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一則公告再度引爆了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的股價,根據公司12月10日晚間披露的信息,預期至2020年底,矽烷流化床法(FBR)顆粒矽的有效產能將由目前6000噸提升至1萬噸。11日早盤,保利協鑫能源股價一度大漲28.12%,當日收盤漲14.58%。
無論是目前最常用的多晶矽還是熱門的顆粒矽,都可以作為矽片製造過程中的原材料。顆粒矽雖然宣稱生產過程中電耗較低,但能否大規模應用還取決於下遊的實際驗證效果。
記者對此採訪了多家矽料及矽片廠商,其中一家矽片供應商已展開對顆粒矽的驗證,在矽片生產的投料過程中摻雜使用顆粒矽。而另外一家矽片供應商則向記者表示,顆粒矽的情況還在試驗過程中,目前還不成熟,能否大規模量產以及時間點還確定不下來。
一家頭部矽料供應商則向記者表示,顆粒矽宣稱生產成本能夠達到3.5萬元/噸,而該公司多晶矽新產能的實際成本已接近這一水平,未來有可能進一步降低至3萬元/噸的水平。目前,該公司也沒有轉向顆粒矽的考慮。
股價一個月暴漲超兩倍
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以來,保利協鑫啟動了多個顆粒矽項目的建設。先是在9月8日,公司旗下江蘇中能規劃產能10萬噸、首期5.4萬噸顆粒矽項目正式開工擴建,而該項目也是全球單體最大規模的顆粒矽項目。
據悉,首期項目規劃佔地600畝,總投資47億元,計劃分兩階段建設,第一階段於2021年6月年產能擴至3萬噸,第二階段是到2021年底年產能擴至5.4萬噸。
保利協鑫能源表示,該項目採用公司獨創的矽烷流化床法(FBR)批量生產顆粒矽,主要用於單晶矽連續拉晶加料、高效多晶矽鑄錠鋪底以及塊狀多晶矽填隙增加裝爐量。根據公司所宣稱的情況,高品質、低成本的顆粒矽目前在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記者採訪產業鏈企業了解到,相比改良西門子法生產的多晶矽,顆粒矽的優勢主要是生產過程中的電耗很低。保利協鑫提供的數據顯示,相比傳統工藝,FBR工藝生產技術流程更短、後處理工序更少,能夠使投資強度下降30%,生產電耗降低約65%,項目人員需求降低30%。
同時,顆粒矽形似球狀,流動性好,更好滿足復投料尺寸要求,無需破碎避免損耗和降低破碎成本,並消除破碎過程中引入雜質的風險。保利協鑫稱,此次擴產中,在江蘇中能已有顆粒矽年產能0.9萬噸基礎上提檔擴容升級,投產後將緩解單晶市場復投料需求日益激增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僅僅一個多月後,10月18日,保利協鑫四川樂山顆粒矽項目宣布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位於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同樣採用FBR工藝批量生產顆粒矽。
關於顆粒矽量產取得新進展的情況,保利協鑫能源表示,通過十餘年多晶矽運營管理經驗積累,研發和創新,公司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多晶矽技術基礎上,疊加2017年收購的美國SunEdison旗下的FBR技術團隊和專有技術設備,顆粒矽生產工藝得到了重大技術突破。
公司宣稱,目前已經完全掌握成熟的可複製的顆粒矽規模化生產技術,其產品在市場接受度上已得到客戶的廣泛驗證和認可。在顆粒矽萬噸級產能提升之際,公司又一次走在光伏行業材料端產業革命的前列。
相比於已經十分成熟的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多晶矽,顆粒矽無疑還是這個市場的新手,市佔率也很低。但是,顆粒矽的擁護者宣稱最多的就是其電耗成本極低,關於其市場前景,正如一位受訪者向記者所說的,「目前市場對顆粒矽的看法處在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階段」。
或許由於這種朦朧的預期,保利協鑫能源股價近期暴漲逾2倍。以10月30日0.355港元/股的收盤價為基礎,截至12月11日,其盤中最高價為1.23港元/股,期間內最高漲幅達到246.5%。12月11日早盤,保利協鑫能源股價一度大漲28.12%,當日收盤漲14.58%。
已有矽片製造商
展開生產驗證
保利協鑫能源的光伏產品主要包括矽料和矽片兩大類,矽料方面,包括FBR矽烷流化床法顆粒矽和GCL改良西門子法多晶矽。矽片方面,包括鑫多晶S4系列、鑫多晶TS+系列、鑫單晶G4鑄錠單晶系列以及直拉單晶系列,涉及的矽片尺寸有156mm、158mm、166mm。
保利協鑫能源截至今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1.59億元,毛利18.04億元,同比分別減少了28.4%和23.4%;淨利潤虧損19.96億元,虧損數額同比有所擴大。
關於矽料及矽片兩大產品線的情況,保利協鑫能源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多晶矽價格下踩至歷史低點。但是,二季度末起,由於下遊矽片企業新產能釋放,多晶矽價格出現了一波快速拉升。公司旗下江蘇中能生產經營情況明顯好轉,全年有望實現扭虧為盈。
關於矽片的情況,公司提到,除了維持此前在寧夏基地以及中環四期的市場份額之外,根據市場需求,正在謀求新的單晶產能,提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單晶矽片。預計至2020年底,公司將擁有10GW以上單晶矽片產能。
國泰君安證券在9月底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上半年,保利協鑫能源虧損急劇攀升的原因包括材料均價下滑導致相關銷售收入下跌、資產減值損失上升、以美元計值債務中美元兌人民幣升值產生的匯兌虧損等。
該機構認為,保利協鑫能源的前景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考慮到光伏材料板塊的盈利能力的弱化以及公司當前龐大的債務。彼時,該機構給出的目標價為0.25港元/股。
關於保利協鑫能源這一輪股價的暴漲,市場多認為是與顆粒矽量產等因素有關。除了上述有關信息以外,保利協鑫能源也多次提到顆粒矽的情況,例如,公司稱,顆粒矽質量獲得了下遊單晶客戶的驗證和充分認可。
事實上,通過改良西門子法生產的多晶矽已經佔據了目前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顆粒矽能否崛起有賴於實際應用效果的考驗。
記者對此也採訪了多家矽料及矽片廠商,其中一家矽片供應商已展開對顆粒矽的驗證,在矽片生產的投料過程中摻雜使用顆粒矽。而另外一家矽片供應商則向記者表示,顆粒矽的情況還在試驗過程中,目前還不成熟,能否大規模量產以及時間點還確定不下來,該人士還向記者表示,未來顆粒矽的定位主要還是作為摻雜投料使用,而不會成為主投料。
記者也採訪了一家多晶矽料的頭部供應商,談及對顆粒矽的看法,該公司人士表示,顆粒矽宣稱生產成本能夠達到3.5萬元/噸,而該公司多晶矽新產能的實際成本已接近這一水平,未來有可能進一步降低至3萬元/噸的水平。雖然公開調研既要顯示該公司對顆粒矽也有技術投入,但記者採訪了解到,該公司目前仍以改良西門子法的多晶矽為主,沒有轉向顆粒矽的考慮。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