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地產密探(ID:real-estate-spy)
◎ 編輯 | 密探君
6月5日,據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已向證監會遞交IPO上市的招股說明書,這意味著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實力酒企要登陸證券市場。
最近,郎酒旗下糅合了傳統醬香及濃香的新產品——「順品郎」,借著品牌知名代言人、實力派「老戲骨」陳寶國,正在向市場全方位營銷推廣。據業內說,這是郎酒順應「80後」、「90後」新消費群體崛起及多元化消費需求的一次產品變革。
外界猜測:郎酒此番新產品營銷攻勢,或許是向消費市場乃至資本市場傳遞一個「做大做強」的積極信號。
據悉,郎酒股份上市擬發行7000萬股新股,總募資約74.5億元,主要用於擴張傳統優質醬香、濃香及濃香兼香產能,數位化運營、技術平臺建設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募投後,郎酒將增加醬香型基酒產能增加2.27萬噸,濃香型、兼香型基酒產能增加3.342萬噸。
常喝酒的朋友的都知道:在郎酒整個產品系中,既有高端的青花郎、紅花郎,也有如在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獨家冠名的中端消費級「郎牌特曲」及「小郎酒」等,又加上醬濃兼香型的「順品郎」,郎酒產品系可謂「上下通吃」。
注意!郎酒之外,與之密切關聯的是:外界曾盛傳說,知道成都麓湖生態城為啥「不缺錢」不?因為有郎酒啦!
郎酒,與被譽為「中國四大神盤」之一的成都麓湖生態城之間有何具體關聯,如今隨著郎酒股份上市招股書的披露,更多疑團也被解開。
從歷史梳理看,郎酒股份最早成立於2007年,總股本5億股,註冊資本5億元,郎酒集團持股90%,寶光集團持股5%,萬華投資持股5%。時隔9年後,郎酒股份的股權結構迎來首次重大變動,郎酒集團持股80%,汪俊林持股15%,其兄弟汪俊剛持股5%。
注意!讓外界頗為疑惑的是,2016年11月10日,萬華投資、寶光集團、郎酒集團分別與汪俊剛、汪俊林籤訂《股權轉讓協議》,萬華投資將所持郎酒股份2500萬股以2500萬元賣給汪俊剛;寶光集團將所持郎酒股份2500萬股以2500萬元賣給汪俊林;郎酒集團將所持郎酒股份5000萬股以5000萬元賣給汪俊林。也就是說,上述股權轉讓,屬於原價轉讓,每股只需1元錢。
蹊蹺的是,僅隔了幾天,據專業評估機構出具報告,郎酒股份的總市場價值達到103.18億元,折合20.64元/股,十年時間估值增長20倍。
2016年底,郎酒集團以21元/股將所持郎酒股份500萬股賣給周良驥、150萬股賣給了江祖明。次年初,郎酒集團又以同樣的21元/股分別向博裕三期、CGL、APL出售部分股份,2017年10月以21元/股向自然人鄧利平出售500萬股。
按照郎酒股份招股書所示的總募資額74.5億元及發行新股7000萬股,每股估值超百元,總市值將超600億元,僅4年時間估值又是2016年的6倍。
從以上梳理看,萬華投資自2016年11月基於股權出售就已退出了郎酒股份。但作為低調且神秘房企「萬華系」,與郎酒股份之間仍有直接的業務關聯。
我們查詢獲悉,位於天府新區天府大道南延線的成都麓湖生態城,僅湖域面積就達到2400畝,運作這個神秘超級大盤的開發商即為成都萬華新城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成都萬華投資集團。
據悉,萬華投資集團董事長為汪俊剛,出生於1964年,四川仁壽人,畢業於重慶大學,於1995年創辦萬華投資集團。萬華投資集團總裁兼麓湖生態城總設計師為羅立平,出生於1962年底,15歲考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2001年以職業經理人身份操盤成都麓山國際社區,2007年啟動麓湖生態城的規劃與建設,繼續操盤佔地8300畝麓湖生態城。
其中,最先出名且讓成都人頗感神秘的是麓山國際社區,後來才有更傳神的麓湖生態城。但在早期的成都城建格局中,2010年左右,成都南門過了世紀城地鐵站,再往南就是很偏僻的。
當時,很人多都好奇:當時萬科、華潤、保利、藍光等主流開發商都在三環內搞事兒,頂多是在大源、軟體園等拿地,但汪俊林、汪俊剛兄弟跑那麼遠去開發樓盤,在當時看來已經是成都「遠郊」。
然而,成都的城建格局一直往南「突飛猛進」,麓山火了,隨著天府新區晉級為「國字號」新區,麓湖也跟著火了。
2012年底,諸多權威媒體曝出郎酒掌門人汪俊林被協助調查,稱與當時四川某主政官員交集密切,直到5年後,才重新浮出公開露面。據早期權威媒體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當年汪俊林收購郎酒屬於「蛇吞象」,沒地方政府的支持肯定不行,上述官員也為麓山、麓湖項目提供了諸多便利。
據成都某自媒體刊文《麓湖,已經過去的艱難時刻》援引萬華投資集團總裁羅立平的演講內容載述:2012年,麓湖開始遭遇重大危機,2012年後長達3年的漫長時間裡,就像是在懸崖邊緣療傷。天府大道改線、資金問題、輿論問題、工程問題、規劃問題幾乎集中爆發,每一項都帶來巨大的危機。
「尤其是2012年底,因政治事件,萬華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那時候我們帳上只剩1億左右的資金,僅供我們維持3-4個月的開支,留給我們的時間以及政治、輿論上的局面,根本不容許我們從容引入新投資者,麓湖真的是命懸一線。」
實際上,這個「政治事件」,對了解情況的,大家都心知肚明,這裡不再詳細闡述。我們想了解的是,「萬華系」神盤帝國,到底有哪些東西?
