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嘛,隨便露臉就掙錢了,不寒磣」
「寒磣,很寒磣」
媒體報導三位商家因為對楊坤直播時候「帶貨刷單」而報警,明星帶貨造假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楊坤在某平臺直播賣貨,為了利益最大化,除楊坤團隊自己選的十幾個商品,還有幾十個「坑位」委託了第三方平臺出售,十幾萬一個,有的還得抽成賣出去錢的五分之一作為報酬。
對於普通小賣家來說 ,動輒六位數的支出實在不是小數目,但由於此前楊坤幾場直播數據做太漂亮,好看得幾乎就告訴你這是智力殘疾都能算明白的「穩賺不賠」
近三場直播每場都是能賣出2500到3000萬,一場大概三十幾個商品,換算下來每種都能賣個100來萬,拋開水分去一半還能剩下50萬,比起十幾萬的投資,賺頭還是很大。
所以,楊坤這「坑位」賣得還算搶手,大家也信心十足,準備了大幾百萬的貨準備大幹一場。
當時直播間開場大半天人氣冷淡,有點賣不動貨,一些商家開始著急,後來中間時候互動才一下就火爆了起來,氣氛也變得融洽。
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直播結束後,有的商家一共賣了180單,幾萬塊錢的銷售額虧大發了
有的更倒黴賣了1.8萬,退貨4000,佔了1/4。
最慘的一位,當天非常火爆的賣了120萬,第二天退回了110多萬,最後剩下4萬塊,氣得店家直罵街。
對此,已經有三位商家聯合起來報警,實在咽不下這口氣,這不是忽悠人是啥。
但民警表示這沒帶出貨這事在法律上不算「詐騙」,只能算民事糾紛,警方不予立案。
唉,一聲嘆息啊。
遙想那年在《中國好聲音》擔任導師時,楊坤常拿「帶你參加我的32場演唱會」當招牌,而學員也以此為榮擠破頭皮想上去;
如今舊瓶裝新酒,楊坤弄了個帶你參加我的「32場直播」,而這次來的商家,就不是榮耀,而是噩夢了。
上次是楊坤小夥子公開懟別人的《驚雷》,萬萬沒想到啊,楊坤自己這會兒也成「驚雷」了
據說楊坤規劃的32場直播,還有一大半沒有完成,只是不曉得出了這麼丟人的事情以後,後邊還有幾個商家敢讓楊坤帶貨。
郭德綱說過,相聲行業門檻低,在山腳下,誰都能進來,但要做好,那得是在山腰上才行。
其實直播帶貨這行業,門檻更低,有嘴能說就行。
不會說話也沒關係,帶倆別人幫忙在旁邊熱場子,你帶個臉就行了。
用我同事的話說:「只要是個人,你想做就能做」
而要說割韭菜,還是咱娛樂圈的刀快啊,明星在人氣和關注度方面比普通人更有優勢,所以明星帶貨,就更顯得易如反掌。
像楊坤這樣,本來是實力派歌手,非要往偶像派那邊蹭,自己啥人氣自己心裡沒個數麼,圈裡呆了這麼多年,還沒鬧明白自己的位置麼?
他心裡和明鏡一樣,他就是架不住來錢快的誘惑,比起愛惜自己羽毛,他更愛惜錢。
許多人盲目相信明星推薦,覺得有代言有保障,我來給你說個殘酷的事實。
楊坤帶貨的商家,有一家是賣羽絨服的,說在楊坤在直播間賣的這款單價189元的羽絨服,要賣出3500單才能讓這場直播回本。
普通商家的一個「坑位費」是12萬左右,這一件羽絨服賣價都189了,還有這麼大賺頭,成本有多低你就想吧。
這衣服裡面是羽絨還是其他什麼東西,你能想明白?
明星出來肯定不想賠錢,那結果就是要麼坑消費者,要麼坑商家,這次是商家報警,下次,沒準就是消費者報警了,等兩邊都失去了信任,一個行業,就這麼完了。
所以明星擔責刻不容緩,對商家,明星要保證數據真實,對消費者,明星要保證產品過關,兩邊都是因為明星聚集在一起,這是對明星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