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發生腎麼事了?

2020-12-10 手機鳳凰網

19日,維他奶發布了2020年4月-9月業績報告,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收入下滑6%,毛利下跌 6%,經營利潤同比增長29%,淨利潤增長了26%。

對於收入下滑,維他奶稱主要是由於4月中國內地業務收入偏低,加上各營運市場均受封鎖以及出行限制措施影響所致。經營利潤增長則來自於政府補貼和減少各種費用。

2019年,維他奶營收已經開始下滑。受2020年疫情影響飲料行業整體市場影響較大,在疫情期間,維他奶不得不發力線上,希望通過線上渠道實現正增長,但沒有預料到的是,線上發力過猛,導致價格倒掛,同時出現了竄貨現象。按其他自媒體的話說,維他奶的價盤處在崩潰的邊緣。不僅如此,維他奶還將成本轉移至線下經銷商,增加經銷商庫存,導致經銷商、終端商怨聲載道。

收入下滑利潤靠補貼

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主席羅友禮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打擊全球經濟,同時影響維他奶的業績。公司採取成本控制及分階段投資,以減輕疫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政府的資助和補貼,亦為公司提供了額外支持」。

據了解,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澳洲及紐西蘭和新加坡是維他奶的主要市場。其中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是維他奶的「奶源」。報告期內,維他奶在中國內地收入31.68億港元,佔總收入的70.87%,在香港市場9.97億港元,收入佔比達22.3%。但這兩個市場的收入都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國內地下滑2%,後者同比減少14%。另外,澳洲及紐西蘭收入2.42億港元,同比下降 4%,只有新加坡市場收入6201萬港元,同比增長10%。

對於收入下滑,維他奶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4月中國內地收入大幅下跌 23%。中國香港的收入下滑主要由於疫情反覆等原因導致銷售下滑,嚴重影響維他天地的學校業務。

雖然收入減少,但維他奶淨利潤達6.72億港元,同比上升26%。不過,政府在疫情期間的補貼是利潤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財報顯示,由於成本控制及因應疫情作出的分階段性投資,加上政府的疫情補貼,令經營利潤增長27%。除去補貼,經營利潤增長19%,也就意味著8%的經營利潤增長來自於政府補貼。在另一個重要市場,香港政府也補貼了不少。香港市場,維他奶的經營利潤增加25%,但撇除政府補貼,經營利潤則下降21%。

發力線上禍及線下

疫情期間,為穩定營收,維他奶將希望寄託到線上渠道。

線上渠道的驅動方式直接且粗暴,維他奶線上發力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大幅降價。以250毫升利樂裝為例。京東平臺250ml*24盒裝產品售價最低時曾出現49.9元/箱的價格,折合每盒售價不足2.1元,而線下超市每盒的售價多為3元或3.5元,線上線下價格倒掛達43%以上。更有甚者,在某電商平臺上,曾出現6盒裝維他檸檬茶成交價僅為5.9元的情況。

維他系列的線上價格促銷幾乎覆蓋線下多款主流暢銷產品。在京東平臺上,500ml×24瓶裝的維他檸檬紅茶的售價為109元,單瓶價格為4.5元,但在超市售價為5.5元,一些便利店售價達7元,線下售價比線上高出56%。

價格懸殊如此之大,導致了線下渠道商和零售終端的不滿。

某終端連鎖店長向筆者表示,現在維他檸檬茶的競品不是農夫山泉的茶π或是康師傅的系列茶,而是各大電商或者團購平臺上的維他檸檬茶自己。

「顧客每次購買時都會和線上比價,以前,線上售價可能會比線下便宜個五毛左右,大促期間也不會差過1元,而在今年,價格似乎控制不住了,由於線上線下零售價格的差距的拉大,導致消費者均選擇通過線上購買,導致線下動銷很差,近一段時間的銷售同比下滑了30%」。

