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命脈」在哪裡?掐斷西裡古裡走廊,等於掐住印度的七寸

2020-12-09 秦思君

印度作為七大文明古國之一,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為了當今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但在中國了解印度的人卻少之又少,寥寥無幾,更不要說了解其文化,甚是鳳毛麟角。國人對於世界的了解卻還局限於歐美,日韓以及東南亞。

印度同時作為一個宗教國家,卻是不容小覷的,在現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例如印度這類發展中國家正在走上坡路,前途無限。但在人們的眼中,印度卻在國際世界裡面還維持著一個「三無印度」的形象

從歷史上看待印度,或許是弱小,現今看來也是一個侵略意圖比較小,創造文化佔比不大的國家。

時代在變換,印度也是在發展的,國人所不了解的是它正在虎視眈眈的看著它的西北方,它數百年的侵略歷史或許在催動它的野望

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中華民族作為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大國,雖然不會抱有如此不堪的心思,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在崇尚和平發展的同時也要「防鄰」,近年來,隨著印度國防實力的增強,中印邊界不斷爆發著一些問題。那麼印度的弱點在哪裡呢,又或者說印度的「七寸」在哪裡?

地形上的「七寸」

想要知道印度的致命「七寸」,就不得不追溯到唐朝玄奘西行了,也是南邊最早的絲綢之路。如果從這裡出發,穿過乃堆拉山口,來到多蘭高地,在它的身側就是西裡古裡走廊。

此處地形奇特,位於印度,中國,不丹,尼泊爾之間,長度21公裡卻連接了四個國家。對於印度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它是印度連接東部國家的橋梁,筆者在這裡願稱之為「雞脖子」,短小精悍。

2017年的洞朗問題讓國人警醒,而洞朗又剛剛好是在多蘭高地之上。印度此番發難背後的想法不言而喻。而西裡古裡走廊有一個很明顯的地勢特點,從西北到東南,一路走低,地形開闊,土壤肥沃,是印度東西方溝通的「門道」如果此處被遏制,印度的國家甚至會被分裂,東部將成為飛地,屆時就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問題了,很有可能會延申至政治乃至國際糾紛。

同時,單單從地形上面細看,除去印度以外的幾個國家還是很佔優勢的,西裡古裡走廊地勢起伏大,地形相對於不了解的印度人來說是很複雜的。

這裡是印度國土最為狹窄的地方,是印度河流的源頭,要知道印度的大部分水源都是來自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一旦被制止住,將掐斷印度的「生命源頭」。

經濟上的「七寸」

要知道。「七寸」可以理解為弱點,也可以被當成一個國家的關鍵。西裡古裡走廊是一條印度東西部的經濟命脈,它與印度經濟的發展脫不開關係。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如果對印度經濟的騰飛進行深入的剖析,就會發現起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後是債臺高築的混亂景象。

印度外債尤其多,每年增長的外債其所帶來的利息增長几乎佔了印度整年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這個數據以及遠遠的超過了國際經濟專家給出的財政警戒線。

因此印度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極其脆弱的,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想要架空印度,遏制印度,只需要掐住印度的「七寸」,掐住西裡古裡走廊。

第二點,印度是沒有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的,印度想要增加自己的國防實力,想要強化自己的軍事化實力,就只有一種途徑。既是進口。

而相對工業強國來看,武器裝備長期大量的依賴進口的國家是沒有硬實力的,一旦爆發衝突,西裡古裡走廊被遏制,經濟實力就會變得虛弱,加上武器裝備的消耗,經濟實力進一步被削弱。這樣的印度會陷入無限的死循環,打不了高成本戰爭,印度這個「第四大軍事國家」也是徒有虛名。

第三點,則是靠近中國,中國在世界上佔有最大的市場和消費佔比,印度的手工生產業,以及輕工業極度依賴對於中國的出口。

除去高成本的航空運輸,價格低廉的陸路運輸成了印度的首選,那麼,西裡古裡走廊就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印度出口貿易的的關鍵,變成了弱點,化為了「七寸」。

軍事上的「七寸」

近年來,中印,印尼,邊境衝突摩擦的不斷加劇,讓印度變得激進起來,不斷的在軍事進口上進行投入。光是在2018年,印度在軍費上的開支就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點四,高達7000億美元。

