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度正常體溫成為歷史,人類體溫出現下降,這意味著什麼?

2021-02-08 小眼睛探秘

37度正常體溫成為歷史,人類體溫出現下降,這意味著什麼?

自從體溫這個概念被提出來之後,37度在200多年的時間當中,都是人類的正常體溫,但是近些年來,人類的正常標準體溫卻發生了改變,變成了如今的36.7度,要知道,我們人類本身是恆溫動物,所以不管是體溫上升還是下降,對於人體來說,都會有很大的影響,而在過去的200多年當中,人類的體溫在持續的下降,身體的免疫功能也在下降。

恆溫是我們人類上百萬年進化的一個機制,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新陳代謝、血液循環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對體溫有一定的調節能力,能夠將人類的體溫恆定在一個溫度當中,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是恆溫動物的原因,而且這種調節的機制,不可能一瞬間形成,是通過上百萬年進化的結果。

早短短的200年的時間當中,根本就不可能在自然演化上面,去改變人類體溫的變化,在這200多年當中,也是人類文明飛速發展的200年,人類的生活方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最為重要的是,人類的平均壽命得到了很大的延長,但是體溫卻出現了下降的趨勢,這也就意味著人體的免疫系統的能力,在不斷的下降。

而原本的37度正常體溫,也是人類經過上百萬年鬥爭的結果,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醫療水平極其低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類一旦生病受傷,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統去進行調節,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類便將體溫恆定在了37度,因為這個溫度,剛好可以殺死自然界當中,大部分的病毒,人類就能夠延續下去。

但是為什麼隨著人類醫療水平的提升,人類的體溫反而下降了呢?免疫系統功能也在變差,這到底是為什麼?因為這顯然不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數百年的時間,對於一個物種的演化來說,太過短暫了。

那就只能說明,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改變了自己的體溫,在遠古時期,人類只能通過狩獵獲取食物,在古代,人類也只能通過勞作耕種,獲取所需,在這個過程當中,人類整體上,是處於一個勞動的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之下,人類整體的身體機能,基本上不會發生很大程度的改變,也就比如說新陳代謝、血液循環等等,都不會有很大的改變。

也正是因為如此,人類的體溫才會長時間的保持在37度,因為人體的內部結構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體溫這種外在體現,自然也就不會發生改變了。

但是恰恰是這200多年的時間,人類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生產力得到了質的飛躍,人類社會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對於人類來說,基本上不需要再進行很費力的勞作,就能夠獲得比較豐富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體內部發生了改變,因為長時間的不勞動,血液循環、新陳代謝都在降低速度,體溫自然就會會下降。

當然,這本不是根本的原因,最為根本的還是醫療水平的提升,說得準確一點,就是抗生素的大規模使用,在缺乏抗生素的古代,想要治療疾病,往往是非常困難的,在那個時候,人類的死亡率極高,平均壽命也比較低,所以在面對疾病的時候,只能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統,而體溫就是免疫系統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體溫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但是到了現代之後,抗生素藥物的發明,使得醫療的方式更加簡便,而治癒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對於人類來說,一般的疾病,往往只需要吃一點點抗生素藥物,就可以治癒了,但是這會增加對於藥物的依賴性,從而削弱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治癒人類的疾病,增加人類的平均壽命。

但是另外一方面,卻很大程度的降低了人類的免疫系統功能,也正是因為如此,人類的體溫才出現了下降,那麼這對於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最終的結果,我們無法猜測,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人類的醫療水平,會持續提高,而人類的平均壽命也會如此,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人類的體溫,也有可能持續下降,甚至下降到一個我們無法想像的地步,體溫對於人類的作用,或許正在慢慢變小!

