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利達事件」看,為何中國企業不敢再走低端製造路線?

2020-12-23 鼎鼎說歷史

中國在1978年宣布對外開放,2001年加入WTO成為了國際貿易體系的受益者。因此,從21世紀後中國的工業水平就在不斷上升。中國產品也在源源不斷送往國外,最終形成了「中國製造」的品牌。但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中國製造」一直都被貼上了廉價、低端、山寨和劣質的標籤,這樣的偏見即便在現在還沒有完全去除。而偏見總會帶來很多磨難,在那個年代中,許多中國企業的生存都是倍感艱辛的。今天,我們就從一個事件中去探索一下當年「中國製造」到底有多難。

改革開放後珠三角地區的地緣優勢明顯,很快就成為了經濟沃土。吸引著大量的商人前來投資辦廠,而張樹鴻就是其中一個,他在佛山市南海區辦廠超過15個年頭,這裡是中國重要的玩具生產基地之一。張樹鴻看重商機,在1993年成立了佛山利達玩具公司,而公司業務也很簡單,就是為歐美地區的玩具生產商供應玩具,賺取其中的毛利。因為訂單量大,在事件發生前,這個公司的產能達到了佛山玩具製造業第二,而他們的客戶就是美國最大的玩具生產商美泰公司,合作以來也一直沒有出現問題,一直到2007年的8月,利達生產的玩具被扣押了。

當年8月2號,美泰公司向美國消費者提出召回佛山利達生產的96.7萬件塑料玩具,理由是這批玩具中的油漆含鉛量超標。對兒童的腦部發展會有很大的影響,美國環保組織認定這會危害兒童安全,因此提出扣押檢驗的訴訟,作為經銷商,美泰公司儼然一副受害者的姿態,將事故責任完全推給利達公司。再後來,利達的產品再度被檢測出含鉛量超標,該公司最終被宣布暫停產品出口,並要求整改的情況。對於這樣的判決 張樹鴻很莫名其妙,和美泰10多年的生產合作都沒有問題,怎麼會突然含鉛量超標了。但事件引發的輿論越來越大。最終,張樹鴻不堪重負,遣散工人後,在自家倉庫上吊自殺。

一個玩具老闆的死能平息這個事件嗎?顯然是不能的。張樹鴻過世3天後,美泰第二次宣布,召回中國產的1820萬件玩具。在那時候,一場對「中國製造」 信任危機也悄然上演。在事件發生的前後,加拿大的寵物食品公司被召回6000萬件寵物食品,原因是美國調查認為,這些產品涉嫌汙染導致貓狗寵物死亡。汙染源指向從中國進口的小麥蛋白粉,此後,中國的輪胎、水產和玩具火車也被相繼拒絕入境。原因是美國調查認為有被汙染或者質量不佳的問題,這些層出不窮的安全問題和污衊,讓中國商品的信譽受到了嚴重挫傷,最終在利達事件的推動下被成功引爆。

在那段時間中,歐美國家開始大幅抵制中國商品。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棕櫚灣市宣布禁止購買中國貨,成為了美國第一個禁止某一國家貨物的城市。之後越來越多人效仿,做出抵制中國商品的模樣,程度遠比之前的印度要來得重,也因此,讓中國製造成為了眾矢之的。

不過在後來這件事還出現了反轉,中方後來的調查發現,美方宣布召回的玩具絕大部分都不是因為製造質量問題,而是因為美國標準的突然改變和經銷商的風險轉移。

在5月的時候,美國測試協會發布了一項針對玩具材料的新標準,但利達這些被檢驗的玩具都是在標準之前製造的,也就是說是用新的標準卻評斷老貨物。這顯然是不合適的,因此責任方不應該在中國企業上,這個調查結果的發布,一時間引起了國內輿論的興起,在壓力之下,美泰公司才為召回玩具事件向中方致歉。並對外表示這些召回的玩具問題來自美方設計,而不是中國製造商的問題,願意承擔這次事件的全部責任,並向中國人民和顧客道歉。

不過就算是致歉了,情況也沒有怎麼好轉,最該被致歉的人不在了。中國製造依舊受歐美人的詬病,並且也繼續被不斷剝削和壓榨。

舉一個例子,在網絡上很著名的江南皮革廠段子,裡頭的原型其實就是溫州皮革廠,這些皮革廠每年向歐美國家提供大量的皮鞋,但一雙皮鞋卻僅僅只有5美元的價格。5美元這麼低的價格能賺什麼錢,能用到什麼材料,因此在歐美國家不斷提升的標準中,大量江南皮革廠倒閉,成為了時代的背影。

因此,可以看出只是走低端路線的話,中國製造是很難有活路的。所以再後來,中國製造走上了自主創造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道路,現如今我們製造的手機,在國際市場很是熱門,我們製造的機電產品也熱銷海外。我們打造的中國高鐵和盾構機,也在全球各地開花結果,這些是當初那些剝削帶來的教訓,在未來,我們也打算繼續走這樣的路線。畢竟只有這樣,中國製造才會有活路。

