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相當火爆,一句「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讓節目話題度飆升,這是由一位選手演唱的歌詞,卻因為這句詞唱得太「差」而讓它火了。
火了自然收視率就上來了,節目也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而唱這句歌詞的選手,卻只能無奈退賽,也許以後在茫茫人海中也聽不到她的名字,就算她真的能夠到達人生巔峰,也與這個節目無關了,誰知道呢?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更像是這個節目的映照,喜歡這個節目的觀眾,關注的焦點已經不再是選出最具實力的明星,而是最具有話題性的人或事。
其實誰都知道,這個節目能火,並不是因為它有著實力強大的選手,相反,許多半吊子歌手卻吸引了更多的目光,我想,所謂選秀的初衷早已經慢慢變質了。
遙想過去的選秀節目,比如最初最知名的《超級女聲》,先是通過從廣大人民群體中海選,經過層層選拔,最終真正有實力的唱將脫穎而出,而後經過觀眾和評委的選擇,一一淘汰,最終排出一個名次。
看看《超級女聲》出品過哪些明星?李宇春、尚雯婕、譚維維等等,這些歌手演唱過不少經典的歌曲,在華語樂壇都有著很高的地位的明星,都是通過這個節目進入觀眾的視線,而後通過一步步的努力才能到達今天的高度。
《青春有你2》會有多少個「李宇春」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時候的人只是單純的唱歌,專研歌唱的技巧與品質。而現在的選秀節目更加專注於拋出話題性,如何讓選手火才是關鍵,不管用什麼方法。
為什麼選秀節目上「賣慘」會越來越讓人反感?正是因為這已經違背了歌唱的初衷,以另一種方式來獲得觀眾的關注,不是單純的才藝了。而《青春有你2》和所謂的「賣慘」又有多大的區別?同樣是把人設、話題放在第一位,可是她們卻忘了自己唱歌的本心何在。
最後《青春有你2》是火了,節目有了更多的收視率,可是那些選手會如何呢?他們或許賺得公眾知名度,擁有巨大的流量,而後轉變成為更大的利潤,成為一個賺錢的工具。那麼,她們熱愛的歌唱才藝去哪了?前些時間火爆的楊超越不正是如此,試問她真正有認真做過音樂嗎?
實際上,對於大多數不是專業唱歌的觀眾來說,我們享受的是選秀節目帶來的娛樂,我們能從光鮮靚麗的外表,狀況漏洞百出的過程獲得娛樂;也能從美好的歌聲、優美的舞蹈中獲得娛樂。對於觀眾來說無所謂。但是對於選秀節目而言,對於選手而言,其中的差別就大了,如何取捨?望君反覆斟酌。
可能時代在變,光鮮和靚麗更加受到觀眾的喜愛,單純的唱歌漸漸讓人審美疲勞。可是選秀節目終究只是一個平臺。《青春有你2》和《超級女聲》實際上都是讓觀眾記住選手,區別就在於前者為了記住這個人,而後者是記住這個人的歌聲。人在變,一代代更替,總有更年輕更具有話題性的那一個,而藝術、歌曲卻是永恆的。
我們總會思考一件奇怪的事,為什麼一個時代的大師們總是成批出現,成批離開呢?其實從一個時代的變遷中很容易理解,每當做某件事的人多了,投機取巧另闢蹊徑的人也會多了,真正有天賦的、肯努力的人才漸漸被淹沒。
你看華語樂壇21世紀初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等等百花爭豔的局面;你看上世紀90年代陳凱歌、張藝謀、姜文拍出來的電影水平之高;你看成龍、李連杰、周星馳影響力之廣等等。
好在,人類永遠是會思考的生物,我們會從歷史的車輪中反思,我們能從深刻的教訓中獲得啟發。從《超級女聲》到《青春有你》,我們的選秀時代已經過度到了需要反思的階段了,當這樣的節目真的出現,洗盡浮華,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相信是下一個「大師」的時代了。
我們的選秀節目輸給的不是自己,而是這個時代,由衷希望所有滄桑歷盡,也不要忘了最初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