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讀 幸福就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2021-02-20 人大出版社學術守望者

文 | 餘紀元

來源 | 餘紀元 著《亞里斯多德倫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編輯 | 學術守望者



在《尼各馬可倫理學》(1095a17)中,亞里斯多德說:「僅就最高目的的名字而言,大多數的人的看法都一致。一般大眾與精英人士都稱之為幸福。他們認為活得好與做得好即等同於幸福。」大多數希臘人都同意人生有一個最高目的,並且都把這個目的的名字叫幸福。「幸福」這個詞在古希臘語中是eudaimonia。前綴eu的意思是「好」,daimo是神靈。這個古希臘字的原始意義是受到良善的神的庇護,相當於我們說的吉星高照,鴻運當頭。在古希臘人看來,神的日子是最好的,沒有任何的苦難和病痛。而人卻與神不同,要遭受許多痛苦,不可能無病無災。但如果有好的神保佑的話,人就可以少受痛苦,享受平安。

  討論希臘的幸福觀,首先要區分的是主觀的幸福與客觀的幸福。英文通常用happiness來翻譯古希臘詞eudaimonia。中文一般也就譯作「幸福」。但是「幸福」這個詞在今天通常被理解成是一種主觀上的快樂感覺。人們習慣於說,幸福在於自己的感覺和把握!在日常觀念中,幸福總是與「微笑」、「無煩惱」、「遠離紛爭」、「寧靜」、「知足」等主觀心情感受與生活態度相關。一個人在心中「充滿」或「蕩漾」幸福。當人們問「你幸福嗎」這個問題時,它必須由被問者自己回答。如果主體覺得自己幸福了,那麼他就幸福。如果主體覺得自己不幸福,那麼他就不幸福。幸福成了一種可以測量的對生活的滿意度。不久前,我還在網上讀到一篇比較美國50個州居民幸福指數的報告。它根據居民自我報告的生活滿意度得出結論說,居住在陽光燦爛的佛羅裡達州的居民遠比生活在小半年都被白雪覆蓋的明尼蘇達州的居民要幸福。

亞里斯多德雕像


  但是,在古希臘人那裡,幸福不是主觀的,而是客觀的。說一個人是否幸福,是一種客觀的判斷,是有客觀標準可以衡量的。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人,如果你發善心,請他吃一頓飽飯,他會很高興,很得意。可是你一定不會認為他是幸福的人。故你不必問另一個人他或她是否幸福,因為你自己能判別。

  其實,在中文中,「幸福」這個詞也有一個方面是具有此種客觀含義的。「幸」與「運」相聯,即「幸運」。而「福」並不是一種主觀感覺。比如我們中國人習慣在過年的時候在大門上貼「福」字,而且常常將其倒過來貼,取其諧音「福」到了。由此看來,我們中國人有關「幸福」的觀念和看法和古希臘人相去不是太遠。如果我們要想理解《尼各馬可倫理學》中的幸福觀的話,就要首先意識到古希臘人的幸福觀和我們今日幸福觀的差別,要記住「幸福」和「覺得幸福」(幸福感)之間的區分。

  以上是了解希臘幸福概念的第一個關鍵點,即幸福不是主觀感受或情感狀態,而是一種客觀狀態。第二個關鍵點是,作為客觀狀態的「活得好」,幸福不只是道德上的「好」,而是如同盛開的花那樣的人生的優秀狀態。人活得好,就是活得興旺發達,而不僅僅是活得有道德。這一點很重要。當我們說一個人活得好,和說一個人是(道德上的)好人,這兩者之間雖然有關聯,但存在著差別。在今天的日常語言中,「好人」總是與「有道德的人」相聯。「這個人不錯」常常是指他或她為人正直熱情。可仔細想想,我們也說「好花」、「好樹」,這裡的「好」就不是道德意義上的,而是指花開得茂盛、樹長得挺拔。每當一物展現其優秀狀態或達到人們所希望的狀態時,我們便會道聲「好」,如「好運動員」、「好孩子」、 「好刀」、「好車」、「好書」等。

