來了「她是你女兒啊,弟弟買房跟姐姐有什麼關係,難道你不心疼她嗎?是,作為女兒贍養你們是義務,但是弟弟已經成人,有手有腳為什麼還要姐姐來承擔他未來的人生呢?」
女士一邊講,面色也開始變得通紅。看得出,她十分的生氣。母親一直據理力爭,女士又說:「您為什麼要把一家人的重擔,全部壓在你女兒一個人的身上呢?手心手背都是肉,女兒也親啊。」一旁的母親,被說得啞口無言,忽然她站起身要去抓女兒的包。「她包裡一定有錢,快給我卡......」
女士激動,老人家您不要這樣,她是你女兒啊。「這是我們的家事情,你一個外人不要管。」母親依舊不依不饒,女士這時候說起了自己的事。「我也是一個姐姐,有一個弟弟,我知道作為一個姐姐是怎樣的一個心。」你知道一個外人看見是有多心酸嗎?
一個外人都感覺心酸,您自己不覺得心疼嗎?陌生的人,帶來了最親密的關係,而本該最親密的人又帶來了什麼呢?許久後,在女士的一番苦口婆心之下,女兒不在哭泣,母親也沉默地低下了頭,在外人的調和下,母女兩誰也沒在怪誰,畢竟都是一家人。結局會如何,我們不知道,但經過這一番話後,相信母親會有一個新的認識。對女兒也有一個新的看法吧。
以上內容來自《你會怎麼做?》真切地記錄了,作為非獨生子女人的,辛酸和無助感,當今社會,這樣的一幕又在多少家庭裡上演過呢?贍養父母,是子女都應盡的義務,照顧弟弟也情有可原,但這絕非是要為弟弟未來人生負責的理由,我們長大了,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而不是把所重擔,全部壓在姐姐身上。
事後,女士回憶:「照顧弟弟可以理解,但是......管我什麼事了,那是弟弟的人生。」她說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但是她就是看不慣,最後她說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話。「我能趕走一個是一個,十個人就能趕走十個。」
也許,經過一代代人不斷努力,這種輕女的現象,終會越來越少。感謝您的參與討論,如果你也喜歡這則內容,感謝你的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讓愛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