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背景
根據印度尼西亞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協會 (APJII) 的數據顯示,印尼全國僅 36% 的人口擁有銀行帳戶,2% 的人口擁有信用卡,9% 的民眾使用借記卡交易。印尼每 10 萬人銀行分支覆蓋率僅為歐洲的六分之一。由於文化等因素,印尼人普遍有著超前的消費觀,沒有存錢和投資的習慣,超出中國同等收入水平時的消費能力。這一切都預示著不斷增長的消費信貸需求和龐大的網際網路金融市場。
除銀行外,印尼長期以來都存在著大量的民間借貸,據Financial Inclusion Insights 統計,有48% 的印尼成年人有過借貸行為,而大部分借款因為無法開具銀行要求的文件(22%)、不具備貸款資格(32%)、不知道如何貸款(21%)等原因,借款對象都不是銀行。
印尼央行也注意到了網際網路金融信貸模式的興起,在2015年通過微型貸款的特別規範,2016 年至今陸續上線針對電子錢包等線上金融服務的規範。並正在研議通過以數字籤名方式構建的KYC系統,掌握民眾信貸消費數據。一系列政策在鼓勵中小企業的貸款的同時也透過政策監管提升了民眾對P2P借貸的信任感。
但因為目前印尼個人徵信體系的極度不完善,當地人又偏好現金交易,難以留下交易記錄,風控幾乎是從零開始的一個累積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平臺業務的快速拓展。
2. 中國出海印尼網際網路金融公司
因為中國國內 P2P 等監管政策逐步收緊,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金融從業者看到了印尼的信貸的巨大市場,將印尼作為出海第一站。但從政策層面,針對中國出海還存在額外的政策風險。印尼作為一個穆斯林為主的民主國家,太多中國團隊在當地的經營是否會引發金融服務管理局(OJK)發布一些調整措施,比如執照的發放和系統的接入等還有待觀察。
在 2016 年年底,印尼政府規定海外公司在印尼開展金融服務業務需要申請金融牌照(P2P 牌照), 申請金融牌照要在印尼金融管理局 (OJK) 完成註冊,再接受 3-12 月監管期,需要等待的時間十分漫長。而截至 2018 年初,中國目前獲印尼得P2P牌照的公司僅北京閃銀奇異Wecash 和上海哈杜 Pendanaan 兩家。
隨著中國國內市場監管落地,中國大量現金貸平臺轉向出海,目前,印尼已有近百家中國現金貸平臺落地。中國現金貸企業的揚帆出海,拉動了整條產業鏈,包括資金、獲客、催收等服務商也在印尼成立了分公司。
由於現金貸涉及到資金來源、獲客、催收等各個環節,其運營模式較重,中國出海印尼金融公司在國內有了一定運營及經驗,與印尼本土企業相比有一定優勢。
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出海多採用合作的方式,主要以三種形式嘗試獲取支付牌照、進行本地化運營:1. 收購當地公司;2. 在當地設立子公司;3. 與當地公司合作或成立合資公司。與當地公司合作這種模式是以上三種方式當中最常見的選擇,由中國運營團隊提供資金來源及運營經驗,由本土團隊進行線下推廣、催收等環節。
但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落地印尼仍然會遇到許多問題。
放貸資金來源。目前中國對外匯實行嚴格的管制條例,個人每年僅有 5 萬美金的換匯額度,企業出海投資也存在一定困難。部分公司採取了不合規的方式,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長期來看,現金貸企業可能需要當地銀行幫助,來獲取放貸資金,但如果不能找到當地可靠合作夥伴,勢必會增加其募資難度和成本。風險控制。目前印尼個人徵信體系的極度不完善,當地人又偏好現金交易,難以留下交易記錄,風控幾乎是從零開始的一個累積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平臺業務的快速拓展。據業內人士透露,中國出海印尼現金貸業務,需要催收的概率(入催率)佔 40% 至 50%,不良率在 10% 以上。政策不確定性。因為現金貸模式相對超前,目前在印尼還沒有相應的監管措施,但在 2016 年底已經明確規定,海外金融公司在印尼開展金融業務,必須取得金融牌照。目前中國僅有兩家公司獲此牌照。而隨著中國現金貸政策的收緊,對印尼政府也會有一定的借鑑意義。3. 在印尼主要網際網路金融玩家
目前已經曝光的中國出海印尼金融科技公司中,發展比較好的有印飛科技(InFin Technology)、RupiahPlus、唐牛金融TangBull、Wecash閃銀奇異(Tunakita)、DanaRupiah、Pendanaan、找飯金融、前隆科技、Advance.Ai、Easycash等十幾家,絕大部分是現金貸企業。
表. 中國出海印尼金融科技公司
老劉博客轉載於UCloud《2020最新出海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