  客觀意義上的幸福,即希臘人所說的eudaimonia,正是人生的這種優秀狀態。所以也有不少學者主張將其譯成「flourishing」或「wellbeing」。這種客觀的優秀狀態才是亞里斯多德要談論的幸福。在本節開頭的引文中,亞里斯多德說,普通大眾與精英人士都認為「活得好」與「做得好」即等同於幸福。如果一個人被認為活得很好、很出色,那麼,在古希臘人的意義上他就是幸福的。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想活得好、活得精彩,也就是活得幸福。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幸福才是人的最高目的。亞里斯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想要做的就是要告訴人們怎麼樣才能生活得好,才能活得興旺發達,活得成功,也就是活得幸福。

  為了理解這種意義上的「好」,讓我們回顧一下荷馬的《伊利亞特》中的一個著名情節。英雄阿喀琉斯在他的朋友被特洛伊城的赫克託爾殺死之後,怒髮衝冠,把與阿伽門農的恩怨放在一邊,重上戰場殺死了赫克託爾。在殺了赫克託爾之後,他將其屍體縛於馬後,沿特洛伊城奔跑。這種對屍體的侮辱就連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也無法忍受了。阿波羅就說,雖然阿喀琉斯很優秀(「好」),但是一定要讓他知道諸神很憤怒。按照我們今天的眼光,阿喀琉斯的這種行為是很罪惡的。而諸神雖然認為阿喀琉斯在這件事情上做錯了,但依然認為他是優秀的,好的。這是因為在荷馬的世界中,高貴的出身,出眾的容貌,過人的武藝決定了阿喀琉斯的優秀(「好」)。亞里斯多德這樣的哲學家當然對荷馬的觀點持批評態度,力圖把優秀與德性而不是與出身容貌等外在因素相聯。但是在說幸福是人生的優秀而不只是道德高尚這一點上,他們仍然是很相近的。

《阿喀琉斯的憤怒》(The Rage of Achilles),作者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1696-1770)。

  亞里斯多德自己在《尼各馬可倫理學》第一卷第12章區分了兩種生活。一種是「受人稱讚」(praised,epaineton)的生活,還有一種是「受人羨慕」或被獎勵的(prized,tōn timiōn)的生活。有些生活為眾人所稱頌,但卻不為大多數人所欲求。比如特蕾莎修女的生活,雷鋒的生活。我們稱讚他們的高尚品德,但是憑你誠實的良心回答,你真的樂意一輩子過特蕾莎修女的生活或者雷鋒的生活嗎?人們稱讚誇獎好人好事,然而他們真正嚮往的可能是另外的生活。與此相對照,「幸福是受人羨慕的、完善的事物」(1101b311102a2)。受人羨慕的生活則是為人所追求、所模仿的生活。別人從心底裡嚮往它,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變成那樣。這樣的生活便是亞里斯多德意義上的幸福。重複一下,幸福不是或不僅僅是「受人稱讚」的生活,而是「受人羨慕」的生活。

  從這樣一種幸福的概念,再回過頭去看看「人生目的」的概念,就會覺得後者要容易理解得多。「人生最高目的」聽起來有點唬人,其實也就是人做得最好的那種狀態或境界,指成功的人生。



亞里斯多德全集(典藏本)

