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香港電影公號
今天是香港回歸20周年的日子
回到20年前的今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旗幟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冉冉升起
1997.7.1~2017.7.1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我們把眼光帶回20年前
看看1997年香港票房最賣座的十部電影
《 97古惑仔之戰無不勝》
香港票房:$15,793,320
——古惑仔從良,香港精神仍在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劉偉強讓我們在大熒幕上聽到這句臺詞已經是2003年,但「還債」的戲碼他早在六年前拍過。
那年1997,古惑仔第四部《戰無不勝》在97回歸前上映,前一年,1996當年連續上映三部《古惑仔》,平均票房兩千萬,照足「香港速度」,第二部的山雞哥在臺灣和澳門的戲份就只拍了4天。
《戰無不勝》延續前三部確立的街頭風格並且達到最純熟,這種紀實又耐看的攝影,很容易讓人想到劉偉強在《旺角卡門》裡的攝影,而且這樣拍接地氣又省錢——不就是香港人的變通思維嘛?都97了,不變通怎麼行?《戰無不勝》的劇情很變通:古惑仔從良!
無論是陳浩南當老師勸罵不良學生遠離黑社會,還讓大天二在結婚過後沒多久死於爭地盤,都是很有說服力,尤其當陳浩南揪著山雞衣領罵他為了上位害死兄弟時,大天二的屍體就在旁邊,寫實的情感達到最佳狀態,這一幕只有《人在江湖》中的集體馬路砍人才能比。
做正當生意是從良的第一步,第二步則是跟著新規矩走,新老闆喜歡紅色不喜歡黑色,於是片尾來了一場選舉辯論,山雞哥跟屯門川普似的,從屯門的歷史到教育、醫療、交通娓娓道來,也算是給新來的江老闆一個表態:我也可以愛國,我也可以守法。
所以真正變通的是萬梓良的蔣天養角色,他的那句臺詞「我回香港只有一個理由——97」,在擲地有聲之餘不免讓人想起67暴動時堅守香港的李嘉誠。蔣天養這個泰國華僑明白,危機就是商機,他並非樂觀,他也知道「多少年不變」只是今年的說法,但他有膽來見證時代,算是香港精神。
用一句「普尼啊莫」釐清恩怨之後,他向每個地區的揸Fit人扔去一支雪茄,重新分江山的意思。
文雋曾經透露,第六部《勝者為王》之後他不會再拍古惑仔,因為是嘉禾公司在99年把片庫賣給了美國華納,你要拍古惑仔可以,但不能是鄭伊健來演陳浩南。
但《古惑仔》始終是個情意結,香港人依舊變通。
今年2017。
《 愛您愛到殺死您》
香港票房:$15,878,780
——香港娛樂圈的怪狀
《愛你愛到殺死你》是天下電影製作1997年的作品,也是導演李力持在1993-2000年中唯一沒有用周星馳擔當大旗的喜劇作品。
影片講述二線歌手朱金梅(鄭秀文)經理人(黃偉文)受到匿名信恐嚇,警方派黎樹根(黎明)扮基佬冒充褓姆,暗中保護,原來匿名信是某周刊記者因報復而發的惡作劇,但當眾人想鬆一口氣時,一個變態歌迷(黎耀祥)卻想用殉情置她於死地。
作為一部幽默的愛情喜劇,本片沒有太多暗寓,觀眾也看得輕鬆易懂,此片當年票房為一千五百萬港幣。
故事的主線很明顯的抄了美片《Thebodyguard》,部分抄《金枝玉葉》女扮男妝的構思,抄襲一向是港片的主流,可幸李力持抄得駕輕就熟,不少細節也算精緻有趣。
李力持用了兩個當紅男女歌星做為主演,探討和揭露也是當時娛樂圈種種怪現狀。比如一開場,朱金梅被對手Ada的粉絲作弄,在籤名會上將一盒巨型蜘蛛扔到她身上,在場的記者非但不救,反而搶拍朱當場失態的樣子,這種令人心寒的做法恰恰是娛記和廣大八卦市民喜聞樂見的。
由於報紙的津津樂道於明星出席場面的熱鬧,使人對娛樂圈有一種浮誇的錯覺。這個細節體現在經紀人勸黎樹根扮基佬上,他跟黎講這是一個五光十色有諸多精彩的世界,雖然這種做法有些誇大,但做為一個圈外人,自然對這行充滿了獵奇。
但事實是朱金梅某晚對黎樹根傾訴,貌似風光無限的娛樂業,隱藏了旁人不知的辛酸。雖說黎勉強同意扮基,但當時黎對朱的歌星身份充滿了不屑,認為她就是一個貪慕虛榮女子,沒想到現場看拍MV時朱對小女孩的細心令他改觀,如今又親耳聽到了她的苦衷,這些細節為本來彆扭的保鏢情人線帶來水到渠成感。
《 百分百啱Feel》
香港票房:$15,887,030
——香港本土商業喜劇
