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的鑑定工作是一件很嚴肅的事,尤其是出示證書,更不能馬虎。這主要是因為紅寶石的價值高、鑑定難。但近幾年常見一些人手拿紅寶石的鑑定證書,說明他所持有的紅寶石為真品:細看鑑定證明均為電子探針或常規的地質巖礦鑑定的結果。把他們鑑定為真品的紅寶石,從寶石學角度用光學物理學及一些特殊地質巖礦鑑定方法再鑑定,十有八九為劣品或人造品。故須提醒人們對這些證明持謹慎態度。
紅寶石:Al203,硬度9,比重2.95~4.00,六方晶系,桶狀結晶或柱狀板狀晶體。折射率1.76~1.78,雙折射0.008,二向色性強(一為深紅色、一為淡黃的紅色)。強玻璃及亞金剛光澤,性脆。
紅寶石的鮮豔色彩,主要是含氧化鉻所致。含量在2%時可產生十分名貴的鴿血紅,但其紅寶石的紅顏色,人們專指鮮豔的紅色(大紅、紫大紅、深紅及石榴子紅)。其它的紅色:如淡紅、桃紅、粉紅等淺淡的紅色,均劃入藍寶石範圍內。但筆者認為,凡是剛玉類的紅色色調是因氧化鉻而引起的,不管紅色色調的深與淺均應劃入紅寶石範圍,稱為紅寶石。
筆者收購併研究過一些國家所產紅寶石,尤其是緬甸產紅寶石及東南亞各國所產紅寶石。
人造紅寶石
全世界以緬甸產紅寶石質量最佳,它含鐵少,螢光反應強烈。目前世界上各博物館收藏的紅寶石,絕大多數產於緬甸。但10克拉左右的優質紅寶石,緬甸每年也只產幾粒。幾十克拉至上百克拉的巨粒,幾十年或上百年才產出1至2粒。您知道了這一點後,就會對市場上出售的幾十至上百克拉的紅寶石的真偽和優劣有所警惕了。
人造藍寶石
泰國產紅寶石的特點主要為見有成對的相似平面,有時互相交叉。另外含微量鐵,色彩較深類似石榴石,人們不太喜愛。再者泰國產紅寶石無螢光反應。
斯裡蘭卡產紅寶石,絕大多數為淡紅色,極少發現優質產品。筆者曾多次購得此地產品,筆者在香港多次見到坦尚尼亞產紅寶石原料與成品,它的主要缺點是含鐵多了一點,色彩的「火」還不夠光彩照人。有一部份紅寶石含鉻過量而為深紅色,不太透明。但據我觀察,坦桑亞產紅寶石僅次於緬甸產紅寶石。
人工水晶
人工水晶
人工水晶
人工水晶
越南產紅寶石大量流入我國市常一般以淡紅色為主、次為發紫的紅。質優者有但很少。
鑑定紅寶石可分為二個步驟,第一步是先把紅寶石與其他紅色寶石區分開來,第二步是把紅寶石的天然品與合成品區分開來。
剛玉
剛玉化學成分為Al2O3、晶體屬於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礦物。晶體多呈如腰鼓形的六方柱狀,也有呈針狀或板狀的,集合體呈塊狀或粒狀通常呈白灰、黃等色。含少量Cr(的呈紅色,名紅寶石;若含少量Ti(和Fe(,則呈藍色,名藍寶石;有的因晶體中含有成六次對稱分布的針狀金紅石或其他包裹物,則可產生六射星芒,稱星彩紅寶石或星彩藍寶石。玻璃光澤,無解理,但常因存在依底面或菱面體面形成的聚片雙晶而出現裂理。摩斯硬度高達 9,比重3.98。
一般的剛玉或剛玉砂(剛玉和磁鐵礦的天然混合物),均用作高檔磨料。紅寶石和藍寶石都是名貴的寶石,若具有星彩尤為珍貴。此外,紅寶石(大多是人工培養的晶體)還用作雷射發射材料和精密儀器、鐘錶的軸承。剛玉產於相對貧矽的火成巖和變質巖中,並常見於衝積砂礦中。世界著名的寶石級剛玉產地有緬甸、泰國、斯裡蘭卡、澳大利亞等。中國新疆、海南、福建等地也有產出。由於人工合成方法的改進,現在人造的紅寶石及藍寶石已較普遍,甚至還有人造的星彩寶石。其他的剛玉主要產地分布於美國、俄羅斯烏拉爾、南非等地。希臘的納克索斯則為剛玉砂的著名產地。
湖南電視臺《東方尋寶》欄目諮詢報名(132 7249 1170 詹)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德雅路480號湖南電視臺!
徵集範圍:精品陶瓷、名家字畫、翡翠玉器、雜項清玩、明清家具等!
