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十人九胃病,當代人常有的一個通病就是胃酸、胃脹、胃痛。很多人出現這些胃部不適的情況時,總會認為無關大礙,可能是吃壞了肚子,或是不小心著涼了。
可一到醫院卻被告知胃部出現炎症,而罪魁禍首則是駐紮在胃裡的一支細菌大軍——幽門螺桿菌。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4個表現
1、口臭
幽門螺桿菌能產生大量的尿素酶,尿素酶分解尿素,繼而會產生大量的氨,氨是一種具有特殊臭味的物質,會引起口臭的發生,其次,幽門螺桿菌還可以產生硫化氫和甲硫醇,這兩種氣體也會引起口臭的發生。
2、反酸
幽門螺旋桿菌增殖的時候加速促進胃泌素的分泌,而胃泌素這種物質會直接促進胃酸分泌變多,所以就會導致出現反酸或是燒心的症狀。
3、噯氣
受到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人群,在進食後都會出現噯氣、噁心或是腹脹等胃腸疾病的症狀。(所謂噯氣,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打嗝)建議大家及時去醫院做胃鏡、呼氣等檢查,確定一下自己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
4、上腹痛
幽門螺桿菌寄生在胃黏膜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導致胃內持續高酸環境,胃的黏膜屏障被破壞,這個時候就可能出現消化性潰瘍,患者此時會有節律性上腹痛的表現。
醫生總結: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所有常見表現
1、消化不良症狀:早飽,脹肚,噯氣,大便不成形、解不乾淨、不規律;
2、口腔異味:比如口臭,相當一部分是幽門螺桿菌引起的;
3、經常飢餓:如果查了甲亢、糖尿病都沒有,那就要考慮是否幽門螺桿菌感染;
4、流口水:排除中風等問題後,可以考慮是否幽門螺桿菌感染;
5、胃部症狀:上腹疼痛、脹痛等症狀;
6、消瘦:身體突然變瘦,甚至出現貧血;
哪些人更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呢?
1、吃生冷食物、喝生水
有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即使不能在自來水中繁殖,但是卻可以存活4-10天,而在河水、池塘水等環境中竟然可以存活長達3年之久!所以為了保護我們的胃不受幽門螺桿菌感染,我們要儘量不吃生食、不喝生水等。
2、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日常生活中儘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因為辣椒中的辣素不僅僅會對胃黏膜造成很大刺激,還很有可能造成胃黏膜水腫、充血甚至是潰爛等等,這就給了幽門螺桿菌「可乘之機」,增加感染的風險。
3、常吃油炸食物
油炸食品都是高油、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很難消化,吃進人體後會促使胃分泌更多的胃酸,從而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久而久之,就會引起消化不良、腹脹、噁心、噯氣、胃痛等症狀,經常胃痛的人吃實在是「得不償失」。
養胃冠軍找到了,每天喝一杯,胃一天比一天好,口臭也沒有了
《千金翼方》中記載的一個暖胃、養,食療方,可緩解口臭、消化不良、胃痛、胃脹及神經衰弱等症狀。
準備:丁香、沙棘、猴頭菇、山楂、橘皮、大麥、茯苓、佛手、大棗等食材,科學配伍製成茶包,開水衝泡,常喝,增強胃動力,緩解腸胃不適,對胃有很好的養護作用。
食療殺菌,主要就是利用具有殺菌養胃功效的食物來進行。改變胃環境,讓胃變得不再適合幽門螺桿菌生長,胃中的幽門螺桿菌也就自生自滅。
堅持飲用,它既有中藥療養身體的好效果,又可用於日常滋補,溫和無副作用,胃部毒素被逐漸清除,胃好了,口臭也沒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