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食品界的「大人味」,我們找到了消費分級的新靈感

2021-01-14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FBIF食品飲料創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 Momo(Wenky),36氪經授權發布。

曾幾何時,年少的你是否憧憬過大人的世界?大人可以不用聽父母的說教,可以不用寫作業,可以喝酒......似乎成年後就能成為自己的主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但現在的你,長大成年後卻發現,如網上流行的那一句「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一般,成年人的生活中處處是辛酸。

當你被生活、工作的壓力壓到奔潰,可能吃下一碗麵條、一條巧克力就能得到治癒——這就是美食的魔力。那麼問題來了,食品行業該如何關愛成年人?

在日本,不少食品企業「獨寵」成年人,它們為了這群成年人也是操碎了心。如果你經常購買日本的食品飲料,可能會注意到不少產品上都有「大人のXX」「大人の味」字樣。「大人」在日語中意為「成年人」。「大人味」究竟是什麼味道?為什麼要強調「大人味」?今天FBIF就帶大家走進「成年人的味覺世界」。

01 「大人的」巧克力,「大人的」冰棒......

大人味到底是什麼味?

日本Potora網站發起「成年後味覺是否變化」投票結果,圖片來源:Potora官網

一直以來日本都有「大人味」的表達,日本知名排行網站Potora曾發起過兩項關於「大人味」的投票,一個是「成年後味覺變了嗎?」,結果66%的人表示「有變化」,19%的人選擇「沒有變化」。另一個是「你覺得有大人味的食物是什麼?」,結果顯示20%的人選擇了啤酒,14%的人選擇了黑咖啡,8%提到了日本特有的鹽辛(一種將生海鮮直接醃製的食物,味道鹹腥)。

轉向包裝食品飲料界,「大人味」指的就是酒的味道?或者黑咖啡的苦味?但轉念一想,難道成年人就告別小孩子愛的甜味了嗎?那也太苦了。事實上,日本食品飲料中,最常見有「大人的」標籤的恰好就是甜味零食。

明治「大人的蘑菇山、竹筍村」,圖片來源:明治官網

2013年明治推出「大人的蘑菇山、竹筍村」。明治蘑菇山和竹筍山是兩款經典的巧克力餅乾零食,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大人版」蘑菇山和竹筍村吃起來和普通版味道上有什麼區別呢?

據了解,大人版蘑菇山、竹筍村和普通版最大的不同是添加了可可粉。薄薄一層可可粉灑滿小小的「蘑菇」和「竹筍」,一口咬下餅乾碎和可可粉一同落入嘴中。正如包裝上所說,可可粉的微微苦澀剛好平衡了巧克力的甜,同時豐富了一層綿密的口感。沉浸在濃鬱的可可香氣中,整個人都放鬆了。

赤城乳業X日本可口可樂「大人的GariGarikun菠蘿碳酸冰棒」,圖片來源:赤城乳業官網

GariGarikun冰棒自1980年誕生以來,逐漸成為日本國民級冰棒產品。「GariGari」在日語中是擬聲詞,指的是刨冰製作時嘎吱嘎吱的聲音,由於冰塊顆粒較大GariGarikun冰棒吃起來也能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2015年赤城乳業針對成年人開發出「大人的GariGarikun」系列,成年人的冰棒吃起來是不是也是嘎吱嘎吱的呢?

答案是No。大人的GariGarikun在口感上做了調整,吃起來更接近質地緊實、口感細膩的意式冰淇淋。此外,大人系列的果汁含量也高於普通版,整體更加「高級」。如今年4月赤城乳業和日本可口可樂聯名推出「大人的GariGarikun菠蘿碳酸冰棒」,不僅入口即化,由於添加了強碳酸汽水,吃起來還格外刺激。吃一口冰棒打一個嗝,這種舒爽大概是成年人才懂的吧!