用微距拍天然紅寶石,然後放大看,這樣也是可以看清楚
把紅寶石與其它紅色寶石的區別開是比較容易的。因為紅寶石的紅色色調是其它紅色寶石所少有的。如與紅寶石相混淆的有:①紅色尖晶石,②紅色石榴石,③紅色電氣石,④玻璃及真真假假的二層石。以上紅色品種雖相混淆,但好鑑別。方法之一是測其折射率,與紅寶石折射率相似的只有石榴石類的鎂鋁榴石,其折射率在1.74~1.75之間,比紅寶石略低;有時鐵鋁一鎂鋁榴石可能與泰國產紅寶石相混,但色彩十分不同。
合成紅寶石
紅寶石有很多是熱處理過的,這種也是能出證書的。在比重液下就能看出區別了。比重液中模糊的為天然的紅寶,輪廓明顯的為處理過的。如你沒有比重液,就看看你的眼力了--看顏色是否是由外到裡變化及看熱處理的爆裂紋。
與傳統的充填處理紅寶石的表現特徵不同,這類充填處理紅寶石內部通常存在部分晶形發育完好的針狀金紅石、磷灰石(Fig-4)等結晶礦物包裹體及部分熱相變的長針狀硬水鋁石包裹體。由於高鉛玻璃體的折射率值接近天然紅寶石,導致玻璃充填物與紅寶石裂隙面之間的接觸界線不易觀察,二者表面光澤差異特徵不明顯 。
其二除人造紅寶石及紅色電氣石外,其它紅色品種均無二向色性。紅色電氣石的二向色性與紅寶石相似,但在澈耳西濾色片下,紅色電氣石不顯示紅色螢光(注意極個別紅色電氣石的紅是因含鉻元素所致,在濾色片見螢光反應。但可從硬度加以區別)。
暗域場下(或光纖燈側向照明),隨樣品轉動方向不同,沿充填處理紅寶石原裂隙處不同程度地出現類似充填處理鑽石內部所特有的藍色、藍綠色閃光效應,並伴有呈面狀分布的扁平狀氣泡群。
二層石只要仔細觀察,也不難區別.即把飾物從託上取下,放入裝滿水的瓶中,從寶石腰部仔細觀察,因為二層石是兩種紅色品種粘合而成,故色彩十分不同,在水中很易看出。另外用10倍放大鏡觀察腰部,可見粘合線及粘合處內的氣泡等。還有一個可靠方法就是測其上下兩層的折射率,不同者為二層石。
考一下,看看那個是天然的?
把紅寶石與其它紅色寶石區別出來後,就可進行第二步鑑定工作,即把紅寶石天然品與人造品鑑別出來。
天然馬達加斯加紅寶石項鍊 76.70 克拉 4MM 42CM
這是一項困難的工作。方法是首先要用放大鏡細心觀察,發現疑點。進而用多種手段、多種儀器檢查。然而實際上天然品與人造品憑第一眼看到時的感覺,就可從經驗上作出大致的判斷。
天然馬達加斯加紅寶石項鍊 76.70 克拉 4MM 42CM
網上一口價:4999.00元
如人造品十分純淨,在透明度很好的情況下,出現一閃即逝的
玫瑰紅色調,這是天然品不易出現的情況。
另外紅寶石原料或成品的表面或淺部、若見有個別獨立的黑色炭質斑點、斑塊則均為人造紅寶石。
再者,有些天然紅寶石內夾有白斑及色彩不均勻者都為真品。
紅寶石依透明度可分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等;按顏色可分為水紅、粉紅、鴿血紅、玫瑰紅等。有以低檔的紅顏色寶石冒充紅寶石,但這些假紅寶石都不具備紅寶石特有的色形和光性,也有用廉價人造紅寶石來冒充真紅寶石,因為人造紅寶石在比重、硬度、顏色等方面與天然紅寶石極為相似,但是人造紅寶石質地勻淨,無天然雜質,色澤均勻,常常顆粒較大,缺少自然感。
馬達加斯加紅寶石 42.20克拉(真假?)
