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上,財政部聯合民航局下發關於民航運輸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資金支持政策的通知,對疫情防控期間執飛往返我境內航點(不含港澳臺地區)與境外航點間的國際定期客運航班的中外航空公司,以及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執行重大運輸飛行任務的航空公司給予資金支持,獎勵政策執行時間1月23日~6月30日。
這是繼免徵民航企業繳納的民航發展基金之後,政府對目前仍處於水深火熱的航空企業的進一步資金支持。
哪些航司受益大
通知顯示,此次資金支持主要針對國際定期客運航班和重大運輸飛行任務航班。
其中對疫情期間不停航和復航的國際航班給予獎勵,並向獨飛航班進行傾斜。獎勵標準分成兩檔:共飛航班每座公裡0.0176元,獨飛航班每座公裡0.0528元。
對於重大運輸飛行任務航班,採用據實結算方式,即在疫情結束後,根據民航局委託的中介機構審計確認的執行重大任務實際運輸成本給予適當補助。
「目前看這個政策力度還是挺大的,以歐美航線為例,裡程是1萬公裡左右,每個航班大概300個座位,一個往返航班,獨飛航線大約可以獲得獎勵30萬左右,共飛航線獲得的獎勵10萬左右;如果是東南亞或日韓等亞洲短途航班,獨飛航線每個往返也有3萬~5萬元的獎勵。」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而且這是一個普惠的政策,只要有飛就能拿,國內和國外航司都有,不僅能補償前期航司堅持「國際不斷線」的市場損失,還能鼓勵航司儘量恢復國際航班,方便旅客往來,保障國內外的經濟社會基本聯繫。
不過,共飛航線和獨飛航線能夠獲得的獎勵差別較大。
以南航獨飛的廣州-紐約航線為例,航程約12852公裡,由361座的777執行,單次往返可獲得獎勵約49萬元。若該航班往返含稅價為5000元,相當於政府將為該航班補貼「98名旅客」。
以國航、美聯航共飛的北京-紐約航線為例,航程約10971公裡,由293座的787執行,單次往返可獲得獎勵約5.7萬元。若該航班往返含稅價為5000元,相當於政府將為該航班補貼「11名旅客」。
而根據飛友科技AirSavvi的數據分析,從2020年1月23日到3月3日,可以獲得獎勵的國際航班超過三萬條,政府將補貼中外航司約10億元人民幣,其中南方航空(600029.SH)獲得的獎勵最多,超過1.7億;其次是中國國航(601111.SH)和東方航空(600115.SH),分別超過1.6億和1.2億。海航控股(600221.SH)、春秋航空(601021.SH)和吉祥航空(603885.SH)分別可以獲得超過5000萬、1900萬和785萬的獎勵。
航空需求尚待覆蘇
由於疫情以來各國對中國入境的各種限制政策,如今的國際航空市場幾乎已經跌入冰點。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客座教授邱連中就指出,從目前來看,國際航線運力的下降幅度已經超過了內地航線,未見任何反彈的跡象。地區航線更是雪上加霜,春節前港澳臺地區航線的航班運力已經下降了11%~13%,目前在更低的低谷徘徊。
在此之前,民航局已經要求國內航司確保通航國家不斷航。因此,包括國航、東航在內的不少國內航司保留了部分國際航線不停航,但去程基本少有客人乘坐,因此也基本是虧損在飛。
而在新的獎勵政策刺激下,預計不少航司會恢復更多國際航線。
比如國航原保留每周2/4/5/7執飛的北京-洛杉磯航線,將在下周恢復每周3/6的班期;原保留每周1/3/6執飛的北京-紐約航線,將在下周恢復每周2的班期。深航原本暫時取消的深圳-倫敦航線,也將於3月底恢復運營。
事實上在此之前,國內航司已經為支持復工復產恢復了大量國內航班。比如截至3月5日,南航就已累計恢復超過5000航班,深航、廈航、川航等中型航司恢復航班的運力佔比更大。
不過,林智傑對記者指出,目前國內客流的單向性還比較明顯,比如大城市出來的人少,但客源地去大城市上班的客流還是有一些,因此即使不少航線放出百元以下的「白菜價」機票,依然沒能刺激出行。
值得注意的是,3月5日有傳廣州和深圳飛往杭州的航班全部取消,原因是航班的客座率不高,航空公司取消合併了不少航班。
根據去哪兒網的數據分析,進入3月以來,3天內臨時取消的國內航班已經超過一成,航班臨時取消的原因主要就是上座率不足。
邱連中也認為,從2月19日開始的反彈是復工返程的小高潮造成的,這個窗口比較短,隨著復工窗口的關閉,曲線也有可能再次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