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與詩歌:哈羅德·布魯姆文學集,約翰·鄧恩17世紀玄學派詩人

2020-12-15 華若彤說歷史

今天,無論在美國還是在英國,大概只有學者還記得亞伯拉罕·考利[插圖]這位詩人的名字,我也懷疑他們中間每年有沒有十來個人在讀他的詩。17世紀晚期,他被視為正典詩人,影響很大,可以說是那一時期的龐德。雖然到了塞繆爾·詹森博士的年代,他的名氣多少已經消退了,但仍然足以成為詹森《詩人列傳》中的開篇人物。相比於約翰·鄧恩,他更多地被視為玄學派詩人或智者詩歌的奠基人與代表(業已暗淡),是被德萊頓和蒲柏取代的過時的老一派。文學史,尤其是文學批評史,常常把某一時代堅持的判斷變為荒唐。

在我年輕的時候,雪萊受到漠視,被文學界和學術圈所排斥,鄧恩的作品則被認為是詩歌的典範。在艾略特時期(或龐德的年代),假如你認為惠特曼的《自我之歌》是最好的美國詩,或者認為哈特·克萊恩[插圖]是比W.H.奧登更出色的不朽詩人,那麼你很可能被視作沒文化的怪人。

詹森博士認為《考利傳》是他的《詩人列傳》中寫得最好的一章,因為其中對於玄學派詩人(他從德萊頓[插圖]那裡得到這一命名)的論述是充滿先鋒色彩的。或許今天看來這些論述已經過時,但我覺得詹森對於鄧恩及其同時代詩人的討論仍然是我們所能讀到的最充分的觀點;儘管在那之後,"鄧恩熱"一直從19世紀的柯勒律治持續到亞瑟·西蒙,再到當下的無止無休。無論詹森博士有什麼盲點和瑕疵,他仍然是英語文學中最多產和最富建設性的文學批評家,只有哈茲裡特和羅斯金二位可以與之一較高下。很難期望比起蒲柏來,他會更喜歡鄧恩的作品。在任何情況下,他對玄學派詩的分析對我來說依然比任何一個現代辯護士更公平,包括今日路易·馬茲[插圖]的努力,後者試圖說服人們用"冥想詩"來代替"玄學詩"的名類。馬茲教授描述了兩者的定義以及相互之間的關聯,這對我們很有幫助:

在意象的使用中和喚起意志的激情感染力中,冥想指向詩歌……為了批評和歷史的目的,我相信,我們應該嘗試區分"玄學"和"冥想"的特質……["玄學詩"]總是驟然起頭,處於某種機緣中,而這種機緣必須通過對隱喻的一種特殊使用而得到探索與掌握。舊式文藝復興"巧喻"(conceit)[插圖],那些精妙的類比,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方式,抽象性、具體性以及不一致性的極端條件可以被編織到同一種論證結構中,由盛行的"才智"(wit)之力保持統一。這是負責任和明晰的,但針對同樣的問題,詹森博士以下這番話鞭辟入裡得多:

"才智",如同其他受到人們選擇所支配的事物,有它的變化和時尚,即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形式。大約在17世紀初出現了一類作家,可以用術語命名為"玄學詩人"……玄學詩人是一些有學問的人,這些人的全部努力就是表現他們的學問……如果批評之父把詩歌命名為"模仿的藝術"……是恰當的,這些作家要失去詩人之名不會有大錯,因為他們不能說自己模仿過任何事物。他們既不模仿自然也不複製生活,既不描繪事物的形狀,也不表現智力的活動。

然而,否認他們是詩人的人,卻承認他們有才智。德萊頓坦承他自己和他同時代的詩人在才智上落後於鄧恩,可堅信他們在詩藝上能超越他。如果"才智"由蒲柏做了適當的表達,它就是"常常想到而從未表達得如此之好的東西",那麼,他們肯定不曾達到,也不會尋求它。因為他們苦心孤詣追求思想的獨特,而不大在意所用的措辭。但蒲柏的"才智"論無疑是不正確的。他把它打壓到它的自然尊嚴之下,也把它從思想的力量降為語言之愉悅了。