而在中印洞朗問題過後,印方就在開始實行「地緣政治」,不斷的訓練高海拔士兵,購買能夠在高海拔地區進行作戰的軍事裝備,想搶佔西裡古裡走廊的先機

在筆者看來,這無疑是一種本末倒置。眾所周知,印度有著世界上最大的貧困人口,所以印方從哪得來的軍費呢?正所謂取之於民,應是印度以犧牲民脂民膏為代價,擠出來的軍費。

筆者在前文提過,印度是打不了高成本戰爭的,軍事費用的高投入,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一種極其不理智的行為,是對於本國民眾的不負責任,更是直接暴露了軍事上的弱點,放出了「七寸」。

綜合國力的「七寸」

通過西裡古裡走廊的角度來看,就不得不提一下孟加拉國了,要知道,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孟加拉國掌握了西裡古裡走廊的主動權。

而孟加拉國先前是屬於巴基斯坦的,一直到印巴戰爭,孟加拉才在印度的插手中,獨立了出來。這樣看來孟加拉國的產生雖然和印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並不意味著兩國之間的相處很融洽,一旦孟加拉國受制於其他國家,那麼西裡古裡走廊就會被掌握。

印度受移民問題的影響,匯聚許多不同的宗教和人種,本國的東部和西部也一直矛盾不斷。因此,印度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和地位都不是很友好。也造成了印度無法在巴基斯坦的眼皮子底下將手伸向孟加拉國。

隨著印度人口的不斷增加,讓其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壓力。而由於沒有經歷慘烈的戰爭與革命,印度也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國民政府,這就給了孟加拉國以可乘之機。對地方缺乏管理的印度只能看著其一步步的「蠶食」西裡古裡走廊,進一步限制的印度綜合國力的發展。

小結:

西裡古裡走廊,是英國主導的印巴進程之中留下的產物。英帝國依據宗教的分界線劃分了英屬印度,在其旁邊建立的巴基斯坦,為了保持英屬印度的界限,得以保留了西裡古裡,這是一個歷史遺留下來給印度的問題。

筆者認為,對於現今的印度來講,於其擔心被掐住命脈,不如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怎樣正確的使自己變的更加強大,如何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畢竟只有變得更加強大了,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經濟實力於地位。

在此處反思一下,印度有印度的「七寸」,那麼中國是否也有「七寸」呢?面對印度的前車之鑑,我們應該更加的警惕。會有無法改變的先天問題,但更多的是後天的努力,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畢竟在國際上有很多事情都靠綜合國力是說話的,唯有強化自己,加快提升,給予國家硬實力,國家才能給我們銅牆鐵壁般的庇佑,少年強則國強。

