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業達醫院燒傷整形科醫生手術臺上發現患者皮膚惡性腫瘤

2020-12-07 瀟湘名醫

水母網9月22日訊(通訊員 周蘭蘭)「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這首歌,大家耳熟能詳, 感受到的是一種美好感情。 如果, 在手術臺上, 一名醫生多看了患者一眼, 結果就可能是 ……

醫生觀摩手術,在醫院裡這是常事兒。

前幾日,燒傷整形科醫生劉先奇,在結束了自己的一臺手術後,來到隔壁手術間,進行觀摩、學習。這是一臺普外科手術,患者是一名七十多歲的老人。見燒傷整形科醫生進了手術室,手術醫生便讓他看一下老人的面部。正在認真看手術操作的劉醫師轉頭看了一眼患者的面部,原來老人的額頭上有一塊約1*1釐米大小的黑褐色斑塊,這個斑塊中央凹陷、潰瘍形成,據外形判斷,惡性的可能性極大! 待手術結束老人病情穩定後,燒傷整形科的醫生再次找到老人詢問情況,老人告訴他,自己額頭上這個黑褐色斑塊已經有十幾年了,平時不疼也不癢,只是偶爾會不明原因地出血。聽聞此言,劉先奇醫生將自己的推斷告訴了老人的家屬,並強烈建議手術切除斑塊並進行病理檢查。

經過手術切除、病理科術中病理檢查,證實這個黑褐色斑塊是基底細胞癌。醫生介紹,基底細胞癌是皮膚癌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其特點是發展緩慢呈浸潤性生長,但很少有血行或淋巴道轉移,惡性程度較低,早期手術切除是最好的治療方法。隨後,燒傷整形科醫生為老人面部的斑塊進行了擴大切除皮瓣修復。

煙臺業達醫院燒傷整形科每年都有十幾例患者診斷為皮膚惡性腫瘤,例如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惡性黑色素瘤、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等。還有一些為其它組織器官惡性腫瘤的皮膚轉移。對於這類腫瘤,手術切除是最基礎治療,有些惡性程度較高的,還需要配合其他檢查、放療化療等。

醫生提醒,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原來的色斑或黑痣突然長大、外形變得不規則、發生潰瘍和出血,或者突然出現瘙癢和刺痛感,都應引起注意,儘早就診於正規醫院相關科室,必要時行手術活檢。

