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為七大文明古國之一,近年來發展迅速,成為了當今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但在中國了解印度的人卻少之又少,寥寥無幾,更不要說了解其文化,甚是鳳毛麟角。國人對於世界的了解卻還局限於歐美,日韓以及東南亞。
印度同時作為一個宗教國家,卻是不容小覷的,在現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例如印度這類發展中國家正在走上坡路,前途無限。但在人們的眼中,印度卻在國際世界裡面還維持著一個「三無印度」的形象。
從歷史上看待印度,或許是弱小,現今看來也是一個侵略意圖比較小,創造文化佔比不大的國家。
時代在變換,印度也是在發展的,國人所不了解的是它正在虎視眈眈的看著它的西北方,它數百年的侵略歷史或許在催動它的野望。
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中華民族作為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大國,雖然不會抱有如此不堪的心思,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在崇尚和平發展的同時也要「防鄰」,近年來,隨著印度國防實力的增強,中印邊界不斷爆發著一些問題。那麼印度的弱點在哪裡呢,又或者說印度的「七寸」在哪裡?
地形上的「七寸」
想要知道印度的致命「七寸」,就不得不追溯到唐朝玄奘西行了,也是南邊最早的絲綢之路。如果從這裡出發,穿過乃堆拉山口,來到多蘭高地,在它的身側就是西裡古裡走廊。
此處地形奇特,位於印度,中國,不丹,尼泊爾之間,長度21公裡卻連接了四個國家。對於印度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它是印度連接東部國家的橋梁,筆者在這裡願稱之為「雞脖子」,短小精悍。
2017年的洞朗問題讓國人警醒,而洞朗又剛剛好是在多蘭高地之上。印度此番發難背後的想法不言而喻。而西裡古裡走廊有一個很明顯的地勢特點,從西北到東南,一路走低,地形開闊,土壤肥沃,是印度東西方溝通的「門道」如果此處被遏制,印度的國家甚至會被分裂,東部將成為飛地,屆時就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問題了,很有可能會延申至政治乃至國際糾紛。
同時,單單從地形上面細看,除去印度以外的幾個國家還是很佔優勢的,西裡古裡走廊地勢起伏大,地形相對於不了解的印度人來說是很複雜的。
這裡是印度國土最為狹窄的地方,是印度河流的源頭,要知道印度的大部分水源都是來自於喜馬拉雅山脈的,一旦被制止住,將掐斷印度的「生命源頭」。
經濟上的「七寸」
要知道。「七寸」可以理解為弱點,也可以被當成一個國家的關鍵。西裡古裡走廊是一條印度東西部的經濟命脈,它與印度經濟的發展脫不開關係。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點,如果對印度經濟的騰飛進行深入的剖析,就會發現起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後是債臺高築的混亂景象。
印度外債尤其多,每年增長的外債其所帶來的利息增長几乎佔了印度整年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這個數據以及遠遠的超過了國際經濟專家給出的財政警戒線。
因此印度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極其脆弱的,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想要架空印度,遏制印度,只需要掐住印度的「七寸」,掐住西裡古裡走廊。
第二點,印度是沒有自己的國防工業體系的,印度想要增加自己的國防實力,想要強化自己的軍事化實力,就只有一種途徑。既是進口。
而相對工業強國來看,武器裝備長期大量的依賴進口的國家是沒有硬實力的,一旦爆發衝突,西裡古裡走廊被遏制,經濟實力就會變得虛弱,加上武器裝備的消耗,經濟實力進一步被削弱。這樣的印度會陷入無限的死循環,打不了高成本戰爭,印度這個「第四大軍事國家」也是徒有虛名。
第三點,則是靠近中國,中國在世界上佔有最大的市場和消費佔比,印度的手工生產業,以及輕工業極度依賴對於中國的出口。
除去高成本的航空運輸,價格低廉的陸路運輸成了印度的首選,那麼,西裡古裡走廊就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印度出口貿易的的關鍵,變成了弱點,化為了「七寸」。
軍事上的「七寸」
近年來,中印,印尼,邊境衝突摩擦的不斷加劇,讓印度變得激進起來,不斷的在軍事進口上進行投入。光是在2018年,印度在軍費上的開支就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點四,高達7000億美元。
而在中印洞朗問題過後,印方就在開始實行「地緣政治」,不斷的訓練高海拔士兵,購買能夠在高海拔地區進行作戰的軍事裝備,想搶佔西裡古裡走廊的先機。
在筆者看來,這無疑是一種本末倒置。眾所周知,印度有著世界上最大的貧困人口,所以印方從哪得來的軍費呢?正所謂取之於民,應是印度以犧牲民脂民膏為代價,擠出來的軍費。
筆者在前文提過,印度是打不了高成本戰爭的,軍事費用的高投入,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都是一種極其不理智的行為,是對於本國民眾的不負責任,更是直接暴露了軍事上的弱點,放出了「七寸」。
綜合國力的「七寸」
通過西裡古裡走廊的角度來看,就不得不提一下孟加拉國了,要知道,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孟加拉國掌握了西裡古裡走廊的主動權。
而孟加拉國先前是屬於巴基斯坦的,一直到印巴戰爭,孟加拉才在印度的插手中,獨立了出來。這樣看來孟加拉國的產生雖然和印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並不意味著兩國之間的相處很融洽,一旦孟加拉國受制於其他國家,那麼西裡古裡走廊就會被掌握。
印度受移民問題的影響,匯聚許多不同的宗教和人種,本國的東部和西部也一直矛盾不斷。因此,印度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和地位都不是很友好。也造成了印度無法在巴基斯坦的眼皮子底下將手伸向孟加拉國。
隨著印度人口的不斷增加,讓其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壓力。而由於沒有經歷慘烈的戰爭與革命,印度也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國民政府,這就給了孟加拉國以可乘之機。對地方缺乏管理的印度只能看著其一步步的「蠶食」西裡古裡走廊,進一步限制的印度綜合國力的發展。
小結:
西裡古裡走廊,是英國主導的印巴進程之中留下的產物。英帝國依據宗教的分界線劃分了英屬印度,在其旁邊建立的巴基斯坦,為了保持英屬印度的界限,得以保留了西裡古裡,這是一個歷史遺留下來給印度的問題。
筆者認為,對於現今的印度來講,於其擔心被掐住命脈,不如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怎樣正確的使自己變的更加強大,如何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畢竟只有變得更加強大了,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經濟實力於地位。
在此處反思一下,印度有印度的「七寸」,那麼中國是否也有「七寸」呢?面對印度的前車之鑑,我們應該更加的警惕。會有無法改變的先天問題,但更多的是後天的努力,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畢竟在國際上有很多事情都靠綜合國力是說話的,唯有強化自己,加快提升,給予國家硬實力,國家才能給我們銅牆鐵壁般的庇佑,少年強則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