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還有大作用的? 來看看掏耳朵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1-02-23 中醫論壇

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更多免費精彩文章!

精彩文章現在開始

「耳屎」在醫學上叫耵聹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簡單,每人都會做,只是方法對不對。殊不知耳屎對我們的耳朵有保護作用,多數人掏耳朵的都會陷入誤區,看看你是否犯過。

耳屎的作用

在人的外耳道外側軟骨表面的皮膚中有耵聹腺,能分泌一種淡黃色黏稠的物質,稱為耵聹,俗稱「耳屎」或「耳蟬」,它像「哨兵」一樣守衛著外耳道的大門。對於耳朵來說,耳屎其實是耳朵的保護傘,一直在默默無聞地保護著耳朵,只是你看不到而已~

耳屎的三大作用:

一、抵抗細菌、病毒

耳屎富含油脂,在耳道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酸性膜,賦予外耳道抵抗細菌、病毒侵害的作用。

二、阻擋異物入侵耳內

耳屎所含的油脂能滋潤外耳道皮膚上的細毛,這些茸茸的細毛和富有黏性的耳屎,能阻擋由外界吹進來的塵埃顆粒,擋住昆蟲進入外耳道。另外,耳朵不小心進水時,耳屎還可以阻擋髒水的侵入,並防止可能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發生。

三、保護鼓膜

耳屎使外耳道空腔稍稍變窄,對傳入的聲波能起到過濾和緩衝的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強聲所震傷。

此外,富含油脂的耵聹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保證耳道深處的鼓膜不致變幹,從而使鼓膜處於最佳運動狀態。

掏耳朵的誤區

誤區一:鼓膜破了,一定會耳聾

正解:掏傷鼓膜,聽力下降

坊間對鼓膜的認識是,一旦鼓膜破裂了,聽力就沒有了。其實並非如此,鼓膜損傷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件相當平常的事情。很多人在掏耳朵時掏得太深,碰到耳膜很痛,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在鼓膜上戳了個小孔。鼓膜的功能是擴發音量、增強聽力,它的破損甚至破裂只會影響聽力,但不會完全導致失聰。一般人掏耳朵時不小心在鼓膜上弄破一個小洞,一般來說3個月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復的。

要提醒的是,不僅掏耳朵會捅破鼓膜,過大的音量、很重的一巴掌、打球撞擊等原因都可能在鼓膜上震出小孔。例如有一個小孩在玩沙炮的時候震傷了耳朵,鼓膜上破了個洞,聽力大大受損。

誤區二:弄痛耳朵了,滴滴消炎水

正解:沒有感染不要滴

就像眼睛乾澀就滴眼藥水一樣,很多人耳朵一有問題就滴消炎水。殊不知,亂滴藥水也可能帶來炎症。

如果掏耳朵時,用乾淨的掏耳棒掏到耳朵痛了、受傷了,這種情況下一般不需要滴消炎藥水。此時外耳道沒有受到細菌感染,保持乾爽潔淨的環境。但滴了消炎藥水之後,反而營造了一個潮溼溫潤的環境,更容易滋生細菌。

什麼情況下可以滴消炎藥水呢?當耳朵出現感染、流膿時,最好在醫生的建議下滴消炎藥水。洗澡時,最好別弄溼耳朵。可以用棉花團塞住耳朵再洗澡,棉花團溼了再換。另外,每次在公共泳池遊完泳之後,最好滴兩滴消毒藥水。因為公共泳池內內的水可能存在各種細菌。

誤區三:耳朵覺得癢就掏

正解:可能是真菌感染

很多人都有定時清潔耳朵的習慣,特別是油耳的人,常常有油流出來,或者覺得癢,每過幾天就掏一次耳朵。針灸推拿學堂對此表示,油耳和幹耳是遺傳的,沒有辦法改變。油耳的人一但感覺油流出來了,用掏耳棒清潔一下看得見的外耳道是可以的。不過,正常人的耳屎會自動脫落,一般情況下不會堵塞。無論是油耳還是幹耳,清潔耳屎的頻率大約一個月一次就夠了。一來耳屎的生長速度沒有那麼快,二來耳屎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要將其「扼殺於搖籃之中」。

我們的耳朵都有兩節,外面的一節外耳道表層覆蓋著皮膚,不小心碰到了也不痛。但裡面看不到的一節表面是薄薄的黏膜,一碰就會痛。在清潔時,最好使用鬆軟、乾淨的棉籤,硬的掏耳工具,如挖耳勺,其實並不好。

誤區四:耳朵痛自己會恢復

正解:長期受傷可治腦膜炎

耳朵發炎的問題並不大,因此很多人會忽略了正確治療。陳觀貴表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耳朵受傷發炎而不治療,很可能出現反覆感染而造成慢性化膿性綜合炎。不僅出現聽力下降,還會導致肉芽、膽脂瘤,破壞聽骨等。聽骨被損壞到一定程度了,無法自愈,只能通過手術解決問題。

那到底應該怎麼清理耳朵呢?