網上要價:990.00元
紅色石榴石冒充紅寶石:石榴石為均質體,無多色性,而紅寶石多色性明顯;在紫外燈下,石榴石表現為惰性,而紅寶石有紅色螢光;放大檢查時,石榴石內部較潔淨,而紅寶石內氣液包裹體和固態包裹體豐富。
紅色電氣石假冒紅寶石:電氣石又稱碧璽,具有非常明顯的多色性,而紅寶石的多色性較弱。此外,電氣石刻面寶石在合適方向上可見後刻面稜的重影現象,而紅寶石不存在此種光學現象。
紅色玻璃是最廉價的紅寶石偽品:其實紅玻璃為均質體,無多色性,放大檢查可見紅玻璃內有氣泡、漩渦紋等現象。此外,紅玻璃有典型的貝殼狀斷口,稜線明顯,密度較小,手掂有輕感。
最後,人造星光紅寶石,六條星線太顯眼,而且星線延至寶石下部,且表面見不自然的白霧,以上情況就是一眼可見真假的證據。
要當好一個出色的鑑定人員,一定要多看多觀察,研究紅色色調,並在實踐中識別世界著名紅寶石產地之產品特徵。只有這樣不斷地磨鍊自己,就會對今後的鑑定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即使您已看出真與假、而要真正買下來以前,還是必須再用幾種儀器認真檢查。因為人的判斷能力常受很多自然的、人為的因素影響。如天晴天陰;心情好壞;別人對自己的幹擾等都會對寶石的判斷產生影響。
筆者在購買幾十萬一塊或上百萬一塊的寶石時,經常費去很長的時間與很多精力。要求自己在各種心態下,在各種氣候環境中及別人對自己要購買的寶石說好說壞的情況下,反覆對寶石進行觀察研究,把所購買的寶石「吃透」,心內有把握時才最後談價定奪。前年筆者購買一塊200多萬元的寶石,重兩公斤多,觀察、談判進行了近八個月才成交。價值很大的寶石,看後馬上成交,是很危險的,常常會吃虧的。
用儀器鑑定紅寶石的方法,國外著作均有報導,而鑑定方法也不外乎那麼幾種。對價值高的紅寶石最好多做幾種測定。但是最主要的是要正確判斷您所觀察到的現象,否則也會出差錯的。
天然紅寶石為三方晶系,它的生長紋均為直線,且與晶面平行,交叉處以120度交角的直線相交。而人造品則為倒梨形生長。故為密集之彎曲紋,很像唱片上的溝紋。
如用放大鏡觀察不到生長紋,可用純二碘甲烷做浸液(折射率與紅寶石的折射率相似)。在裝有二碘甲烷溶液的瓶底上放一張顯影相紙,並把紅寶石頂面朝下放在相紙上,用適當的照明。若顯影正確,就連透明度好的無色剛玉也會顯示出生長紋來(應在暗室進行),這是十分可靠的鑑定方法之一。
天然紅寶石很少有完好無缺的,常含有其它礦物姓隙及不規則碎片的細管。用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凡能看到這幾種包體者為真品。但注意不能與人造紅寶石的結晶雜質(呈灰暗色)和人造品中常有的球形或細長的氣泡特徵相混。這種氣泡很小,有時成群密集出現.若用照明觀察,可見乳白色的反光,很是明亮。雖與天然品難於區別,但通過長期觀察,經驗多了自然很好鑑別了。
天然紅寶石常含有大量人工不可配製的微量元素,這些微量元素抑制了短波紫外線對天然紅寶石的穿透。而對純淨的人造紅寶石卻很容易穿透。利用這一原理,可在平底水瓶中,放一顯影相紙,把紅寶石放在相紙之上,將短波紫外線燈置於所攝紅寶石之上20公分處,曝光數秒(暗室進行),只要曝光準確,天然紅寶石在顯影相紙上為白色(表示紫外線不穿透),人造品則為暗色,僅邊緣有一白色圓圈(表示紫外線能穿透)。
在切磨天然紅寶石時,為了獲得最佳色彩效果,臺面一定垂直於紅寶石的光軸方向,故從紅寶石的頂面觀察為單折射,無二向色性。而人造品從頂面觀察見很強之二向色性(原因略)。但注意有些落後地區,為了保持紅寶石的最大重量、在磨製時不考慮方向性。此種鑑定法不能單獨用來區別真偽。
天然品中有成團的深色或有深淺相伴的色彩不均勻者,都可視為真品。但應注意真假紅寶石原料相互粘合品。
人造紅寶石刻面小面的連接處或附近,常見裂縫痕跡,稱為燒灼痕跡,為拋光時局部過熱所致、仔細觀察發現此種裂縫痕跡時,一定要再用其它方法檢查。
緬甸產天然紅寶石在紫外燈或交叉濾色鏡觀察時無磷光現象。人造品會有磷光殘光繼續若干時間(暗室進行)。
但是少數天然品也能展示很短暫的磷光,應十分注意區別。泰國產天然紅寶石無螢光反應,要多種方法檢驗。
因為大多數紅寶石有螢光反應,故在國外珠寶店內常安裝紫外線裝置,使紅寶石發出如火一般美麗光輝,使購買者愛不釋手。但拿出店外遠沒有店內光輝燦爛。故在國外購買紅寶石時,一定要拿出店外陽光下觀察後再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