相關焦點

  • 印度「罩門」在何方?掐住這條走廊,等於拿捏了對方七寸
    現如今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雖然都處於和平年代,但事實上一些小矛盾每天都在不斷的爆發,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自然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防止其他的國家來欺負我們,而且我們還需要了解到對方的七寸到底在何方才行,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在面對戰爭的時候更加有底氣。
  • 印度存在哪些問題?最致命的「七寸」在哪裡?
    常言道:「打蛇打七寸!」通常情況下,想要做好一件事,一定要處理好其要點、重點、弱點,這一點就指「七寸」。小到個人,大到國家、民族,都有他本身的「七寸」,一旦「七寸」被敵方控制,必將迎來滅頂之災。印度的「七寸」位於何處?印度,一個屹立於亞洲南部的大國。近些年來,隨著國家經濟、軍事實力的不斷發展,印度已經逐漸從一個落後的被殖民國家變為強大的發展中國家。並對周圍地區虎視眈眈,常有北上西進的虎狼之心。
  • 打蛇打七寸,印度的七寸在哪裡?這個要害關乎著印度的國家命運
    雖然印度綜合實力在日益發展壯大,但是與我國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印度卻頻頻在邊境地區挑起衝突,這讓人很無語。二、印度的七寸俗話說,打蛇打七寸,那麼對於印度而言,它的七寸在哪裡呢?從印度整個版圖來看,南部是德幹高原,西部是印度沙漠,北部靠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恆河平原,但是印度版圖與東北部地區緊靠一條長約22公裡,東翼寬約33公裡,西翼寬僅21公裡的西裡古裡走廊連接。
  • 錫金是南亞的山地小國,為什麼印度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吞併錫金呢?
    錫金古稱哲孟雄,長期以來都是中國西藏的藩屬國,十九世紀末淪為英國的被保護國,印度獨立後轉而成為印度的被保護國,此後印度通過各種手段逐漸控制錫金的內政外交。1973年4月印度政府軍開進錫金首都甘託克,接管了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利。次年操控錫金議會通過錫金成為印度「聯繫邦」的決議。1975年4月,印度政府軍解散錫金王宮衛隊,廢黜錫金國王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錫金正式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 印度為何吞併中國的鄰國錫金,竟然得到了美蘇的默許
    但是也有一個例外,竟然得到了美蘇兩個大國的默許,這就是印度在1975年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吞併錫金。先說說印度為何要吞併印度?印度自英國手中獨立後,一直以南亞次大陸的主人自居,總想著稱霸印度洋地區。但是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在其北側,而且地勢高聳,可以俯瞰整個印度半島,因此印度對此十分懼怕。更嚴重的是,印度獨立時候被分為兩部分,東部的領土緊靠一條只有20公裡寬的西裡古裡走廊連接。錫金正位於西裡古裡走廊的最狹窄處,一旦北方的大國經錫金南下可以輕而易舉地掐斷印度的東部各邦與印度本土的聯繫,而且東部的各邦一直存在這反政府的武裝組織,在鬧獨立。
  • 被遺忘的中國〝表親〞:印度東北人,受盡印度歧視,追求獨立70年
    所以,這些東北七邦的土著人,無論文化人種還是信仰,都同南亞體系的印度,完全不同。歷史上也無淵源。印度媒體把東北七邦稱之為〝東北七姐妹〞,意即七邦是〝嫁給印度〞的。表明了東北七邦同印度的特殊關係。神出鬼沒,不斷給印度軍警造成殺傷。而對於印度來說,連接東北七邦的,是最窄處只有20公裡寬的西裡古裡走廊。這個狹窄的走廊,給印度極大的戰略壓力。一旦掐斷這個走廊,東北七邦就會窒息,或成他國的翕中之鱉。
  • 向中國寫149封求救信後錫金仍被吞併,印度的擴張為何如此瘋狂
    你不一定能想到,它就是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印度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和它的被殖民史及早期領導人的大印度思想有關。在印度的歷史上,真正稱得上大一統的只有區區四個王朝,其他時候都是處於分裂狀態的土邦王國,要不然當年大唐的王玄策在被印度欺負後,憤而一人滅一國也不會那麼容易。
  • 甩開鄰居大國,印度擬擁有第三艘航空母艦,印度洋變內海
    印度洋不是印度的洋,但是對於南亞次大陸霸主印度而言,把印度洋變成自己的內海,是其大國崛起的重要一步。當地12月17日,印度國防問題專家海軍少將謝科·辛哈接受記者採訪對外宣稱,印度海軍正在擴容和提高戰鬥力,印度海軍的目標是全面掌控印度洋地區,為印度的朋友提供幫助。
  • 印度能吞併錫金,為什麼它不敢吞併尼泊爾、不丹,這個原因是關鍵
    在很早之前的地理教材裡,與我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5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但現在我們所學的地理教材,與我國相鄰的國家卻變成了14個。而這個消失的國家便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錫金。翌年12月5日,籤訂《印度與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錫金的國防、外交和交通等重要領域,完全受印度的控制。1973年4月印度藉口錫金髮生內亂,公然出兵佔領錫金,強行接管了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5月與錫金籤訂「錫金協定」。1974年9月,印度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繫邦」。
  • 舌尖上的印度:東北印度美食地圖
