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畢業生能走多遠?我請了賈樟柯和黃燈來回答

2020-12-08 新世相

- 這是新世相live的第 22 期 -

Sayings:

這一期,我們請到現場來跟你聊天的嘉賓是黃燈和賈樟柯。

不知道你是否有印象,2014 年,一篇叫做《我奮鬥了 18 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刷爆網絡。

作者麥子在文章中說:

「考上大學是我跳出農門的唯一機會。我要刻苦學習,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學,我在獨木橋上奮勇搏殺」。

今年,「小鎮做題家」也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

從農村考出來的年輕人,在一張文憑的庇護下可以走多遠?從鄉村進入城市的他們,又需要面對什麼樣的生活差異和心理落差?

中山大學博士黃燈老師回答了這個問題。

她花 14 年的時間,記錄和觀察了自己花名冊上4500 個學生,最終寫成《我的二本學生》 。

簡單來說,這是一本中國青年生存圖鑑。

在書中,她用跨越十多年的觀察,用具體的學生經歷和對照的手法,記錄了「原生家庭,性格,教育經歷,個人奮鬥,時代和運氣,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的」。

是一場非常有力量的「個體見證個體」的記錄。

這一次,新世相live 22 期,我們也很幸運邀請到黃燈老師和她的好朋友賈樟柯導演一起,做一場對談——

從電影語境到個體命運:

二本學生的人生浮沉

舉辦時間:2020 年 10 月 31 日 晚上19 點

活動地點:北京IOMA愛馬思藝術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D01

活動時長:90分鐘

籤到時間:18:00~19:00

活動時間:19:00~20: 30

如果你不在北京,也沒有關係,下載開眼APP,線上也可以觀看live現場直播——

點擊下方海報即可預約觀看

強烈安利給你,相信他們也可以回答你一些類似的困惑。

說起黃燈,你可能沒有聽過她的名字——

她是中山大學文學博士,是廣東一所二本大學的老師。

從教 14 年的時間裡,她不斷觀察和記錄自己的學生。

最後在 4500多個學生中,選出了 100 名 80 後和 90 後作為代表,詳細觀察記錄,寫成《我的二本學生》。

從開學迎新生對他們的第一印象開始說起,黃燈老師一直記錄到他們離開學校,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炒房買樓。

在這裡,你能看到中國最普通的青年群體,也能看到很多「平行宇宙中的自己」——

通過小鎮做題家的身份來到大學和城市的農村留守孩子;

生活在富裕的創一代家庭,面對如何超越父輩的潮汕男孩;

有畢業後被要求快速結婚生子的潮汕女孩;

還有必須繼承父母鬥志的深漂二代;

離開學校之後——

他們有的艱難求職,蝸居在破舊房子中,搬走後還記得把家具留給下一波學弟學妹;

有的順利接手父輩生意,甚至直接收到父母很早前買下的一棟樓,徹底躺平也衣食無憂;

工作幾年後——

怎樣的學生願意回到小城市的老家,怎樣的學生喜歡去更大的城市?

4 名班長,和普通學生的選擇有什麼不同?

又是怎樣的學生,通過創業和買房迅速獲得了第一桶金?

在這種記錄和對比下,她提出一個詞叫做「課堂褶皺",和前面提到的喝咖啡文章意思差不多:

我們看似已經聚在一起,分享著相同的生活,但我們的來路不同,各自背負的東西也不同,我們也終將走向不同的人生。

而這其中影響我們選擇的,到底是家境,性格,還是時代,運氣?

這種好奇讓她的記錄一直持續下去。

同樣的記錄也在賈樟柯那裡進行。

1998 年,賈樟柯拍攝了一部叫做《小武》的電影。

小武適應不了社會,成為小偷後不被家人接受,也慘遭女友拋棄,越來越偏離大多數人生活的軌跡。

雖然鏡頭模糊,搖搖晃晃,但這部電影還是獲得了第 3 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

第一部電影就拿到了很厲害的獎,在賈樟柯看來卻全是小鎮青年的瘋狂——

「90 年代,我相信和我生在同樣環境下的孩子裡,99.9%都不會想從事電影工作,太遙遠了,被一部電影徹底打動之後才開始敢想,但一個大城市的孩子可能不用想,這就是他的選擇之一。」

這種記錄的意義何在?