相關焦點

  • 江曉原|「哈羅德·布魯姆文學批評集」審讀報告
    【編者按】「哈羅德·布魯姆文學批評集」全六卷正式出版,該叢書集布魯姆對名家文學批評之作之大成。《中國歷史研究手冊》[全三冊],(英)魏根深著,侯旭東主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據說頗獲好評(說不定惡評也有,不過我沒有看到或聽到),近日適逢「哈羅德·布魯姆文學批評集」(以下簡稱「批評集」)全套六卷出齊,乃決定再作馮婦,為這套書寫一篇審讀報告——因為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1930~2019)一直是筆者特別喜歡的文學評論家。
  • 「怨恨美學」:哈羅德•布魯姆論西爾維婭•普拉斯
    關鍵詞:「怨恨美學」 審美選擇 審美距離 審美自律作者簡介:葉金梅,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文學。對於西爾維婭•普拉斯(以下簡稱「普拉斯」),哈羅德•布魯姆(以下簡稱「布魯姆」)的批評十分嚴厲。
  • 喪鐘為誰而鳴的作者,來了解了解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
    約翰·多恩John Donne(1572 - 1631) 英國詩人。1572年生於倫敦的一個富商之家,1631 年3月31日卒於倫敦。信仰羅馬天主教。早年曾參加埃塞克斯伯爵對西班牙的海上遠徵軍,後成為女王大臣託馬斯·埃格爾頓爵士的秘書。
  • 湖畔派詩人(考研筆記77)
    湖畔派詩人(考研筆記77)學生李清文 編輯早期的湖畔派三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真正開創了浪漫主義潮流。#一、參考答案例-1、英國十九世紀早期浪漫主義文學流派,成員有華茲華斯、柯勒律治、騷塞,他們曾隱居於英國西北部湖區,由此得名。
  • 布魯姆 文學之愛
    by Erik Johansson文學之愛文 | 哈羅德·布魯姆譯 | 金雯
  • 英國桂冠詩人作品
    其幼子亨利一世一一○○年登上王位,特設「國王詩人」一職,專為王室撰寫頌歌。十四世紀,被稱為「英國文學之父」的傑弗裡.喬叟一方面作廷臣,一方面也為王室寫讚歌,另得一筆不菲的犒賞。十六世紀下半葉,埃德蒙.斯賓塞獨步英國詩壇,通過友人邀寵於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為她撰寫不少頌詩。喬叟、斯賓塞等文人雅士,被後人稱為「志願桂冠詩人」。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俄羅斯詩人伊琳娜·丘特諾娃:詩人的任務是...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力量」主題論壇活動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詩人梁平,魯獎獲得者、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詩人閻安,《中國藝術報》總編輯、詩人康偉,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花城》編輯、詩人安然,詩人邰筐、木布木泰、施施然、包苞,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丘特諾娃、哥倫比亞詩人李戈,美國詩人小易,斯洛伐克詩人馬裡昂
  • 說詩歌是文學之冠,不過是詩人們的敝帚自珍
    一二三四五的列出來,反正就是說詩歌的好。詩歌當然好,人人都知道。簡潔凝練、意蘊深遠、富有節奏、適合吟唱,這些都是詩歌的特色,也是詩歌的本質要求,沒有這些,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詩」了。有些朋友說詩歌的內容好,包羅萬象,來自生活,那你告訴我哪一種文藝作品不是來自生活呢?藝術來源於生活,並且高於生活。
  • 夜讀|柳向陽:他用15年將諾獎神秘女詩人的詩歌譯成中文
    國內媒體幾乎無從知曉這位深居簡出、頗為神秘的詩人,只得在網上檢索她的譯者,柳向陽的名字這才浮出水面。在豆瓣等論壇上,大段大段的中英對照的詩歌翻譯,都是柳向陽做的。格麗克的兩本中文詩歌集,柳向陽是主要翻譯者。他成了很多人眼中最了解這位神秘女詩人的那個人。
  • ...當代文學先鋒人物大典|文學|經典文學網|中華詩詞學會|中國詩歌...
    曾任《實力派詩人作家文選》《「華語杯」國際華人文學大賽獲獎作品精選》《當代實力派作家文選》《流金歲月·才子文選》《香遠益清·才女文選》《水墨凝妝·經典詩人詩選》《風華絕代·經典作家文選》等16本書籍主編及《當代文學人物大典》《當代文學先鋒人物大典》《當代影響力詩人作家文選》《中國當代知名詩人詩選》《中國當代知名作家文選》《中國詩歌名家》《中國詩詞名家》《中國散文名家》等一百餘本書籍副主編
  • 詩未必盛唐,此處有民國文壇23位優秀詩人
    在白話文初興的階段,文壇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詩人,他們或者感懷時代、或者追求藝術、或者抒發情懷,在民國時期形成了許多個流派,如新月派、現代派、朦朧派、九葉派、七月派等等。 他們創作的詩歌,許多意境悠遠,許多文字清雋,許多清新飄逸,許多憂愁感傷。即使在今天,仍然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二十世紀桂冠詩人——穆旦
