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中國將裁員400人,傳遞了什麼信號?

2020-12-26 虎嗅APP


春寒料峭,疫情後最被看好的運動服飾行業正悄然掀起一場巨大變革。


據懶熊體育援引消息人士透露,Nike今年初提出的大裁員計劃已蔓延至疫情後表現最佳的中國市場。該消息人士續指,Nike中國計劃整體裁員近20%約400人,將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已於上周開始,以北京和廣州區域辦公室為主,上海總部暫時不受影響,集團內部組織架構也同步調整,不少高管或因此離開。


另據Nike周二向美國總部所在地俄勒岡州政府提交的文件顯示,該集團將在當地裁減700個工作崗位,加上7月削減的500個,今年以來Nike在美國的裁員人數已高達1200人,其中包括100多名副總裁。


對於Nike在北美和歐洲市場的裁員舉措,分析師們尚且可以理解,畢竟早在今年6月Nike就公布了一次性成本或高達2.5億美元的裁員計劃,但在中國市場也如此大規模地削減工作崗位,不禁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要知道,中國是Nike目前恢復最快的重要市場。


據時尚商業快訊數據,在截至8月底的三個月內Nike在該地區的銷售額上漲6%至17.8億美元,營業利潤增長3%至6.88億美元。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中國」一詞被提及的頻率多達10次。


財務長Matt Friend透露,期內Nike品牌在中國市場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並強調Nike品牌在中國的直營零售業務也大漲逾20%,實體門店客流量已基本恢復上年同期水平,全價銷售的比例越來越高,期內Nike還在廣州開設了全球首家「NIKE RISE」概念店。這意味著該品牌在中國的實體零售業務也在加快回暖,和Nike集團CEO John Donahoe此前的說法似乎有點相悖。


於去年10月從Mark Parker手中接棒的John Donahoe早前表示,在經歷上一季度的低谷後,Nike已經實現反彈,業績逐漸回歸正軌,這得益於旗下品牌在面對疫情挑戰時沒有退縮,繼續圍繞產品創新、提升品牌力、加快數位化和無縫銜接的全渠道零售四個重點進行戰略布局,集團已開始進入「Consumer Direct Acceleration」階段。


近年來Nike集團的銷售表現不斷放緩


「Consumer Direct Acceleration」屬於Nike集團2017年6月提出的「Consumer Direct Offense」重組計劃的一部分。當時面對競爭對手adidas來勢洶洶的痛擊,Nike果斷對內部進行結構化轉型,全球約有2%即1400名員工被辭退。


對於大規模的裁員,John Donahoe此前強調,集團目的不是為了削減成本,而是將資源集中在集團的優勢項目上,2020年這場疫情的發生讓集團更深刻地意識到在市場中為消費者創造無縫銜接體驗、提升自身主動權的重要性,未來集團將加大對端到端技術領域的投資,以加快數位化轉型。


深有意味的是,無論什麼行業,領頭羊往往決定著整體大環境的發展方向。隨著Nike裁員計劃的逐步推進,adidas、lululemon和Under Armour這幾個運動服飾品牌的人事變動也愈發密集,從高管到基層,都在進行大洗牌。


和Nike一樣,adidas和Under Armour選擇做減法。


adidas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高嘉禮於9月27日通過視頻直播向亞太區員工宣布了離職的決定,並於11月1日生效,其繼任者已到達中國,但集團未公布具體細節。資料顯示,高嘉禮於2005年加入adidas,2011年開始負責adidas大中華區業務,至今已有10年,成功帶領亞太地區成長為adidas最大、增長最快和盈利最高的市場。


