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周蘭蘭
「6月1日,我做了一臺骨盆骨折通道螺釘手術,手術非常成功。」煙臺業達醫院派駐到重慶巫山縣支援的骨一科醫生孫鳴曉說。
據介紹,患者是一名老年男子,從房頂墜落後受傷,醫院急診檢查發現他有血氣胸、骨盆骨折。醫生為他進行了血氣胸治療,生命體徵平穩後,轉入骨科治療。在當地醫生的配合下,孫鳴曉為他進行了通道螺釘技術微創治療。
手術後第二天患者疼痛明顯減輕,可以坐起來吃飯及大小便了。「骨盆與髖臼骨折的治療及患者對生活質量的高要求,始終是創傷骨科醫師所面臨的一項挑戰。常規手術切口大,出血多,花費高。通道螺釘技術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微創治療方法,技術要求很高,風險大,但具有創口小、出血量少、恢復快等優點。這種手術方式可以降低這名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以及長期臥床帶來的併發症,護理方便,也為他省了不少錢。」孫鳴曉醫生介紹。
巫山縣人民醫院創傷骨科是一個新成立的專科,年輕醫師多,醫療基礎相對薄弱。孫鳴曉醫生經過幾次查房,發現這裡患者多,而且大部分人的傷情嚴重、複雜。針對這些問題,孫鳴曉醫師進行了踝關節骨折、足lisfranc、踝韌帶損傷、橈骨遠端骨折、股骨幹骨折、脛骨平臺骨折、骨盆骨折、髖臼骨折等方面的查房教學,並開展了股骨粗隆間骨折、脛骨平臺骨折、抗骨質疏鬆治療、無痛病房建立等講座。
考慮到當地創傷骨科與國內醫療交流少,繼續教育培訓不足等問題,孫鳴曉向所在科室醫生推薦了繼續學習的方法,並向他們系統介紹了各專業的國內外頂級專家團隊。
工作之餘,孫鳴曉還及時將在渝開展的工作情況與業達醫院骨科主任進行交流溝通。「下一步我將繼續夯實基礎,規範治療,開展新技術,爭取在六個月的支援期內能夠更多地和當地醫生交流,能夠服務更多的當地居民。」孫鳴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