    除了一兩件事,穆旦的生存過於平淡,詩歌又過於晦澀,未能為世人所迅速矚目,也沒有幾位接觸而美麗的女性圍繞著,飛翔,飛翔,最後在飛翔中毀滅,完成了一個典型詩人的天方夜譚。穆旦早就超越了浪漫派,他是無愧的現代派的先驅和殿軍。詩人穆旦,「九葉詩派」的中堅,翻譯家查良錚。多少年來,仍然難以有人企及,無論是在詩壇、在譯苑。
  • 臺灣詩人詩歌分享會在京舉行 向明與讀者交流
    臺灣人眼中的周夢蝶:具有堅卓的文人風骨(圖)周夢蝶臺灣詩人向明【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 夏穎】4月11日和12日,由鳳凰網讀書會、中央編譯出版社舉辦的兩場「約會孤獨國——周夢蝶、向明詩歌分享會」分別在北京言幾又書店和庫布裡克書店舉行。
  • 20世紀前半期的現代主義文學
    20世紀前半期的現代主義文學簡答題:簡述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在思想上有以下特點:1、現代派各流派都強調要表現「現代意識」,它的中心就是危機感和荒誕感。共同主題是表現現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危機。
  • 哥倫比亞詩人李戈:詩歌不能被隔離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12月10日,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成都繼續舉行。詩人們分為兩個會場,分別以「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和「成渝詩歌沙龍」為主題,展開研討和交流。哥倫比亞詩人李戈認為在當下這個時期,詩歌非常重要,而且很多人突然有了時間來思考新的問題,看看新的角度。對於藝術家來說,這只是一個契機:莎士比亞在疫情隔離期間寫出了麥克白和李爾王。危機時期,藝術和文化成為應對絕望的有效手段。
  •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與登山詩歌-光明日報-光明網
    【深度解讀】      自古以來,中國文學與西方文學都與高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中國古代詩歌中,以高山為主題的傳世佳作比比皆是。《登飛來峰》一掃前三者的傾頹之氣,流露出一股朝氣蓬勃的氣息,展現了詩人志在一展抱負的決心。由這些例子可見,中國古代詩人早已將登山主題納入自己的詩行之中,生動地表達著複雜的詩歌情感。    而在英語詩歌中,登山主題成為常見文學題材的時間卻要晚許多。
  • 哈羅德·布魯姆:作為文學批評界的一員,我遭遇了最糟的時代
    《西方正典》作者: [美] 哈羅德·布魯姆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譯者: 江寧康出版時間:2015-雅各布•布克哈特在柯爾提烏斯引用過的有關文學聲譽的章節中指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人兼哲學家但丁「最深刻地意識到他是聲譽和不朽的傳播者」,柯爾提烏斯認為這種意識早在公元1100年法國的拉丁詩人作品中就已存在。但這一意識在一定程度上與世俗的經典觀聯繫起來了,這樣不是被讚頌的英雄,而是讚頌本身被視為了不朽。
  • 中國當代詩人檔案
    著名詩人海南 【中國當代詩人檔案】海男,出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作家,中國女性先鋒作家代表人之一。曾獲1996年劉麗安詩歌獎;中國新時期十大女詩人殊榮獎;2005年《詩歌報》年度詩人獎;2008年《詩歌月刊》實力派詩人獎;2009年榮獲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2014年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
  • 偉大愛國主義詩人陸遊:集大成與高度的抒情性
    陸遊是宋朝出名的詩人,在宋朝大家都寫詞的年代,陸遊以詩出名,可見陸遊的詩成就之大。陸遊還具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他流傳下來的詩數量極大,差不多有一萬多首,一萬多首是中國文學史難得一見的數量。他是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結束了江西詩派統一南宋詩壇多年的情況,給南宋詩壇帶來了一股嶄新的風氣。
  • 李煒:真正不朽的,並不是詩歌和詩人,而是讀詩的人
    李煒《永恆之間》採用 " 倒敘 " 的形式,由20世紀出發,一路回溯,十個篇章如同十個站點,讓人先後駐足於1930年代西班牙語詩歌、20世紀初法國詩歌、19世紀末美國詩歌、普希金時期俄語詩歌、歌德時期德語詩歌、莎士比亞時期英語詩歌、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語詩歌、西方迻譯中世紀波斯語和阿拉伯語詩歌、古羅馬和希臘化時代詩歌,直至古希臘時期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