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寶石肉眼鑑別方法——優化處理剛玉寶石(二)

2021-02-15 薇瑞手帖

上一期給大家講了紅寶石鑑定方法之天然紅寶石,今天講優化處理的鑑別哦~紅寶石和藍寶石都屬剛玉家族寶石,這裡講到的優化處理方式對剛玉家族寶石均適用。

一、染色處理:

將色淺、裂隙發育的剛玉放進有色染料溶液中浸泡、加溫,使其染上顏色。


鑑別:

1.放大檢查時可發現染料在裂隙中集中。

2.雖然外表濃豔,卻沒有明顯的多色性。這是因為染料並未進入寶石的晶格。

3.染料可能引起異常的螢光,比如可能有橙黃一橙紅色螢光。

4.紅外光譜中出現染料的吸收峰。

二、充填處理:

將油、膠、玻璃等物質充填於紅寶石的裂隙或空洞中,以掩蓋這些瑕疵。


鑑別:

1.注油處理的紅寶石放大檢查時可以發現裂隙內有五顏六色的幹涉色,當部分油揮發後可留下斑痕及渣狀沉澱物。熱針觸之可有油珠析出。

2.注膠處理的紅寶石裂隙內膠的光澤明顯低於紅寶石主體的光澤,裂隙較大時。針尖可將其內的膠划動。紅外光譜中出現膠的吸收峰。

3.玻璃充填的紅寶石往往多裂隙,裂隙內玻璃的光澤明顯低於紅寶石主體的光澤,大的裂隙處所充填的玻璃平面往往凹陷。有時可見到未逸出的氣泡。


三、熱處理:

這種方法歷史悠久,其結果穩定、持久而被人們普遍接受。主要應用於:

1.削減藍色:在高溫氧化氣氛中加熱帶藍色調的紅寶石或深色藍寶石,從而去除多餘的藍色。這種方法還可將淺黃色、黃綠色的樣品變成橘黃色或金黃色。

2.加深或誘發藍色:在高溫還原氣氛中加熱色淺的藍寶石,使樣品由淺變深。

3.去除絲狀包裹體:在空氣中將紅寶石或藍寶石加熱至1600-1800攝氏度,使原來以絲狀、針狀包裹體形式存在的金紅石(Ti02)熔融,然後迅速冷卻,從而達到提高淨度的目的。

4.產生星光:在空氣中加熱樣品,然後緩慢冷卻,形成金紅石針狀包裹體,從而產生星光。

5.癒合裂隙:將發育大量裂隙的紅寶石置於硼酸鈉中加熱,硼酸鈉可以降低紅寶石的熔點,使其裂隙癒合。


鑑別:

1.顏色出現不均勻的擴散暈或色塊。

2.內部所含的低熔點包裹體發生部分熔融,使原來柱狀晶體邊緣變圓滑。一些絲狀、針狀包裹體(如金紅石)變成斷續的絲狀、點狀。

3.已切磨好的樣品表面會發生局部熔融,產生一些凹凸不平的麻坑。為了消除麻坑而進行的第二次拋光時,常出現雙腰稜、多面腰稜現象。

4.經熱處理產生的黃色和藍色藍寶石缺失450nm吸收帶。


四、表面擴散處理:

高溫下使致色離子進入淺色或無色樣品的表面晶格中,形成一薄的有色擴散層。其厚度一般為0.004-0.4mm。用Cr做致色劑時可產生紅色擴散層;用Fe, Ti做致色劑時可產生藍色擴散層;用Cr, Ni做致色劑可產生橙黃色擴散層。


鑑別:

1.浸在二碘甲烷中觀察時,可見到顏色多集中於腰圍、刻面稜及開放性裂隙中。

2.在短波紫外光下表面擴散處理的藍寶石可見到白裡狀藍色或綠色螢光,而表面擴散處理的紅寶石可見到斑塊狀藍白色磷光。

3.表面擴散處理的紅寶石具有異常的折射率,折射率可達1.80。

4.表面擴散處理的樣品二色性模糊,紅色品種有時表現為異常的黃色/棕黃色二色性。

5.表面擴散處理所產生的星光品種,其星線完美、均勻,頗似合成星光品種,但顯微鏡下觀察可發現,星光僅局限於樣品的表面。而且,沒有天然星光品種中的三組定向排列的金紅石細針,僅見表面有一層極薄的絮狀物,它們由細小的白點聚集而成。