此前,adidas更痛失兩名大將,一手促成Kanye West與adidas合作的Jon Wexler和全球創意總監Paul Gaudio先後離職。鑑於adidas集團還將出售旗下Reebok品牌,有分析預計在交易達成後該集團也將出現新一波人事調整,不排除裁員可能。


adidas首位全球創意總監Paul Gaudio已於8月31日離職


adidas監事會也經歷了大換血,Thomas Rabe於8月接替在任長達16年的Igor Landau,Bodo Uebber則接替Herbert Kauffmann擔任審計委員會主席,Ian Gallienne被任命為監事會新副主席,SAP SE集團執行長Christian Klein也被股東票選進入監事會。


adidas全球人力資源主管Karen Parkin則因去年發表不當言論宣布離職,並將退出執行董事會,他的職務由集團執行長Kasper Rorsted暫時接管。Karen Parkin在去年集團會議上對非白人和LGBTQ員工表示擔憂,在員工要求道歉後她沒有任何回應,其離職郵件也被質疑暗示這些員工有錯。adidas則表示,Karen Parkin的離職是集團對員工要求多元化變革的回應。


自2017年起陷入困境的Under Armour同樣不樂觀,為扭轉業績表現正在加速進行結構重組,近一年來已發生多項高層人事變動。該品牌首席產品官Kevin Eskridge已於8月15日離職,根據協議他將獲得64萬美元,相當於其一年的基本工資,接替他的是來自Levi’s的Lisa Collier。集團傳播高級副總裁Diane Pelkey、Kelley McCormick以及傳播高級總監Erin Wendell也於今年相繼離職。


今年9月,Under Armour正式宣布將在全球裁員約600人,以進一步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應對疫情挑戰,預計此次裁員將產生約2.35億美元的費用,其中包括高達1.35億美元的合同終止費用等一次性開支。而在今年4月,Under Armour就已裁減了約600名在美國的配送中心員工。


Under Armour更效仿Nike縮減批發業務規模,將在未來幾年內在北美撤出2000至3000個商場或購物中心,將批發銷售點減少至約10000個。該品牌還將以高達3.4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其MyFitnessPal鍛鍊平臺,但未透露其它具體細節,不過投資者和分析師對此持積極態度。


從去年開始加速奔跑的黑馬lululemon則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沒有裁員,還趁機「收割」從Nike、addias離開的高管們。


市值挺進400億美元俱樂部的lululemon於昨日宣布André Maestrini為國際執行副總裁,任命Stacia Jones為副總裁和多元化及包容性全球負責人,並提拔Celeste Burgoyne為美洲和全球客戶創新團隊負責人。值得關注的是,在加入lululemon前,André Maestrini在德國運動服飾集團adidas工作了13年以上,最新職位是運動事業部全球總經理。


lululemon現任首席品牌官Nikki Neuburger曾在Nike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


今年1月,lululemon還挖來Nike老將Nikki Neuburger擔任首席品牌官,負責為品牌升級制定戰略,並領導市場營銷、創意、溝通和可持續性等業務。Nikki Neuburger曾在Nike工作過很長一段時間,最新一個職位是Uber Eats的全球營銷主管。


為進一步豐富旗下業務,應對疫情後消費者習慣居家運動的市場趨勢,今年6月lululemon更斥5億美元巨資收購家庭健身公司Mirror。Mirror為2018年9月推出的一款科技鏡子,配有攝像頭與揚聲器,售價為1500美元,消費者可在家更好地錄製或參與健身課程。


lululemon預計,該業務有望在2020年產生1億美元的銷售額。交易完成後,Mirror創始人兼執行長Brynn Putnam會留任,並向lululemon執行長Calvin McDonald匯報。


表面上看,lululemon採取的措施較Nike、adidas和Under Armour更為積極,但意外的是,其成本並未因此增加,反而有所減少。據lululemon負責財務規劃和分析的高級副總裁Meghan Frank透露,集團今年的銷售、一般和行政成本將削減1.3億美元,如果需要還可節省更多。


今年第二季度,lululemon收入率先恢復增長2%至9.29億美元,超過分析師預期的8.44億美元,電商等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收入同比大漲157%至5.543億美元,佔總收入的61.4%,是去年同期24.6%的兩倍多。