成都萬華投資集團主要戰場一個是成渝,成都尤甚,另一個就是海南,我們知道該集團持股97%的股東就是汪俊剛,羅立平持股3%,旗下子公司涉及15家之多,包括成都萬華新城,成都萬華健康、成都麓生活物業、成都麓湖建設、成都萬華房地產、成都麓湖商業、重慶萬悅置業、重慶兩江新區新溪置業,以及海南萬華房地產、海南萬華投資、三亞麓濱旅業開發等。
以成都萬華房地產為例,成立於2001年,出資股東包括四川宏義集團(達州老闆劉峙宏旗下)、成都萬華投資集團、四川郎信投資(郎酒集團100%控股)、瀘州寶光集團(汪俊林、張燕夫婦分別持股99%、1%),主要開發項目就是麓山國際社區。
再看成都萬華新城發展,成立於2007年,出資股東包括持股95%的萬華投資集團與持股5%的瀘州寶光集團。
成立於2010年的海南萬華房地產,主要股東為持股60%的萬華投資集團以及持股40%的四川「恆邦天府」系一子公司,而成立於2014年三亞麓濱旅業開發,主要股東為國資背景的海南農墾投控集團旗下公司持股40%、郎酒集團持股35%、成都萬華投資集團持股25%。
我們查證發現:去年下半年起,萬華在海南樓市可謂下了「重注」,海南當地媒體描述說,萬華海南瘋狂拿地堪稱年度「王者」,或再造「神盤」標杆。
具體來看,去年8月份,成都萬華投資集團斥資1.59億元搶得三亞總部經濟區的1宗佔地約12畝的零售商業用地,單價約1333萬元/畝,溢價率10.24%。
注:三亞總部經濟區概念圖
3個月後,成都萬華投資集團斥資近22.2億元拿下海口江東新區國際社區318.6畝住宅用地,幾天後又斥資10.6億元又拿下三亞總部經濟區96畝用地。
據海墾農業實業集團官方微信號披露:2018年11月底,海墾實業集團與成都萬華投資集團在海口召開三亞佛光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工作推進會,成都萬華集團董事長汪俊剛親臨現場討論。
彼時,汪俊剛說,「下一步將會按照政府產業招商要求完善設計方案,做好與三亞市政府的溝通工作,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
我們注意到:三亞佛光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位於原南濱農場南新隊、南風隊地區,佔地總面積7817畝,距三亞南山旅遊區僅2公裡左右,該項目主打醫療康養旅遊業為亮點,業態涉及基礎旅遊、醫療養生、商業酒店、養生酒店、頤養度假及配套物業。
當年11月份,據報導海墾實業集團、成都萬華投資集團聚首海南萬寧市政府對接溝通萬寧東和投資公司佔地上萬畝「麓海天堂旅遊度假區」合作項目相關業務。麓海天堂旅遊度假區項目,號稱是經海南省政府同意予以保留的223個2010年7月31日前落地的農墾合作項目之一,起步區定位為萬寧當代藝術設計小鎮。
另據海南農墾報社披露,萬寧市城鄉規劃委原則性通過了海墾實業集團萬寧項目管理部「麓海天堂旅遊度假區」合作項目D-26、D-27用地規劃條件確定論證報告,之後將全面啟動97畝供地手續,加快項目開發力度。
前不久,中央正式批覆「海南自貿港」,讓海南放開腳步大膽開放創新,可以說國家對當地給足了政策彈性空間,但海南過去2年已對當地經濟推行「去地產化」,最核心的一招就是「全域限購」,徹底堵住了島外投資客的湧入,此外今年3月份又祭出現房銷售制度。
目前,海島自貿港建設急需中高端人才,當地政府的想法是試點安居型商品住房建設,對於偏向於文旅大盤開發的海南開發商來說,仍是一個大大的「緊箍咒」。
對於萬華來說,與成都缺乏湖泊生態資源而人為造湖打造麓湖生態城不同,聯手海南當地國企謀大盤開發,這裡本身並不缺乏海洋、湖泊資源,未來能否破局騰飛,根本上有待海南堅定落實「去地產化」後自貿港建設帶來的區域發展紅利。
編輯:密探君
文章來源:地產密探
原創內容版權歸屬藍騰財經,轉載須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