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2021-01-13 澎湃新聞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腫瘤專家們給出了三種原因:

第一:「諱疾忌醫」的心理,不願意麻煩去醫院,結果過小病拖成癌;

第二:不少癌症的早期症狀與普通疾病症狀相似,容易被忽視;

第三:體檢、做檢查時方法不對。

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

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

朝陽醫院普外科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體檢報告建議專科就診,完善腸鏡檢查。但是,患者和家屬都不當回事,自認為是痔瘡出血。沒有及時的幹預,導致腫瘤不斷的生長,等到出現了腸梗阻或者腸穿孔,才來醫院看病,這時候已經晚了,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看病,做進一步的檢查,明確診斷。

而根據中國抗癌協會公布的《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數據,我國癌症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原來50-80歲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①

所以,不看病並不代表沒病,認識到自己身體存在什麼問題,積極治療,才是真正有效的對策。

原因二:防——忽視癌症早期預警信號

發現癌症早期症狀也是治療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早期的症狀,都被大家忽視了。世界衛生組織曾經提出「八大警號」作為人們考慮癌症早期徵兆的參考,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潘戰和2020年4月在其微信公號發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為癌症早期可能會有的15種症狀和體徵,供大家參考:②

1、腫塊結節

身體某部位出現腫塊結節,第一個可能會想到的就是腫瘤。但也不必恐慌,腫塊結節不一定就是癌症,它可以是非腫瘤性的(比如炎性包塊),也可能是良性腫瘤。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面初步判斷:

一看大小。越小的結節從概率上越傾向良性,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因此要注意隨訪複查;如果結節超過1cm則更要重視。除了大小本身,大小的變化趨勢和速度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持續增大特別是增大迅速的結節傾向惡性,要特別重視。

二看質地。質軟或囊性腫塊,傾向於良性,質硬、固定或實性腫塊,傾向惡性,但淋巴瘤的腫大淋巴結摸起來質韌。

三看邊界和活動度。良性腫瘤通常邊界清,活動度較好;惡性腫瘤多數邊界不清,與周圍組織粘連或融合,活動度較差。

2、非外傷導致的持續疼痛

多數人都經歷過疼痛,出現疼痛大家第一個反應是用止痛藥,這其實會掩蓋病情,應該先想一想可能的原因。如果身體某個部位出現非外傷導致的、原因不明的持續疼痛,應去醫院查明原因。

3、咳嗽久治不愈

對於咳嗽,很多人見怪不怪,有的人遇咳止咳,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咳嗽的病因。對於久治不愈的咳嗽或痰中帶血,尤其是長期吸菸者,應警惕肺癌等可能。

4、不明原因總發燒

出現發燒,首先要想的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發燒,如果發燒原因不明,且持續存在,要警惕癌症可能,儘早進行相關檢查。

5、莫名消瘦和疲乏

如果沒有主動進行減重煅煉,也沒有刻意節食,體重卻不明原因下降或進行性消瘦,或伴厭食、乏力易疲勞等,要查明原因,消瘦和疲乏也可能是癌症表現之一。

6、沒有外傷的出血

非外傷性異常出血,比如,便血或嘔血,要注意排除腸癌、胃癌可能;咳血、痰中帶血要警惕肺癌;不規律陰道出血或非月經期出血,可能與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科腫瘤有關;無痛性血尿或伴排尿困難,小心泌尿系腫瘤;非外傷鼻出血則有鼻咽癌的可能。

7、持續消化系統異常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多數人只是一過性的,如果消化不良持續存在,或伴反酸燒心,上腹悶痛不適,不要想當然認為是一般的「胃病」,要警惕胃癌或食管癌。