現在看來,雖然「裁員」一詞略顯消極,但運動服飾行業的整體發展似乎是在往正軌靠攏,此時的團隊調整隻是主戰場從線下轉到線上變革中的一次「陣痛」。


仔細觀察便可發現,於去年與亞馬遜「分手」的Nike在中國甚至全球的線上市場份額的確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繼「618」購物節領跑天貓運動服飾品牌後,Nike又成為今年雙十一首輪預售成交額最先破億的品牌。第一財季,該品牌電商收入增幅高達82%。


疫情發生後,Nike Training Club應用程式會員數創歷史新高,平臺上的音頻連續4個月的月均下載量超過100萬次,NIKE Commerce應用程式的下載量更錄得近200%的強勁增長,月活躍用戶增長了三位數。


另據Laybuy一項新的調查,Nike更擊敗Gucci和Supreme成為英國年輕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牌,主要與該品牌層出不窮的聯名合作有關。排名第二的Gucci因價格昂貴,超出部分年輕消費者的負擔能力,所得票數僅為Nike的一半。


在時尚搜尋引擎Lyst公布的2020第三季度全球最熱門時尚品牌和單品榜單中,Nike是唯一進入前十榜單的運動服飾品牌,位列第三,adidas排名跌至第十七名,Nike與Dior合作推出的AIR JORDAN高幫運動鞋是最受男性消費者喜愛的時尚單品。


花旗銀行分析師日前表示,儘管全球疫情仍未結束,但據Google Trends數據,消費者對德國運動服飾集團adidas的關注度正在回升,adidas第三財季的收入將出現進一步的改善,跌幅將較上一季度的33%收窄至2%,並有望扭虧為盈,稅前利潤或為7.16億歐元,優於第二財季的虧損逾3億歐元。


Evercore ISI在對青少年和成年人進行調查後發現,lululemon成為13歲至23歲年齡段消費者們的必選品牌,受訪者中選擇lululemon的人數佔比飆升至22%,在24歲至36歲的成年人中,lululemon也在必選品牌前五之列。


Cowen&Co.分析師John Kernan在最新一份報告中更直接把lululemon的目標價從335美元上調至399美元,並預計該品牌第二季度電商收入增幅或達150%,整體銷售額將增長11%,每股收益將達60美分。另據comScore數據,最近三個月lululemon官網流量持續錄得雙位數增長。


即便是轉型之路走得最為吃力的Under Armour在瞄準「專業」的戰略引領下,業績走向也頗為積極。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內,Under Armour銷售額與去年持平錄得14億美元,遠遠優於分析師預期的11.6億美元,其中電商渠道是銷售增長的主要動力。


與此同時,Foot Locker和滔搏等多品牌運動鞋零售商也有所受益。在截至8月底的6個月內,中國最大運動鞋服零售商滔搏銷售額雖同比減少7%至157.7億元,淨利潤減少11%至13.09億元,但隨著數位化轉型加速,會員數已達3310萬人,下半財年業績有望加速增長,Foot Locker則將於明年1月在香港旺角開設新的旗艦店。


當市場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時,懂得如何「取捨」往往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儘管目前Nike暫未對中國市場的裁員舉措作出回應,但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上看,投資者和分析師們的態度尚屬積極,截至周二收盤,Nike股價上漲1.8%至124.59美元,市值約為1956億美元。