格力高ZEPPIN咖喱,圖片來源:格力高官網

說完甜味零食,鹹味食品表現如何?格力高的ZEPPIN就是針對成年人消費群體推出的咖喱系列。「ZEPPIN」意為「絕品」,這個系列在咖喱的原材料選擇上較為講究,如辛辣的洋蔥、微苦的可可粉和酸澀有香氣的紅酒。而使用這些原料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口味更濃鬱、更有層次感。包裝上「濃厚的大人味」已經很表達地很明確了,成年人愛吃味道更濃的咖喱。

舉了三個例子,相信大家對「大人味」有了一定的理解。對於小孩子喜歡的甜食,比如巧克力、餅乾等,日本企業會控制產品的甜度,增加一點「小時候不接受,但現在喜歡」的苦味。而在挑選鹹味食品時,大人比小時候更愛「重口味」——濃鬱、鹹香,或再來點辣。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小時候吃東西時可能更在乎口味,但長大後開始對食品的口感「挑剔」,大人追求高級、富有層次和刺激的口感。

02 此味非彼味,食品企業比你更懂「成長的滋味」

「大人味」的「味」其實不僅僅指的是味覺上的味道,還有那些成年人才懂的,那些心照不宣的痛點。

1、 拒絕幼稚,大人也能光明正大地挑選零食

都說懂人情世故是成年人要學會的智慧,但有時候過於在乎他人目光會導致無法遵從內心。就像一些成年人會礙於面子而不吃巧克力這種看上去是小孩子喜歡吃的東西。

其實有時候不是長大了口味變了,只是因為色彩鮮豔、有著卡通圖案的包裝阻止了伸向它們的手。

KitKat普通版(左)和大人版(右),圖片來源:KitKat官網

或許巧克力可以換個符合大人審美的包裝,比如日本大人版KitKat就將原先的紅色包裝換成了黑色包裝。就像大人喜歡給孩子買大紅色的衣服,自己卻常穿黑色西裝。黑色包裝讓這款KitKat看上去多了一絲「沉穩」的氣息。大人版KitKat除了外表黑,裡面的巧克力塗層也比普通版顏色更深,吃起來也沒有普通版甜。

可以發現,前面提到的明治蘑菇山、竹筍村和GariGarikun冰棒、格力高ZEPPIN咖喱也都在包裝上選擇黑色為主色調,大人味食品在包裝上追求視覺上的「低調」,深色也呈現出一種質感。

還有一種方法是減少或去除包裝上的卡通元素。包裝上的小動物對孩子來說吸引力十足,但可能對大人來說是一種幼稚的標籤。

LOTTE雪見大福,圖片來源:LOTTE官網

LOTTE大人的雪見大福,圖片來源:LOTTE官網

日本LOTTE雪見大福的包裝上有一個標誌性小兔子形象。但是「大人的雪見大福」完全不見小兔子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表示口味的抹茶和生巧的圖案,這讓大人的雪見大福從包裝上看仿佛一道高級甜品。

2、 長大後,吃東西都得看成分表了

有一種長大是,開始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少成年人在選購食品飲料時會查看產品的配料和營養成分表。

麒麟午後紅茶「大人的蘋果茶」,圖片來源:麒麟官網

2016年麒麟的午後紅茶推出「大人的蘋果茶」,主打0卡路裡的賣點。小時候愛喝的含糖飲料或碳酸飲料都有較高的熱量,長大後為了避免「發福」,低熱量、0熱量成為成年人選購飲料的標準之一。

サンポー「叉燒拉麵 大人的碳水off」,圖片來源:サンポー食品株式會社官網

又如2019年サンポー食品株式會社推出「叉燒拉麵 大人的碳水off」,特點是比同品牌產品降低了35%的碳水化合物。泡麵原本就是高碳水食品,這讓許多減肥人士對它敬而遠之。所以一款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泡麵,給那些想吃卻不敢吃泡麵的大人們提供了一個吃泡麵的理由。

FANCL X DyDo「大人的卡路裡限制系列茶飲料」,圖片來源:DyDo飲料官網

2019年FANCL與DyDo飲料推出「大人的卡路裡限制茶飲料」,聲稱飯後飲用可以抑制糖和脂肪的吸收。這是一款針對年輕女性的茶飲料,配料中加入了難消化糊精,滿足她們塑形減重的需求。

3、 飲酒合法了,那什麼和酒最對味?

