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誠品生活一角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程璐洋 開業一年多後,誠品生活決定提前結束深圳店營業。
7月3日,誠品生活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位於深圳萬象天地的「誠品生活深圳」因嚴峻的新冠疫情衝擊,將於2020年12月31日結束營業,2021年現況經營位置將返還華潤置地。
對於書店文創行業來說,這個消息並不令人意外。
多位從業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就曾聽聞誠品生活可能關閉深圳店,考慮到疫情對實體書店的衝擊,以及誠品書店今年的閉店力度,其深圳閉店動作在情理之中。
除了行業傳聞,其店內入駐品牌們的動作,其實也早在傳遞撤離的信號。
入駐商戶怎麼辦
位於誠品生活深圳5樓的披薩工坊,6月9日在其微信公眾號上表示:我們的房東臺灣誠品百貨將會在今年年底準備退出深圳市場,籤了5年合同的我們怎麼也沒料到在一年半內,他們選擇放棄深圳這個城市。從三月份起,我們多次主動找他們溝通,但是除了讓我們縮短合約到今年年底之外一直得不到回應。」
據媒體報導,商戶「我是麵包」稱於6月9日凌晨0點,被誠品生活強制停水停電,驅逐出場。「我是麵包」與「披薩工坊」兩家商戶與誠品生活均籤訂了5年合約,分別在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3月31日到期。
誠品生活深圳位於深圳萬象天地,拿下近3.3萬平方米的六層樓空間,除書店外,還引進設計、手作、親子、餐飲等多品類商戶,在引進的137個品牌中,有19家中國大陸獨家品牌,14個中國臺灣品牌,50個深圳品牌。
而現在,隨著誠品生活的提前撤店,這些品牌該怎麼辦?
經濟觀察網致電誠品生活內多家店鋪,撈王鍋物料理、三淺陶社等店鋪表示將繼續陪伴消費者,個別店鋪有可能移鋪去萬象天地場內。
對此,誠品生活表示:已發布官宣,為能妥善安排後續事宜,對於個別案例和延伸提問,我們不便再予回應。
當IP撤店
有深圳特色及氣質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間,這是華潤置地當初招商誠品生活的期待。
2015年9月11日,在華潤深圳灣體育中心舉行的產品發布會上,華潤置地與誠品生活完成戰略籤約,將其落位於華潤置地首個城市人文綜合體項目華潤城的商業組成——深圳萬象天地。
彼時,誠品生活的籤約及引入,被華潤置地視為對城市商業空間功能的全新探索。籤約三年後,誠品生活深圳店於2018年12月15日正式開業。這是誠品生活當時第48家店,也是蘇州店之外的第二家位於中國大陸的店,主營百貨、零售。
對消費者來說,這家規劃了3年的誠品生活,吊足了胃口。而對房東華潤置地來說,誠品是不折不扣的IP。
針對誠品生活所在區域的招商規劃,深圳萬象天地管理中心表示,將與招商部門進行密切溝通,具體細節暫不方便透露。
同時,管理中心告訴經濟觀察網,2020年1月末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實體商業步履維艱。作為合作夥伴,其儘可能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然而遺憾的是,誠品生活深圳最終還是決定暫別深圳,這個決定也是經過雙方團隊審慎評估、多方探討做出的,尊重誠品生活深圳這個不得已的決定。
2020年,是深圳萬象天地的第三個運營年,其管理中心表示,今年整體的商業空間,美妝氛圍將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DIOR全球旗艦店、GIORGIO ARMANI全球首家高定香水形象店等十餘家美妝品牌已經在籌備中,加上場內已有的CHANEL等國際美妝品牌,萬象天地的高端美妝品牌將不斷完善。到今年9月三周年慶期間,深圳萬象天地將完成逾 150 家品牌調整。
「大型IP商戶提前撤店,對商場來說很頭疼,尤其在現在的市場環境,尤其是誠品3萬多平的面積。」一位大型商場的招商人員認為,「為了填補鋪位,招商很需要精力,萬象天地應該會留下部分品牌,如果自己一家家重新招,現在的市場環境很難找到這麼多合適的。」
誠品「用力關」
誠品生活關閉的深圳店,只是誠品生活近期關閉的門店之一。疫情以來,誠品在臺灣已關掉4家店,包括經營了31年的「臺北文化地標」敦南店。
關店,來源於誠品的業績壓力。
5月27日誠品生活股東大會上,董事長吳旻潔披露,今年4月是誠品經營最慘澹的月份,而1-5月份,公司在中國臺灣的業績較去年同期下滑了20%。
吳旻潔,是誠品創始人吳清友的女兒,她於2005年正式加入誠品,從董事長特別助理做起,次年任代理總經理。2017年7月,吳清友因心臟病去世,吳旻潔正式執掌誠品。
作為第二代掌門人,被稱為「誠品公主」的吳旻潔執掌的誠品,相比吳清友時代受到了更多爭議。
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落地臺北仁愛圓環,同年成立了誠品畫廊、誠品酒窖、誠品Café。當時,吳清友為誠品選定的標籤是「人文、藝術、創意和生活」。
1999年,誠品臺北仁愛路圓環店十年租約到期,舉行《喜新戀舊 移館別戀——今夜不打烊》告別會。當晚,敦南店以「24小時書店」營業,從此逐漸成為臺北文化地標,誠品品牌也被越來越多消費者熟知與認可。
隨著吳旻潔進入誠品,2010年,誠品書店母公司誠品集團切割旗下通路和餐旅事業群成立了誠品生活,定位為生活產業與文創平臺,2013年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
上市後第二年,誠品在臺灣的門店已達38家,開始開拓更大的市場。
位於金雞湖的蘇州誠品,成為誠品的大陸首站,也是誠品首家自持物業門店。商場總面積5.6萬平方米,其中誠品書店1.5萬平方米,另有兩棟塔樓共76套高級公寓出售。
到大陸的第二家門店誠品生活深圳店開業,引發消費者打卡的同時,也得到不少「招商品牌品質降低、動線規劃不合理」的聲音。
一位曾專門前去探店的書店老闆坦言對深圳店有些失望,「動線不合理,很多鋪位不好找。感覺和臺北店的品質完全不一樣,也比不上蘇州店。」
誠品的境況,其財報反映得更明顯,2020年一季度,誠品生活實現營收11.43億新臺幣,同比減少11.64%;歸母淨利潤713.8萬新臺幣,同比下滑90.81%。
根據吳旻潔在股東大會的說法,6月底,誠品計劃關閉6家門店。下半年也將「用力關」,預計下半年還會再關1-2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