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和萌娃 一起掛香囊過端午

2020-12-16 瀟湘晨報

■6月25日,廣州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和15組親子家庭一起為動物製作香囊。新快報記者 李小萌/攝

新快報訊 記者蔣翰林 通訊員王益報導 端午佳節到,動物們也要馨香過端午。6月25日上午,廣州動物園邀請了15組親子家庭,為小熊貓、黑熊、金錢豹、金絲猴這四種中國本土動物製作香囊,一起體驗「馨香過端午「的傳統樂趣。

活動現場,小朋友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根據四種中國本土動物的習性,定製形態不一,香料也不同的香囊。他們為金絲猴準備了大蕉、蘋果、石榴、雞蛋等氣味重的食物,切塊塞入竹藤球中,還有小朋友將金絲猴喜歡的山指甲葉插在球體外面,穿上繩子懸掛在運動場內。有趣的是,工作人員專門為小熊貓做了一個「假榴槤」,把榴槤殼的每個尖尖剪掉,在裡面放上橘子、香蕉,還加了一些檸檬,然後再包回去綁成一個看起來像爆漿榴槤的樣子。金錢豹的玲瓏球香囊則是用木天蓼棒和細麻繩捆制一個玲瓏球,木棒長10釐米,塞入切碎的赤麂海南坡鹿館苜蓿草墊材。

隨後,保育員將15組親子家庭製作的香囊收集起來,和孩子們一同放到動物館,觀察動物的反應。金絲猴寶寶們尋味而來,爭搶著竹藤球做的香囊,從縫隙中扒出水果丁大快朵頤,一會就將香囊一掃而空,剩下的竹藤球成了它們的「新玩具」。動物園的保育員告訴記者,「香囊」裡的檸檬香茅吸引了動物的注意,從而引發它們的尋找、探試等自然行為。而各種水果、蜂蜜除了自身的香氣,還從味覺上豐富動物的胃口,因此「端午節為動物做香囊也是一種氣味丰容、食物丰容和環境丰容,是動物們的三重福利」。

