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停水斷電強制清退,五年租約欲縮至年底,誠品生活或撤離深圳?
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
在中國臺灣連續關閉4家店後,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誠品生活」)將開始關閉中國大陸的門店。
(誠品深圳外觀景象/林娉瑩攝)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開業僅一年半,誠品生活深圳店(下稱「誠品深圳」)計劃在2020年底退出深圳萬象天地,但百貨之外的書店部分可能會保留。在這背後,由於實體零售發展阻滯並受到疫情打擊,2020年一季度,誠品生活歸母淨利潤下滑超九成。
有原入駐誠品深圳的商家向記者表示,今年4月份,誠品深圳與他們協商縮短租約至年底,但由於雙方在租金與賠償方面產生糾紛,誠品對其斷水斷電強制清退,之後拒絕溝通、消極應對。該商家還稱,誠品深圳自開業起就運營欠佳,內駐的商鋪也經營困難。
對於上述情況,6月18日,《證券日報》記者向誠品生活的投資者關係部門發去採訪提綱,截至發稿採訪未得到回應。
與商家糾紛難解
引出撤店消息
資料顯示,誠品生活脫胎於誠品書店,由吳清友在中國臺灣創立,其原先的多元空間化、24小時開店等書店模式被廣大愛書人士所推崇。2005年,在接班人吳旻潔的主導下,誠品生活開創了「百貨+書店」的經營模式,以「誠品」品牌引流、與承租商鋪分享經營收入。這一模式令公司在當年實現首次盈利,之後在2013年實現上市。
誠品深圳開業於2018年12月份,是誠品生活在大陸的第二家分店,曾被華潤置地旗下萬象天地作為開業時重點宣傳的入駐品牌之一。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孔小凱曾在其開業儀式上表示:「希望誠品生活能夠成為深圳人的文化綠洲。」但僅開業一年半時間,誠品深圳已經計劃離開。
日前,「我是麵包」、「披薩工坊」等誠品商家在微信上發文稱,熬過疫情停業期後,誠品深圳要求將其租約從原來的五年縮至今年底前結束,原因是誠品深圳將在年底結束經營。「我們後來從華潤置地那邊確認了該信息,但華潤聲稱與誠品籤了保密協議,不便透露過多。」我是麵包的相關負責人李小姐(化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披薩工坊的負責人Matt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3月份恢復營業後,由於營業時間縮至半天,包括他在內的商家便向誠品要求減租,卻被告知減租條件是籤署將五年租約縮短至年底的增補協議,且未提及相應賠償方案。Matt曾多次聯繫誠品深圳負責人,但始終得不到回應,其店鋪也在近期被斷水停電、強制清退。
「誠品大概率會在年底結束經營,否則他們也不會冒著大風險去和籤了長期租約的商家討論合同變更的事。」李小姐表示。「有長租約的商戶不多,誠品不會和他們談;但你可以看到裡面已經空出很多鋪位,都是一樣被強制清退的商家。」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誠品深圳發現,商場內確實出現了多處空置鋪位,還有部分空置攤位被誠品擺上商品,由周邊商家代為收款。記者向多家商鋪工作人員詢問誠品是否會撤離,均被告知沒有具體通知。誠品生活服務臺的工作人員和誠品書店店員則向記者表示,要等官方公告。截至發稿,誠品生活官方並未公告撤離深圳的消息,也並未回復《證券日報》記者的採訪函,華潤置地亦然。
(誠品深圳內部照片,前方為空置商鋪之一,左邊為空置後被誠品放置商品的攤位/林娉瑩攝)
而對於誠品深圳的消極應對和拒絕溝通,被強制清退的商家已經全權委託律師對誠品生活提起訴訟,將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一季度淨利滑坡
據了解,在計劃撤離的背後,誠品深圳開業後的經營狀況欠佳,不僅人氣遠低於誠品蘇州店(大陸首店),其內駐商家也長時間處於虧損狀態。誠品生活財報也顯示,誠品蘇州在2019年已開始盈利,但誠品深圳的具體經營狀況並未被提及。
《證券日報》記者從一份誠品商家聯名求助信了解到,誠品深圳開業後招商規劃混亂、業態雜亂,還因為周邊施工區過多導致引流路線均無法暢通,對商場內人流影響極大。此外,誠品生活招商時向商家允諾的組織文創類活動也頻次過低,其視聽室在十個月內僅有兩次活動。因此,超九成商家在誠品深圳內難以盈利。
對此,浙江工商大學趙浩興教授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誠品生活成立後,確實也在其誠品書店的文藝與情懷基礎上有所創新,但它事實上還是一個線下為主的傳統商業模式,並沒有擺脫傳統商貿的桎梏。誠品只是在努力實現商業場景設計上的變化,忽視了系統性的營銷創新。」
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疫情影響下,誠品生活的整體效益也嚴重受挫,關店步伐進一步加快。5月31日,備受關注的誠品敦南店因租約到期關店,是今年以來誠品在中國臺灣關閉的第4家店。在5月27日的股東大會上,誠品生活董事長吳旻潔曾就此表示:「誠品計劃到6月底關閉6家門店,下半年還會再關1-2家。」
吳旻潔還進一步透露稱,今年4月是誠品經營最慘澹的月份,而1-5月份,公司在中國臺灣的業績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0%。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誠品生活實現營收11.43億新臺幣,同比減少11.64%;實現歸母淨利潤713.8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71.6萬元),較去年同期的7766.5萬新臺幣下滑了90.81%。
趙浩興認為,誠品生活的發展頹勢也反映了整個傳統商業面臨衰退的狀況,而今年的疫情則加快了這個進程。在他看來,誠品生活需要去推動自身運營模式的變革、去構建一個真正融合體驗式商業的新場景、建立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數位化營銷系統,而不是僅靠餐飲或一個網紅單店來帶動整體,要符合所在城市、社區的風格。」
「誠品敗走深圳並非是對誠品創新價值的全盤否定,只是深圳這座城市對創新的要求更高,在商業變革的大浪潮下要更追求商業的破壞性創新,才能生存下來。」趙浩興最後說道。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