8、吞咽食物有梗阻感

如果進食時有胸骨後悶脹感或胸骨後面的燒灼感,胸骨後疼痛,或者感覺食管內異物感,尤其是進行性加重的吞咽食物梗阻感,要警惕食管癌、喉癌等。

9、持續聲嘶且難恢復

短暫的聲嘶可能很多人都曾有過,但如果聲嘶難於恢復持續時間較久,要警惕喉癌、肺癌等侵犯或壓迫喉返神經的可能。

10、大便習慣、性狀改變

大便習慣、次數或性狀發生改變(比如大便外形變細、大便帶膿、血、粘液等),或便秘與腹瀉交替,要警惕大腸癌,應儘早到醫院檢查。

11、白斑增大、灼癢

口腔黏膜白斑、女性外陰或男性陰莖龜頭白斑迅速擴大伴灼癢,警惕可能是癌變。

12、黑痣突然增大、變色

黑痣很多人都有,但如果黑痣突然增大、邊緣變得不規則、顏色發生改變、出現破潰出血、灼癢疼痛或痣上原有的毛髮脫落等,都有黑色素瘤的可能。

13、自發病理性骨折

沒有明顯外力或僅有輕微外力作用,很容易就發生的骨折,可能是病理性骨折,應警惕骨惡性腫瘤。青少年如果出現非外傷性關節處疼痛腫脹,要注意白血病。

14、潰瘍傷口久不愈

如果皮膚傷口或潰瘍持續不愈,要警惕皮膚癌可能。口腔潰瘍很常見,但如果長時間持續不能癒合,應警惕口腔癌可能。

15、男性乳房出現異常

儘管男性乳腺癌極少見,但如果男性乳房異常增生長大或出現其他異常變化,要警惕男性乳腺癌,儘早乳腺專科就診。

雖然以上這些表現,並非特異性的,不能簡單地對號入座,但是需要提醒大家重視,一旦出現,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另外要注意的是,癌症早期甚至晚期都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因此推薦適齡人群或某些腫瘤高危人群主動進行篩查。

原因三:查——很多人檢查方法沒選對

還有的人,平時按時檢查身體,為什麼發現癌症時依然是晚期呢?原因在於檢查方法沒找對。

腫瘤的檢測方法,最常見的是腫瘤標誌物檢測、癌症基因檢測以及腫瘤遺傳胚系突變(生殖細胞突變)檢測,那到底哪種方法靠譜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腹部腫瘤科醫生冷衛兵及腹部腫瘤科護師李林娟2020年12月21日在醫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對三種腫瘤檢測方法進行了詳解:③

腫瘤標誌物檢測:其結果有陰性和陽性,但檢測出來陽性並不一定就說明是腫瘤或癌症,僅僅是一種提示和信號!同樣,陰性也不一定就能排除,因為有些腫瘤會引起檢測結果假陰性。

癌症基因檢測:受檢測樣本、檢測技術水平以及癌細胞突變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目前癌症基因檢測結果仍然存在較大的誤差。所以,該報告不能作為癌症篩查、診斷以及指導臨床治療的獨立依據,還需要結合其它診斷技術協同進行臨床評估。

腫瘤遺傳胚系突變(生殖細胞突變)檢測:該檢測是近年來在一些機構比較火的一種檢測,廣告宣稱的跟癌症基因檢測差不多,只要抽點血,就能精準地預測一個人一生中發生腫瘤的概率。但是,絕大部分人做這個檢測都沒用,浪費錢,尤其是完全沒有癌症家族史的普通人群。而且如果醫生未建議進行這項檢測,完全沒必要做。

事實上,各種癌症檢查都有「金標準」:

1. 胃癌:胃鏡+活檢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消化科主任左秀麗2019年3月在健康時報刊文中指出,胃鏡檢查是胃部疾病診斷的一線方法,通過胃鏡+活檢篩查,胃癌其實是可以預防的。④

2. 肝癌:甲胎蛋白+肝臟B超

2020年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建議,肝癌篩查聯合應用血清甲胎蛋白 (AFP) 和肝臟 B 超檢查,高危人群每 6 個月篩查 1 次。⑤