相關焦點

  • 天然和人造紅寶石的鑑別(圖)
    此外,紅寶石(大多是人工培養的晶體)還用作雷射發射材料和精密儀器、鐘錶的軸承。剛玉產於相對貧矽的火成巖和變質巖中,並常見於衝積砂礦中。世界著名的寶石級剛玉產地有緬甸、泰國、斯裡蘭卡、澳大利亞等。中國新疆、海南、福建等地也有產出。由於人工合成方法的改進,現在人造的紅寶石及藍寶石已較普遍,甚至還有人造的星彩寶石。其他的剛玉主要產地分布於美國、俄羅斯烏拉爾、南非等地。希臘的納克索斯則為剛玉砂的著名產地。
  • 紅寶石鑑定方法有哪些?如何鑑別造假仿製的紅寶石?
    ,可以看到後刻面稜重影,天然紅寶石則一般沒有。 說完了仿製紅寶石的鑑定方法,我們再來介紹幾種優化處理的紅寶石鑑定方法。 1、熱處理的紅寶石鑑定方法:鑑別此種紅寶石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到紫外燈下觀察,經過熱處理的紅寶石局部會有藍堊色螢光,天然的則不會有;
  • 材質寫著「剛玉」就是「紅藍寶石」?錯!同宗不同命!
    當一件珠寶的材質中標著「剛玉」一項,大家可能會思考一會兒——剛玉?那不就是紅藍寶石?再看看價格,更高興了:紅藍寶石這麼便宜?買它!黑剛玉鑲嵌紅碧璽STOP!小南要告訴大家,雖然紅、藍寶石屬於剛玉家族,但「剛玉=紅藍寶石」這種逆推論是錯誤的!剛玉是礦物學名稱,它的定名標準是礦物學標準,也就是說,這顆石頭可能並沒有達到寶石級標準。可能有人要說了,寶石級的概念也太泛了,具體要怎麼判斷呢?
  • 紅寶石紅碧璽極速辨別方法!
    碧璽作為多彩寶石一直備受玩家喜愛!但是在寶石界並非碧璽一直獨秀!優秀的寶石更是層出不窮!紅寶石一起濃豔的顏色、優秀的淨度、漂亮的火彩也霸佔著寶石界的一片疆土!那麼碧璽和紅寶石如何快速辨別呢?相似度很高並不好辨認紅寶石內部時常能看見晶體、熔體、流體等等,總體概念就是類似棉絮狀的東西有點像祖母綠的「花園」,總體上是有一些不規則的包裹體且多裂!這也是紅寶石作為剛玉級別寶石的特徵!碧璽內部雖然沒有那麼多不規則的包裹體,但是碧璽內部含有很多的纖維導管,看想去一條一條的也很容易辨認但是品質極佳淨度極好的紅寶石和碧璽也很難辨別!
  • 值錢的紅、藍寶石都產自哪裡?
    全面介紹紅、藍寶石的性質、產地和價值,以及人工合成處理方法其實紅寶石和藍寶石是同一種礦物——剛玉,只是顏色不同而已。它們的化學成分為Al2O3,摩氏硬度9,玻璃光澤,屬於三方晶系,多呈腰鼓狀、柱狀,也有板狀,自然產出的紅、藍寶石常含微量元素。
  • NGTC實驗室見聞——2015盤點珠寶玉石優化處理的新方法
    同屬於剛玉礦物的紅寶石、藍寶石,是世界上公認的兩大珍貴彩色寶石品種,一直以來都受到消費者和商家的青睞。其優化處理方法如熱處理、染色處理、擴散處理、充填處理等也是市場上以及實驗室檢測中最具迷惑性最常見的「陷阱」。同時作為其替代品,合成紅、藍寶石自20世紀初開始就是合成寶石中合成方法最成熟的品種之一。
  • 科普|關於藍寶石,寶石愛好者需要了解的主要4種優化處理方法
    因此,對天然藍寶石進行適當的優化處理已經成為業界常用的「微整形」手法。藍寶石的主要優化處理方法有4種:熱處理、輻照處理、表面擴散處理和鈹擴散處理。下面小南就來一一給大家介紹這些優化處理方法及其鑑定特徵。
  • 紅寶石知識
