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作者投稿,委託由詩詞軒整理編輯並刊發;文中部分配圖源於網絡;圖文版權皆歸原作者!
****************
古今打油詩賞趣
作者:田大金
何謂打油詩?人們將那些出口成章,沒有詩的寄興,順口溜式的詩句稱為打油詩。它始於唐代。椐《辭海》介紹:唐代有一位名叫張打油的人,喜作無寄興的 詩句,人們將他的詩叫「 打油詩」,因此而得名。有一年冬天的早晨,雪花 紛飛不停,天地銀色一片,他去井上挑水,觸景生情,口佔一首《詠雪》詩:
天地一籠統,井上黑窟窿。
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此詩中無」雪「字。對雪景描繪得貼切逼真,遠近景物,動靜物都描寫到了。特別是末句中 的「腫」字,更為形象。但由於他無名氣,加之詩無寄興和詩意,若不看標題,不知所言何事。詩界將出口成章沒有寄興的詩,統稱打油詩。
古往今來,有些文人瞧不上打油詩。但它因有通俗易懂,風趣幽默,嘲諷取笑,針砭時弊等 特點,故眾人喜聞樂見,久傳不衰。
唐代,某邊關官吏為獻媚邀寵,派心腹緬伯高去進京進貢品。除古董珍玩外,還有隻白色的活天鵝。 途中有人提議給天鵝沐浴,偶一失慎,竟讓這潔白的珍鳥凌空飛走,慌亂中只抓住一根羽毛。緬伯高叫苦不迭,帶著這根羽毛上殿。並作了一首《千裡送鵝毛》的打油 詩描述苦衷,以乞皇帝免罪。其詩云:
貢品獻皇朝,誠心日月昭。
郊外失天鵝,我等淚滔滔。
上復天子書,可饒緬伯高?
禮輕人意重,千裡送鵝毛!
唐王看詩後,覺得情真意切,不但未加責罰,還賞賜他許多銀兩。這首詩留下一句交際的名言:「千裡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常被古今人們引用。
到了宋代,打油詩已經開始流行,宋代蘇州文人陸詩伯的打油詩《詠雪》,可稱為當時的代表之作。其詩曰:
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漲價。
板凳當柴燒,嚇得床板怕。
作者借詠雪之筆。反映了當時物價飛漲,民眾饑寒交迫的社會現實。「板凳當柴燒」道出了 因為物價上漲,無錢買柴米的苦楚。針砭了時弊,形象地反映出當時人民的心聲。
明代洪武十四年是「雞」年。皇帝朱元璋親自到翰林院文華堂與學士一起飲酒慶賀。要求以 「金雞報曉」為題,每人各作一首詩,一位老年學士提出請朱元璋先作一首。朱元璋便提筆寫下兩句:
「雞叫一聲橛一橛 , 雞叫兩聲撅兩撅」。
朱元璋寫出這兩句詩,眾學士聽後,無不暗暗發笑,這還像詩嗎?誰知朱元璋立刻寫下了後兩句:
「三更喚起扶桑日,掃敗殘星與曉月。」
眾學士聽後,無不讚賞,人人拍手稱絕。
解縉是明朝大文學家,他經常陪永樂皇帝出遊。一天,他陪永樂皇帝在江邊釣魚,釣了很久,沒有魚兒咬鉤,永樂皇帝很愁悶,解縉見狀後,作了一首《釣魚》詩:
數尺絲綸落水中,金鉤一拋蕩無蹤。
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王只釣龍。
永樂皇帝聽了」拍馬「的詩句,突然轉憂為喜。由此可見,古今喜歡」拍馬抬撟「者大有人在,皇上也喜歡別人「拍馬」。
明末有位教書先生,兒子尚幼時死了妻子,因家貧未續弦。他含辛茹苦將兒子撫養成人,可是兒子結婚後,聽信妻子讒言,致使老人衣不暖體,食不飽肚。一日清晨,他隔窗望見兒媳高興的給孫兒餵飯。他觸景生情寫了一首《訓子詩》張貼在大門外的牆上,其詩云:
隔窗望見兒餵兒,想起當年我餵兒。
我餵兒來兒餓我,當心你兒餓我兒。
這首通俗的打油詩,寓情於理,將自家祖孫三代的關係描寫的淋漓盡致,發人深思,催人自警,弄得兒媳羞愧難當,終於痛改前非,對老人孝敬了。
清代時期,打油詩更是盛行。著名的大學士紀曉嵐,有一次去參加壽宴。主人看到紀曉嵐光臨後,熱情地請他題壽詩。他揮筆寫下第一句是:」這個婆娘不是人「,把老壽星快氣暈了。
第二句是:」九天王母下凡塵「。在場的人聽後都開心了。
第三句是:」生兒個個都是賊「,兒子們氣得發抖。
第四句是:」偷得蟠桃獻母親「 。原來兒子門都是 高尚的孝子。
在場的人聽後熱烈鼓掌,齊說好詩好詩!
