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傳奇,可是在沒有見識過伊莉莎白二世的人生之前,一切的偉大和傳奇都會顯得那麼渺小。
伊莉莎白二世,這個星球上最具權力和話語權的女人,也是頭銜最多的女王,在經歷了海灣戰爭爆發、黛安娜王妃去世、女王登基六十年和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之後,依舊能用她最平和、最具信服力的聲音,向世人展示著屬於英國王室的權威和魅力!
【一帆風順的童年】
伊莉莎白是王室的長女,父親是國王喬治五世的次子,母親更是蘇格蘭的名門望族。如同世界許許多多的王氏家族一樣,伊莉莎白從六歲起,便開始接受最傳統的、嚴格的教育。
她通曉德語、法語和西語,並在歷史、語言和音樂方面頗有造詣。生性穩重、溫和有主見的她,自小便備受祖父喬治五世和父母的喜愛。
由於是次子,伊莉莎白的父親從未想過有朝一日要繼承王位,約克公爵夫婦從未想到過繼承王位。但是隨後伊莉莎白的伯父愛德華八世堅持同離婚兩次的辛普森夫人結婚而被迫遜位。由她的父親阿爾伯特繼承王位,稱為喬治六世。 伊莉莎白也立即成為王位的繼承人。
1939年,在海軍學校讀書的伊莉莎白遇到了同樣在那裡讀書的希臘菲利普王子,兩人一見傾心。這段感情也最終獲得了圓滿,伊莉莎白與希臘的菲利普親王於1947年11月20日結婚。
【女王加冕:開啟傳奇一生】
隨著伊莉莎白·溫莎的父親——阿爾伯特親王的病情每況愈下,1953年6月2日,伊莉莎白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完成加冕,正式成為人們熟知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
伊莉莎白·溫莎二世,是英國與其他15個國家的現任君主、大英國協的現任元首,是除英國外,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巴基斯坦和錫蘭等國的女王。
伊莉莎白已然成為了英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接下來我們將細數其在位期間的三件大事,來共同了解這位「世人的女王」。
1.海灣戰爭
1980年前後,伊拉克欠下巨債,為了清還債務,伊拉克藉機抬高石油價格。但債務國科威特提高石油產量,國際油價大跌,薩達姆專政的伊拉克企圖佔領科威特。這一行為,影響了美國的利益,直接導致美國侵佔伊拉克,海灣戰爭爆發。
1991年2月24日,英國軍隊已部署參與第一次海灣戰爭,這讓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日不落帝國」陷入分崩離析的局面。為了振奮人心,英國女王發表唯一一次戰時全國講話:「作為一個國家,我們理應為我們的武裝部隊感到自豪。迄今為止,他們在海灣戰爭中的行為充分證實了這種自豪。當我們及盟友面臨新的且更嚴峻的挑戰時,我希望我們能夠團結一致,並祈禱成功。」
2.「平民王妃」:黛安娜車禍前後
兒媳黛安娜王妃是個不折不扣沒有任何血統的人,伊莉莎白一直不喜歡這位王妃。但是1997年9月5日,黛安娜因車禍去世,英國女王最終下定決心,發表全國講話,「我要向黛安娜本人表示敬意,她是一個傑出且有天賦的人,不論何時都不會失去笑容,一直用自己的熱情和善良來激勵別人。」「數百萬人與黛安娜素未謀面,但會永遠銘記她。」
雖然黛安娜與王子關係破裂並已經離婚,但是女王卻巧妙利用這一次機會,展示了大英國協在悲傷和敬意中團結起。女王發表演講時,還特意強調了自己是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的祖母這一身份。
3.至暗時刻:疫情下更需團結
英國首相詹森因為新冠肺炎轉入重症監護,從鬼門關走了一遭,此事震驚世界。英國累計死亡病例近5000例,確診已達5萬例。
在這個至暗時刻,英國女王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好時光必將回歸,勝利屬於所有人!她呼籲英國民眾團結抗疫,共同度過艱難時刻。
女王總是在人民最需要的關鍵時刻站出來,正如奧斯卡獲獎影片《國王的演講》中,英國國王阿爾伯特為了鼓舞戰時民眾戰勝法西斯的信心,突破了口吃的先天缺陷,在全國人民面前做了一場載入史冊的演講!
王室,不僅僅是尊貴的血統,更象徵了一種刻在骨子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