3. 肺癌:低劑量螺旋CT

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建議,肺癌高危人群,要進行低劑量螺旋 CT篩查。⑤

4. 腸癌:腸鏡

2020年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強調,大腸癌篩查從 45 歲開始,無論男女,每年 1 次大便隱血(FOBT)檢測 ,每 10 年 1 次腸鏡檢查,直到 75 歲。⑤

5. 乳腺癌:鉬靶檢查

上海市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乳腺學組組長、復旦腫瘤醫院的放射診斷科主任顧雅佳2019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介紹,針對乳腺癌的X線檢查,又稱鉬鈀檢查,是目前診斷乳腺疾病簡單有效的篩查方式。⑥

6. 前列腺癌:PSA篩查

北京同仁醫院泌尿外科的主任醫師張光銀2013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中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PSA價錢相對低廉,排除假陽性問題,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⑦

7.宮頸癌:HPV+TCT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喬友林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中介紹,目前國際公認最安全的宮頸癌篩查採取細胞學檢測(TCT)與人乳頭瘤病毒(HPV)病毒學檢測聯合篩查的方式。⑧

參考資料:

① 中國抗癌協會《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

② 2020-04-16 腫瘤專科醫生(ID:zlzkys)《出現這些表現要特別當心!20種癌症的20種典型表現》

③ 2020-12-2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ID:WestChina_Hospital)《癌症要遺傳?要傳染?華西專家說,不是隨便拿份腫瘤基因報告就能判斷》

④ 2019-03-19 健康時報《全球超半數胃癌在中國》

⑤ 2020-04-15 《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2020版)》

⑥ 2019-11-01健康時報《X線、超聲、磁共振…乳腺癌篩查方法怎麼選?專家這樣說》

⑦ 2013-01-24 健康時報《數數不靠譜的體檢項目》

⑧ 2018-08-31健康時報《準確率高達90%以上!聯合篩查精準揪出乳腺癌、宮頸癌》

參考資料:

① 中國抗癌協會《2012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

② 2020-04-16 腫瘤專科醫生(ID:zlzkys)《出現這些表現要特別當心!20種癌症的20種典型表現》

③ 2020-12-21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ID:WestChina_Hospital)《癌症要遺傳?要傳染?華西專家說,不是隨便拿份腫瘤基因報告就能判斷》