相關焦點

  • 深度|Nike中國將裁員400人,傳遞了什麼信號?
    據懶熊體育援引消息人士透露,Nike今年初提出的大裁員計劃已蔓延至疫情後表現最佳的中國市場。該消息人士續指,Nike中國計劃整體裁員近20%約400人,將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已於上周開始,以北京和廣州區域辦公室為主,上海總部暫時不受影響,集團內部組織架構也同步調整,不少高管或因此離開。
  • 耐克再次大規模裁員 大中華區將裁減近400人
    據懶熊體育消息,耐克中國計劃整體裁員近20%約400人,將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已於上周開始,以北京和廣州區域辦公室為主,上海總部暫時不受影響
  • 耐克再次大規模裁員 大中華區整體裁員近20%約400人
    耐克再次大規模裁員 大中華區整體裁員近20%約400人 來源:TechWeb • 2020-11-05 14:31:41
  • 耐克:全球總部裁員規模升至700人 大中華區將裁減近400人
    綜合消息,日前,美國運動巨頭Nike(耐克)修改了其全球總部的裁員計劃。裁員人數從7月宣布的500人增加到700人,預計將在2021年1月8日完成裁員。   今年7月份,Nike首次透露將對其位於美國俄勒岡州比弗頓的全球總部進行裁員,裁員人數為500人。當時,Nike高管表示,預計裁員將產生2億至2.5億美元的員工離職費用。
  • 聯商品牌周報:李寧收購Clarks 耐克中國擬裁員400人
    聯商快訊:李寧1億英鎊收購Clarks;10月全國新開96家首店;拉夏貝爾一年四次更換總裁;耐克中國計劃裁員近這是其樂的創始人家族在其195年歷史上首次讓出控制權,萊恩資本將成為其樂的最大股東,這項投資有助於其樂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尤其是在中國以及整個亞太地區的發展。公告顯示,交易前,克拉克家族成員在其樂擁有85%的股份,交易完成後,克拉克家族還將保留少數股權,但具體數量沒有披露。按照計劃,該交易還需由股東於12月投票批准、以及就其樂品牌在英國和愛爾蘭的門店達成公司自願協議。
  • 早報| 阿里巴巴市值一日蒸發600億美元;耐克大中華區將裁員400人
    該集團表示,業績的復甦主要得益於電商和中國內地銷售額的強勁增長,期內其電商業務增幅高達66%,中國內地也大漲27%。 耐克再次大規模裁員 大中華區將裁減近400人 據懶熊體育消息,耐克中國計劃整體裁員近20%約400人,將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已於上周開始,以北京和廣州區域辦公室為主,上海總部暫時不受影響,集團內部組織架構也同步調整
  • 時髦周報| Nike中國裁員400人,Prada與Adidas再推合作運動鞋,H&M推出新一季可持續時尚限量系列
    Topshop母公司Arcadia集團或將申請破產保護Chiara Ferragni與Monnalisa和Velmar達成合作Kim Jones將與藝術家Kenny Scharf合作推出Dior早秋系列耐克中國計劃裁員400人
  • Nike美國全球總部將裁員500人
    綜合消息,據美國運動巨頭Nike(耐克)發布的最新公告稱,將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全球總部裁減500名員工,於10月1日生效。   今年6月,Nike集團執行長約翰·多納霍曾向員工發布一封電子郵件,預警公司即將開啟裁員。此次裁員預計將分為兩個階段,分別在今年7月和秋季。
  • 早報| 歐萊雅將關閉部分門店裁員400人;優衣庫中國門店數首次反超...
    優衣庫中國直營門店數首次反超日本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董事長柳井正日前表示,隨著疫情的好轉,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預計新增3000家。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優衣庫中國門店數量達到767家,首次超過日本的764家直營店,較5月底新增22家,月均新增7家店。
  • 早報|歐萊雅將關閉部分門店裁員400人;優衣庫中國門店數首次反超...
    延伸閱讀:上周全球時尚產業重要財報匯總02優衣庫中國直營門店數首次反超日本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董事長柳井正日前表示,隨著疫情的好轉,將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預計新增3000家。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優衣庫中國門店數量達到767家,首次超過日本的764家直營店,較5月底新增22家,月均新增7家店。