    在肉眼觀察下,將紅藍寶石的級別分成五級,見紅藍寶石淨度分級表。級別淨度、觀察現象、位置1級極難見 肉眼下極難見寶石內部有內含物,僅偶爾可見細小的針狀礦物 一般在亭部極難見的位置2級難見 肉眼下難見寶石內部有內含物,一般為無色或與寶石顏色相近的其它礦物 一般在臺面邊緣極難見或亭部難見的位置3級可見 肉眼下可見寶石內部內含物,一般為較大的無色或與寶石顏色相近的其它礦物 一般在臺面邊緣難見或亭部可見的位置4級易見 肉眼下易見寶石內部內含物
  • 分析:海藍寶石的鑑別方法
    現在就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方法能夠鑑別出真假海藍寶石吧,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一、藍玉髓與海藍寶石的鑑別  藍玉髓在市場上常常是用來仿造海藍寶石的材料,所以要想鑑別這二者,可以從多個方面來進行識別。例如從雜質與棉來看。一般的海藍寶石內部會存在一些雜質與棉,而藍玉髓卻沒有什麼雜質,像裂紋與棉更是少見。所以從這點來看,也可以鑑別出真假來。
  • 一篇全收│紅寶石知識大全和鑑定方法
    3、火彩:是在光源照射下,紅寶石正面所表現的顏色,它實質上是紅寶石的透明度、切工、顏色的綜合作用的一種體現,一塊好的紅寶石在輕輕轉動時(臺面對著自己),可見內部有很多紅色的小「火苗」在閃爍,對於高質量的紅寶石要求其火彩要佔整個冠部的55%以上4、裂紋:由於紅寶石的裂紋較為普遍,因此挑選時,應儘量挑選裂紋少而細的紅寶石,特別是不要挑選裂紋穿過寶石中心的紅寶石。
  • 寶石紅人們的口袋鑑別手冊
    今天寶姐將一些簡單的鑑定和辨偽的方法分別介紹給大家,讓你一秒變鑑別專家。【一號紅人】憂鬱小生藍寶石達人關鍵詞:顏色自然、結構凌亂、有內含物①人工合成藍寶石的光澤往往色澤刺眼,光彩非常膚淺。而天然的藍寶石顏色純度高、不刺眼,光彩是自裡向外自然射出。②看寶石的質地是否為天然結晶,天然結晶的結構往往凌亂無序。而人工合成的藍寶石,結晶往往十分有序。
  • 「乾貨篇」紅寶石為什麼能成為彩色寶石之王?
    剛玉族(紅、藍寶石)的莫氏硬度9,僅次於鑽石,是自然界中第二硬的物質。同時它可以承受高溫而不熔化,這也是為什麼紅藍寶石可以高溫優化處理熱處理是紅寶石最常見也是廣泛被業界接受的紅寶石優化方法,人們通過各種熱處理手段,將天然產出的紅寶石進行人工處理,以改善顏色和透明度。
  • 紅寶石寓意及好處 紅寶石1克拉多少錢 最簡單鑑定紅寶石方法
    紅寶石作為一種珍貴的寶石,佩戴紅寶石不僅能夠起到十分好的裝飾效果,同時佩戴紅寶石還能夠帶來美好的寓意。那麼紅寶石寓意及好處有哪些呢?購買紅寶石的時候,紅寶石1克拉多少錢呢?下面這來介紹紅寶石寓意,以及紅寶石價格,還有最簡單鑑定紅寶石方法等相關內容介紹,以便大家購買紅寶石的時候參考。
  • 了解一下人工優化處理紅寶石的特徵
    市場上的紅寶石,據估計有809%~90%是經過人工不同程度優化處理的產物。紅寶石的人工優化處理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是熱處理。人們發現,把紅寶石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常可使紅寶石的顏色獲得改善,透明度有所提高,還可消除部分色帶和某些內含物,癒合部分裂隙,使本來品質較低的紅寶石變成較高檔的紅寶石。目前,紅寶石的這一加熱處理技術已相當成熟,尤其是在泰國,這一技術已十分普及,以致在那裡已很難找到未經任何處理的真正天然紅寶石。由於熱處理是一種純物理學的方法,人們認為可以理解為是彌補了大自然的不足。
