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WBC世界咖啡師大賽韓國的冠軍選手使用的棕櫚樹與大嘴鳥莊園乳酸發酵處理咖啡豆,直到今年的WBrC世界咖啡衝煮大賽比賽中,還能看到這支咖啡豆的身影。這也讓不少小夥伴對該莊園的咖啡豆只有乳酸發酵處理咖啡豆的誤解。去年前街順著熱潮入手了該莊園的乳酸發酵咖啡豆,而今年前街入手的是厭氧日曬咖啡豆。

前街咖啡——棕櫚樹與大嘴鳥莊園咖啡豆
產區:哥倫比亞 蕙蘭
莊園:棕櫚樹與大嘴鳥莊園
處理法:厭氧日曬
品種:卡杜拉
海拔:1800m
棕櫚樹與大嘴鳥莊園
La Palma & El Tucan
莊園園主與傳統的咖啡生產者不同,他們並非從上一輩繼承了任何咖啡莊園,而是從頭尋覓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咖啡種植環境(Ecotopo):理想的海拔高度,完美的天氣,適量的陽光和自然的遮陰,良好的水源,適宜的溫度,以及該地區的專用咖啡種植者等。
在2011年,園主在哥倫比亞的東安第斯山脈,海拔1600-2200米的Cundinamarca地區(該區域位於哥倫比亞精品咖啡蕙蘭產區,所以該莊園出產的咖啡豆產區定位在蕙蘭)找到了這塊理想的寶藏之地。這塊區域是被美麗的阿普洛河(Apulo River)所分割出來,擁有來自太平洋的季風以及亞馬遜的溼暖氣流,在此地交形成複雜多變的氣候類型,賦予了這片土地咖啡樹的獨具一格的種植環境,使這裡出產的咖啡豆風味的形成十分的豐富。
為了保護這款土地寶貴的水資源,棕櫚樹與大嘴鳥莊園創立了保水項目,旨在通過用很少的水製作好的咖啡,所以該項目的所有生豆處理都在La Sierra Nevada de Santa Marta區域進行。
厭氧日曬處理法
Anaerobic Dry
厭氧日曬處理法是將新鮮採收的咖啡果實放進密封的發酵桶進行低溫發酵,溫度必須低於10-15攝氏度。在厭氧的環境下,減緩果膠糖分分解的速度,ph值也以更緩慢的速度下降,延長發酵時間,藉此發展出更佳的甜味,以及更平衡的風味。經過三天以上的厭氧發酵後將桶內的咖啡果實進行日曬乾燥處理,乾燥完成後,咖啡果實會被以機械的方式去除果皮果肉等部分。
咖啡豆品種
Cuturra
卡杜拉是波旁的變種,咖啡豆尾端有彎度,圓而細長,產能與抗病力均比波旁佳。適合栽植於700米的低海拔至1700米的高海拔區,海拔適應力很強,但海拔愈高風味愈佳,產能相對減少。

前街咖啡烘焙記錄
前街烘焙師採用楊家800N半直火,烘焙量480g。爐溫預熱至175℃入鍋,火力調整130,風門開至3,回溫點1'32",保持火力;118.4℃時火力不變,風門開到4,134°C時火力上升到140。5'50"轉黃,青草味消失,進入脫水階段,157℃時火力下調至110,風門保持4。

8'00"脫水完畢,豆表出現皺褶和黑斑紋,烤麵包味轉為咖啡香,為一爆前奏,這時要留意聽一爆的聲音。到9'14"開始一爆,風門全開5,一爆後發展時間1'30",到194℃下鍋。
前街咖啡杯測報告
前街咖啡會在樣品咖啡豆烘焙後的8-24小時內進行杯測。使用的杯測碗容量為200ml的陶瓷碗。杯測使用的水溫為94°。研磨度控制為20號標準篩網(0.85毫米)的通過率為70%-75%。比例:為11.1克咖啡粉加200毫升的熱水,即1:18.18,這樣萃取出的濃度恰好在1.15%-1.35%的金杯範圍裡面,浸泡時間為4分鐘。

幹香:發酵感
溼香:酒香
風味:蘋果、葡萄、莓果、焦糖、發酵酒香、杏仁、蜂蜜
前街咖啡衝煮心得
濾杯:Hario 01
粉量:15g
粉水比:1:15
水溫:90°C
研磨度:中細研磨((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78%)

前街衝煮手法:三段式萃取。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2"。
衝煮風味:入口葡萄酒香以及葡萄的酸甜,中段草莓果汁感,蜂蜜、杏仁的餘韻,甜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