④ 2019-03-19 健康時報《全球超半數胃癌在中國》

⑤ 2020-04-15 《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2020版)》

⑥ 2019-11-01健康時報《X線、超聲、磁共振…乳腺癌篩查方法怎麼選?專家這樣說》

⑦ 2013-01-24 健康時報《數數不靠譜的體檢項目》

⑧ 2018-08-31健康時報《準確率高達90%以上!聯合篩查精準揪出乳腺癌、宮頸癌》

來源:健康時報

原標題:《科普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專家:有三大原因!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原因二:防——忽視癌症早期預警信號 發現癌症早期症狀也是治療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早期的症狀,都被大家忽視了。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人都在「假查癌」?醫生著急
    但是,對早期的內臟器官癌變,普通體檢幾乎沒有可能會發現。因為早期癌變形成的腫瘤非常小,甚至是低於1cm以下,出現在肝臟、肺部上的小癌變,很難通過彩超發現。而對於深處腹腔內部的胰腺來說,小於2cm的腫瘤,甚至是連普通ct都無法識別!
  •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早期信號,本可以抓住!早點重視或能逆轉
    在各種類型的癌症中,肝癌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全世界有一半的肝癌患者都在我國,我國是肝病大國,肝癌在逐漸變成「中國癌」。肝癌高發,跟病毒性肝炎有很大的關係,臨床上有很多肝癌患者都是因為感染了B肝病毒,B肝比較多的地區,肝癌發病率往往更高。
  • 肝癌不痛不癢,發現就是晚期?醫生:腿部其實會給信號,別忽視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這是臨床上很多患者以及家屬會問醫生的一句話。肝癌發現即晚期,跟兩大原因有關,一是肝臟自身的特性,因為肝臟有強大的代償能力,就算健康的肝細胞只剩下小部分了,還能依舊維持運轉,二是由於患者的不重視,沒有及時重視肝病或者身體頻繁出現的異常。
  • 為啥多數癌症發現時,已經到了晚期?下肢4個異常,或是早期信號
    近年來癌症患者越來越多,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因為癌症而提前結束,癌症的高死亡率讓人聞之喪膽,十分恐懼。而癌症之所以有這麼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為很多癌症在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是晚期,這時候病情複雜,治療效果差,生存機率很低,患者會很快死亡。
  • 肝癌發現就是晚期?早期的信號,及時發現或能逆轉
    很多時候,肝癌被發現,就是晚期,就讓人們以為肝癌出現,是悄無聲息,沒有一點提醒,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肝癌上身也有提示信號,只是大家沒發現,多注意觀察就能發現,尤其是被肝癌偏愛的人群要當心。肝癌發現就是晚期?
  • 肝癌不痛不癢,一發現就是晚期?腳部其實會出現信號,儘量別忽視
    肝臟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平常的時候,因為肝臟沒有痛覺神經,所以人們總是會忽略它的健康,肝臟一直處於一種默默無聞的狀態,如果他出現了問題,很多人都不會及時地發覺,等發現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所以我們在平常的時候應該尤為注意肝臟。
  • 經常出現腰疼別忽視,或是癌症的早期信號,可別拖成晚期
    不過癌症也不等於絕症,雖然不能治好,但是可以調理,五年、十年的存活率還是很高的,只要在早期的時候發現,並及時的調理,對身體的損害會減小。腰疼就是癌症的早期信號之一,很多人在出現腰痛之後,並沒有過多的關注,就以為是自己勞累過度,以至於病情發展嚴重時,才發現就已經晚了。那麼哪些癌症的早期信號是腰痛呢?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忠告,四種小病最好及時治療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醫生,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這是因為早期癌症往往沒有特殊的症狀,沒有症狀的時候,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到醫院去檢查,等到出現明顯的症狀時,雖然很多人願意去醫院檢查,但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癌症的晚期。因為只有晚期,癌症發生了明顯的遠處轉移,患者才會有特別明顯的不適。
  • 這些癌症發現就是晚期!為什麼癌症偏偏盯上你?就憑這幾點…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赫捷在《柳葉刀-腫瘤學》上發文稱:過去40年,中國人群死於癌症的佔比,從1973~1975年的10.1%增加到2015年的24.2%,癌症負擔日益加重。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癌症真的是一發現就晚期?癌症到底該怎麼預防呢?
  • 為什麼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說出兩個大實話
