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印象裡面,詩詞都是文雅高級的。比如屈原的《離騷》,比如李商隱的《無題》,都是文辭華美,都是情文並茂。不過歷史上也有很多通俗易懂的詩詞,帶給讀者更豐富的詩詞體驗。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愛詩詞的讀書人。今天我和大家聊聊趣味多多的5首打油詩,真正雅俗共賞,亦莊亦諧傳千年。
第1首,《言志》: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才子唐伯虎。唐伯虎捲入徐經科場舞弊案,很快與仕途絕緣,靠著賣畫為生。很多人都聽過唐伯虎《桃花庵歌》:「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其實這首《言志》與《桃花庵歌》的主題很相似,都是抒發唐伯虎的真情,都是表明唐伯虎放浪形骸的生活態度。唯有在格式上,《桃花庵歌》是七言古詩,而《言志》更像是隨口道來的打油詩。
「閒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這兩句完全就是口語,卻別有韻味,既有趣味,更有「性靈」。短短兩句詩,我們仿佛已經看到了唐伯虎生動的面貌。時光可以將滄海變成桑田,卻不能泯滅詩詞中那栩栩如生的真情。
第2首:為官不用好文章,只要鬚鬍及胖長。更有一般堪笑處,衣裳糨得硬繃繃。
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官員應履。當時吏部考核,不但要考核政績,還要考核長相。為官者必須「鬚鬍及胖長」,才能夠被考核官重視。
應履當時是德化縣令,因為相貌不達標,沒有通過考核。所以他憤憤不平,直接題詩於城門前。
因為是憤怒而寫詩,所以這首詩沒有什麼文採講究,而全部都是用口語,開篇「為官不用好文章」,多麼醒目,多麼犀利!而結尾「衣裳糨得硬繃繃」,也是通俗得很,生動得很,讓後人忍不住發笑,又忍不住同情應履!
由於這首打油詩掛在城門,很多人都看到了,一時間議論紛紛。吏部官員怕影響不好,於是派人專門考核,終於讓應履順利通過考核。
可見,如果古代百姓呼聲很大,吏部老爺們是不敢報復,反而要認真辦理的。後來,應履逐漸升官到常德知府,因為政績斐然,後來又擔任貴州按察使,升任雲南左布政使等官職,算是出人頭地了。
第3首,《題騎驢圖》:白頭一老子,騎驢去飲水。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對嘴。
這首詩的作者是明代畫家吳偉。這是一副神奇的「騎驢飲水」圖,而吳偉的打油詩更為這幅畫增添了許多趣味。
尤其是「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對嘴」兩句,驢蹄子踏著地上的蹄印,老頭在河邊喝水時嘴對著水中的倒影的嘴,利用倒影入詩,妙趣橫生,畫面感十足,令人會心一笑。
第4首,《題李白墓》:採石江邊一抔土,李白詩名耀千古。來 的 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掉大斧。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唐代大詩人,留下諸多傳說。相傳李白在采石磯捉月而亡,所以古代采石磯建有李白的墳墓。來往過客,看到李白墳墓,忍不住詩興大發,附庸風雅,都喜歡在李白墳墓前題寫詩句,類似於「到此一遊」,毫無價值,卻惹人反感。
當時有一個文人,看到李白墓前到處是沒價值的詩,於是他也寫了一首打油詩。「來 的 去的寫兩行,魯班門前掉大斧。」
文人的意思自然是說這些人班門弄斧,貽笑大方。李白墓前寫詩,還真是不自量力呢。於是這首詩的趣味就產生了,這是一種直接的對比感,帶來一種強烈的諷刺味道。
當然,這個文人也在李白墳墓前寫詩,雖然是為了李白好,但是這樣的打油詩算不算「魯班門前掉大斧」呢?一笑。
第5首:桃生毛彈子,瓠長棒槌兒。牆欹壁凸肚,河凍水生皮。
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北朝時期的將領高昂。高昂主要功績在軍事上,對於詩詞也頗有心得,譬如《從軍與相州刺史孫騰作行路難》:「卷甲長驅不可息,六日六夜三度食。初時言作虎牢停,更被處置河橋北。回首絕望便蕭條,悲來雪涕還自抑。」文辭典雅,情真意切。
而這一首打油詩,就非常有趣了。桃子長得像毛彈子,葫蘆長得像棒槌兒,牆壁斜著像挺著肚子,河川結冰像水生了皮。「水生皮」三字,尤其貼切,尤其好玩,尤其趣味多多,令人拍案叫絕。
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分享我的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