>5166222 2020-09-22 16:18:58:976 通訊員 劉先奇 周蘭蘭 煙臺業達醫院燒傷整形科醫生手術臺上發現患者皮膚惡性腫瘤 手術,醫生,煙臺,斑塊,業達醫院 1 4133 今日推薦 今日推薦 http://health.shm.com.cn/2020-09/22/content_5166222.htm http://u.shm.com.cn/2020-09/22/content_5166222.html 水母網 前幾日,燒傷整形科醫生劉先奇,在結束了自己的一臺手術後,來到隔壁手術間,進行觀摩、學習。 1 /enpproperty--> 【來源:水母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業達醫院援渝醫生成功實施通道螺釘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周蘭蘭「6月1日,我做了一臺骨盆骨折通道螺釘手術,手術非常成功。」煙臺業達醫院派駐到重慶巫山縣支援的骨一科醫生孫鳴曉說。據介紹,患者是一名老年男子,從房頂墜落後受傷,醫院急診檢查發現他有血氣胸、骨盆骨折。醫生為他進行了血氣胸治療,生命體徵平穩後,轉入骨科治療。在當地醫生的配合下,孫鳴曉為他進行了通道螺釘技術微創治療。手術後第二天患者疼痛明顯減輕,可以坐起來吃飯及大小便了。
  • 煙臺業達醫院普外科成功為近百歲老人進行開腹手術
    「你們的醫生,救了我母親的命。」電話另一邊,傳來了患者家屬格外激動的聲音。蘇先生的母親是一位98歲高齡的長壽老人,兒女孝順、家庭和睦。然而,有一件事一直壓在兄弟姐妹六個人的心上,那就是母親的腹痛。據蘇先生介紹,母親腹痛已經有一年多了,之前在別處診斷為胃炎。
  • 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楊光詩:腳踏實地 做患者「手護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與患者「手足」情深,伴患者「針線」飛舞。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由於手足外科大多為急症手術,患者一旦就診就需要醫生迅速反應,每一次手術都是如履薄冰,每一次治療都是針尖上繡花。
  • 燒傷後擦鹽水、塗大醬?醫生無奈:不是個案
    56歲的楊先生,被燒傷後對自己下手挺狠:用土方法給自己治,可是越治越差,幸運的是,他終於想到了去專科醫院治療。8月26日,記者從北部戰區總醫院燒傷整形科了解到,近半年來,該院燒傷整形科接收了近10例燒傷後先用土方法治療,效果不好後才到醫院來治療的患者。
  • 煙臺業達醫院醫生:可能沒做這事
    彩超顯示,它的直徑達10釐米!拿到結果的張女士也是一臉懵。10釐米的腫塊?咋長的?煙臺業達醫院婦科孫華君主任對張女士進行了詳細的詢問,張女士表示自己平時一直很健康,也沒有出現陰道異常流血、便秘等不適症狀,一直以為是因為自己胖所以肚子上的肉較多,也就沒注意是不是有腹部腫脹等情況。
  • 老人多次手術背部腫塊成「小丘陵」,醫生九小時手術成功切除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骨軟組織科順利完成一例背部惡性腫瘤切除術後復發,腫瘤再次擴大切除,游離複合組織移植修復巨大創面的手術。 據悉,該患者已安全度過顯微手術危險期,各項生命體徵平穩,皮瓣成活良好,已經順利出院回家。
  • 腳踏實地做患者「手護神」——專訪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楊光詩...
    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由於手足外科大多為急症手術,患者一旦就診就需要醫生迅速反應,每一次手術都是如履薄冰,每一次治療都是針尖上繡花。楊光詩(左)團隊討論患者病情跟腱微創修復術沒有「大切口」,患者隔天出院44歲的董先生因為打籃球扭傷右足導致無法行走,到當地醫院診療後,醫生準備對其進行開放性手術,手術將有大約12㎝的切口,這讓患者和家屬打了退堂鼓,情急之下,他們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找到楊光詩主任進行求助,楊光詩對病人查體後發現
  • 煙臺芝罘醫院腹腔鏡擴大左半結腸切除術救治多髮結腸癌患者
    芝罘醫院普外科主任李延祥(右)給患者實施手術芝罘醫院普外科主任李延祥(左二)查房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妍明 通訊員 張敏 煙臺報導近日,芝罘醫院普外科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下同時芝罘醫院影像科腹部增強CT檢查又發現,除降結腸佔位病變以外,橫結腸處還有一佔位病變,不排除結腸多發腫瘤。芝罘醫院普外科主任李延祥會診後,建議王女士手術治療。
  • 醫院用美女頭像誘惑患者 手術臺上提刀加價敲詐威脅
    偽造檢查結果 製造虛假病情只要被忽悠來到遵義歐亞醫院就難逃這裡的天羅地網。如何讓患者把錢乖乖掏出來,他們是有自己的獨門秘籍的。首先,誘導患者躺在手術室內進行有創檢查,也就是謊稱突然發現病人各種嚴重症狀,需要立刻手術治療。
