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式和蛙式前進的驅動力來自於上半身的胸肩延伸。
陸操在直立狀態下,稱為預備式,而第一個動作是胸肩往前,臀、腰、膝蓋、踝關節維持放鬆,這個時候因為上半身往前,下半身為了維持身體的穩定,自然會將臀部往後推。所以臀部往後的動作,就是在水平的水面上,抬臀的動作,這是被動形成的。
直立時肩胸向前伸展後,要回復到原來的直立位置,這樣子你才有下一次往前伸展的空間和臀腿律動的產生。
目的:體驗水中律動
俯漂水面,雙臂平伸接近水面。將陸操(1)伸展向前的動作在水中練習。嘗試雙臂往12點鐘方位、1點半和10點半以及2點鐘和10點鐘方位,感覺雙臂在哪個方位時,身體得到最大的支撐'穩定的感覺。
另外,向前伸展完後,肩膀和胸背要放鬆,水的浮力才能將胸部往上推,肩膀才容易拉高,有利於下一次的向前伸展。
水中的動作,胸和肩膀要往前延伸,這時候肩膀胸口會自然下沉(地心引力),然後等水的浮力將你的上半身往上推,當後腦勺接近水面時,手掌輕壓水(錨定),讓肩膀出水面,才能產生豚腿自然的律動,以及下一次要往前的動能。
要想做到輕鬆的移臂,就必須讓你的肩膀離開水面,肩膀要能離開水面,必須藉助胸部下壓水後,水的浮力所產生的反作用力。所以,要有水的浮力往上推的條件就是要先講胸部下沉,之後才會產生驅動能量!
我以前學習蝶式的經驗:
學習架構會以遊泳隊的訓練模式來作為學習的先後依據,忽略遊泳動作的發力源頭是身體(軀幹)。從選手的動作來說明動作要領,有時將結果(現象)當成是學習方向(像自由式划水的s型路徑和蝶式腰臀的律動)。對選手透過長時間的練習或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成果,但是對於成人和沒有長時間可以練習的學習者,理清特定泳姿的邏輯性可以事半功倍(魚式自由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漂浮的蝶式遊泳依據魚式蝶泳的大架構,以及個人在學習及教學的歷程中建構新的原素,讓一般年長人、身體、關節柔軟度不佳的學習者也可以學會輕鬆省力的方法,學會泳姿流暢優美的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