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啦,多學點兒與羊相關的成語吧!
1、掛羊頭賣狗肉,裡外不一
用來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掛羊頭賣狗肉」其根本的內涵就是:表裡不一,狡詐欺騙。
成語故事:春秋有一段時期,齊國女人流行著男裝,給國家的運作帶來了許多麻煩。於是齊靈公下了一道聖旨:凡是被發現穿男裝的女人,一律剝光衣服示眾,還要懲罰她家裡的男人。夠嚴重的處罰吧?
可是每當官兵上街巡邏,那些女人頂多是驚叫著跑開,女人穿男裝的現象絲毫沒有得到改變。為此齊靈公很是煩惱。最後,晏嬰給他講了掛羊頭賣狗肉的故事,齊靈公恍然大悟,最後齊國終於不再有女人穿著男裝到處亂晃。
原來這種流行的源頭在於齊國的後宮。上至皇后、齊靈公的寵妃,下至嬤嬤宮女,無不如此。怪不得平民要效仿,並對齊靈公的聖旨有恃無恐——你自己帶的頭,有資格反對麼?
2、歧路亡羊
亡:丟失。在岔道上跑丟了羊。比喻人生道路複雜,掌握不好方向會誤入歧途,以致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成語故事:楊子的鄰居家丟失了一隻羊。這位鄰居已經帶領了他的家屬親友等人去追尋,又來請求楊子的童僕幫忙去追尋。楊子問道:「嘻,丟了一隻羊。為什麼要這麼多人去追呢?」鄰居回答說:「岔路太多了。」
追羊的人回來後,楊子問鄰居:「找到羊了嗎?」鄰居回答說:「沒有追到,還是讓它跑掉了。」楊子問:「為什麼會讓它跑掉呢?」鄰居回答說:「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們不知道它到底從哪條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來了。」楊子聽了,心裡難過,改變了臉色,很長時間不說話,整天沒有笑容。他的學生覺得奇怪,問他說:「羊是不值錢的牲口,又不是您自己的,而您卻不說不笑,為什麼呢?」楊子不回答,學生不知道楊子到底是什麼意思。
楊子的學生孟孫陽從楊子那裡出來,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孫陽一同去謁見楊子,心都子問楊子說:
「從前有兄弟三人,在齊國和魯國一帶求學,向同一位老師學習,把關於仁義的道理都學通了才回家。他們的父親問他們說:『仁義的道理是怎樣的呢?』
老大說:『仁義使我愛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聲放在生命之後』。
老二說:『仁義使我為了名聲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老三說:『仁義使我的生命和名聲都能夠保全。』
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認為他們三兄弟到底誰是正確誰是錯誤的呢?」
楊子回答說:「有一個人住在河邊上,他熟知水性,敢於泅渡,以划船擺渡為生,擺渡的贏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帶糧食向他學泅渡的人成群結隊,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幾乎達到半數,他們本來是學泅水的,而不是來學溺死的,而獲利與受害這樣截然相反,你認為誰是正確誰是錯誤的呢?」
心都子聽了楊子的話,默默地同孟孫陽一起走了出來。出來後,孟孫陽責備心都子說:「為什麼你向老師提問這樣迂迴,老師又回答得這樣怪僻呢,我越聽越糊了。」
心都子說:「大道因為岔路太多而丟失了羊,求學的人因為方法太多而喪失了生命。學的東西不是從根本上不相同,從根本上不一致,但結果卻有這樣大的差異。只有歸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質上,才會沒有得失的感覺,而不迷失方向。你長期在老師的門下,是老師的大弟子,學習老師的學說,卻不懂得老師說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3、替罪羊
「替罪羊」一詞是舶來品。世界各地都習慣於用「替罪羊」一詞,比喻代人受過的人。羊是古代祭祀中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祭品。羊除了用作獻祭上帝犧牲,還承擔了一項任務,就是給人類「替罪」。
4、亡羊補牢
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出自 《戰國策·楚策》。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
有一天,莊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裡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就這樣,莊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麼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
到這時,他想到莊辛的忠告,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莊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莊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
莊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莊辛就講道:
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莊辛的意思,於是他接著對莊辛說:「莊愛卿,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於是,莊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莊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5、爛羊頭
比喻濫授官爵,商人廚師皆得為官。
成語故事:漢朝後期,宮廷內部腐敗,外戚與宦官的鬥爭一直不斷,兩派為了拉攏自己的勢力,對外濫授官職,所授的官職名目繁多,小商人、廚子等紛紛穿繡面官服。百姓怨聲載道並編制歌謠:「灶上養,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
6、黃羊任人
比喻大公無私、任人唯賢。
成語故事:晉平公在位時,一次,南陽縣缺少個縣令。於是,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誰擔任這個職務合適。祁黃羊回答說:「解狐可以。」
平公聽了很驚訝,說:「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嗎?你怎麼推薦仇人呢?」
祁黃羊答道:「您是問我誰擔任縣令這一職務合適,並沒有問我誰是我的仇人。」
於是,平公派解狐去任職。果然不出祁黃羊所料,解狐任職後為民眾做了許多實事、好事,受到南陽民眾的擁護。
又有一回,朝廷需要增加一位軍中尉,於是平公又請祁黃羊推薦。祁黃羊說:「祁午合適。」
平公不禁問道:「祁午是你的兒子,難道你就不怕別人說閒話嗎?」
祁黃羊坦然答道:「您是要我推薦軍中尉的合適人選,而沒有問我兒子是誰。」
平公接受了這個建議,派祁午擔任軍中尉的職務。結果祁午不負所望,幹得也非常出色。
孔子聽了以後,感慨道:「太好了!祁黃羊推薦人才,對外不排斥仇人,對內又不迴避親生兒子,真是大公無私啊!」
7、臧穀亡羊
喻事不同而實則一。常用來指單靠主觀熱情,而不顧事物的固有特性,結果好心辦壞事。
成語故事:臧和谷兩個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丟了。問臧幹什麼事情去了,說是拿著竹簡在讀書;問谷幹什麼事情去了,說是在和別人擲骰子遊戲。他們兩個人幹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丟失羊這一點上卻是相同的。
8、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比喻眾愚不如一賢。
成語故事:春秋時,晉卿趙簡子(也是後來趙國君王的先祖之一),有一個臣子名叫周舍。周舍,喜歡直諫。據說,有一次他曾立於簡子門下三天三夜不去。
簡子使人問他何故如此,他說道:「願為諤諤之臣,墨筆操牘,從君之過,而日有所記,月有所成,歲有所效也。」
意思是,他願意做一個傳直話和說直話的臣子,並使其改正,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趙簡子為人也耿直。周舍的這幾句話,他很欣賞,也使得他很感動。
後來,周舍死了。周舍之死,叫趙簡子很傷心。他經常是愁眉苦臉的樣子。尤其是當朝時,他更是滿臉的不歡快。他這樣,有些臣子大夫以為是自己有過錯,便請求簡子治他們的罪。
簡子說:「你們無罪。我聽說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諸大夫來朝見,我只能聽到唯唯諾諾之聲,聽不到像周舍那樣的諤諤直言。我是為此而懊惱啊!」
簡子正是靠了他有這樣樂以聽「諤諤直言」的美德,才使他的事業順利而昌達。
9、羊裘垂釣
比喻隱居生活。
成語故事:漢朝時期,嚴光少年時期與漢光武帝劉秀是同學。劉秀即位後,嚴光不願當官,改名隱居起來,劉秀親自到他的住所請他出山,他委婉謝絕。嚴光經常與漁人住在一起,經常穿著羊皮衣去釣魚,自得其樂。
除了這些知名典故外,還有許多成語是與「羊」相關的。
愛禮存羊
由於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
羝羊觸藩
羝羊:公羊;觸:抵撞;藩:籬笆。公羊的角纏在籬笆上,進退不得。比喻進退兩難。
多歧亡羊
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
餓虎撲羊
象飢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告朔餼羊
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隻羊應付一下。後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
掛羊頭,賣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
虎入羊群
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大者衝入柔弱者中間任意砍殺。
羚羊掛角
羚羊夜宿,掛角於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歧路亡羊
歧路:岔路;亡:丟失。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
牽羊擔酒
牽著羊,挑著酒。表示向人慰勞或慶賀。
驅羊攻虎
驅:趕。驅趕羊群去進攻老虎。形容以弱敵強,力量懸殊,必遭覆滅。
肉袒牽羊
牽羊:牽著羊,表示犒勞軍隊。古代戰敗投降的儀式。
如狼牧羊
如同狼放養羊一般。比喻官吏殘酷地欺壓人民。