《百分百啱feel》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港產商業愛情喜劇,他集合了偶像、音樂、浪漫愛情、喜劇等多個商業片的必有的元素,並且以港產片最自然的方式去糅合,也是90年代香港愛情喜劇的標準模式出產的一部電影。
該片由最佳拍檔出品,鄒文懷出品,文雋監製,馬偉豪導演,主演囊括了鄭伊健、鄭秀文、邱淑貞、梁詠琪、許志安、葛民輝、張達明等炙手可熱娛樂圈明星藝人。
上映於1997年的這部《百分百啱Feel》正興於當時大陸的VCD時代,許多大陸觀眾都是從當年的淘碟市場接觸到這樣溫馨的港產愛情喜劇。
有趣的是,在《百分百啱Feel》中,鄭秀文飾演的阿Yan與鄭伊健飾演的Marco是一對,後Marco又與路途中遇上的Gobby(邱淑貞飾演)發生一段感情。而另一對交織的愛情故事則發生在了梁詠琪飾演的Emma與許志安和張達明身上。在拍攝該片時,鄭秀文和許志安在一起已經6年了,而鄭伊健和當時的梁詠琪還未在一起,在《百分百啱Feel》上映兩年之後伊面與Gigi才開始了戀情。
馬偉豪導演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樣陰差陽錯的「夫婦對換」會在幾年之後看起來意外的有趣。
除了卡司陣容請來了當時正紅的俊男靚女,影片的配樂也足以令嬌慣的耳朵滿意,正好幾位主演也都是歌手身份,片中從頭至尾便悠揚著好聽的旋律:鄭秀文《默契》、《濃情》、《談情說愛》,鄭伊健《發現》《你的我》和梁詠琪《可惜》,就差了許志安沒有開嗓來一曲。
光從《百分百啱Feel》這個片名就可以看出,這部電影充滿了濃濃的港味,雖然沒有出奇的劇情,但每個角色都有其各自可愛的一面。鄭伊健扮演的Marco與鄭秀文的阿Yan是典型的都市男女,各自有成功的事業,又有獨立的想法,生活條件優渥,相貌出眾,卻偏偏各自擁護自我,雙方都有著都市男女中「作」的一面,正巧遇上了另一個誘惑指數超高的邱淑貞Gobby,她不僅是廣告模特,還款款大方,搶走了鄭伊健也拐走了鄭秀文的女朋友們,三角關係就這樣陷入僵局。誰料,在影片的最後,卻告訴大家原來Gobby一直都患有絕症,這次的戀情是人生最後的歡愉,一切又歸於平靜,但是阿Yan和Marco也不一定非得在一起了。總有些人,你得等到分開了才知道,原來沒有誰會因為沒了誰而活不下去。
另一對,許志安、梁詠琪和張達明,或許是導演的刻意安排,本身在外形條件上,張達明就不是與許志安一個級的,而張達明勝在幽默見長,這樣的性格決定了他天生就擁有了「備胎」的符號,於是,在追求Gigi的過程中,張達明總是被動的那一方,他不高大英俊、不家纏萬貫,更沒有過人之才,相比王子配公主的童話,我們在張達明身上看到的是現實的殘酷與奉獻的真實,年度最佳男閨蜜,換個詞就是「備胎」,就如同陳奕迅所唱:「有感情,別浪費,不能相愛的一對,親愛像兩兄妹。」
影片中還有一些彩蛋,比如客串鹹濕片場的導演羅家英,羅導對著前來做裸體的張達明說:「我想拍的是好Emotion,好sentimental的屁股」,在羅家英一本正經的粵劇腔調下,盡顯「無釐頭」本色;再比如開著豪車來加油站加油被葛民輝「調戲」的譚玉英,其實譚玉英已經不止在影視作品中飾演葛民輝心中的夢想女神了,在《百分百感覺2》中她也同樣以葛民輝女神的形象出現在大銀幕。
另外,還有飾演「娘娘腔」的古惑仔「大天二」謝天華,各個亮相都有十足戲份,完全不會錯過。
《 賭神3之少年賭神》
香港票房:$16,986,954
——人生如賭局,王晶的生意經
《賭神3之少年賭神》是王晶聯同文雋等成立最佳拍檔電影公司後,執導並編劇的第一部作品,並在96年的賀歲檔推出。
如今的電影很喜歡講市場營銷,若論這種方式,王晶無疑是個中楚翹。當年他為了推廣這部電影,不但將自己拍了二集的《賭神》主演全部換掉,並且在上映前,還在報刊發表連載小說及同名漫畫,甚至主演黎明的髮型服飾全部做保密狀。
這樣做的目的是當初的對手是《食神》,當然票房也是主因,這部片子的最終收入一千六百多萬港幣。
在營銷上,王晶煞費苦心,而在劇本上,同樣也花了不少心血。之前我們在《賭神》裡看到的高進都是意氣奮發的像神一般的人物,就算是出了點意外或被暗算,他總是能力挽狂瀾,笑到最後,但從沒刻畫過他的內心世界。
這次王晶又回到了他的首部賭片《至尊無上》的主題:著重感情和探討人性。
都說他抄的都是自己的梗,也是因為其後的各種賭片都喜歡炫技,造成觀眾只追求感官刺激,其空洞的內容經不起推敲。高進的生世之迷和嗜好,竟能讓當年的王晶編出一部電影來,可見香港中文大出身的他,也是有才的!