相關焦點

  • 從華為事件看「中國製造2025」,博德高科發揮企業動能
    原標題:從華為事件看「中國製造2025」,博德高科發揮企業動能2018年,中國知名民族企業華為遭遇成長的煩惱,先是孟晚舟在加拿大莫名被捕,讓這家企業蒙受壓力,不久之後又傳出華為的部分產品在美國等國家被禁的消息。
  • 比亞迪被坑前,上一個被美國坑的是中國利達玩具,老闆痛苦自殺……
    比亞迪被坑前,上一個被美國坑的是中國利達玩具,利達老闆為員工發完工資,痛苦自殺……最近比亞迪完成了美國價值10億美元的口罩出口訂單,美國卻因口罩不合格反咬比亞迪一口,要求比亞迪賠付美國5億美元。比亞迪口罩全部生產完成,而且並沒有拿到美國的尾款,現在美國一句」不合格「比亞迪還要賠償美國5億,不但白玩,還損失慘重。美國卸磨殺驢的強盜邏輯,引發了中國人極度不滿!實際上,美國這種流氓式的商業操作並非第一次,在此之前中國利達玩具就被同樣的方式傷害過。
  • 「我可以,你不可以」!何來自信?為何認為吃定中國?
    看了人民日報的一票報導,可以說是全程高能,對於歐美以及澳洲行為,我國做出回應。"你可以我不可以"的心態,著實過於低端,背後原因也讓人深思,他們到底哪來的自信?為何可以認為自己吃定中國?02"你不可以"今年以來,歐美將"你不可以"這個想法落實到底,在我國企業華為研發出5G之後,海外推廣大範圍受限。
  • 低端產業鏈向東南亞轉移,警惕之外該如何做?中國製造正在行動
    文/每日資本論從當年「一窮二白」的農業國家,成長為世界工業製造大國,中國這一路走來雖然充滿荊棘與坎坷,卻在不斷升級的道路上,讓整個世界側目。遙想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製造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發揮勞動力、土地等成本優勢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以「三來一補」為代表的低端製造蓬勃發展,即:「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在80年代中期,以「溫州模式」為代表的民營企業輕工產品異軍突起。
  • 利達集團榮獲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榮譽稱號
    簡而言之,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以創新為使命的企業。多年來,利達集團對科研開發方面堅持不懈的投入人力與物力,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不斷加強技術人員的引進、培育技術後備力量儲備,增加科研經費的投入,取得了一系列的豐碩成果,為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持續的動力。
  • 「中國製造」又火了,美國人連夜排隊搶購,訂單多到商家不敢接
    這次「中國製造」又火上澆油,美國人夜以繼日地排隊搶購,訂單多到商家不敢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從下面我們可以看出。早先的「中國製造」,大多以生產輕工業為主,如今多數「中國製造」已開始走國際化路線,本土生產技術也開始走向國際化,有的甚至已經超過世界生產技術水平。對我們國家來說,這些年的大量投入,在技術上已經取得了很多成就。
  • 抵制中國製造,從澳洲人蔓延到500強企業,如今怎麼樣了?
    不過這樣的互惠互利模式,在今年出現了變化,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以及兩國關係的變化,澳洲民眾從今年4月後,就呼籲支持難以為繼的本地中小企業,通過抵制中國製造,支持國貨的方式,來讓中國吃足苦頭,這樣的抵制行為一直持續到今天都還未結束,而在其中就有一個澳洲的500強企業,貫穿了這起事件的經過,只不過不管是澳洲人還是澳企,都高估了自己的戰鬥力,在幾個月後,他們都挺不住了
  • 利達包裝 30年用心「包裝」「最佳設計師」這樣煉成
    體系為抓手,精細化管理憑品質獲喜之郎青睞高性能差異化的產品,讓利達包裝走在了行業的最前沿;而穩定可靠的品質,則讓利達包裝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其中的關鍵,就是實施精細化管理,這從利達包裝所取得的體系認證可見一斑。
  • 方便麵企業開始競相走高端路線
    畢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方便麵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加之揮之不去的「沒營養」「不健康」「垃圾食品」標籤,根本不值得消費者以高價埋單。當然,也有消費者表示支持,認為「高端方便麵真材實料、更加健康」。方便速食品,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方便著人們的生活。對於很多上班族尤其是年輕人來說,因為工作繁忙,常常是買個方便速食品就湊合一頓飯;而出門在外、不便做飯的旅客、遊客,也是方便速食品的常客。
  • 日本人:為什麼中國人總說「中國製造」,卻不敢提「中國創造」?