十羊九牧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使羊將狼
將:統率,指揮。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這要壞事。
順手牽羊
順手把人家的羊牽走。比喻趁勢將敵手捉住或乘機利用別人。現比喻乘機拿走別人的東西。
素絲羔羊
指正直廉潔的官吏。
替罪羊
古代猶太教祭禮是替人承擔罪過的羊。比喻代人受過。
屠所牛羊
比喻臨近死亡的人。
亡羊得牛
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穫大。
問羊知馬
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羊腸鳥道
形容山路狹窄,曲折而險峻。
羊腸小道
曲折而極窄的路(多指山路)。
羊狠狼貪
狠:兇狠。原指為人兇狠,爭奪權勢。後比喻貪官汙吏的殘酷剝削。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表面上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價裡。
羊入虎群
比喻好人落入壞人的手中,處境極端危險。
羊質虎皮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以羊易牛
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爭雞失羊
比喻貪小失大。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羶
羊肉沒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羶氣。比喻幹了某事沒撈到好處,反壞了名聲惹來了麻煩。
昌歜羊棗
據傳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魯曾點嗜羊棗。後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鳥道羊腸
狹險典折的山路。
餓虎吞羊
飢餓的老虎活吞一隻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餓虎擒羊
像飢餓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樣。比喻迅猛貪婪。
掛羊頭賣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名不副實或做壞事。
虎蕩羊群
老虎衝進羊群中。比喻以強凌弱,為所欲為。同「虎入羊群」。
狼羊同飼
比喻把壞人同好人一樣對待。
買王得羊
①指想買王獻之字,卻得到了羊欣的字。意為差強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畫雖然逼真而終差一等。
賣狗懸羊
猶言掛羊頭賣狗肉。意指名不副實。
牛羊勿踐
勿使牛羊踐踏。比喻愛護。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比喻眾愚不如一賢。
驅羊戰狼
比喻以弱擊強。
舍策追羊
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後,設法補救。
瘦羊博士
指能克己讓人的人。
鼠穴尋羊
比喻沒有功效的做法。
亡羊之嘆
亡:丟失。嘆:嘆息。為丟失了羊而嘆息。比喻探索學問,徘徊歧路,結果一無所得,空留遺憾。亦作「亡羊歧路」。
羊羔美酒
羊羔:酒名,因釀製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兒醇厚的好酒。
羊腸九曲
羊腸:像羊腸一樣崎嶇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許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嶇曲折的小徑和彎彎曲曲的河道。亦指道路的艱難。
羊觸藩籬
羊角勾掛在籬笆上。形容既不能進,也不能退。
羊落虎口
比喻處於險境,有死無生。
羊續懸魚
羊續,漢時官吏。羊續把生魚懸於庭。形容為官清廉,拒受賄賂。
臧穀亡羊
後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臧穀亡羊
《莊子·駢拇》載,臧、穀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穀博塞以遊,皆亡其羊。後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羊年啦,多學點兒與羊相關的知識嘚瑟嘚瑟!
責任編輯:辣辣
往期精彩文章:
回復6 可查閱
【泉屆驚魂——近十年影響古錢價格的六次發現】
【故宮秘不示人的古錢窺探】
【2014年末古錢幣行情播報】
【羊年說龍洋,如何從普品中選珍品?】
【清代樣錢(一)試鑄樣錢——可能比雕母還珍貴】
【金秋10月銀幣、銅圓、民國紙幣行情播報】
【10月「袁大頭」壹圓行情播報】
回復7 可查閱
【張蘭秋季交流會前線報導】
【瘋狂五帝錢】
【拍賣行為什麼不收你的東西】
【男人玩古玩有哪些好處】
【中華錢幣歌】
【冬日張蘭聚寶齋古玩交流會】
【看了這些圖,終於搞清楚大戶人家的宅子了】
【青銅器拍賣試水成功,春天來了!】
「天眷堂」微信公眾號立志於為廣大藏友提供:
1.專業免費鑑定;
2.圈內名人文章;
3.各類收藏知識;
4.每月錢幣行情播報;
5.幫您發布收購銷售的信息;
6.天天還可抽獎,月月還送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