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沒有剔除通貨膨脹因素,這麼比是不公平的。很多年輕人不知道2000年初時候,月薪3000已經是非常好的工作了,相當於現在1萬。大致在10年前,如果你看電視,我記得有個類似相親節目,請上來嘉賓,月薪6000,那時候已經是非常高級白領了。所以在10年之前,月薪3000-5000月薪購買力,比現在高。想像下,北京2005年之前房子一平米才幾千元。那時候主流諾基亞手機,也就是2000多元。那像現在手機動輒5000起步,手機照相也就10多年前卡片機水平。
2.如果非要按照現在一萬消費標準,那麼10年前,月薪拿3000以上非常不容易。拿北京來說,10年之前,北京哪有那麼多網際網路公司?當時最火爆的還是跟電腦有關的硬體和周邊,中關村電腦城類似,組裝電腦,水貨手機,數碼配件等等。這些基本上主要以商販為主,批發零售,當然也有很多賺錢,但是,基本上是各個品牌電腦攤位和組裝電腦在搶奪市場。隨著筆記本電腦普及,2000年後,很多人年輕人,大學生,從事品牌機電腦攤位銷售員,賺錢。大致一個月能賺3-5000問題不大。除了賣電腦,你還可以賣手機,數位相機等等,很多銷售電子產品銷售員需求很大,但是也很辛苦。因為,需要個人去「忽悠」消費者買。所以,你很快就可以月薪過「萬」(當時標準3-5000)。
3.除了賣電子產品,還可以賣車。10多年前,我有同學在韓國汽車經銷商工作,那時候北京計程車全部都是韓國現代。除了韓國這種經濟適用車,各種豪車賣的也很好,各大汽車4S店鋪,雨後春筍一樣,開的到處都是,年輕人當個汽車銷售員,月薪過「萬」不是夢。尤其是高端豪車,那可容易賺錢。那時候汽車並不比現在便宜多少,尤其是進口汽車,不過這並非物價原因,主要是各種稅導致進口汽車零配件,居高不下。
4.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如果你從事銷售賣房子,那麼你可能有機會賺大錢。那可不止是月薪過萬了,你只要努力,年薪百萬都可能,那時候賣房子就跟賣土豆差不多。年輕漂亮女孩子,都扎堆從事賣房銷售,10多年前,這是一個非常火爆職業。一個團隊可以賣幾個樓盤。野蠻生長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不過那時候,很多人買了第一套房子,北京房子幾千元一平米,雖然挺高,但是便宜程度,現在人是無法想像的。現在的一萬塊月薪在北京一個廁所都買不了。
5,在吃和行方面,10多年前,公交幾十元月票,你就可以從北京南坐到北了,現在哪有這麼便宜,那時候地鐵也就是3塊錢,雖然地鐵沒現在這麼發達,但是便宜仍然是實在的。10多年前,吃蓋飯,還有10元的,或者更便宜的。現在,北京一頓飯就要30左右,不一定吃飽。10多年前,北京馬路上很多雞蛋灌餅啥的,小攤子,雖然衛生一般,但是便宜吃飽沒問題。也不至於吃死。現在雖然沒有小攤販了,但是衛生不一定有什麼太大進步,價格是真的貴了。
總之,10多年前,在沒有大規模網際網路商業時代,一切都是以實體店為主的各種銷售。那時候,都是以現場交易為主,做銷售底薪可能不高,但是趕上了好時代,東西不愁賣不出去,雖然3-5000工資,看上去沒有現在高,但是,大部分人,存錢的話,在北京當時買幾千元房子,是現在月薪過萬90後,無法想像的。不過,當時就業機會肯定沒有網際網路時代那麼充分。也沒有想像那麼多產業,10多年前北京市中心還有很多工廠,吸納就業,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等等,密集型勞動就業地。所以,當時和現在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但是,達到現在這種月薪過萬消費水平,時間上差不多。也就是說,某些方面,是進步了,但是賣房和其他方面,現在購買力反而下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