在全世界很多國家地區,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得飲酒,在日本未滿20歲的未成年人禁止飲酒。在中國也有不能向未成年人出售菸酒的規定。所以很多人成年後,第一時間都會想嘗試大人才能喝的酒。

百奇「大人的琥珀」,圖片來源:北本日記

開心時喝酒助興,傷心時借酒消愁,酒似乎是成年人世界中表達情緒的最佳夥伴。喝點小酒,怎麼能不來點下酒好菜?但現在很多年輕人對下廚並不感冒,有時候一包薯片、一袋花生米就足以下酒了。

日本食品行業看中了成年人的「下酒菜」市場。如2015年起百奇推出「大人的琥珀」,名字中的「琥珀」代表著威士忌的顏色,這是一款完全為了搭配威士忌而打造的百奇餅乾。

百奇「大人的琥珀」上有三得利威士忌顧問的推薦,圖片來源:北本日記

餅乾棒融入了和威士忌原料一樣的麥芽提取物,餅乾棒外面則包裹一層有著威士忌香氣的苦巧克力。而在包裝上,不僅採用了和傳統方盒不同的圓柱形盒子,字體設計、顏色搭配上都具有成年人的韻味。值得一提的是,包裝上還有一處來自三得利威士忌顧問佐佐木太一的「安利」——大人的琥珀和威士忌一起奏出完美的和弦。

日本酒類販賣株式會社X菊屋株式會社 奢華奶酪的大人零食,圖片來源:日本酒類販賣株式會社官網

2017年日本酒類販賣株式會社和菊屋株式會社聯手推出「奢華奶酪的大人零食」,酥脆的面衣中,注入濃鬱鹹香的奶酪。厚重的奶酪在口中溶化,再喝一口乾爽的啤酒,每一口都滿足。

03 俘獲味蕾是第一步,走進成年人的內心世界才是終點

為什麼日本會出現「大人味」的食品飲料產品?

我們可以從成年人和企業兩個角度來看。

一方面,跨過18歲的門檻(日本是20歲成年),人們就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比小孩子更加自由。不再是小時候父母為自己做選擇,父母給什麼吃什麼,成年人開始自己選擇食品飲料。

另一方面,正如文章前面所提及的,人們長大後的口味確實會發生變化。在日本,大人喜歡不那麼甜,帶點微苦,或者味道濃鬱的食品飲料。這種口味上的變化其實在中國也有體現。CBNData聯合天貓發布的《2019中國咖啡消費進階趨勢》顯示,越來越多年輕的90後和95後開始喜歡黑咖啡,尤其是女性。黑咖啡雖苦,但是正合許多大人的口味。

從企業角度來說,在包裝或者廣告宣傳中突出「大人的」賣點,其實是企業費盡心思走近成年人的內心世界。或者說是一種與成年人的溝通方式。

不只在食品飲料行業,如果你去過日本,會發現還有「大人的書店」「大人的遊樂園」等。如JR東日本鐵道公司就曾推出過「大人的假期俱樂部」特惠活動,鼓勵大人在假期四處遊玩。

成年人的味覺在變,內心也變了。不像小時候可以肆無忌憚地大笑大哭,成年人的世界似乎多了份小心翼翼。要不要買一包童年最愛的果凍?這個蛋糕會不會太甜了?飲料喝完會不會長胖?但如果貨架上出現「大人的果凍」「大人的蛋糕」「大人的飲料」,那就完全免去了成年人的這些顧慮。

企業通過「大人的」聲稱,表達出一種對大人「成年人」身份的認同,從而拉近與消費者的關係——我懂你,所以你可以放心地選擇我。有時候同樣是一瓶減糖低脂的飲料,可能有「大人的」標籤的產品會更受消費者的青睞。