【來源:新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
    來廣州動物園,為動物寶寶製作端午香囊金羊網  作者:嚴藝文 王益  2020-06-22 今年端午節,廣州動物園舉辦「動物馨香過端午」
  • 巧做香囊迎端午—古代香囊和五毒袋賞析!
    白玉鏤雕荷包式香囊明黃色緞地平金銀彩繡五毒活計,清同治,清宮舊藏。 清代滿族習俗,喜愛在腰帶或領襟之間的鈕扣上佩掛各類日常隨手可用的小雜品,如荷包、扇套等,通稱「活計」。這些活計既實用,裝飾性也強,並根據節慶時令的變化而佩掛紋樣形制不同的活計。
  • 端午,掛個香囊能防病!
    「夏季氣候悶熱多雨,環境潮溼,是腹瀉、溼疹、病毒性疾病的多發季節」, 浙江省中醫院兒科專家羅榮泉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而由藿香、佩蘭、白芷、薄荷、沉香中草藥配製成的香囊具有芳香化濁闢穢、清熱利溼、健脾胃和解毒功效,可激發「正氣」,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 巧手做香囊 安康過端午
    巧手做香囊 安康過端午 2020-06-29 0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新區芳草街街道:縫香囊、射五毒 居民濃情過端午
    逛特色文化公益集市,制香囊、拼龍舟、舞民俗,體驗端午傳統習俗活動。6月21日,由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主辦的「情暖端午·傳承文明」和「我們的節日—端午節」傳統文化活動在紫竹廣場啟動。活動現場,伴隨志願者帶來的精彩文藝表演,居民積極參加到現場「話文明·頌傳承」「舞民俗·迎端午」「棕香濃·傳文明」等多個互動區域體驗活動中。
  •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
    【端午活動報名】「聞香識端午,巧手納香囊」|梅花洲親子端午香囊體驗來報名啦! 源自中醫「衣冠療法」的傳統中藥香囊,已成了一些人的抗疫新品。在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群注重自身的健康需求,正逢漢族節日端午,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時代變遷,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 海安市海安街道復興社區:贈君一香囊 攜手過端午
    【江蘇消息】時臨仲夏,歲至端午。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轄區內營造鄰裡和諧團結,關心和關愛社區廣大居民,特別是殘疾、低保及孤寡老人的氛圍,6月24日上午,海安市海安街道復興社區「彩虹橋」志願者攜手共建單位海安市委組織部志願者在暖心亭開展「贈君一香囊 攜手過端午」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之「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錦璜,海安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閆彥參加活動。
  • 端午在即,你佩戴中藥香囊了嗎?
    端午香囊。宗依苑  端午佳節在即。眼下,市中醫院舉辦的「迎端午、送香囊、品花茶、祝安康」中醫文化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 「小神農」識百草 端午香囊DIY
    當下氣溫漸高,蚊蟲孳生,民間素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之說,佩戴香囊作為端午佳節的傳統習俗一直流傳至今。6月6日,一附朝暉小學的江海小記者們走進北京銀行南通分行,參加「小神農」識百草 端午香囊DIY活動,學習防蚊小知識,親手做防蚊香囊,讓這個夏天一「蚊」不「鳴」,安然一夏。「沒想到這些中藥放在一起,竟能驅蚊,真是實惠方便又實用。」
  • 文末有驚喜丨端午佩香囊,防蚊保安康!普陀專家教你DIY中藥香囊→
    香囊屬於中醫佩香療法的一種,是將芳香藥末裝入特製布袋中佩掛身上,借藥味揮發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在我國的運用源遠流長。古時人們佩戴香囊往往有闢邪祛瘟、襟頭點綴之意。傳統的端午香囊中裝的是具有芳香闢穢、祛溼行氣功用的中藥,可以起到預防疾病和趨避蚊蟲的功效,常見的有艾葉、丁香、藿香、佩蘭、蒼朮、薄荷、陳皮等等。
  • 端午節怎樣過?快來廣州動物園給動物們送粽子吧
    鑑於今年疫情防控的原因,不少村落和地方均取消了扒龍舟這一傳統節目,那就只剩下吃粽子和吃粽子?自己吃未免太寂寞了吧,不如一起來廣州動物園給動物們送「粽子」?~「佩香囊,避邪驅瘟、襟頭點綴」的說法,特別策劃舉辦「動物馨香過端午」活動,邀請15組親子家庭前來動手幫小熊貓、豹、黑熊和金絲猴這幾種中國本土動物製作香囊進行氣味丰容,和動物們一起過一個有儀式感的端午節。
  • 端午習俗洗藥澡佩香囊:揭秘國醫大師香囊配方
    當然,這只是電視劇裡的情節,但端午習俗倒是大致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懸艾葉菖蒲、佩戴香囊、喝雄黃酒、洗藥水澡……  然而沿襲千百年的習俗究竟有沒有經過科學考證呢?其中有沒有不恰當的做法呢?為此,記者聯繫到咱們成都的老中醫們,為大家揭秘兩位國醫大師的香囊配方和端午習俗。
  • 民俗迎端午 包粽子、賽龍舟、點雄黃、掛香囊
    鬥草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了解了端午特有的習俗,迎接端午節到來。葛宜年/攝 2018年6月12日,安徽省合肥市明光路街道金大塘社區組織社區志願者走進合肥市和平小學開展「傳民俗、迎端午」主題實踐活動,學生們在社區志願者的指導下包粽子、做香囊,感受傳統民俗,喜迎端午佳節。熊偉/攝
  • 端午節—咱中醫人輕針曼筆做香囊
    中醫人過端午:輕針曼筆做香囊作者/馬鑫、妙心香囊又稱錦囊、香包、香纓、佩幃、容臭、荷包、絀絀。光看這豐富的別稱,就不難想像它是個多麼有故事的物件兒。古代的香囊是用來提神的,裝有多種芳香中草藥研成的細末,也有用香料來做的,具有安神鎮靜,防蚊蟲叮咬,淨化心緒等作用。中醫用的中藥香囊源自中醫外治療法裡的「衣冠療法」,療效可上達巔頂,下及湧泉。所以在夏初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古人為了確保孩子們的健康,用中藥製成香袋掛在孩子們的胸前、衣襟和肩衣上以治未病。
  • 西安特殊兒童手工製作中藥香囊 體驗端午節習俗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供圖中新網西安6月24日電 (黨田野 張麗姝)記者24日從西安中醫腦病醫院了解到,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該院組織孤獨症兒童在家長、醫生和護士的引導下親手製作中藥香囊,在情景式教學中,讓孩子們體驗端午節習俗,鍛鍊動手能力。「過端午,掛香包,蚊蟲不來身邊鬧。」
  • 五彩香囊,飄「香」端午
    中醫院中藥香囊與您更配喲!傳統節日配傳統香囊、傳統外觀配傳統中藥。端午將至,夏至之時正是用中藥香囊驅蚊、醒神、防感冒、避穢的最佳時機。請大家不要錯過「聞香治病」的最佳時機哦。中藥香囊如何「聞香治病「根據香囊配方的不同,預防的疾病也不同,但大都是芳香類藥物組成。
  • 佩戴香囊艾灸保健 端午養生有講究
    中醫專家介紹,端午節掛香囊避瘟驅毒、吃粽子的習俗,與中醫藥文化有著密切的淵源。從中醫角度來看,這些沿襲千百年的傳統,暗藏了不少養生方法。端午節時節該如何養生?鞍山市中醫院心血管門診主任、中西醫結合主任醫師王金梅介紹,這個時節正逢夏至,潮溼中帶著暑氣,以中醫角度來講,溼毒氣特別容易困阻人的陽氣,讓人出現疲倦、乏力、發熱、腹瀉等狀況。
  • 品粽子,做香囊,送溫暖,寶山各街鎮端午活動太精彩!
    品粽子,做香囊,送溫暖,寶山各街鎮端午活動太精彩!,粽葉青,糯米香;掛菖蒲,帶香包」今年端午你們參加了什麼有趣的活動?接著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寶山各個街鎮,品品精彩紛呈的端午活動,享受節日給大家帶來的快樂!月浦鎮月浦鎮舉辦了「粽情端午」手作香囊活動。活動中,老師悉心指導大家製作香囊,不一會兒,一個個五顏六色、古色古香的香囊呈現在面前。
  • 端午佩香囊,深圳中醫專家教你如何製作香囊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劉暢 劉曉韻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習俗各地有所不同,吃粽子、塗雄黃、尋艾草、掛菖蒲、佩香囊、洗藥浴、賽龍舟等。25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科主任秦鑑向市民分享製作小香囊的「秘方」,讓市民在家也能製作一個防蚊防疫還好聞的小香囊。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據介紹,「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中藥香囊源自中醫裡的「衣冠療法」、「服氣療法」。中藥香囊有驅蟲、除穢、防病的功能功效。
  • 猜謎題、做香囊、逛園林……醉白池公園端午活動「樂」不停
    「端午節掛艾草與菖蒲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