  • 二十塊錢一支的雷射筆內竟有大塊紅寶石?
    提到紅寶石,大家想到的可能是佳士得或者蘇富比拍賣會上拍賣的那些晶瑩剔透的紅寶石珠寶①。剛玉的硬度很大,摩氏硬度[1]達到9。野生的剛玉往往呈六方短柱狀,不發育解理 [2]。 並非所有的剛玉都可以打磨成紅寶石或者藍寶石。美國寶石學院(GIA)[3]規定紅寶石的價值取決於其內含物的可見程度。如果紅寶石有明顯的內含物,或內含物降低了寶石亮度或透明度,則會顯著降低其價值。藍寶石的價值鑑定也基本上如此。
  • 寶石熱處理知多少?有燒紅寶石值得購買不?
    對於有機寶石如珍珠、象牙、珊瑚、琥珀等,加熱處理會使其中的有機質氧化,溫度過高會使顏色慢慢變暗變黑,若繼續加熱即出現「碳化」現象。人們經常利用這個特點,掌握好溫度實施有機寶石的「仿舊」處理。對於寶石,加熱處理往往將其中的低價態陽離子氧化成高價態,從而使顏色產生變化。
  • 這些合成寶石,你都看不破,還怎麼混珠寶圈?
    人工方法製成的寶石級金剛石。1.HPHT:高溫高壓處理的簡稱通過HPHT,可以改變或改善某些鑽石的天然體色,使之更具有賣相。1.HPHT合成鑽石方法一:具有磁性,可以用一塊磁鐵試著吸一吸。天然鑽石不具有磁性。方法二:肉眼觀察,HPHT合成鑽石有棒狀包裹體,或者針狀鐵鎳合金包裹體。
  • 中寶平「乾貨知識」紅寶石為什麼能成為彩色寶石之王?
    剛玉族(紅、藍寶石)的莫氏硬度9,僅次於鑽石,是自然界中第二硬的物質。同時它可以承受高溫而不熔化,這也是為什麼紅藍寶石可以高溫優化處理。因此,不管佩戴還是收藏,紅寶石都可以無懼環境變遷,歷久彌新。緬甸紅寶石王冠是現任英國女王主要佩戴的紅寶石頭飾。王冠於1973年由Garrard製作,王冠上鑲嵌的96顆緬甸紅寶石是緬甸人送給伊莉莎白二世的,作為她1947年與愛丁堡公爵結婚時的禮物。王冠上鑲嵌的鑽石則是印度海得拉巴州的君主送的禮物。論奢華度,英女王的這頂紅寶石王冠在歐洲王室眾多紅寶石王冠中數一數二。
  • 寶石肉眼鑑定方法實戰:金綠寶石
    .貓眼石具有針狀、管狀金紅石等包體4、光學性質①金綠寶石屬二軸晶正光性,折光率為1.746-1.755,雙折射率為0.008-0.009②吸收譜線:在445nm有一條鐵的吸收帶。除光澤明亮,透明,淡褐黃色、淡褐綠色的顏色外,沒有明顯的識別特徵,肉眼不容易鑑定,只有藉助折光儀精確測定折光率來加以區別。
  • 大家聽說過紅寶石,還有藍寶石,而「紅綠寶」又是什麼?
    處理方法:充填處理。產地:非洲坦尚尼亞等二、「紅綠寶」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紅寶石+鉻雲母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紅綠寶」的另一種礦物組合:鉻雲母+紅寶石,英文名稱Ruby in Fuchsite Slab或Ruby Fuchsite,主要產地印度,國內很多珠寶批發市場都可以看到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