原價880元

人大社官方微店 現價 660元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一鍵購買

相關焦點

  • 晚讀英文·28 | Words from the heart
    我看見,床頭桌上放著一張比爾給她的大大的情人節賀卡——就是那種充滿柔情蜜意的賀卡,上面寫著:「給我出色的妻子……我愛你。」————晚讀英文·1 | 幸福沒有終點晚讀英文·2 | 感謝生命中遇到的一切晚讀英文·3 | 寂寞也好晚讀英文·4 | 最好的時間是現在晚讀英文·5 | 汪國真《如果生活不夠慷慨》晚讀英文·6 | 獨處晚讀英文·7 | Story of
  • 晚讀英文·37 |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晚讀英文·1 | 幸福沒有終點晚讀英文·2 | 感謝生命中遇到的一切晚讀英文·3 | 寂寞也好晚讀英文·4 | 最好的時間是現在晚讀英文·5 | 汪國真《如果生活不夠慷慨》晚讀英文·6 | 獨處晚讀英文·7 | Story of
  • 學習藝術陶冶性靈,追求我們人生的最高境界
    唯有藝術帶給我們的更多的美好的人生體驗,我們欣賞藝術品時獲得了自由和天真的樂趣。我們享受一種快慰,即解放、自由之樂。可以調劑平日生活的苦悶。欣賞藝術的時候,我們在藝術中可以看見萬物的天然的真相,我們的心境豁然開朗,自由自在,天真爛漫。感到自己的時間的自由,恢復到自己的真我。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們讀到「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 人生最高級的幸福:「孤獨」
    很多人都偏愛熱鬧,餘則偏愛孤獨,孤獨是上帝賜給人類思考的時間,懂得享受孤獨的人,才能擁有更高級的幸福。縱觀自然界,只有弱者才抱團結群,呼朋引伴,強者,通常是一個人踽踽獨行,以孤獨為樂。自然界中,萬獸之王的老虎和獅子都是獨來獨往,因為它們彪悍兇猛,它們狩獵並不需要同伴的協助,可以自己完成獵食等活動。
  • 人生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文|欣怡人生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活著1、人生在世,活著是根本世間萬物都講究根本,機緣。2、人生在世,既然活著,就要認真讓你學習的年紀,不要辜負了青春。當代社會現實,正在狠狠的懲罰那些年選擇不讀書的人。試問,如裡你的生活連基本的三餐都沒辦法保障,拿什麼來談你的親情,愛情跟友情,省省吧,咱都很忙。所以,成長之路崎嶇,但成功最怕認真的人。畢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 讀《斷舍離》,尋找人生與方向,從容品味生活走向幸福
    可是,你可曾想過,什麼是幸福生活?那些富二代,官二代他們有權有錢,但是,他們不一定就幸福,不一定就開心呀!人的一生很短暫,一定要早點醒悟,將那些沒必要的人和事進行斷舍離。這樣你會發現你整個人輕鬆了不少,生活也將變得簡單了許多,沒有了以前的煩惱,快樂便隨之而來!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會看透人生,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 【書香國網】清流公司:讀《牽手幸福》感受幸福的意蘊
    品讀書香,似有細雨飄散,衝淡了心中的浮躁。手捧《牽手幸福》,那縷縷清新的芬芳讓我的心靈澄澈空靈,我對幸福的真諦有了更清醒的認識,讓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幸福,如何打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如何用心體味幸福的感覺。 何謂幸福?幸福的感悟是什麼?幸福的真諦是什麼?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幸福的起點在哪裡?人們瘋狂追求的幸福實質又是什麼?人們與幸福的距離究竟是遠或近?
  • 人生,不想太多,就是幸福
    時光淺淺,往事如煙,我們或許就這樣在一次又一次的來來往往中走完了人生。我們來到這個浮華的世間,平平淡淡過,也轟轟烈烈過,人生好像就是這樣總伴隨著起起落落和緣起緣滅。時光了了,不論眼前之景是否是心中所想,日子總還是要繼續下去的,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生命就是如此,生而為人,避無可避。可是人吶,總是渴望溫暖、期待幸福的,就算是活在黑暗的深淵中、就算是飽經風霜、就算是前途渺茫,人這一輩子最大的夙願便是活得幸福了。那人人都能夠幸福嗎?
  • 幸福人生,就是健康、快樂、有意義的人生
    有的人認為幸福就是擁有一個和你分享快樂的愛人,攜著她的手可以暢快愉悅的在生命岸灘上漫步。有的人把事業的追求和成功作為人生幸福的真諦。有的人把朋友作為幸福的源泉,擁有朋友就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孩子說:幸福就是媽媽溫暖的手,陪伴他直到永久。老人說:幸福就是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全家團圓,享受天倫之樂。
  • 幸福就是用生活最苦,釀造人生的甜酒