相關焦點

  • 人類正常體溫可能不再是37度?這意味著什麼?
    人類正常體溫可能不再是37度?這意味著什麼?沒有想到今年人類的體溫竟然突破了一個新的「高度」,當大家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體溫已經低於37度時,心情是美好的,但是自己的體溫如果高於37度,那麼這也意味著自己將會受到一種特殊的「保護」。
  • 37℃正常體溫已成為歷史!人類體溫越來越低,意味著什麼?
    對人類體溫,最深刻的印象就是——37度是正常的。但如今因為疫情,每天測體溫時發現基本在36度多,為什麼人類體溫會下降?體溫下降是好還是壞?
  • 人類正常體溫37℃已成歷史: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怎麼提高免疫力?
    這就有點納悶了: 我記得小時候生物課上講過,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 37℃已經成為歷史 體溫下降並非好事 1851 年,一位名叫卡爾 · 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的德國內科醫生,收集了25000 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7 ℃,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 深度好文: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記得小時候生物課上講過,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就在一個月前的1月7日,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朱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和她的團隊剛剛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 發現自19世紀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溫在持續下降,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
  • 37℃體溫已成為歷史:目前人類體溫普遍偏低,這意味著什麼?
    新冠病毒疫情仍在持續中,口罩、消毒液、量體溫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物品。現在無論出入哪裡都需要測量體溫,但是有時體溫在37攝氏度左右,有時候卻只有35度多,這是為什麼呢?體溫低的原因有是什麼?體溫的高低對人體的影響有哪些?
  • 人類體溫37℃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
    人類體溫普遍降低意味著什麼?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每天都要測三次體溫,卻發現每次測量結果都在36.3℃左右,夜晚略高。家人的體溫也很少會高於36.7℃。我就有點納悶了: 「我記得小時候生物課上講過,人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但為什麼身邊所有人的體溫都不到37℃呢?」 於是,求知慾旺盛的我馬上去網上查了相關資料。
  • 成年人體溫為多少度,算發燒?體溫一直是37度,正不正常?
    特殊時期,測量體溫成為了家常便飯,只要是去公共場合,幾乎都要先測量體溫,在測量體溫時,聽到體溫是36度多會很放心,但凡聽到是37度,就會比較緊張了,需要再測量一次才安心。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不是以前都說37度是正常體溫嗎,怎麼現在一到37度就懷疑是發燒了?
  • 人的體溫為何是37度,而不是27或47度?
    37度的由來如今就連小學生也知道他們的正常體溫是37攝氏度,因為這一數字就寫在《常識》課本上。但書上並沒寫數字的來源,孩子們不知道,這個37度的標準其實是從樣本中歸納計算出來的。從1851年開始,一位名叫卡爾·溫德裡希的德國內科醫生用了17年時間,分析了2.5萬名患者的上百萬份腋下的體溫數據,他得出一個結論:人的正常體溫為37攝氏度。這個標準被無數醫學文獻引用,逐漸成為人類的標準正常體溫。一代又一代家長以37度作為標準體溫來判斷孩子的健康狀況。
  • 37℃已成為歷史:人類體溫越來越低,意味著什麼?
    ,不到200年間下降了0.4℃,從37℃降到36.6℃。1851年,一位名叫卡爾·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的德國內科醫生,收集了25000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7 ℃,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但是,近年來,許多科學家認為人類體溫在不斷下降,37℃已經成為歷史。前幾天,餃餃寫過一篇關於蝙蝠的文章,講到蝙蝠為何能把上百種病毒封印在體內?
  • 體溫偏高是發熱,那體溫低意味著什麼?
    起床測體溫,出門測體溫,買菜測體溫,上班測體溫,睡前測體溫…體溫不但能反映出我們是否發熱,還是衡量機體免疫的重要指標。「體溫在36℃以下怎麼辦?這正常嗎?」「正常體溫37℃怎麼降到36.6℃?」1851年,一位名叫卡爾·溫德利希(Carl Wunderlich)的德國內科醫生,收集了25000 名病人的腋下體溫數據,首次確定了人體正常體溫為37 ℃,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 37度就是正常體溫?標準溫到底是多少?體溫過高或過低意味什麼?
    多數人認為體溫的正常值就是37度,超過37度就意味著發燒。其實人的體溫正常值並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一個恆定的範圍。受到晝夜因素、性別年齡、季節氣候,飲食情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人的體溫會在37度上下波動,但波動的幅度不至於太大。
  • 人體37度的體溫算是發燒嗎?主任直言:人類正常體溫一直在改變
    那麼什麼養的溫度才算是人體的正常體溫呢?快一起跟著小編來看一看。就目前來說人體的正常體溫應該是在36.6度左右,如果高於37.5度的體溫的話,人體就會出現不適的感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發燒,也是我們身體為了殺死體內的病毒或者調節身體的狀態造成的緣故,所以溫度過高是非常危險的。
  • 你的體溫還有36度8嗎?研究表明: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下降30%
    由於受到相關肺炎的影響,很多人都養成了每天測體溫的習慣,正常來說人的體溫應該是36度8左右,接近37度,但是經過長期測體溫會發現現在人的體溫都有所降低,基本上都在36度3或者4左右。體溫下降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
  • 涼涼|「37℃」成了歷史,人類的體溫為什麼比一百年前低了?
    另外,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在上半年因為疫情出門測體溫時發現,大家普遍都在36℃多、不到37℃。按理說,37℃是人類黃金標準體溫,為什麼大家的體溫現在都下降了?不到37℃難道就不健康了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探索溫度的故事!
  • 黃金體溫37℃已成歷史!人類越來越涼,是壞事嗎?
  • 正常體溫是多少?37度算發燒?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越強?
    還有在正常範圍內,體溫越高免疫力就越強的說法,又是否真實?關於體溫的一些知識,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一般來說,正常體溫的範圍在36-37度左右,但由於測量方式的不同,標準也就不相同了。
  • 體溫越低(<37℃)免疫力就越差?
    人類的體溫37℃, 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 免疫力越差。 疫情期間, 很多人把一輩子需要量的體溫, 都量完了。但你知道嗎,人類的體溫37℃, 已成為歷史。體溫越低, 免疫力就越差。那麼, 我們體溫普遍降低, 對我們的免疫力意味著什麼?
  • 成年人正常體溫是多少度?體溫37度算發燒嗎?看醫生怎麼說
    在多數人看來,37攝氏度是正常的體溫,超過37度就是發燒了,但真的是這樣嗎?成年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下面醫生給大家詳細說清楚,可能很多人一直以來所認為的並不是很正確的。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37度是大家一直以來認為的正常體溫,一般來說,這是正確的。不過醫生也提醒大家,人的體溫不是固定一個數值不變的,每個人的體溫不完全一樣,測量不同的部位得到的體溫也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測量腋溫是常見的方式,腋溫在36-37.2之間是正常的範圍。
  • 嬰兒體溫37度正常嗎 嬰兒體溫37.1頭有點燙怎麼辦
    一個多月的嬰兒體溫37度正常嗎我們常常會發現我們的體溫會比其他人要高,感覺到冷,用體溫計測量的時候,只有三十七度,那麼腋下體溫37度算發燒嗎,發燒怎麼退燒比較好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37°C是人體正常體溫?科學家發現基礎體溫正在下降
    醫學界將37°C作為正常體溫的「生理點」,這一理論可能不再適用。在醫學科學界,沒有什麼是永垂不朽。最近,被架在放大鏡下觀察的,是「人體基礎體溫」。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期刊eLIFE刊發最新研究稱,美國史丹福大學發現,近百年來,美國人的基礎體溫隨著時間推移,逐漸下降。將37°C作為正常體溫的「生理點」,這一理論可能不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