除此之外,日本能出現「大人的」這種有特色的標籤,還和日本整個人文社會有關。日本人常給人一種很有禮貌的感覺,實際上表達禮數是一種與人保持距離的行為。所以日本人在交流時會比較曖昧。在日本,比如當別人問你某款餅乾吃起來怎麼樣,不用詳細描述,你回答「吃起來是大人的味道」,別人就立馬明白是什麼感覺了。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動漫之國,無關年齡,小學生可以和中年大叔一起看動漫。「熱血」「卡哇伊」這種相對來說低齡風格在整個日本很是流行。所以食品企業打造標榜「大人味」產品,可以表達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品味。

04 在消費分級的中國,「大人味」會摩擦出什麼火花?

那麼日本的這種「大人味」也會在中國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嗎?

近幾年,「消費分級」在大家口中的「出鏡率」變高了。如今消費者越來越有個性,他們很在意自己不同身份的不同需求。就像近年來備受中國食品行業關注的「小鎮青年」「銀髮一族」等,企業會把握這些特定人群的畫像推出相應產品。

相比之下,成年人群體的範圍大太多了,雖然這可能意味著難以把握人們的精準需求,但是群體更大,同時意味著更多的機會與更大的消費體量。中國食品企業或許可以大膽一些,試一把「大人味」的產品。

首先,中國消費者對「大人味」這個宣稱不熟悉,所以可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一個產品成功的前提必定是能夠吸引消費者的。其次,主打「大人味」賣點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並且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對於一個老品牌來說,聲稱「大人味」可以為品牌帶來創新活力,讓消費者感覺到新鮮,而初創企業或許還可以將「大人味」打造成一個獨特的IP。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人味」不是在包裝上多了三個字這個簡單,企業需要真正去挖掘成年人在口味、口感、原料等產品層面的需求。

前不久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中,傳遞出一種未成年人與成年人的矛盾感,成年人的世界比想像中殘酷。少年的你會擔心考試、朋友關係,但長大成人後要面對的問題比這些「重」多了、複雜多了。而食品行業,有能力也有責任給大人們帶去輕鬆又簡單的幸福。