在小武的海報上,賈樟柯當時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這是一部粗糙的電影。他拒絕虛偽,矯飾的東西。」

陳丹青說:「中國的小縣城有千千萬萬的「小武」,從來沒有人表達過他們,但賈樟柯這傢伙一把就抓住了。

在最近的平遙國際電影節上,張藝謀也說:「當年《小武》是石破天驚的,今天賈樟柯還是關注當下、關注普通人、關注底層人的命運。這和我追求大喊大叫的影片是兩個時代了。」

黃燈曾經在採訪中也提到自己寫下《我的二本學生》的理由——

「其實很多人可以做這件事,但他們沒有做。」

關於自己電影中的人物,賈樟柯後來有過更直接的解釋——

「非常多的人的生活狀況被遮蔽掉了,若干年後想想大多數中國人是怎麼生活的,如果你從當時的銀幕上尋找,全是假的,全是謊話」。

記錄時代是一種野心。

但不管是看書還是看電影,對於觀眾而言,更現實利己的的意義或許是——

觀察別人的生活,尤其是和自己處境,經歷類似的人,我們可以獲得更好的面對這個世界的經驗,或許也更容易成功。這是記錄個體生活的經濟學和大數據價值。

但更重要的意義,依然是不功利的,這是一種個體見證個體的價值——

每一個迷茫的,處在困境中的年輕人,為了自己想過的生活,做出的掙扎和努力,他們的局限,甚至他們的失敗,都不應該被嘲諷,被忽略。

被看到,或許就是記錄最後的使命。

小鎮青年,二本學生,精英教育和大眾教育的衝突,關於故土的出走和回歸……

歡迎來現場和他們一起討論這些記錄背後的心路歷程和心得感悟。

如果你對這本書感興趣,也可以點擊這裡買一本先讀讀。

限量發售黃燈老師的親筆籤名本——

點擊海報即可進入購買頁面

我們的對談在一個展覽現場舉辦,如果你對展覽感興趣------

點擊海報即可進入門購買票頁面

《阿凡達》《終結者》《水形物語》等國際大片到《胭脂扣》《色,戒》《阮玲玉》等充滿東方美學的華語電影,它們的分鏡手稿都在這裡了。

其中還有一個展廳,被設計成了《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中的兔子洞,拍照一絕,很值得看看。

現場live參加須知:

現場活動免費參加,僅限150人。

座位有限,先到先得,開場15分鐘後不能入場。

現場有黃燈老師籤名書籍售賣

如果想要參觀「光影之前」電影分鏡手稿展需要另外購票。

撰稿:張寧寧

責編:Cassie

相關焦點

  • 當今,二本學歷是佔比最大的打工人?
    二本學校學生是人口數中佔比最大的「打工人」?在我看來二本只是媒體用來製造焦點,而真正去轉移社會更尖銳的矛盾的幌子而已。然而我覺得學校的三六九等是政治權力所分化出來的,而不是意味著他們就是真正能力差、低人一等的社會人員。
  • ——讀《我的二本學生》
    對他而言,生活所能擁有的最大效益是什麼,哪一種是良好生活?最開始知道《我的二本學生》的作者黃燈,是在一檔名叫「隨機波動」的播客節目上,其中一位主持人是黃燈同事的女兒。談了些什麼到現在大抵都忘了,只是藉由這個契機知道了這本書,又想到之前好像還買過一本她的書,只不過沒有讀。於是便開始讀。
  • 我的二本學生:接納命運的年輕人
    原創 故事FM 故事FM採訪 | 也卜文字 | 王穎倫-1-二本學校我叫黃燈,湖南汨羅人。2005 年,我從中山大學獲得文學博士。我入職的這所學校廣東 F 學院,曾經隸屬於中國人民銀行,是一所專科學校,剛剛升本科一年多的時間,正處在上升期。■ 黃燈它雖然算二本學校,但因為是財經類的院校,近年是特別熱門的專業,又在廣州。一般情況下,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錄取分數線普遍要比內地同類型的大學高不少。
  • 基努·裡維斯:我的腿能走多遠,《疾速追殺》就能走多遠!
    更主要的是,第五部《疾速追殺》電影已經被批准了,可想而知,基努·裡維斯和約翰·威克的故事,仍然會繼續下去。顯然,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系列電影,會以第五部電影而結束嗎?當粉絲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都想知道,基努·裡維斯是如何看到他扮演約翰·威克的生涯的。有趣的是,基努·裡維斯表示,只要他還有能力,只要還有粉絲想看,他就會繼續扮演約翰·威克。
  • 網友總結,二本大學畢業生考研到底有沒有用?會有出路嗎?
    網友總結,二本大學畢業生考研到底有沒有用?會有出路嗎?二本的大學生,可能在高考的時候,在運氣或者實力上比一本的大學生稍微遜色了一些,但二本大學畢業生如果通過考研,也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享受和一本大學生差不多的就業待遇。 網友三: 首先,如果你是一個特喜歡自己的大學相關專業,而且有志於未來是要追求學術,那麼你確實應該考研。
  • 沉默的「二本畢業生」才是最大的打工人?背後反映沉重現實
    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詞,火了起來,那麼就是打工人這個詞火了起來,對於很多人來說,提到打工詞就是一個非常搞笑的詞語,也就是非常拿來說笑的一個詞語而已,其實這個詞語背後隱藏了一個巨大的社會現實和社會就業問題對於很多就業問題來說,我們明面上並不會直接說出來,但是會用一些特別的詞語進行隱晦的說出來
  • 一本和二本有何區別?
    根據辦學層次的不同分為本科教育和專科教育;根據學校領導行政級別的不同,在辦學地位上有中央直管高校、國家部委屬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和省屬高校、地方高校的區別;根據辦學主體的不同分為公辦院校和民辦院校;根據高考錄取批次的不同,分為一本、二本和三本。這些區分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如何取捨。尤其是在高考志願填報時更是讓人捉摸不透,難以決定。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一本和二本到底有何區別的問題。
  • 聚焦二本學生出路:讀書依然可以改變命運
    近期,多家媒體聚焦了當前大量二本學生的前途與命運,《南方周末》《中國青年報》等媒體都將目光匯聚在這些心懷壯志卻面對重重現實困難的年輕人身上。身在高校任職的黃燈老師,在《我的二本學生》一書中,也書寫了那些鮮活而動人的故事,這些輿論視線之外的「隱匿群體」的心聲,還有待外界更多的重視。
  • 我的婚姻測試能走多遠
    我的婚姻測試能走多遠只有那些經歷過多次愛情或者看懂世俗的人才會知道,很多人一直盲目追求轟轟烈烈愛情,到最後都會追求平平淡淡的感情,因為到最後他們才發現,原來轟轟烈烈的愛情只適合冒險,不適合長遠,所以那些平平淡淡中透著愛的婚姻,才能真正的走的長遠
