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裡有一個這樣的故事。
狼被狗所咬,傷勢很嚴重,痛苦地躺在地上,不能外出覓食。
這時,他看見一隻羊,便請求它到附近的小河裡為它取一點水來。
它還說:「你給我一點水解渴,我就能自己去尋找食物了。」
羊回答說:「如果我給你送水喝,那麼我就會成為你的食物。」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
狼為何會被狗咬傷?咬傷狼的是什麼品種的狗?稍微想想,就有答案了。
有一種叫牧羊犬的狗狗,是牧人用來保護羊群的。
自從有了牧羊犬,羊群的很多天敵都不敢輕舉妄動了,但偏偏就有敢鋌而走險的要試試牧羊犬的能耐。
是誰?沒錯,就是只要有羊出現的地方就會出現的那個,兇殘程度不亞於獅虎,狡猾程度不亞於狐狸的狼是也。
那麼試過的結果呢?如各位所見,正重傷躺在地上斷斷續續地呻吟著呢!
無法外出覓食的狼正百無聊賴之時,突然看到了在遠處吃草的一隻羊。
在狼的意識裡,羊是又單純又愚蠢的動物,作為獵物來說,簡直是最佳選擇。
可是眼下自己剛被牧羊犬傷得無法動彈,沒辦法像往常一樣撲向它,怎麼辦呢?
有了,不如裝口渴吧,像羊這種單純無害的動物,看起來心腸很軟,應該很好騙的,試試吧,反正又不吃虧。
接著,就開始半真半假地呻吟得更大聲了,正在吃草的羊聽到這麼大的動靜,果然看了過來。
狼在羊看過了的那一瞬間,用平生最好的演技,幾乎是聲淚俱下地哀求道:
「善良的羊啊,求你給我這身受重傷的可憐狼,一點水解解渴吧,
這樣,我就能挨過這段受傷的艱難日子,殘活下來了,
等到傷勢稍好之後,就能外出去尋些食物充飢了。你的救命之恩,我必沒齒難忘。」
羊還是站在遠處的青草地上,沒有向狼躺的這邊移動哪怕半步,好像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在聽完狼如此悲慘的遭遇和如此懇切的哀求之後,竟不打算提供任何幫助,似乎是一隻冷漠的羊兒……
是嗎?各位看官且慢下定論,讓我們看看羊兒最後說了一句什麼話。
羊遠遠地回答狼道:「如果,我給你送水喝,那麼,我就會成為你的食物。」
羊兒何出此言?
因為它曾親眼看到過,像這樣的狼,
在沒有受傷的時候,在沒有牧羊犬出現的時候,是怎樣撲向自己的羊兒同伴的……
自己九死一生的經歷,讓自己明白了:
凡事不能只看表面現象,不能輕信一面之詞,不能只被自己感性的一面支配,
而要結合以往現在的種種來看,要取證多方言論來聽,要兼顧感性理性平衡來想,
最後才決定如何去做。
雖不能保證萬無一失,無懈可擊,但至少可以把不必要的損害減到最低。
就像羊兒永遠比狼多一樣,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
雖然羊兒永遠比狼多,但羊無自保能力,狼卻有致命的殺傷力。
危險嗎?答案不言而喻。
如何是好?
如果現實生活中,毫無自保能力的羊兒,能像故事裡的羊兒那樣做,
想必,應該也是能避免不少,不必要的傷害的,
再者,現實生活中的羊兒,若能有牧羊犬那樣忠實的朋友,便是一大幸事了。
強有力能對抗像狼一樣的強敵,卻會溫柔對待乖覺可喜的羊兒。
牧羊犬這樣因人而異的對待方式,對羊兒來說,是再好不過了。
願溫厚可喜的羊兒身邊都有忠實有力的牧羊犬保護著。
讓狼這種生物再無可乘之機、肥沃之地。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