維他奶發力線上除有疫情所致外,縱觀近年來的業績,破解發展瓶頸,找到新的增長通道或許是另一大誘因。2019-2020年度財報數據顯示,維他奶收入已經下跌4%至72.33億港元,而淨利潤下跌幅度達23%,僅為5.36 億港元。

對此有知情人士透露,由於疫情期間銷售不理想,任務重,維他奶對北方的運營團隊進行了調整,開始加大對線上渠道的投入,通過線上渠道的低價促銷,能夠相對輕鬆且快速的達成業績。

分擔壓力傷及品牌

維他奶在財報中稱,由於中國內地和香港業務執行嚴謹的成本控制,利潤才實現的增長。維他奶由於期內廣告開支減少,總經營費用減少17%至港幣15.34億港元;市場推廣、銷售及分銷費用減少22%至10.06億港元。行政費用減少7%至港幣3.51億港元。員工成本、倉庫費用、關聯方收取的管理費及中國內地的其他稅項等其他費用從去年的1.81億港元降為1.77億港元。就此估算,維他奶減少了6.42億港元的成本。

除了減少市場費用,維他奶還強壓渠道商進貨。自今年6月-9月,部分經銷商維他檸檬茶產品的庫存陡增,同比增加一倍。

一些經銷商稱:「庫房都是老貨,現在壓不進來了。維他奶減少費用投入,但我們線下渠道為了保持與線上的競爭力,不得不自己貼錢推貨,我這得倒掛10%費用,否則庫房中的產品根本賣不出去」。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維他奶發力線上,實現線上線下互通,互補短板是正確的選擇,但由於前期預案做得並不充分導致現在出現了竄貨的問題,和線上線下「打架」的情況。

除了出現經營問題,維他奶的做法可能會傷及品牌。線上渠道適合新品推廣和品牌建設,建立與消費者的溝通,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而非推動東牆補西牆,通過線上渠道衝銷量。線上價格過低衝銷量,是一種短視的行為,會給消費者帶來『廉價品次』的認知,最終影響維他系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在筆者看來,維他奶收入減少,發力線上拓展全渠道本無可非議,但由於缺乏整體戰略布局,加之線上運營經驗不足,致使價格管理失序,導致線上線下各自為戰,進而影響到經銷商體系和終端市場的穩定。

如果維他奶繼續放任對市場的管控飲鴆止渴,除了禍及市場、渠道,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的品牌。