願每一個成年的你,都可以在吃東西時卸下一切,享受當下的快樂。

相關焦點

  • 萬物皆可+酒,食品行業醉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 在熱衷消費分級的日本,甚至為成年人推出「大人的味道」。在我們發布的《揭秘日本食品界的「大人味」,我們找到了消費分級的新靈感》一文中提到,日本知名排行網站Potora曾發起過兩項關於「大人味」的投票,一個是「成年後味覺變了嗎?」,66%的人表示「有變化」。另一個是「你覺得有大人味的食物是什麼?」,結果顯示20%的人選擇了啤酒。
  • 成為大人之後,也有好事發生
    其實在日本,「大人味」已經成為了一種大家都能理解的味道;標榜某樣食品很有「大人味」,也變成了商家的常用手段。此外,不僅陸續出現了「大人的樂園」「大人的遊覽路線」,還有「大人味的電視劇」「大人味的小說」……所以,所謂的「大人味」到底是一種什麼味道呢?
  • 萬物皆可+酒,食品行業醉了?!
    酒跟食品能產生什麼「化學反應」?01江小白味隨變、瀘州老窖味月餅......酒和跟食品能產生什麼「化學反應」?[3]在熱衷消費分級的日本,甚至為成年人推出「大人的味道」。在我們發布的《揭秘日本食品界的「大人味」,我們找到了消費分級的新靈感》一文中提到,日本知名排行網站Potora曾發起過兩項關於「大人味」的投票,一個是「成年後味覺變了嗎?」,66%的人表示「有變化」。另一個是「你覺得有大人味的食物是什麼?」,結果顯示20%的人選擇了啤酒。
  • 萬物皆可+酒,食品行業醉了
    酒跟食品能產生什麼「化學反應」?1. 江小白味隨變、瀘州老窖味月餅......酒和跟食品能產生什麼「化學反應」?酒與零食最經典的搭配,非「酒心巧克力」莫屬。在熱衷消費分級的日本,甚至為成年人推出「大人的味道」。在我們發布的《揭秘日本食品界的「大人味」,我們找到了消費分級的新靈感》一文中提到,日本知名排行網站Potora曾發起過兩項關於「大人味」的投票,一個是「成年後味覺變了嗎?」,66%的人表示「有變化」。另一個是「你覺得有大人味的食物是什麼?」,結果顯示20%的人選擇了啤酒。
  • 迷倒日本食品界的白桃口味,來中國吸粉了!
    農夫山泉尖叫白桃味圖片來源:農夫山泉官網農夫山泉在今年1月份推出了尖叫的新口味——白桃味。橙色的包裝上,圓潤的字體看起來萌味十足。Coookie9號稱「餅乾界的香奈兒」,在這款西餅中,coookie9添加了白桃果醬、黃油和稀奶油等高級原料,為人們帶來味覺的「奢侈」享受。盤點完以上中日兩國的白桃味零食飲料,我們發現了一個現象:日本的白桃味零食大多添加了真實的白桃果汁,而中國的白桃味零食飲料,卻鮮有真實果汁的添加,而是用食用香精製造出白桃風味。
  • 我們採訪了8個新消費品牌
    」 文:Keira Chen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近幾年,隨著中國新消費環境的變化,我們看到食品行業傳統巨頭的煥新,也看到了許多新銳品牌的崛起,更目睹了無數網紅品牌從霸屏到悄無聲息…新生事物不斷更迭換代
  • 從亞洲第一的日本速凍食品市場, 我們能學到什麼?
    近兩年,速凍食品賽道可謂是新人輩出,我們看到,除了鍾薛高、中街、拉麵說等品牌紛紛跨界欲進來分一杯羹,一旬一味等新速凍食品品牌也在憑藉著差異化創新小有成績,想跟頭部企業一起做大市場,為中國速凍食品在更加高端化、年輕化的路上帶來新活力。
  • 日清、麒麟、明治等日本食品大佬,居然都是PUA大師?
    FBIF一直關注日本食品行業,之前已經給大家分析過一些日本食品行業的特質,貼了幾個標籤,比如「細節狂魔」「包裝設計優等生」,而近來當我們盤點日本食品行業頭部企業時,又發現了一個特質——「PUA大師」。雖然PUA近年來被人詬病,但這裡我們只是做個比喻。為什麼說日本食品企業也會PUA呢?日本食品企業的PUA,簡單來說就是很會牢牢地抓住消費者。明治、麒麟、日清、味之素都可謂日本食品「大佬」,去年都上榜了Food Engineering發布的全球食品飲料百強榜。
  • 從亞洲第一的日本速凍食品市場,我們能學到什麼?
    近兩年,速凍食品賽道可謂是新人輩出,我們看到,除了鍾薛高、中街、拉麵說等品牌紛紛跨界欲進來分一杯羹,一旬一味等新速凍食品品牌也在憑藉著差異化創新小有成績,想跟頭部企業一起做大市場,為中國速凍食品在更加高端化、年輕化的路上帶來新活力。
  • 新銳品牌,如何抓住消費分級時代新人口紅利?
    與以往「消費升級」或「消費降級」不同的是,中國消費者的行為正在分化,由過去各消費群集體增長轉為更個性化、差異化的消費模式。有的更加理性,為品質而不是社會認同買單;有的更加精明,追求最高性價比;有的更加謹慎,縮減開支,未雨綢繆。消費分級,千人千面。剛剛過去的2019年上演了一出「新銳品牌與傳統大牌同臺共舞」的大戲。
  • 日本的電影分級制度,遠比你想像的要複雜!
    二戰之後,日本的電影審查由佔領日本的聯軍司令部進行。之後,聯軍司令部將日本的電影審查權力交回電影界,由日本電影界自己成立了一個審查機構。審查員當時主要是電影業內的人,後來為了增加說服力,吸收了電影界以外的人士參加。這就誕生了「日本映畫倫理委員會」。
  • 微陳列--日本潮模中村安妮示範,大人味的56款穿搭
