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

2020-12-16 金羊網

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

金羊網  作者:嚴藝文 王益  2020-06-22

今年端午節,廣州動物園舉辦「動物馨香過端午」活動,邀請市民和動物園的動物們一起過一個「馨香」的端午節,體驗端午習俗。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嚴藝文 通訊員 王益

圖/通訊員供圖

端午節有「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的說法。今年端午節,廣州動物園舉辦「動物馨香過端午」活動,邀請市民和動物園的動物們一起過一個「馨香」的端午節,體驗端午習俗。

去年端午節,廣州動物園的工作人員根據動物各自的食性,為園內動物寶寶們準備了濃情蜜「粽」:為水獺製作河鮮粽、老虎是鮮肉粽、黑熊是雜糧粽、猴子是水果粽……其中,國寶大熊貓製作的「龍舟粽」最具節日特色。

今年端午節,工作人員將和15組親子家庭一起動手幫小熊貓、金錢豹、黑熊和金絲猴這幾種中國本土動物製作香囊,進行氣味丰容。

廣州動物園工作人員製作的動物香囊雛形

你願意來為它們做一個專屬香囊嗎?做一個什麼樣的香囊呢?這些都由你來做主!

有興趣的家庭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也可關注廣州動物園微信公號,通過活動招募信息,報名參加。名額有限,報完即止!

【新聞加點料】

活動主題:中國動物中國節——「動物馨香過端午" 突顯端午節「祛病防疫、避邪驅瘟」的寓意,並送上端午節幸福安康的美好祝福!

活動時間:6月25日9:00-11:00

活動地點:廣州動物園北門

活動對象:8-12歲親子家庭15組

活動內容:

1.動物特製「香囊」:親子家庭分組為小熊貓、豹、黑猩猩、黑熊製作用於氣味丰容的香囊;

小熊貓——足球香包,用粗麻繩結個繩球,繩球縫隙塞入貓薄荷香料;

黑熊——蜂蜜香囊,木塊鑽孔用乾花草(勿忘我、繡球花、尤加利)進行裝飾,用麻繩懸掛,表面刷上蜂蜜;

金絲猴——藤球香囊,在竹製藤球中塞入切塊的大蕉、蘋果、石榴、雞蛋等氣味重的食物,穿上繩子懸掛在運動場內;

豹——玲瓏球香囊,用木天蓼棒和細麻繩捆制一個玲瓏球,木棒長10釐米,塞入切碎的赤麂海南坡鹿館苜蓿草墊材;

2.馨香禱祝過端午:

將做好的「香囊」交給保育員放進動物場館,觀察動物的反應,觀察場館丰容設置,科普講解相應的動物知識;

3.時間安排:

8:45-9:00籤到集合

9:00-9:30製作動物香囊,交給保育員放進場館

9:30-9:50帶隊到金絲猴場館觀察

9:50-10:10 帶隊到小熊貓場館觀察

10:10-10:30 帶隊到黑熊場館觀察

10:30-10:50 帶隊到豹的場館觀察

10:50-11:00 贈送小禮物,拍大合照

編輯:木青

相關焦點

  • 端午節怎樣過?快來廣州動物園給動物們送粽子吧
    自己吃未免太寂寞了吧,不如一起來廣州動物園給動物們送「粽子」?~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詩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又成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自古就有食粽、製作香囊、飲雄黃酒的習俗。「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的說法,特別策劃舉辦「動物馨香過端午」活動,邀請15組親子家庭前來動手幫小熊貓、豹、黑熊和金絲猴這幾種中國本土動物製作香囊進行氣味丰容,和動物們一起過一個有儀式感的端午節。
  • 動物和萌娃 一起掛香囊過端午
    ■6月25日,廣州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和15組親子家庭一起為動物製作香囊。新快報記者 李小萌/攝新快報訊 記者蔣翰林 通訊員王益報導 端午佳節到,動物們也要馨香過端午。6月25日上午,廣州動物園邀請了15組親子家庭,為小熊貓、黑熊、金錢豹、金絲猴這四種中國本土動物製作香囊,一起體驗「馨香過端午「的傳統樂趣。活動現場,小朋友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根據四種中國本土動物的習性,定製形態不一,香料也不同的香囊。
  •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體驗來報名啦! 源自中醫「衣冠療法」的傳統中藥香囊,已成了一些人的抗疫新品。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群注重自身的健康需求,正逢漢族節日端午,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時代變遷,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 香囊手藝人:端午節佩香囊 過去是為對抗「壞天氣」
    梅雨江南 香囊實用性不小每年端午節前後都是鄭鶯鶯最忙的一段時間。除了製作端午節專用的香囊,她還會參與到嘉興市內各類節日民俗活動中。今年67歲的鄭鶯鶯是嘉興市有名的香囊手藝人。她和丈夫姚明石在嘉興市月河古街經營著一家香囊工作室。
  • 西安特殊兒童手工製作中藥香囊 體驗端午節習俗
    圖為西安中醫腦病醫院組織孤獨症兒童手工製作中藥香囊。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供圖中新網西安6月24日電 (黨田野 張麗姝)記者24日從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了解到,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該院組織孤獨症兒童在家長、醫生和護士的引導下親手製作中藥香囊,在情景式教學中,讓孩子們體驗端午節習俗,鍛鍊動手能力。「過端午,掛香包,蚊蟲不來身邊鬧。」
  • 端午佩香囊,深圳中醫專家教你如何製作香囊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劉暢 劉曉韻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習俗各地有所不同,吃粽子、塗雄黃、尋艾草、掛菖蒲、佩香囊、洗藥浴、賽龍舟等。25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秦鑑向市民分享製作小香囊的「秘方」,讓市民在家也能製作一個防蚊防疫還好聞的小香囊。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據介紹,「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服氣療法」。中藥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功效。
  • 廣州動物園今年以來成功繁殖動物100多頭
    環尾狐猴(資料圖)廣州動物園 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28日電 (程景偉 王益)廣州動物園28日表示,今年以來,該動物園共繁殖了長頸鹿、袋鼠、環尾狐猴、金絲猴、松鼠猴、綠翅金剛鸚鵡、疣鼻天鵝等30多種100多頭動物。
  • 巧手做香囊 安康過端午
    沐浴蘭湯、懸掛香囊、燻蒸艾草、酒飲雄黃……這些都是傳承了上千年的端午習俗,而佩戴香囊則是人們最為熟知的習俗之一。
  • 臨湖社區意園居委會:開展「濃情端午,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臨湖社區意園居委會:開展「濃情端午,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2020-06-22 15:10:01   來源:網絡
  • 巧做香囊迎端午—古代香囊和五毒袋賞析!
    白玉鏤雕荷包式香囊明黃色緞地平金銀彩繡五毒活計,清同治,清宮舊藏。 清代滿族習俗,喜愛在腰帶或領襟之間的鈕扣上佩掛各類日常隨手可用的小雜品,如荷包、扇套等,通稱「活計」。這些活計既實用,裝飾性也強,並根據節慶時令的變化而佩掛紋樣形制不同的活計。
  • 端午帶香囊,3分鐘教會你自製香囊,比買的更「香」!
