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的嬰兒體溫37度正常嗎
我們常常會發現我們的體溫會比其他人要高,感覺到冷,用體溫計測量的時候,只有三十七度,那麼腋下體溫37度算發燒嗎,發燒怎麼退燒比較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腋下體溫37度算發燒嗎
通常來說37度不算發燒,這樣的體溫是在正常的體溫範圍內的,而一個正常的小兒的體溫也在36.9度到37.5度之間。
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幼兒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穩定,新陳代謝較旺盛,體溫較成年人稍高。一天中的體溫也有波動,安靜時體溫較低,活動時體溫較高,清晨2點-6點,體溫最低,下午2-8點體溫最高,波動幅度約為0.6℃左右。
所以說,孩子的體溫溫度是會隨著他所在環境的問題變化而變化的,只要孩子沒有出現別的症狀就沒問題。
發高燒怎麼退燒快
1、物理降溫法。傳統的方法,即用溼毛巾熱敷額頭,能暫緩發熱症狀。還可以使用退熱貼,比較方便,省去了涮毛巾的麻煩,但價錢不便宜。注意敷毛巾時不要用過涼的水,溫水比較好。
2、打退燒針。打個退燒的小針,即屁股針,降溫效果比較好。而且快速,簡單。當發燒超過40度以上時可以先打一針,先把體溫降下來。
3、多喝水。發燒時,人體容易缺水,多喝水有助於降溫,吃藥打針後多喝水有利於藥效的發揮。水最好是白開水,一次不要喝太多,要多次喝較好。
4、吃退燒藥。當發燒溫度在39度左右,沒有別的不適情況下,可以先吃一些退燒藥,再去打針。一般情況下,吃完退燒藥一小時左右會出大汗,體溫就降下來了。
5、打吊瓶。當高燒持續不退,並伴有咳嗽等症狀,需要打吊瓶了。這是退燒最快的方式,但打時間長了會降低身體免疫力。如果只是普通發燒,建議還是用上面的方法比較好,副作用小。
嬰兒體溫37.1頭有點燙
體溫是人體的表明溫度,體溫正常與否直接決定著小寶寶的健康程度。很多小寶寶是比較容易出現發燒的情況的。很多小寶寶經過測溫發現體溫達到了37.1度,這樣的話就需要及時採取措施來降溫。那麼嬰兒體溫37.1頭有點燙怎麼辦?
嬰兒體溫37.1頭有點燙怎麼回事
新生兒體溫稍高於成人,尤其是早產兒由於體溫調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所以體溫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而發生變化。
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上午36.6℃,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下午37℃。有部分孩子腋溫可能在37℃以上,尤其在夏季居多,約佔50%,體溫雖高,但經過觀察可發現,孩子並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所以體溫比較高的孩子並不一定就是發燒,爸媽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
如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徵,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可將寶寶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寶寶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但爸媽要切記,一定不能讓寶寶正對著空調和電風扇降溫
2、脫掉過多的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作為一名小嬰兒的家長,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寶寶體溫達到37.1度,但是寶寶情緒良好,不哭不鬧,那麼就沒有必要緊張,可能並不是發燒。但是如果嬰兒出現了哭鬧的情況,體溫又高,那麼就需要及時採取措施來降溫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