    > 去年有追日劇《朝五晚九》的人一定對中村安妮不陌生,飾演英文補習班的櫃檯小姐,亮麗外型與高挑身材,讓人無法忽視,更有人直說她長得像年輕版鈴木保奈美,但在日本時尚圈來說
  • 日清、麒麟、明治等日本食品「大佬」,它們居然都是「PUA大師」?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FBIF食品飲料創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 Momo,編輯 Bobo。36氪經授權發布。 FBIF一直關注日本食品行業,之前已經給大家分析過一些日本食品行業的特質,貼了幾個標籤,比如「細節狂魔」「包裝設計優等生」,而近來當我們盤點日本食品行業頭部企業時,又發現了一個特質—— 「PUA大師」。
  • 「信息化」監管再添新助力!樂山市食品經營安全風險分級系統全面...
    只要拿出手機這樣掃一掃,食品安全監管即刻可搞定。」市場監管工作人員興奮地說到。據了解,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強化食品經營風險分級管理,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樂山市沙灣區市場監管局試點研發了「網際網路+食品風險分級系統」。
  • 「大人味」的世界也不過如此
    我們對於「甜味」的追求似乎正在逐漸淡化,「吃起來沒有很甜」都成了對食物的一種讚美。大人們也不再純粹追求感官刺激,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單純對甜的渴望都在慢慢消失。博爾赫斯說「生活是苦難的」,但大人的生活更多是「苦味」的。
  • 日本速凍食品市場憑什麼亞洲第一?
    ,頭圖來源:《孤獨的美食家》除了三全、思念、灣仔碼頭,你還會想起哪些速凍食品品牌?近兩年,速凍食品賽道可謂是新人輩出,我們看到,除了鍾薛高、中街、拉麵說等品牌紛紛跨界欲進來分一杯羹,一旬一味等新速凍食品品牌也在憑藉著差異化創新小有成績,想跟頭部企業一起做大市場,為中國速凍食品在更加高端化、年輕化的路上帶來新活力。
  • 「網格化+分級管理」 推動基層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建立風險等級動態銜接機制,根據經營者當年食品監督抽檢、違法行為查處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記錄情況,對食品經營者下一年度風險等級進行動態調整,通過統計分析結果,作為制定監督檢查計劃的重要依據。建立食品經營許可銜接機制,利用食品經營許可系統對新開辦食品經營者的風險等級進行評定,按照靜態、動態風險因素分值確定風險等級,並直接納入風險管理範圍,實現無縫隙銜接。
  • 給大人(大孩子)的一份超詳細分級閱讀攻略,多少詞彙量讀什麼書,一...
    文 | 小風吹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小花生網」ID: xiaohuasheng99本周的「英語故事」專欄,我們和大家分享一篇非常特殊的攻略:大人(包含中學以上大孩子),如何把英文水平一級級提上去?花友@小風吹 給我們分享了一個無痛高效、簡單好操作的方法:用適合大人(大小孩)的分級閱讀提升英語水平!我讀下來,感覺核心是:測出自己的詞彙量,選擇適合的讀物,一步步讀上去!這篇攻略裡,@小風吹給出了不同詞彙量下的詳細閱讀書單。
  • 別等「報復性消費」了,茶商們要應對的是「消費分級」|興茶觀茶
    【興茶網 資訊】17年前的非典疫情過後,市場出現過一次消費強力反彈。於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後,商戶們就開始有著同樣的期待:越是被壓制,後面越是會爆發。網上也有不少關於疫情過後對於市場的猜測:會有一次「報復性消費」。
  • 蘆山縣實施食品安全風險分級信息化 助推食品安全「智慧監管」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事關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只有嚴格監管好企業的「出口」,老百姓才能放心地「入口」。蘆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主動作為,科學作為,積極探索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在全市率先使用雅安市市場監管信息化平臺對餐飲服務(許可)單位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管理等級評定工作,鼓勵建立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風險分級分類系統,實現監管資源的科學配置和有效利用,推動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