清代人稱揚州八怪的鄭板橋,就寫了多首打油詩。其中《吟詩送賊》是他的代表作。 一個細雨濛濛的寒夜,有個小偷 摸進了鄭板橋的家,把他驚醒了。他坐在床上吟了兩首送賊打油詩:
細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進我門。
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
小偷聽到後,便轉身往外走。這時鄭板橋又繼續念道:
出門休驚黃尾犬,越牆莫損蘭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著月光趕豪門。
鄭板橋巧用打油詩,客氣地把小偷打發走了。
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創作打油詩的人越來越多,時常耳聞目睹。 紅軍長徵初期, 路過湖南,行軍匆匆。有一天,張聞天在馬背上打瞌睡,不小心脫韁跌下馬,雖未受傷,卻有些狼狽。毛澤東聞訊趕來,當即念了一首打油詩:
洛甫騎馬過湖南,四腳朝天滾下山。
人未受傷馬未死,菩薩保佑你平安。
一九七七年六月十七日,郭沫若同志抱病參加阿英同志的追悼會,感慨至深。散會後,歸途中吟成一首打油詩:
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
兩個「臭老九」,天長地又久。
此詩文字簡明,通俗易懂,但淺中有深,露中蘊意,感情是深沉的。它將當時的廣大知識分子遭受「四人幫」殘害之苦,及忿懣,抗爭,必勝的情感表現俱足。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城鄉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提高,有人寫了一首數字打油詩,歌頌農村改革開放後的興望景象,其詩曰:
一年割出兩年穀,三家有餘四家足。
舉目五六七裡內,八九十棟高樓屋。
十年九豐喜八方,七色祥雲照六方。
五業年增四三倍,二胡一曲《春夜長》。
自古以來,人們對貪官切恥痛恨,當今的人民群眾對貪汙腐敗之官更是恨之入骨,有的向紀檢部門舉報,有的以打油詩嘲諷貪官行為,有一首《新官三把火》的打油詩,對那些一心只為升官發財貪圖享樂者,刻劃得入木三分,其詩云:
新官上任三把火,革命劈柴革命歌。
一把燒掉老單車,換輛高級小車臥。
二把燒掉舊平房,新蓋三層安樂窩。
三把燒掉結髮妻,重娶妖麗小老婆。
人們對公款吃喝,走後門,將婚姻當商品等不正當之風,十分不滿。諷嘲不正之風的打油詩,在各報刊上屢見不鮮,在人們交談中也時有所聞。打油詩早已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詩歌形式,當今詩人,作家,不妨一試,千萬不要瞧不起它。
*********************
親愛的文友,請在本文末尾跟帖,留下您的作品,我們會定期整理刊發的哦。如果您希望刊發個人專輯,請私信回復「投稿」,無限精彩等你來!
也歡迎在百家號關注詩詞軒,我們一起探索文學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