    提到印度的食物,大家會想到什麼?咖喱、糊糊還是紅黃粉?其實,作為一個有著十多億人口,數千年歷史的古老文明,印度各地的飲食也是非常多樣,非常豐富的。那麼印度各地的食物到底有哪些差別呢?一起來了解下吧。西裡古裡走廊以東,是印度版圖的東北方。
  • 美軍機降印度安達曼群島,謀劃封鎖馬六甲,掐斷印太航線
    印度就是這個反華聯盟的主要成員之一,由於地理原因,印度處在亞洲油路馬六甲海峽的邊上,印度自己不敢封鎖,所以拉攏美國在此搞風搞雨。 美軍機降安達曼,妄圖掐斷印太航線 馬六甲海峽可以說是整個亞洲海上能源道路,印度今年已經拉攏多國在馬六甲海峽附近演練封鎖。
  • 印度也有高原地區,而且是英殖民時的避暑勝地,看大吉嶺住宿攻略
    印度的高山避暑勝地,不光只有西姆拉,還有一個叫大吉嶺的地方。這個地方離西裡古裡很近,相當於從西裡古裡上山只需要幾十公裡的路程,但就是山路實在是很崎嶇,而且非常狹窄,兩者之間的交通工具沒有大巴中巴之類的,全部是私人運營的吉普車,本來只能坐4個旅客,結果最後塞成了7個人,活像沙丁魚一樣。我們主動申請坐前排,前排本應是一人座位,卻安排兩個人,因為座位太窄,我的雙腳中間是換擋杆,就看到司機不停換擋,我也只能不停退讓,這一路累得慌。
  • 「撩」中年男人的最好方式:掐住他的七寸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在現實生活中,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遇到一些事的時候,我們應該找準他的關鍵點,這樣才能夠將對方制服。那麼在和男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倘若想要吃定一個男人,同樣也要明白他的內心,這樣才能夠緊緊地抓住他。
  • 高學思|印度在不丹:沒有大英帝國的實力,卻有大英帝國的野心
    印度總理莫迪與不丹首相洛塔·策林(資料圖/印媒)不丹歷史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不丹都處在以西藏為核心的青藏高原系統的覆蓋之下。公元七世紀,不丹隸屬吐蕃王朝,並於八世紀中葉接受了藏傳佛教的教義。以上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不丹與印度之間的不對等關係。首先,印度掌控了不丹的外交權。對於上文提到的1949年條約中的第二條,印度將其解釋為「不丹不能與第三國建立直接關係,除非印度的同意」,「不丹政府必然有義務就這些事項徵求印度政府的意見並接受。」亦即不丹在外交事務上必須接受印度的安排。
  • 巴鐵拿出證據:印度策劃恐怖襲擊,破壞中巴經濟走廊項目
    據巴基斯坦《黎明報》報導,印巴兩國近日再一次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大規模衝突,雙方關係持續緊張,巴方外長庫雷希及軍方發言人伊夫蒂哈爾少將於1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拿出實質證據,指責印度方面正在破壞中巴經濟走廊。
  • 莫迪稱「我們不覬覦他國領土」;印度網民嘲笑:「讓錫金自由吧」
    作者:王德華印度媒體有點神經質,特別是去年6月的洞朗對峙以後。它們表現出一種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而這種情緒的怒火常常撒向中國。印度總理莫迪一次很普遍的演講稱「我們不覬覦他國領土」,卻被別有用心的印度媒體解讀為「挖苦中國」。但是一些有理性而且略懂歷史的印度網民回敬稱,「那麼讓錫金自由吧」。為什麼說印度媒體是「別有用心」?
  • 策劃對巴恐怖襲擊,破壞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巴鐵拿出證據直指印度
    有關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關係十分不和的消息,人們已經耳熟能詳。印度除了在明面上與巴基斯坦有軍事衝突,在背地裡也在不斷給對方使絆,此前便有消息爆料出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襲擊有印方人員的資助,而如今巴基斯坦更是拿出證據指責印方策劃對巴基斯坦的恐怖襲擊。
  • 印度終極目標曝光,要吞併周圍大多數鄰國,俄提醒:擺正自己位置
    據俄羅斯紅星報11月22日報導,11月22日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內閣部長納瓦布·馬利克在公共場合發表了驚人言論,他認為既然柏林圍牆能夠拆除,那麼為什麼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不能夠合併成一個國家呢?外界認為,納瓦布·馬利克的言論暴露了印度的終極目標,就是要吞併周圍大多數鄰國。
  • 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開建,印度終於作死自己?外媒:莫迪這次想多了
    在新建水電站的消息傳開後,許多人表示印度終於作死了自己,鄰國可以在水資源上挾制印度,現在印度人也開始抗議。但外媒很快站出來發聲,稱只要稍微了解實情後,就會發現莫迪這次肯定想多了,鄰國修建該水電站單純為發電,這是一項重大的能源、民生和生態工程。在雅魯藏布江修建水電站對印度影響非常有限,挾制印度水資源也非常吃虧不討好,很可能花費大量精力和資金,也得不到好結果。
  • 印度策劃襲擊中巴經濟走廊,被巴鐵抓個正著,敢支持巴基斯坦叛軍
    巴基斯坦武裝部隊不斷清繳各類武裝分子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叛軍襲擊巴基斯坦煤礦工人後,巴基斯坦內部部長希雷恩·馬扎裡指責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叛軍是「印度資助的武裝分子」。巴基斯坦內部部長希雷恩·馬扎裡說:「隨著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局勢的發展,由印度資助的武裝分子變得更加絕望。」。巴基斯坦安全和國防分析師馬哈茂德·沙聲稱,印度軍隊「非常不專業,因為印度情報局支持的巴基斯坦叛軍直接針對巴基斯坦平民屠殺,並在印度非法佔領的查莫和克什米爾地區以屠殺作為戰爭武器。」 「我毫不猶豫地說,印度對巴基斯坦的侵略將得到全力回應。克什米爾人現在堅信,印度將不再被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