作者丨水牛蟻

來源丨快速消費品精英俱樂部

相關焦點

  • 【孫準浩的INS,發生腎麼事了?】聽說孫準浩在I...
    【孫準浩的INS,發生腎麼事了?】聽說孫準浩在INS自宣加盟山東魯能,但是本人現在已經把那段文字刪除了。我在網上找到了兩個版本,是截屏並不是PS的哦。估計是孫準浩本人先後兩次發布的,斟酌後最終刪掉了。兩個版本後半部分完全一樣的,都是感謝全北球迷的話,在此不做翻譯。關鍵就在兩個版本的第一句話(我就是列文虎克)。
  • 維他奶一線業務疾呼,「價盤坍塌,救救我們!」
    飲料板塊,和去年一樣,維他奶再次超越可口可樂、紅牛等巨頭,在多個榜單上拿到第一。某數據公司發布的「雙11」全網銷售直播數據中,維他奶在飲料品類排名第一;而在京東發布的11月11日食品飲料雙十一競速榜上,維他奶也在飲料品牌銷售額中排名第一。
  • 有感情的飲料 有且只有維他奶
    維他奶不僅走過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而且是很多人兒時的記憶。在40年代的時候,很多人營養不良,又喝不起牛奶。當時,一位名叫羅桂祥的博士憑著多年的經驗,成功研製了營養豐富且廉價的豆奶來代替牛奶。由於豆奶能提供維他命,而「維他命」也是一種人人都知道的先進名詞,所以羅博士將豆奶的名稱定為「維他奶」。
  • 多次被拒入境、高層頻繁變動,維他奶到底怎麼了?
    袁傑(左二)出席某次維他奶活動在今年4月份時,維他奶曾經出現了8位銷售高層人士集體離職的事件,且離職的高管在維他奶工作時間長達10年以上。伴隨銷售高管的集體離職,外界出現了可能存在銷售人員貪腐問題的質疑。
  • 維他奶復刻經典 這杯奈雪寶藏茶把童年叫醒啦
    以維他奶豆奶為靈感的新品,包括適合外帶凹造型的維他奶豆奶寶藏瓶、外帶和堂食都很方便的維他奶豆奶寶藏茶和維他奶芋圓甜品杯。每種新品裡面,都有熟悉的童年味道:微微的甜,濃鬱的豆奶香。這種味道,讓我仿佛回到多年前,陽光從大楊樹的縫隙照下來,院子裡的地面上有斑駁的光斑,外婆從窗戶裡探出頭,大聲喊著小小的我回家吃飯……轉眼間,已不再可能吃到外婆的飯了。
  • 「成癮性」與高估值:維他奶的檸檬茶故事
    維他奶國際:估值不是奶,是檸檬茶?維他奶國際被譽為"港股小茅臺",公司依靠維他奶和維他檸檬茶兩款主打產品,過去十年保持著10%的增長率、50%的毛利率和10%的淨利潤率。無論從哪個方面,維他奶集團都符合價值投資大師巴菲特口中「好公司」的標準——除了估值。
  • 健康又美味的豆奶鼻祖——維他奶
    就像維他奶豆奶飲品,推出超過70年,一直穩健發展,成為優質產品的最佳證明。時至今日,該品牌已包含多款種類的產品,旗下不僅有豆奶系列,還有果汁、維他茶、汽水、蒸餾水等系列,儘可能地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迎合現代人的口味。維他奶自1940年創辦以來,始終秉承著不忘初心、堅持創新的原則。80年以來,維他奶不僅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美味而又營養的飲品,更是銷往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區。
  • 維他奶為何在北方難覓蹤跡,又該如何破圈?
    來源:《隱秘的角落》豆瓣電影 優秀的作品總是勝在細節,《隱秘的角落》故事發生在南方沿海小城,主人公時不時還會冒出一兩句粵語。在那個年代的粵港地區,維他奶說是「國民飲料」也不為過。 南方人從小喝到大的維他奶,為何在北方難覓蹤跡? 這要從維他奶本身的發展歷程說起。 維他奶的布局哲學 1940年成立於中國香港的維他奶,在1994年就在深圳設立了第一家大陸廠房,1998年,維他奶的第二家廠房在上海建立。
  • 維他奶武漢工廠兩條生產線復工
    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振興)4月8日,維他奶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維他奶武漢工廠的兩條生產線已於3月24日重啟,預計生產的產品也即將進入市場。3月16日,維他奶武漢工廠獲得武漢新洲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出的復工復產批覆許可。
  • 維他奶變大了,奈雪搞的!
