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服務過很多企業,對於員工的心理還是很摸得透的,比如說,企業想要實行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員工的第一反應永遠是:「這老闆又要搞什麼么蛾子,又在變著法的扣我們錢了」
在還沒有完全了解到這個新的制度之前,員工下意識的就想到老闆實在扣員工的錢,而有的老闆卻表示很委屈,我之所以出臺這項新政策,也是為了激勵員工,想讓他們工作更認真一點,能拿到更多的錢,那你工作目標完不成,公司扣點錢也無可厚非嘛。
同樣的一個制度,在老闆眼裡是為員工謀福利, 讓員工多拿錢的,而在員工眼裡,卻成了公司變相降薪的方式,人與人之間的基本的信任呢?
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導致了公司在大部分情況下新的政策和制度執行不下去,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明明老闆已經發現了公司存在的問題,但是卻對這些問題束手無策。
這是發生在我朋友老張身上的真實故事。
老張是做家具生產的,也在網上售賣家具。
公司有一個部門,策劃部,主要負責給公司即將上市的新品策劃詳情頁包裝的,老張發現這個策劃部的人員工作很懶散,每次新品上市以後,都需要至少3天的時間來做一個策劃包裝方案,而且新品上市卻賣不動,銷量不是很樂觀。
於是老張想了一個激勵方案,就召集了策劃部的全體員工,告訴他們,公司為了能夠讓他們多拿錢,制定了一系列的提成方案,新品上市以後,每成功賣出一筆,相應的策劃人員就可以拿到10%的提成。
但是,需要拿出員工工資的30%出來考核,如果當月新品銷量達標,工資足額發放,如果銷量不達標,那這筆錢就會按比例扣除。
這條政策一出,底下員工就瞬間變臉了,原本還因為有提成笑吟吟的臉瞬間變成了霜打的茄子,甚至有人說,你拿30%出來考核,不就是要扣我錢麼,那你就扣唄,扣就扣吧。
然後還有人說自己肯定是完不成的,說自己只是負責策劃包裝,那家具賣不賣得出去又不是我能決定的,我總不能拉著顧客說讓他非買不可吧?
然後底下的人都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都在說公司是在想辦法扣員工的錢。
這下輪到老張臉色不好看了。
老張說:這還沒開始呢,你們就覺得自己一定完不成目標,事情都沒做就先給自己作假設,再說了我這不還給你們設置了提成嗎?說不定到時候拿得比現在還多。
員工說:提成我不要了,還是按照原來的固定工資吧。
……
就這樣,一套剛出爐的新制度就被回爐重造了。
老張找到我,很是無奈,問我要怎麼辦,怎麼才能調動這幫人的積極性?我也不能只給提成啊,總不能啥好處都讓他們佔了,銷量完不成對他們也沒損失,那我公司還要不要生存了?
我告訴老張,你的考慮有你的道理,員工的擔憂也有他們的道理,畢竟你們所處不同的位置不同,能看到的東西也不同。
而且員工天然對老闆有一種戒備心理,從人性角度來說,這是很正常的。
其實你可以換一種方式,以獎代罰。
所以建議你在公司的日常管理裡面引入積分制管理。
積分制管理徹底改變傳統考核缺陷,它把一個人的工作年限、職務高低、業績大小,工作結果,綜合全面地用積分進行系統統計,然後再把積分結果,與工資獎金、旅遊養老等各種福利待遇掛鈎,並且積分累加計算,終身受益,從而對員工產生出巨大的激勵作用。
積分制管理最大的一個好處是,它可以充分激發員工的源動力,因為積分根據排名來獎勵員工,讓員工能夠在獲得資金的工資收入之外還有機會得到另外的獎勵。
員工在公司裡面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轉化成為積分,所以他做的事情越多,表現得越好,他就可以拿到更多的積分,而積分多了,排名自然就會跟著上去了。
積分制裡面的積分與商場積分、會員積分又有很大的不同,這裡的積分可以與任何員工想要的東西掛鈎:比如獎金、升職加薪的機會、評選優秀員工的籌碼,甚至是公司的股權、分紅等等,積分都可以與之掛鈎,只要員工的積分排名情況符合對應的條件,他就可以拿到這些額外的好處。
員工想要得到就必須先付出,而在公司裡面掙積分的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多做事情,只有你事情做得多了,你的積分才會多,對應的,你的積分排名才能夠衝到前面去。
員工事情做多了,公司的效益自然也會跟著好起來,業績倍增、利潤倍增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積分制之所以能夠發揮出這麼強大的作用,最關鍵的原因在於
1、積分規則設置的合理性
2、激勵方案設置的合理性
3、積分制管理軟體的應用
這份資料是我們去落地數百家企業以後總結出來的一套經驗和筆記匯總,裡面包含了積分的使用方法,積分規則的制定,以及積分激勵方案的設計,啟動大會的召開以及員工快樂會議的召開流程等,如果你想進一步地了解和學習,你可以給我發私信【積分制管理】,我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