  • 耐克中國計劃裁員近20%,或將重點投入數字渠道
    11月4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導稱,耐克中國計劃裁員近400人規模,約佔員工總數的20%。北京和廣州的區域辦公室已開始執行。 11月初,耐克正式宣布修改其全球總部的裁員計劃,裁員人數從7月宣布的500人增至700人,重組後員工將減少7%-10%。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申報文件顯示,耐克在全球擁有7.6萬名員工,此次裁員或意味著將有5320-7600人失去工作。
  • Burberry將在全球裁員約500人,Swatch裁員2400人
    7月15日,據彭博社報導,英國Burberry集團將重組公司結構,預計全球裁員500人,此前該公司因停業導致銷售額大幅下降。另外,全球最大鐘表製造商斯沃琪(Swatch)集團宣布裁員2400人,裁員人數創歷史新高,並削減了門店數量。
  • inNews:Tiffany紐約旗艦店將重開 施華洛世奇裁員600人
    【in時尚潮流~新穎的時尚信息】1、奢侈品牌的至暗時刻在第二季度才正要來臨麥肯錫在報告中預計2020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將下降1300億至1400億歐元,低於2019年的3900億歐元,並在2021年繼續減少400億至500億歐元。
  • 波司登去年利潤大漲近23%;施華洛世奇將裁員600人;Nike進口量呈...
    03施華洛世奇將裁員600人奧地利珠寶品牌施華洛世奇周一宣布,自疫情發生以來,亞洲和美國需求大幅減少,集團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600人,以更好地節省成本應對難關。執行長Robert Buchbauer表示,該舉措對於確保施華洛世奇的連續性至關重要。
  • 疫情影響全球戶外產業,美國最大戶外零售商REI裁員400人
    近日,美國著名戶外零售商REI(全稱為Recreational Equipment, Inc)在一份員工郵件中表示,公司將會裁員400人,佔公司13000名員工的3%。 據REI內部員工透露,這份裁員信息是在7月15日休假結束復工前向員工發送的。
  • 耐克花17億裁人,裁員,可能已經常態化
    市場有聲音認為,為應對疫情的挑戰,耐克未來將把業務重心放在線上業務上,線下業務將面臨組織結構優化,即裁員。 耐克裁員規模擴大40% 辭退700人,補償金約17億 據香港信報,近日,美國運動巨頭 Nike(耐克)正式宣布修改其全球總部的裁員計劃,裁員人數從7月宣布的500人增加到700人。
  • 施華洛世奇將裁員6000人 並關閉3000家門店
    據中國科技新聞網今日(9月7日)消息,奧地利水晶配飾品牌Swarovski(需求面積:600-1200平方米)施華洛世奇決定將裁員6000人,其中包括總部200個職位,同時關閉3000家精品店。   需要注意的是,這並不是施華洛世奇今年內首次傳出裁員消息。
  • VMware裁員,「三華」抱團引領中國私有雲發展
    近日,一則VMware全球裁員的消息迅速在國內業界傳開。在中美博弈加劇,美政府日益加大針對我國科技企業打壓和封鎖的背景下,此消息尤為引人關注。有跡象顯示,在國內私有雲市場平靜表象之下似乎正暗流湧動,悄悄醞釀著什麼……VMware裁員引發猜想據了解,目前這則裁員消息已經得到了VMware方面的確認,裁員旨在進行「勞動力再平衡」。
  • ...樂園將裁員28000人;伊利集團、良品鋪子等加入中國食物科技創新社
    伊利集團、良品鋪子等加入中國食物科技創新社,共建中國食物科技創新生態 由食芯資本 Bits x Bites在2019年發起成立的中國食物科技創新社(China Food Tech Hub),近日宣布包括伊利集團、良品鋪子、AAK、CGC康地亞洲、布勒集團等多個企業新成員加入了聯盟。
  • 理光佳能施樂等廠商揮淚大裁員,複印機時代落幕
    根據日經中文網站12月5日的新聞,日本的佳能、理光、富士施樂等五家大型複印機和一體機製造商從1月至9月裁員約16000人,優先裁掉海外的員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無紙化辦公總趨勢的影響,傳統印表機市場加速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