    年底的茶飲界爆出大新聞:剛滿 4 周歲的「奈雪」,和 80 歲的「維他奶」聯姻了!陪伴廣東人整個童年的豆奶,搖身變成寶藏茶。『 維他奶豆奶寶藏茶 』它是寶藏瓶的常規版,擁有維他奶的純正基因,奶凍和茶底都有豆奶,還是熟悉的味道
  • 從無飯不起早看維他奶的營銷戰術
    隨著鏡頭的層層推進,維他奶秉承初心、以植物營養為國人早餐注入黃金力量的健康理念也更深入人心,維他奶健康加法一躍成為美味又健康的早餐CP搭配首選。維他奶深諳飲食對健康的意義,引領中國植物奶市場風潮,以最真實原料、最純真營養,為國人健康做加法。
  • 回顧15年以前,玻璃瓶維他奶一直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根據相關人士對《隱秘的角落》的解析,該劇情應該是發生在2005年的夏天。15年前,香港的影視產業處於蓬勃發展期,在那個時期,大街小巷都是喝著瓶裝汽水的人;電視裡還放著《還珠格格》;香港電影裡幾乎都出現過手拿維他奶的年輕人們。維他奶自1940年在中國香港生產,從那以後,豆奶開始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 不會出錯的過年送禮選擇,就是維他奶!
    今天小編就來給你答案,不會出錯的過年送禮選擇,就是維他奶啊!第一件就是維他奶健康加法,顏值夠高,營養圍繞,健康與好運一同送到。維他奶健康加法,採用了微米級研磨技術,可以破壁釋放植物的營養,營養與食品工程專家阮光鋒老師就有表示過,這項技術可以大大增加豆粉的乳化性和溶解度,更有利於大豆營養的消化和吸收。
  • 「成癮性」與高估值:維他奶的檸檬茶故事
    維他奶國際:估值不是奶,是檸檬茶?維他奶國際被譽為"港股小茅臺",公司依靠維他奶和維他檸檬茶兩款主打產品,過去十年保持著10%的增長率、50%的毛利率和10%的淨利潤率。無論從哪個方面,維他奶集團都符合價值投資大師巴菲特口中「好公司」的標準——除了估值。
  • 眼皮腫不光是腎的事
    有些人早晨起來會發現眼皮特別腫,甚至還有脹、癢的感覺,了解一點中醫知識的人知道腎主水,可能就會推斷自己是腎虛,開始盲目補腎,這個想法有些片面
  • 從早餐開始,和維他奶共同凝聚身體抵抗力
    非常時期,大家在吃這件事上可不能馬虎,因為從食物中能攝取身體必須的營養素,尤其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幫助機體維持良好的免疫機能,抵禦疾病入侵風險。作為第一餐,早餐對一天的膳食營養攝入非常重要,要吃飽更要吃好。管理好自己身體的健康,才是對家人最好的承諾。
  • 維他奶豆奶營養豐富,有助增強身體抵抗力
    在這次疫情發生後,維他奶在2月初定向捐贈200萬現金給武漢市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的三家公立醫院。在3月24日維他奶武漢工廠復工以後,其繼續行動,追加捐贈數千箱豆奶等營養產品,並與武漢慈善總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校友會的志願者一起,將這些營養補給送到水果湖、中華路、金銀湖街道等各大社區工作人員手中,與人民群眾一起抗擊疫情,迎接勝利的曙光。
  • 飲料巨頭維他奶的發展史,了解其背後的故事
    本網5月13日訊 你喝過維他奶嗎?你是從什麼時候知道維他奶的?你了解維他奶嗎?一連三個問題開頭,別被嚇到。因為這是小編今天講故事的主題,有關維他奶的。大家日常都會喝到的飲料,卻沒了解過它背後的故事,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飲料巨頭維他奶的發展史。
  • 維他奶被沽空機構盯上,如何才能更好地自證清白?
    1月16日,沽空機構Valiant Varriors發布報告,指控港股上市公司維他奶國際在財報中的數字與其在中國內地和澳大利亞提交的官方數據嚴重不符,質疑其財務造假。 平心而論,被沽空機構盯上的上市公司,多是因為上市公司的確存在某些問題。當然,也非絕對。
  • 從小喝到大的維他奶變大了!奈雪plus版維他奶更大更有料!
    抹茶味的維他奶你肯定沒有喝過。這款維他奶豆奶寶藏瓶,開啟寶藏新口味。一秒挑起你對維他奶與抹茶相結合的無限想像。瓶底軟糯綿密的紅豆沙加上清爽Q滑的維他豆奶奶凍,想不到維他奶也有俏皮高階的一面,心意滿滿。瓶身以維他奶原味豆奶的經典藍色利樂包裝為創意靈感,等比打造了一個plus版的維他奶限量寶藏瓶與pvc隨身包。方便攜帶的同時且趣味滿滿,潮人出街必備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