1、可以用鹽水清理耳朵。鹽水滴入耳道中,搖晃幾下,然後衝洗乾淨。

2、嬰兒油、礦物油和專門的耳道清潔油,都可以用來清洗耳朵。如果不確定自己會不會過敏,最後先塗抹在手腕上,一個小時後沒有過敏反應再使用。

3、使用過氧化氫清潔耳朵也不錯。這也是常用的耳道清潔液體。

4、最好購買專門的滴耳器,使用這樣的設備將液體滴入耳道中。

5、如果擔心自己操作會出現意外情況,還可以去找醫生,他們那裡總會有合適的工具。

注意:常掏耳朵小心患上乳頭狀瘤

經常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長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還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我國自從廢除理髮師用剃頭刀挖耳朵的做法後,外耳道乳頭狀瘤的發病率明顯下降。

總結:雖然耳朵裡這東西被俗稱為耳屎,但也不是一無是處的「垃圾」,很多人喜歡閒著沒事就把耳屎掏的一乾二淨,這樣會讓耳朵失去保護屏障,會給耳膜造成傷害。當然耳屎也不是越多越好啦,適當的清理就好了。

 ▍版權聲明:

○ 本文部分摘自《網絡》,中醫論壇小編整理。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

○ 版權歸創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如涉及版權爭議,請著作權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推薦閱讀】請點擊 