  • 我國最好的幾所二本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高,在當地都頗有名氣
    我國高校眾多,比較知名的有985、211類高校,但是想考上這類名校,需要非常高的分數,並不是所有考生都能考上的。而且近年來隨著高考人數的增多,到了2019年高考人數已經達到了上千萬,今年更是比去年多出了40萬,由此可見高考競爭的激烈程度。
  • 二本大學排名,老二本和新二本有什麼區別?
    近些年來,我國高考一直都在不斷發生改變,其中隨著各省本科批次的調整,國內逐漸湧現出了」新二本「和」老二本「的說法。那麼,老二本和新二本的區別是什麼?民辦二本最低多少分?找工作難嗎? 二本大學排名 1、文科
  • 「職場人時間捐贈計劃」聯動校企多方 助力打通畢業生就業「最後一...
    政府及社會各界凝心聚力,以實際行動助力畢業生突圍秋招。各項「穩就業」政策的相繼出臺和實施,也給畢業生帶來了更多信心與可能。近日,新華網畢業生主題直播「職業規劃這道題,22歲的你怎麼答」正式播出,以學生為主角,展現畢業生職業發展的真實經歷和需求,同時邀請政府、高校、企業各相關方同臺交流,為畢業生就業和更長遠的職業規劃提供一手的觀察和可執行的解題思路。
  • 薇婭去採訪過的二本院校真的很普通嗎?事實是……
    可能對於畢業生來說,它已經過去很多年了。這是很多人眼裡「決定命運的時刻」——即使現在的你不再贊同,但高考成績的好壞,上什麼樣的大學,曾經是我們眼中人生道路的起點。前不久,薇婭去到了一所二本院校的女生宿舍,跟四個女孩聊了聊「出身」的問題。
  • 北京這所二本畢業生基本都是公務員,今年在江蘇最低投檔線395分
    說到二本,對於很多人而言其實還是存在著有色眼鏡來看待的,畢竟在當下隨著我國的高考升學率的快速提升,可以看到在高考中考上本科大學不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也正是因為本科含金量的降低,讓很多人的目光聚焦在了名校身上。
  • 一本學生和二本學生畢業之後在這四個方面就業差別大!
    一本大學生和二本大學生畢業之後在就業上的差別大嗎?這個問題應該也是很多大學生想知道的,從學術氛圍、師資、教學設備來看都是一本大學要好,那是不是意味著一本大學生就業也會比二本大學生好呢?小編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簡單回答!
  • 不報考北京二本學校?這所高校雖是二本,但隸屬中央被稱「官校」
    那麼在北京二本院校真的不能報考了嗎?其實不然,就有這麼一所特殊的二本院校,不僅能報考,還有不錯的未來呢。報考北京電子科技大學除高考成績外,還有這5點要求1)應屆畢業生;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對於學生身份要求非常高,必須是應屆畢業生,復讀生是不允許報考的。
  • 肖戰王一博的友情能走多遠?官方邀請我回答的這個問題著實無趣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賊。10個小時前,某創作平臺的官方帳號邀請我參與了一個話題討論,叫「肖戰一博的友情能走多遠」。如果一方的優秀需要另一方來襯託,我想這個人是不值得我誇讚的。此處沒有故作清高的意思,只是覺得優秀的人不需要成為任何人的附屬品。他們的友情該如何定義關於兩人的友情,說實話,除了當事人,誰能對此大言不慚地下定義呢?
  • 畢業證和學歷證,一本、二本、三本,你能看出多少差別?
    其實,社會認可度不僅和一本、二本還有三本所包含的學校有關。很大程度上社會認可度還取決於一本、二本和三本院校中,學生的質量和水平;雖然畢業證和學位證上寫的都是大學本科,但是學生的質量會有著質的差別。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因為我們學校是還不錯的一本院校,所以,大學四年我從來沒有看見有在學校門口吸菸和追逐打鬧的學生。而有一次我路過隔壁一所普通的三本院校,居然看見男生就大搖大擺地站在學校門口吸菸,有的還在校園裡追逐打鬧,當時,我對於這所院校的好感度瞬間下降。
  • 我不知道我們能走多遠,但我享受我們一起走的過程
    我不知道我們能走多遠,但我享受我們一起走的過程很多人都吝嗇於說我愛你,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愛人。但是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能夠大膽的對你所愛的人說我愛你,不要再因為害羞而吝嗇於說這句話。其實這句話是一句能很好的交流感情的話,如果我愛你,我一定會大聲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