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日油條"這家公司成立不過短短幾個月,但卻是一家名副其實的餐飲公司,經常刷短視頻的朋友可能早就見過它的身影了,畢竟這是一家把新媒體營銷玩出花的公司。那我們就來看看它們到底是怎樣玩的,怎麼還和頭條系扯上關係了?
除了兩家的名字和商標十分相似之外,這位餐飲界的營銷鬼才老闆乾脆把slogan也搬了過來。
今日頭條:你關心的,才是頭條
今日油條:關心你的,才是好油條
等等,據說連菜單的相似度也接近90%,我是在點單還是在刷頭條?
除了碰瓷頭條之外,這家店還模仿了一把其他品牌,看看這簡約的海報像極了蘋果風,但這slogan怎麼有點像知名電器品牌"好空調,格力造"?
不僅跨界,同行大咖也要學習學習,這不照著西貝莜麵村的logo造型也如出一格也整了一個。
雖然今日油條是今年5月才成立的公司,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申請註冊今日油條、明日油條、餅多多、快手抓餅等商標。據說,很多客人都是因為看到網絡上的視頻和調侃而前去打卡,首家店開業三月實現40多萬盈利,還開啟了連鎖加盟。
暫且拋開這波"傍大牌"和模仿不說,今日油條公司的這波營銷玩得可真是香,非常符合定位理論的相關原則。
1. 借勢而行,碰瓷營銷
"今日油條"通過碰瓷今日頭條,借了今日頭條火爆的勢能引發了大量的口碑傳播。在已經有了點趁勢而起的意味之後,再加上今日頭條的維權消息,更是讓"今日油條"免費上了微博熱搜榜,加速了品牌曝光。
一方面今日油條是一家賣早餐的店,而今日頭條是網際網路公司,兩者看似不搭邊的反差也給了公眾很多討論的空間,實則傳播力妥妥提升一波。
2. 信息關聯,產生信任
今日油條借勢成功的地方,還取決於它借對了勢,信息關聯程度緊密且符合其產品特徵。
頭條和油條二字讀起來很押韻且朗朗上口,對於頭條來說,今日二字則代表信息的及時性,而對於油條來說,今日二字則代表食材的新鮮,也揭開了行業很多隔夜油條的問題,直擊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問題關注的痛點。
有了勢,該店家厲害的還在於進一步獲取信任,招牌上這一句" 一滴不是金龍魚,本店賠您十萬元"也十分的重要,進一步打消了顧客關於用油安全的顧慮。
3. 佔領消費者心智
營銷戰最終表現為品牌之戰,而品牌戰本質上是心智之戰,品牌要做的就是聚焦消費者的心智。
目前為止,中國早餐行業做的好的品牌並不多,細分到油條這個領域更是空白,沒有該領域的專家和領導品牌。於是今日油條抓住了市場的空白,在一定程度上為消費者創建了這麼一個形象。當然要想真的成為行業油條專家,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
結語
目前,今日油條已經妥妥成為當地的一家網紅店。一些前去打卡的消費者還把今日油條這項行為當做行為藝術,畢竟從進店到點單都自帶梗,拍照發朋友圈還算緊跟熱點。作為油條界的網紅產品,也吸引了一些投資人的眼光。
有人說碰瓷式營銷該消停了,有人說這是兩個不同領域是幽默不是刻意山寨,頭條和油條的判決還在進行中,又或許頭條和油條能握手言和?我們樂於看到餐飲界營銷案例的走紅,但也期待看到更多屬於自己的原創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