    端午節又要到了,而在端午節佩戴香囊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習俗。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每到端午節便會期待母親給綁的「五色線」,縫製的「香包」,帶在身上,逢人便要炫耀一番。其實端午節佩戴香囊是有很多好處的:1、端午節過後天氣逐漸炎熱,蚊蟲也逐漸變多,而香囊則可以起到驅蟲的作用,佩戴於身可以防蚊蟲叮咬。
  • 厚街白濠:親子手工做端午香囊贈社區長者
    一針一線縫製,親子互動制香囊「當前,臨近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除了包粽子之外,端午節製作香囊也是一項傳統的文化習俗……」6月17日,厚街白濠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公開招募8對親子,進行「小小香囊包,濃濃端午情」手工香囊DIY活動。
  • 端午節,北京動物園的動物吃啥「粽子」?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魏夢佳)這個端午節,在北京動物園的猩猩館,黑猩猩們正歡快玩耍,貪婪地大口享用「粽子大餐」。看到它們滿足的「吃相」,北京動物園飼養隊猩猩館飼養員孟驊和同事們露出欣慰的笑容。北京動物園飼養員們正在為動物製作粽子。
  • 彩線纏玉臂 古法制香囊 煙臺高新區舉辦端午手工製作活動
    煙臺高新區舉辦端午手工製作活動 煙臺高新區舉辦端午手工製作活動 煙臺高新區舉辦端午手工製作活動 膠東在線6月27日訊(記者 許加薇 通訊員 李慶東)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6月25日下午,煙臺高新區在藍色智谷創業1號茶空間舉辦端午手工製作活動,20多位市民報名參加。在主持人的熱情指導下,參與市民學習了香囊和五彩線的製作技術,現場氣氛熱烈。大家品茗交友,互動交流,其樂融融。
  • 文末有驚喜丨端午佩香囊,防蚊保安康!普陀專家教你DIY中藥香囊→
    也可以根據個人對香氣的喜好,或是想要的效果來進行配比,比如丁香具有溫中和胃之效,胃寒的人可以多加一些。合歡花有解鬱安神之效,對緩解失眠有幫助。而如今香囊除了驅蟲避穢之外,在日常的臨床上也有了使用香囊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案例,例如預防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蕁麻疹、鼻炎、緩解心絞痛等。
  • 合肥火車站社區:迎端午 學民俗 送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6月23日上午,合肥市瑤海區長淮街道火車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一片歡聲笑語,來自社區和社彩中心的志願者們圍坐一起,學習製作端午香囊,傳承民俗文化。活動伊始,首先由志願者向大家簡要介紹端午香囊的縫製方法,居民們穿針引線忙活開了,很多居民還是第一次親手製作香囊,大家仔細研究香囊製作步驟,從穿針引線到填充香料再到釘扣收尾,一招一式認認真真地學、仔仔細細地做,把最美好最真切的祝福縫進香包。在歡快的討論聲中,很快色彩豔麗、玲瓏美觀的香囊已縫合完畢,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平安香囊」「祝福香囊」誕生了。
  • 河馬寶寶滿月啦!|廣州動物園河馬保育工作的臺前幕後
    真的!真的!真有河馬寶寶!還是剛剛滿月的河馬寶寶!廣州動物園一直努力為生活在內的動物居民提供良好的動物福利,對河馬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加上兩隻剛滿月的寶寶,河馬館裡目前生活著7隻河馬,僅負責它們起居飲食的保育人員就有四位,醫療保健有專職的獸醫負責,更有營養師為它們調配營養餐。入口的食物都是「特供」的食品,青草從郊外無汙染種植場供給,乾草從美國和澳洲進口。一隻成年河馬每天需要吃掉象草和乾草共約200斤,另外還有近20斤的各類「零食」,如米飯、饅頭、麩皮、蘋果、胡蘿蔔等等。是名副其實的「大胃王」。
  • 端午將至香囊熱銷!想要防病治病,醫生教你如何挑選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端午臨近,各式各樣的香囊熱銷起來。在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診室內,也有不少患者家長帶著孩子來開「香囊方」。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薛徵介紹說:「香囊其實就是中醫的香佩療法,是一種特色的外治法。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驅蟲、避瘟、防病等功能。根據香囊中填充藥物的不同,會有不同功效。」
  • 雲南野生動物園動物家族暢享「定製粽子」迎端午
    【解說】6月23日,端午節將至,雲南野生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精心準備了「定製粽子」大餐,讓動物們感受節日氛圍。  【解說】在大熊貓館,飼養員貼心地為大熊貓準備了夏日必備款「冰粽」。每個「冰粽」分別凍上了它們喜歡的蘋果、蜂蜜、西瓜、楊梅等水果。除了粽子,飼養員還為其準備了南瓜、西瓜等「甜點」。
  • 齊魯志願者丨拿起針線做手工,為爸媽做一件端午節香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倩拿起針和線,在端午節假期裡縫製一個端午香囊。沒錯,這是一群小志願者在端午節假期裡做的事情,這件事情也被一些孩子稱為今年上半年做過的最有意義的事情。端午節假期第二天,齊魯志願者邀請民間手工藝專家王愛萍在齊魯志願者百花洲工作站舉行端午香囊製作課堂,孩子們在這裡親手實踐,完成了香囊的縫製。「今天是什麼節日?」「在端午節有什麼樣的習俗呢?」照例在開始之前,王老師給小志願者們普及端午節相關知識,一起了解傳統文化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