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之前的文章,我們對阿託品2019年和2020年半年的收入做了數據分析和推算,本篇將對興齊眼藥三季度的收入進行分拆,進而合理推算阿託品的收入。由於三季報的披露信息有限,收入沒有分類披露,因此,我們採用的推算方法帶有諸多的假設條件,我們認為推算結果未必是準確的,但是推算過程的邏輯是合理的。其中如有謬誤之處,歡迎有識之士指正。
言歸正傳,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表1,2020年公司的扣非淨利率達到11.15%,為近年來的最高值,原因是什麼?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核心問題,這裡先按下不表。
我們先從2018年開始看起,因為這一年沒有阿託品收入,2018年公司扣非淨利率僅為2.5%,公司原業務產品的毛利率不低(72.32%),但是期間費用率太高,其中銷售費用率達到45%(詳見表2),說明公司業務產品的競爭力不強。
我們再來看2019年的情況,公司2019年扣非淨利率提升至6.11%,同比增加約3.5個百分點,其中毛利率貢獻1個百分點、期間費用貢獻2.5個百分點。2019年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增加興齊眼科醫院,也增加了阿託品收入,按照我們之前文章的測算,阿託品收入計入醫療服務類,金額為2368萬元。在2019年,我們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阿託品的和公司原業務產品各自的扣非淨利潤有多少?我們這裡的阿託品扣非淨利潤指的是實際的金額,因為按照帳面看,由於內部交易的問題,醫療服務類的毛利率僅有2%,不可能貢獻淨利潤,我們想推算的是內部交易抵消後的實際金額。在2019年,阿託品收入體量僅佔公司4%,而且毛利率變化涉及內部交易,因此我們大體認為期間費用率下降的這2.5個百分點來源於公司原業務產品,由此公司原業務的扣非淨利率由2018年的2.5%提升至2019年5.0%,據此測算出,原業務扣非淨利為2712萬元,阿託品扣非淨利為604萬元、淨利率為25.51%(詳見表4)。剛看這個結果,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偏低,後來一想,醫院的各類成本是裝進阿託品業務的,因此尚在合理範圍內。
接下來看2020年上半年的情況,2020年上半年的扣非淨利率為6.2%,基本與2019年持平,說明公司原業務產品淨利率相對下降了,因為理論上阿託品的佔比提升,公司的扣非淨利率是要提高的。那麼具體下降多少呢?從期間費用率看,反而降低了1.5個百分點,說明問題不在這裡,而是在毛利率那裡。通過分產品毛利率對比,我們發現相對2019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詳見表3),我們綜合判斷假設原業務淨利率下降至3%,據此測算出,原業務扣非淨利為610萬元,阿託品扣非淨利為857萬元、淨利率為25.59%(詳見表4)。從理論上2020年上半年阿託品淨利率應該要高於2019年,因為有規模效應,實際數據是基本持平,有一定的誤差,但尚在合理範圍內。
最後,我們再看2020年三季度的情況,回到我們前面的核心問題,即前三季度的扣非淨利率為什麼能達到11.15%,高出半年度約5個百分點?我們認為可能有三方面原因:其一、環孢素的貢獻,其二、期間費用率的控制,其三、阿託品的放量。
第一,環孢素的貢獻。這方面如有,應該也不太,因為按照2020年8月31日的投資者交流記錄信息來看,環孢素團隊9月份才開工,1個月的時間貢獻程度可能有限。
第二,期間費用率的控制。這個因素從表2可以看出,降低了約5.5個百分點。
第三,阿託品的放量。這個因素肯定存在,具體多少,是我們今天文章的終極目標。
根據前面的分析,2020年半年度原業務扣非淨利率為3%,通過期間費用率的控制,我們假設2020年前三季度分別回升至6%(詳見表4)、8%(詳見表5),並考慮規模相應,阿託品淨利率提升至28%,分別測算如下:
原業務淨利率6%:
設阿託品收入為X、淨利為Y,則Y/X=28%;(0.5231-Y)/(4.693-X)=6%,可得X=10977萬元,y=3074萬元。
原業務淨利率8%:
設阿託品收入為X、淨利為Y,則Y/X=28%;(0.5231-Y)/(4.693-X)=8%,可得X=7385萬元,y=2067萬元。
我們取中間值,則可得阿託品前三季度收入為9181萬元,折合銷量約31萬盒,即第三季度單季度約20萬盒。
@sabriya
$興齊眼藥(SZ300573)$
作者:穿越財報迷霧連結:https://xueqiu.com/5261595823/162047910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