相關焦點

  • 寶寶耳朵有耳屎,能掏嗎?
    掏,經常看新聞說誰家寶寶因為掏耳屎造成耳膜損傷;不掏,看寶寶耳朵裡耳屎好大一塊覺得好髒,而且也怕堵塞耳朵。能給寶寶掏耳屎嗎?怎麼才能掏出來?這是家長們經常遇到的問題。今天小樂幫大家解答~耳屎的專業術語叫耵聹,是外耳道軟骨部皮膚耵聹腺的分泌物。它能保護外耳道皮膚、吸附灰塵或異物、阻擋小昆蟲鑽進外耳道深處。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吧,經常拿著掏耳勺或棉籤在耳朵中掏來掏去,掏完以後真是超爽。於是就有很多家長不光給自己掏,也要給孩子掏。據美國統計:每天大概有一萬兩千名兒童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從而造成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
  • 耳屎栓塞,耳朵發黴?論如何科學掏耳屎
    作者:孫雅靜張先生很喜歡掏耳朵。洗完澡要掏,遊完泳要掏,沒事的時候也喜歡用棉籤或者挖耳勺搗鼓幾下。
  • 不掏耳朵 耳屎會把耳朵堵住?
    掏耳朵可以說是最大眾化的「休閒娛樂項目」了。棉籤、挖耳勺,甚至是中性筆芯,想起來什麼用什麼;掏的時候麻酥酥的,非常舒服;掏完之後多少有點耳屎,看著十分有成就感。然而,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動作常常導致意外。那麼,耳朵應該什麼時候掏呢,關於耳屎的說法裡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吃耳屎會變成啞巴。」
  • 用棉籤掏耳朵,看似衛生或許最傷身,正確掏耳屎的方法其實是這樣
    其實從健康的角度來出發,棉籤掏耳朵本身就不是一個好習慣,並不值得推崇。掏耳朵是一件大事,我們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才可以。耳屎真的有必要掏嗎?人的耳朵之所以會經常癢,其實就是因為耳朵裡面有耳屎了,如果一直不掏的話耳朵可能會變得有些難受。但是耳屎就是耳朵的一種代謝物,除了我們常見的薄片狀耳屎,耳朵裡面的油脂其實也是耳屎。不管是什麼形態的耳屎,都不需要人自己主動去清理。
  • 別再頻繁掏耳朵了!耳屎其實「大有好處」
    在多數人眼中,耳屎是耳朵裡的髒東西,一定要清除乾淨才行。
  • 耳朵眼需要定期掏嗎?——正確認識「耳屎」
    因此,如無不適症狀,無需定期 「 掏耳朵 」。        不過,小兒由於面部肌肉肌肉尚未發育完全,下頜關節活動無力等原因,耵聹易跟和灰塵等雜質混合凝結成塊狀,堵塞於外耳道內,即為一種疾病——「耵聹栓塞」。        耵聹栓塞聽起來陌生,但其發生率卻不低。
  • 不掏耳朵,耳屎會把耳朵堵住?
    圖片來源:新華網、搜狐網、新京報相關報導那麼,耳朵應該什麼時候掏呢?關於耳屎的說法裡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蝌蚪君來為你一一解答。1吃耳屎會變成啞巴?錯誤。這種說法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恐怕是想嚇唬一下小孩,免得他們亂掏耳朵。不過,我們不妨就此了解一下耳屎的成分。先來說說耳屎的老家「耳朵眼兒」,它的學名是「外耳道」,由骨骼和皮膚組成。外耳道皮膚上分布著兩種腺體,皮脂腺和頂泌汗腺(也叫「大汗腺」,主要存在於外耳道、腋窩、乳暈、肛周等部位)。
  • 掏了這麼多年的耳朵,沒想到正確清理方式竟然是...
    如果掏耳朵時,用乾淨的掏耳棒掏到耳朵痛了、受傷了,這種情況下一般不需要滴消炎藥水。一來耳屎的生長速度沒有那麼快,二來耳屎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不要將其「扼殺於搖籃之中」。  我們的耳朵都有兩節,外面的一節外耳道表層覆蓋著皮膚,不小心碰到了也不痛。
  • 沒事時別總掏耳朵!耳屎竟然還有這麼多好處!
    讓現代人爽的幾種方式:擠黑頭、摳腳、掏耳朵。
  • 掏耳屎可以掏出「高潮」?還有人一掏就咳嗽,這都咋回事?耳屎還能掏嗎?
    有一種爽,叫做掏耳屎。相信很多人都掏過耳屎,也深有體會。 尤其是,當細長的挖耳勺探入黑洞洞,從那狹長的外耳道挖出一坨坨耳屎時,觸電般的迷之快感讓你欲罷不能,爆棚的滿足感常常覺得極度過癮……因此,不乏有人沉迷於掏耳朵,隔三岔五給耳朵「搞衛生」,但也有掏耳朵一時爽,耳朵火葬場的,如掏傷鼓膜,聽力下降、還有真菌感染至耳朵發黴……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 耳屎對人體也是有作用的 日常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
    人人都會有耳屎,耳屎是怎麼形成的?耳屎需要人為掏掉嗎?當「耳屎」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簡單,每人都會做,只是不知道方法對不對。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來看看關於耳屎的那些事兒。
  • 一時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耳朵一直癢……
    "正好,來我看哈你耳朵喃……哎呀,么兒你的耳朵頭有好大一坨耳屎喲,快點去把抽屜頭的挖耳瓢拿過來"以上對話熟不熟悉?親不親切?但但但是每個人都掏過耳屎那耳屎真的就能隨便掏嗎?不要慌,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請醫院耳鼻喉科吳春秀醫生說說,快搬好小板凳,睜大小眼睛,一起看下去吧!
  • 千萬別拿棉籤掏耳朵!耳屎怎麼掏?這麼多年都錯了…
    反正就是有事沒事掏掏耳朵,而且花樣那真不是一般的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耳勺掏……總之一句話,掏到根本停不下來!..其實,掏耳朵這真不是一件小事兒,曾經就有掏耳朵導致顱內感染的報導……耳屎真的有必要掏嗎?
  • 【龍丹小百科】孩子的耳屎到底掏不掏,什麼情況下耳屎必須掏?
    透過光線可以看到淘淘的耳道內幾乎被耳屎堵滿,只有耳屎邊緣處有少許空隙,觀察完畢後,我立刻投入給寶貝掏耳朵的大事業中。在給淘淘掏耳朵的時候,不一會就有不少鄰居前來圍觀,圍觀的人中還眾說紛紜、觀點不一。其中一部分人認為耳屎不掏乾淨,耳朵會癢,耳屎多了會影響孩子聽力;還有一部分認為孩子耳屎絕對不能掏,孩子耳朵脆弱,一不小心會刺破耳膜。那孩子的耳屎到底掏不掏呢?
  • 耳朵瘙癢掏不出東西?別再掏了,癢跟耳屎沒關係
    隔壁家的弟弟小華有掏耳朵的習慣,不管裡面是否有耳屎都喜歡沒事掏一掏但是很多時候都是掏不出來的,但是時間長了不掏耳朵就感覺很癢。對於小孩子來說不要掏耳朵的好,就算是耳朵癢也要大人幫助,自己對耳朵沒有認知很容易掏破耳膜。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嘶~就掏個耳朵而已,竟然還有那麼深的危機? 雖然知道經常掏耳不對,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直忍著不掏耳,耳屎積聚太多也會十分難受,甚至堵得耳朵聽力下降? 為了搞清楚耳朵到底能不能掏、怎麼掏,小編還是總結一些知識點跟大家說說吧。
  • 平時要經常掏耳朵嗎?耳屎對人體也是有用的
    耳屎需要人為掏掉嗎?當「耳屎」積聚較多時,就會發癢,條件反射,人們就會去掏,而且很爽。掏耳朵看似非常簡單,每人都會做,只是不知道方法對不對。不過還有一種耳屎是溼的,主要是耳朵部位的耵聹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導致的,分泌物尚未乾燥後積滿在外道眼,凝聚成團,掏耳朵時感覺耳屎有點溼乎乎的,俗稱「油耳」。
  • 耳屎需要掏乾淨嗎?沒事喜歡掏耳朵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身上除了肚臍特殊,還有一個地方也特殊,就是耳朵,這個地方經常會有耳屎出現,那對於此處的廢棄物我們需不需要主動清除呢? 耳屎需要掏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