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網站披露,2020年3月19日證監會將召開2020年第34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審核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洛陽新強聯迴轉支承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
公開資料顯示,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瑞新材)是一家高分子彈性體新材料生產商,主營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TPU)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主要產品包括通用聚酯型、特殊聚酯型、聚醚型、發泡型等多種類型的 TPU產品。本次美瑞新材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668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募集資金4.9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美瑞新材再次IPO,此前美瑞新材曾因籤字會計師離職被迫中止IPO審查。伴隨著美瑞新材ipo即將上會,仔細研究發現,公司仍然存在諸多待解問題,比如離職員工是其大客戶;董秘履歷存疑;短期債務承壓,近一半募資補充流動資金;與萬華化學牽扯多…
與萬華化學牽扯多,離職員工還是大客戶
美瑞新材的IPO還牽扯出另一家上市公司――萬華化學。
公司實控人及部分高管曾在萬華化學工作。資料顯示,公司實控人是王仁鴻。王仁鴻1999 年 7 月至 2006 年 4 月於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歷任車間技術員、車間主任、TPU 部經理;2006 年 4 月至 2009 年 4 月,任煙臺萬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9 年 5 月至 2014 年 1 月,任煙臺美瑞總經理;2013 年 5 月至 2015 年 8 月, 任山東美瑞董事長、總經理;2015 年 8 月至今,任美瑞新材董事長、總經理。
董事、副總經理張生。2002 年 7 月至 2003 年 6 月, 任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服務專員;2003 年 6 月至 2009 年 6 月,任煙臺萬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
監事任光雷,2006 年 4 月至 2009 年 7 月,任煙臺萬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國際業務經理。
從萬華化學離職的王仁鴻創建的美瑞新材與萬華化學也有間接的聯繫。
報告期內,公司 MDI 的主要供應商為萬華化學(煙臺)銷售有限公司、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和上海亨斯邁聚氨酯有限公司。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向萬華化學子公司萬華化學(煙臺)銷售有限公司、萬華化學(煙臺)石化有限公司採購MDI等原料,採購金額分別為6979.31萬元、11415.71萬元、14106.33萬元、6227萬元,採購佔比分別為24.73%、27.72%、30.9%、29.19%。
而萬華化學(煙臺)銷售有限公司與萬華化學(煙臺)石化有限公司均為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實控人及部分高管出身萬華化學,那麼二者之間的交易定價又是否公允呢?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前五名客戶中也存在關聯關係。招股書披露,泉州昶鴻和廈門鵬睿是美瑞新材2016年的前五名客戶。上述兩家企業的負責人是自然人於海鵬。
於海鵬何許人也?調查顯示,於海鵬曾為美瑞新材員工,如今搖身一變成大客戶了。於海鵬曾是美瑞新材TPU業務負責人,負責公司華東地區的銷售。2015年離職後,於海鵬在福建、浙江等地區從事公司TPU的貿易業務。
天眼查顯示,廈門鵬睿成立於2015年4月,經營範圍為其他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和監控化學品)、紡織品、針織品及原料批發,法定代表人為於海鵬。
於海鵬離開公司創立廈門鵬睿,而新公司又成為美瑞新材重要客戶。於海鵬的公司與美瑞新材的交易是否存在特殊利益安排?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報告期四次分紅,近50%募資補充流動資金合理性存疑
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合計投入2.115億元用於TPU項目建設,建設周期為3年,達產後將新增年產38000噸TPU產能,有助於提升公司生產水平。總體來看,本次美瑞新材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668萬股,募集資金4.935億元。其中2.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佔比46.6%。
公司投入近一半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的是否合理呢?美瑞新材擬使用近五成募集資金「補血」,難免引發投資者對公司有現金流的壓力的猜測。可事實上,招股說明書顯示,報告期內美瑞新材共進行四次「分紅」,合計超4,000萬元,這樣來看美瑞新材或「並不缺錢」,那麼本次募集資金的用途就值得「玩味」了。
梳理公司招股書發現,隨著公司的不斷擴張,公司的負債有所增加,而且是短期債務,報告期內其流動負債佔總負債的比例在九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鴻合科技因「補充流動資金」佔募投金額的60%以上,在申報時修改降至20%左右才順利過會。而此次美瑞新材近一半募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是否會成掣肘,我們拭目以待!
董秘郭少紅女士履歷存疑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 年 1 月 11 日至今,郭少紅任美瑞新材董事會秘書、行政經理。
翻看郭少紅的履歷表,其中有一處信息無法解釋的通。2000 年 3 月至 2006 年 10 月,歷任青島至誠實業有限公司業務員、經理。
天眼查信息顯示,青島至誠實業有限公司在2005年3月就已註銷,營業期限為1997-06-30至2005-12-31。那為何郭少紅在2006年還在此公司任職呢?
研發或陷入空窗期?
美瑞新材靠TPU走得如火如荼,但是一旦材料風向轉變,那將是沉重的打擊。招股書顯示,美瑞新材研發似乎陷入了空窗期,其最新的一個發明型專利時間也是在2017年,而其後的兩年多沒有發明專利產出,僅有實用新型專利產出。
數據上看近兩年研發投入並沒有增加多少,佔營收比4%上下浮動。
美瑞新材即將上會審核,這些問題會否成監管層關注的焦點,我們將持續跟蹤。
(責任編輯:邵曉慧 )
來源: 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