    幸福就是用生活最苦,釀造人生的甜酒1: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陰影,別怕,那是因為你的背後有陽光。2: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了,不妨多讀,第一遍可囫圇吞棗的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深究。三遍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又會有再新再悟的地方。3:不怕在自己的夢想裡跌倒,只怕在別人的奇蹟中迷路。 只做自己夢想的主人,不做別人奇蹟的聽眾。
  • 宦讀人生
    本文原載於《作家文摘》第2198期宦讀人生
  • 人生是場遊戲,快樂是目的
    人生是場遊戲作者:柳絮飄雪  朗讀:瑩麗億番洛瓦       人生是場遊戲,快樂是目的,過程是本身,結果怎樣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玩得精彩,玩得開心。人要學會在逆境中崛起,在挫敗中強大 才能在人生這場遊戲中遊刃有餘,從容不迫。 .. ..         遊戲有輸有贏,次次都能讓你順利過關的遊戲,再多的掌聲鮮花也會讓你覺得索然無味,人生也如此,一帆風順的人生,體會不到人生的百種滋味,人生的帆船只有經歷過狂風暴雨的襲擊才能領略風平浪靜的平安幸福。
  • 人生的幸福,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人生當中,幸福到底是個什麼模樣?這也是人們一直找尋的答案。關於幸福,有的人越活越明白,他們把自己過的日子就叫幸福;有的人卻是越活越糊塗了,他們把別人的生活當成了幸福,自己的人生卻當成了悲苦。幸福其實真得很簡單,餓了有飯吃,能吃飽,這叫幸福,渴了有水喝,能喝足,這叫幸福,冷了有衣穿,能穿暖,這叫幸福,困了有地方住,能睡著,這叫幸福……沒錯,幸福就是這麼簡單,簡簡單單的生活本來就是幸福。有一個小姑娘,她從小就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她的父母在廣東打工,逢年過節才回來幾天。
  • 人生就是一場過客,路過的都是精彩,留下的都是幸福
    人生本過客,何必惹塵埃!人生短暫,時光匆匆,放下一切該放下的,珍惜身邊最親的人和事,活在當下,珍惜今天……人一輩子都在省著,攢著,不論多摳,錢還是沒存夠;一輩子都在忍者,讓著,怕著,不論多小心,人還是得罪的不少;一輩子都在讀著,寫著,感悟著,不論多聰明,虧還是沒少吃;一輩子都在覺醒中,成熟中,成長中,不論多淡定,遺憾還是有。回頭看,有多少好友在旁?有多少金錢在手?有多少真情在心?
  • 人生有目的太苦,人生無目的太囧,目的原來是個迷宮!
    生活是實現目的的唯一過程,我們不能不把生活當過程,強大的目的性掠奪了生活的意義,我們只恨目的還沒有達到,我們不會惋惜生活的流失,我們除了在生活中獲取目的,生活還有什麼用處呢?我們都在生活之中,但我們都忘記了在生活,生活只是一些匆忙的過程。如果我們在意這些勞碌的、艱辛的、難與人言的過程,我們會更痛楚,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忽略這些艱辛的過程,只在意目的的慰藉。
  •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呢?用一生的時間,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這中間的過程就是我們的人生。人生的好壞,前半生靠命,就是出生的家庭決定的,後半生靠運,就是靠自己的選擇和努力決定的。人活著,總是在探尋,自己為什麼活著?活著的目的又是什麼呢?一種人是稀裡糊塗的活著,自以為,活著就是等待死亡,沒有什麼意義,更不存在什麼目的;另外一種是,積極地去探索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想要發現自己的人生目的,找到實現目的的方法,從而,可以活出真正的自己。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去尋找使命,發現使命,完成使命。使命就是你出生的目的,也是你活在這個世界的目的和意義。
  • 自愛,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在人生修行的這條路上,陪你走完全程的,只有自己,一定要把自己陪好。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人,經過一些事,心態是關鍵,自愛是根本。亦舒說:自愛,沉穩,而後愛人。人生最高級的修行,從自愛開始,然後才能擁有愛人,以及熱愛生活的能力。
  • 很真實:高考成績好的學生,大多成了人生贏家與幸福寵兒
    (本文由影響溫度原創) 就要高考了,今天我想用實例告訴你,高考分數太重要了,真的很大程度決定著你的未來和幸福。 2005年高考,筆者是一個學校文科班班主任,班上有一名孩子特別優秀,每次考試第一,當然,那一年高考她依然是全縣的文科狀元。
  • 【幸福計劃】人生有度,幸福可期
    其實,任何人任何事都沒有優劣好壞之分,所謂「物極必反」、「福之,禍之所伏;禍之,福之所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有人會說,人生在世,到底怎樣做才是對的呢?怎樣才能獲得一個幸福的人生呢?我覺得掌握那個「度」非常重要!舉幾個我生活中的小例子吧,以及我從這些經歷中得到的體會與感悟,不一定對,分享給朋友們,我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