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周辰
2015-06-30 11:27 來源:澎湃新聞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30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十年間居民膳食營養狀況總體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攝入量為2172千卡,蛋白質攝入量為65克,脂肪攝入量為80克,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301克,三大營養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滿足。
全國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7.1cm和155.8cm,平均體重分別為66.2kg和57.3kg,與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體重均有所增長,尤其是6-17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增幅更為顯著。
營養不良率下降,癌症發病率上升王國強表示,中國成人營養不良率為6.0%,比2002年降低2.5個百分點。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率和消瘦率分別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個百分點。6歲及以上居民貧血率為9.7%,比2002年下降10.4個百分點。其中6-11歲兒童和孕婦貧血率分別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個百分點。
但中國慢性病的總體防控形勢依然嚴峻,防控工作仍面臨著巨大挑戰。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中國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糖尿病患病率為9.7%。
癌症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報告》稱,
根據2013年全國腫瘤登記結果分析,中國癌症發病率為235/10萬,肺癌和乳腺癌分別位居男、女性發病首位。此外,2012年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率為533/10萬,佔總死亡人數的86.6%。心腦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為主要死因,佔總死亡的79.4%,其中心腦血管病死亡率為271.8/10萬,癌症死亡率為144.3/10萬(前五位分別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結直腸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率為68/10萬。
環境和生活方式對健康影響最大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北京協和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告訴澎湃新聞,慢性病的患病、死亡與經濟、社會、人口、行為、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主要還是環境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影響。」
劉遠立說,隨著生物科技的革命和生活質量的改善,人類壽命越來越長,傳染病得到控制,使得慢性病的死亡構成比增加。
「但是,目前我們的健康還面臨兩方面威脅,一是環境汙染和食品安全方面危險因素更多,二是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食鹽、脂肪、食用油的攝入量增加,但運動卻相對缺乏,並且吸菸酗酒問題嚴重,對慢性病發病造成非常大影響。」劉遠立說。
《報告》顯示,中國現有吸菸人數超過3億,15歲以上人群吸菸率為28.1%,其中男性吸菸率高達52.9%,非吸菸者中暴露於二手菸的比例為72.4%。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攝入量為3升,飲酒者中有害飲酒率為9.3%,其中男性為11.1%。成人經常鍛鍊率僅為18.7%。
對此,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政府正積極控煙,目前在公共場所控制吸菸的條例已經列入了國家立法計劃,全國16個城市也已制定了地方性的控煙法規,中國政府還提高了捲菸消費稅,將大大減少菸草消費。
成年人體重增幅高於身高增幅《報告》還顯示,與2002年相比,2012年中國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體重增幅高於身高增幅
。隨著膳食結構的變化,超重肥胖問題凸顯。
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個百分點,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個百分點。另外,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調用鹽10.5克,較2002年下降1.5克,但仍遠高於膳食指南推薦的6克標準。
針對《報告》提到的中國人穀類、蔬菜類攝入相對欠缺,但脂肪攝入量明顯增加的情況,衛計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監察專員常繼樂表示,衛計委年將針對不同的人群制定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通過指南告訴大家哪些營養相對缺乏,應該怎麼樣吃,吃多少量,都有技術指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身高,衛計委,居民營養
相關推薦
評論(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