    這些年中國製造是一個很火的詞,原本最開始很多國家都不願意相信中國生產的產品,但是中國靠著質量過硬,價格低廉等優勢終於讓很多國家接納了中國製造。並且也對中國製造的很多產品產生了依賴,不過大量的中國製造其實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似乎沒有自己創造的產品。
  • 美國的「低端」運動品牌,在中國卻被捧成潮流,一年悄悄賺走百億
    美國的「低端」運動品牌,在中國卻被捧成潮流,一年悄悄賺走百億元推薦語: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繁華的大街上出現了一個堪比「美特斯邦威」的大眾品牌,深受國內年輕人的喜愛,這個品牌就是Champion(中文名字叫做:冠軍)。
  • 西鐵城的末路看日本製造的沒落,中國製造正在崛起!
    日本製造已經失去了曾經的光環,已經走下神壇,在國際競爭當中失去了競爭力。與日本製造業日漸沒落相比,中國製造業這些年來異軍突起。價格:中國製造的商品在價格上肯定比日本製造的商品有優勢,但是以前,由於日本製造商品質量上對中國商品質量的碾壓,老百姓願意花更多的錢購買日本製造商品。時至今日,情形已經大不相同。
  • 日企再曝造假醜聞 工匠精神墮落?中國製造意外得到了什麼
    不止這些,還有斯巴魯「質檢門」和裡程數造假、東麗輪胎篡改數據等,在2015年到2018年三年間,日本知名企業造假案例屢屢被曝光,再加上三菱電機的這次造假事件,以至於外界懷疑日本的「工匠精神」集體淪陷了,甚至幸災樂禍地認為中國企業或因此迎來機會。理論上,A公司身陷造假醜聞,作為競爭對手的B公司或許真的有機會趁虛而入。
  • 從數據看越南製造對中國的威脅有多大?
    中國出口相比越南出口的倍數,從2010年的21.8倍,到2019年下降到了9.46倍,而越南在2019年搞了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截至2019年4月1日,越南總人口達9620.898萬人,中國人口是越南的14.55倍。再看2019年的出口增速,越南增長了8.44%,中國僅僅增長了0.5%。
  • 【頭條】研發國內首個平底拉鏈袋,利達包裝30年打造產品「形象設計師」角色!
    經過兩年的努力,2009年,利達包裝自主研發的平底拉鏈袋橫空出世,成為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獲得該項發明專利的企業。與日本企業所研發的不同,利達包裝的平底拉鏈袋擁有更好的氣密性,並且具備了包裝液體的功能。
  • ...月代工十萬雙才勉強不虧,破解「低端鎖定」中國能向日本學什麼?
    「競爭對手」來加以抨擊,其中「中國製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通過抨擊「中國製造」,川普將美國製造業流失、工人失業增加的責任甩到了中國的頭上,並進而宣揚他自己的重振美國製造業的政策。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不斷深入,中國憑藉要素稟賦和基礎設施的比較優勢,成為「世界工廠」。但是,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難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大部分產品仍長期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
  • 富士康們的印度「世界工廠」夢碎,「中國製造」真的受威脅嗎?
    為何印度成為了代工廠們的香餑餑? 這幾年,因為中國勞動力價格上漲和廠房用地成本上升,很多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從中國向南亞和東南亞地區轉移,而印度由於人口眾多,勞動力價格低廉,土地價格便宜,成了很多代工廠的中意之地。 據統計目前,蘋果就有9家供應商已經從中國轉移到了印度」。
  • 光刻機三巨頭,除了ASML還有兩家日本企業!
    以上隨便一家公司都可以稱之為高科技企業 ,但 ASML卻為這些高科技企業提供更加具有高科技的產品服務,你說能不牛嗎?當然作為全球光刻機三巨頭之一的ASML,是三巨頭之首,並且在製造高端晶片光刻機領域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但其它兩家雖然和ASML比有些弱小,但放在全球還是技術中堅力量,處於高端製造業的上流地位,這兩家企業都是來自日本,他們就是尼康和佳能,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製造相機的日本企業!不過隨著光刻機技術的發展尼康和佳能逐漸沒落了,目前只能在中低端光刻機市場佔有一定的份額。
  • 觀察|消費者不買帳、兩條路線糾纏:中國新能源車往哪裡走
    導讀:如果說純電動汽車擁有的是一個有缺陷的當下,那麼氫燃料汽車面臨的則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中國未來走哪條路?總有一些領域的進步,大家公認是趨勢,但消費者就是遲遲不買帳,新能源汽車便是一例。
  • 外貿路上,利達玩具是如何倒下來的?
    利達玩具是怎麼死的?很簡單,也很複雜!充滿辛酸,更是悲情!這就是外貿人的路!第一步:美國向利達玩具籤訂巨額訂單。利達玩具將產品樣板交付美國驗貨,美國檢查合格!利達玩具大規模生產同樣如期完成,並交付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