  • 女孩嚴重燒傷毀容 「換臉」重燃生活希望
    「因為卉子癲癇頻繁發作,我從親戚朋友處湊了一些錢加上打零工攢下的錢,還有好心人的資助於2016年赴北京給卉子做了腦部手術。」卉子媽媽說,「可是燒傷後,睡覺無法閉上眼睛,讓卉子十分痛苦。」2018年3月,卉子家所在地的一位醫生聯繫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整形外科醫生李元君,媽媽帶著卉子來到哈爾濱市第五醫院。
  • 煙臺業達醫院這樣回答
    小馬懷疑自己是過敏了,於是來到煙臺業達醫院變態反應科就診。醫生看了之後,說可能是過敏性皮炎,詢問小馬皮損發作規律。小馬仔細想了想,覺得症狀都是出現在上班的時候,在家休息時就能狀逐漸緩解。醫生急忙尋問小馬上班時會接觸到哪些可疑物質。小馬說接觸到的是一些電子元器件、電路板之類的,並且都是帶著手套操作,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 毓璜頂醫院楊光詩:腳踏實地 做患者「手護神」
    這便是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副主任楊光詩的工作常態。由於手足外科大多為急症手術,患者一旦就診就需要醫生迅速反應,每一次手術都是如履薄冰,每一次治療都是針尖上繡花。  跟腱微創修復術沒有「大切口」 患者隔天出院  44歲的董先生因為打籃球扭傷右足導致無法行走,到當地醫院診療後,醫生準備對其進行開放性手術,手術將有大約12㎝的切口,這讓患者和家屬打了退堂鼓,情急之下,他們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找到楊光詩進行求助,楊光詩對病人查體後發現,患者跟腱止點近端大約6cm處凹陷,右踝關節蹠屈無力,右足跟站立時無法抬起
  • 將青春和激情融入到自己熱愛的事業中去 ——記我院皮膚科主任慕森
    醫院非常重視皮膚科的發展與壯大,慕森主任自2003年分別進修於北京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原解放軍第304醫院)燒傷整形科和皮膚科、大連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形美容科、山東省皮膚病醫院、杭州第一人民醫院等國內知名的綜合醫院的皮膚
  • 六旬老人背部腫塊成「小丘陵」,歷時九小時手術切除
    三湘都市報8月18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彭璐 戴子勳)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骨軟組織科順利完成一例背部惡性腫瘤切除術後復發,腫瘤再次擴大切除,游離複合組織移植修復巨大創面的手術。記者今天從醫院了解到,該患者已安全度過顯微手術危險期,各項生命體徵平穩,皮瓣成活良好,已經順利出院回家。
  • 男子燒傷慘成「瘢痕人」,南醫深院高難手術修復「直角手」
    洗澡慘遭燒傷,四肢長滿瘢痕站在醫生面前的羅先生,可以說是體無完膚。他永遠不會忘記,2019年4月8日,這一天,剛剛下完夜班回家的他,打開熱水器想衝個涼後去補覺,沒想到,一場液化氣爆炸直接把他送進醫院。在當地醫院,羅先生被診斷為90%重度燒傷,醫生說,前期治療費用大概需要50萬,後續還得看恢復情況。
  • 煙臺醫大胃腸醫院患者親身經歷:胃腸鏡沒有那麼可怕
    患者張先生(化名)聽說,他同學家樓下小店的老闆30多歲就得胃癌了,把他也嚇夠嗆,加之最近總是胃疼,就想做一次胃腸鏡。在此之前,他因為胃部問題,已經做過兩次鋇餐了,但就是不敢做胃腸鏡。然而鋇餐對胃早癌的發現作用不大。
  • 郴州女子6歲時燒傷沒治療,40多年後疤痕演變成鱗癌
    許喜生仔細詢問後得知,原來劉某大約在她6歲的時候,曾經被燒傷過,受限於當時的醫療環境,當時的她沒有做任何診治,就這樣過了幾十年,雖有疤痕,但沒什麼感覺。這次惡化成鱗癌,許喜生推測,可能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據許喜生介紹,鱗癌又名表皮癌,是發生於表皮或附屬器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多見於有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如皮膚、口腔、唇、食管、子宮頸、陰道等處。
  • 心臟外科醫生的日常!煙臺毓璜頂醫院馬黎明:刀尖兒之上走春秋
    5月7日,記者從煙臺毓璜頂醫院獲悉,心臟外科醫生的日常,如同刀尖在心臟上起舞,風險與挑戰並存,責任與壓力共勉。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專家馬黎明,三十年心外科生涯,主刀手術5000餘例,每每手術刀下與死神搏鬥,令業界信服,患者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