    某某某得了肺癌了,都成晚期了!什麼?我記得他從來不抽菸啊,不是說抽菸才能得癌嗎?這難道是上輩子作孽了?大部分國人對癌症都有錯誤、過於單一的理解,只要提到肺癌就會想到吸菸,甚至武斷的認為吸菸就是肺癌的唯一危險因素。
  • 肝癌發現時大多已是晚期?早期的4個預警信號,很容易被忽視
    肝癌屬於較嚴重的惡性腫瘤,在發病期間肝臟功能的降低會引發多種不良症狀,其他臟器,組織也會受到牽連而讓身體健康受影響,很多人平時並沒有什麼症狀,但是一檢查卻發現肝癌到了晚期,主要是平時忽略了定期檢查的重要性,而肝臟又是無聲的器官,在沒有嚴重病變的時候信號不明顯,可能會持續發展,等到不良症狀明顯才去就診
  • 去年體檢正常,今年就是癌症晚期?這6個項目才能查出早期癌症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去年體檢一切正常,而今年就是癌症晚期呢?甚至有的人認為體檢沒有用,根本無法查出早期癌症。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癌症的發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年之內就能長大、轉移的。癌症從開始出現到長大、轉移往往需要數年的時間。
  • 身體出現4個症狀,是早期胃癌的信號,很多人卻容易忽視
    胃,上接食道,下通小腸,我們進食的各種食物,都在這裡匯集並進行消化,它的正常蠕動也直接關係到我們的身體健康,而當胃內壁細胞生長失去控制的時候,胃癌問題也便出現了。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統計數據,85%-90%的胃癌,就已經屬於進展期甚至晚期,究其原因,與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以及人們普遍缺乏體檢意識有關。那麼,早期胃癌的出現,是不是真的身體一點前兆都沒有呢?不排除某些情況下,胃癌早期沒有任何症狀,但如果是出現了以下的4個症狀,它或有可能就是胃癌的信號。
  • 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潛伏期比想像中還要短?為你科普
    數據統計顯示,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達到了400萬左右。這些新確診的癌症患者有超過2/3都已經走到了晚期階段,只有1/3的患者尚在早期和局部浸潤階段。這也不禁讓人思考,為何癌症發現就是晚期,它是一種急性病嗎? 首先,大家要清楚的認識到,癌症就是一種慢性病! 在臨床看來,癌症屬於基因性疾病,屬於腫瘤的一個類型,臨床將其稱為「惡性腫瘤」。
  •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其實肝癌早期,腿部會給出3個提示,別忽視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這是陳教授接任肝病科主任後,每天遇到最多的問題,不論是慢性肝病患者還是肝癌患者及其家屬,都會詢問的問題,其實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主要是因為這兩個方面。第一點,肝臟具有強大的代償能力,就算是只剩一小部分,也能正常運轉,所以,很多人肝病出現問題後,身體幾乎沒有不適,才輕易不會發現肝癌的存在。第二點,肝臟沒有痛感神經,所以肝臟在病變的時候,人們不能受到明顯的提示,而且,很多人也沒有重視身體所出現的異常表現,才延誤至肝癌晚期。
  • 年年體檢都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很多人的檢查都做錯了!
    醫生通過腸鏡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處有一新生物,取活檢後病理結果為結腸腺癌,隨後通過腹部增強CT、核磁共振等進行進一步檢查,發現吳女士已出現肝臟的多發轉移,屬於癌症晚期。這讓吳女士一家人倍受打擊,每年做體檢時癌胚抗原指數都正常,怎麼最後發現癌症時還已是晚期?①而年年體檢正常,卻查出癌症晚期的並非個例。
  • 一忽視變成「癌症患者」:出現5種症狀,可能已經到「中晚期」
    「癌症」就像是死神化身一般,只要出手往往箭無虛發!每年我國新被確診的患者有300多萬人,而死亡患者則達到了200多萬人!單從這一數據上來看,和癌症抗爭到最後的結局,大部分患者都是以死亡而做了最終告別!癌症的死亡率的確相當之高,這背後的原因除了與癌症本身的惡性質有關,最大的難題就是「早期難發現」。在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癌症患者中,有近70%都是確診就到了中晚期階段。患者早期往往沒有任何不適,最近才出現了明顯感覺,但偏偏就到了中晚期!癌症就是一種惡性腫瘤,身體某一處器官或組織細胞發生變異、開始惡性增殖並生成腫瘤。
  • 得了癌症,身體或會發出3個求救信號,儘早發現,別錯過治療時間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有部分癌症已經可以被治療好,尤其是癌症在剛開始的時候,治癒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癌症已經到了晚期,手術的風險很大,治癒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生活中不少患者都在晚期才發現的疾病。
  • 癌症來臨前,身體有哪些容易被忽視的信號?
    「預防惡性腫瘤,早期發現是關鍵,選擇正確、有效的惡性腫瘤精密篩查更是關鍵中的關鍵。」為什麼我們談癌色變?因為80%的腫瘤發現時已經是晚期,治癒率只有20%。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儘快進行治療,治癒率可提升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