這部電影由頭至底講的都是算計人心賭命運的戲。
孩提時期的高進,已經顯露出與眾不同的賭徒天份,本來他不過是個富家子,能安逸的渡過一生,沒料到因父親被人下局而導致破產,幾經輾轉,他被父親的好友靳能(鍾景輝)收留並跟他學習賭技,走上了不歸路。
深受靳能器重的他,初出茅廬,以為只要靠自己的實力,贏得賭神這個名號,就可以同愛人靳輕(梁詠琪)結婚,從此在江湖中擁有一席之地。
卻未料到,以為自己是莊家的他,在總決賽的最後,被靳能因利益射殺,他這才明白自己不過是靳能的一張牌,還有靳能居然是殺父仇人。世事如賭局,他差點就陪上了自己的性命。
高進大難不死,靠著細七(袁詠儀)姑娘的照顧,在自我封閉中想通一切,他決定要搶回屬於自己的一切!他也為靳能設好了一個局。靳能果然上當,在最後的對局中不但輸掉了自己的性命,更是眾叛親離。人生就是如此,唯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是真正莊家!
要面對一場真正的賭局,有時真的會很殘酷。所謂「賭場得意,情場失意」,她最終為了高進,賭上自己的命。贏了世界又如何,高進輸掉的是他這生中最愛他的人。人生就如一場場不停變化的賭局,有時賠的是金錢,有時是感情,甚至性命。
《 十萬火急》
香港票房:$20,730,867
——銀河的暖心英雄
距離杜琪峯自立門戶創建「銀河印象」還有一年,1996年就帶領遊乃海及一幫老搭檔拍出了講香港消防員故事的《十萬火急》。20年前的《十萬火急》,毫無疑問是華語電影史上最出色的消防片。
本片齊聚大量銀河映像臺前幕後主創團隊,導演杜琪峯、遊達志,編劇遊乃海,音樂黃英華,攝影鄭兆強,主演劉青雲、黃浩然、黃卓玲、李若彤,同時請到了戲骨方中信與劉青雲組成雙雄飆戲。黃浩然一對實力演技派香港男演員,又有型演技又突出,又有「小龍女」李若彤驚鴻一瞥,型男加靚女,配上遊乃海紮實的劇情設置和杜SIR非凡的場面調度,使得這部動作類型電影拍出了不一樣的質感。
影片配樂多數沉重,顯示出悲壯莊重的同時透露出濃濃的英雄氣息,聽到首次救援的音樂就基本能知道導演想要打造一個主旋律的英雄形象。攝影極具銀河風格,夜戲居多,杜琪峯也嫻熟地把玩著燈光效果。
多次救援過程中鏡頭拉動快速,人物由遠及近。而在火場面前,卻轉而使用長鏡頭、慢鏡頭,顯示出濃煙和大火給人的束縛感和壓迫感。
扣人心弦的同時,處處透著香港社會無處不在的人情味,氣質硬朗卻也不乏小清新的點綴說到底還是以情動人。
真實而大氣的動作場面,給予一群小人物史詩般的記錄與讚美。這部劇將杜琪峯日後引以為傲的群像拍攝功力精準體現。
人生在世,除了父母之外沒有人對自己好是義務的。當影片中兩名被困者抱怨一眾消防員「冇鬼用,我啲點都唔信你啲,跟你啲死路一條!」,孰知消防員們正是為了「救多一個是一個」,甚至不惜「一命換一命」才被困在這火場之中。
每個消防員都有自己的家人,片中展現了幾組家庭,黃浩然和他的父親、方中信和他的前妻及女兒、黃卓玲和她的丈夫、劉青雲和新戀人李若彤(至少算個人生活)。不光被救者有爹媽心疼,施救者也有家人朋友。甚至不管自己的生活怎麼樣,警鈴一響,就要救火,不帶半點情緒。
《 天地雄心》
香港票房:$23,698,750
——披著科幻外殼的港產小品
《天地雄心》光看片名,你可能以為是一部畫面強勁的大場面爆米花電影,緊張刺激,環環相扣。的確,從「世界末日」這個科幻設定而言,《天地雄心》正如它的片名一般暗示著野心。
片中出現了「人體爆炸、脫水、指定幾位天才一一死去」的設定十分逼近近年來大火的科幻巨製《三體》,而早在1997年導演陳嘉上就把這些概念加進了電影,非常可惜的是,這些聽起來超前的概念卻未能在大銀幕上通過視覺化的語言表達出來,在112分鐘的電影裡,觀眾看到的是主演劉德華對於死去的愛人李嘉欣的痴情與莽撞的警員黃秋生,除此之外,「科幻」的主題更像是被裹挾在浪漫愛情片下的點綴元素。
1997年的《天地雄心》是票房十佳中唯一一部科幻電影,香港在科幻電影類型中並不算是生手,藍乃才拍《力王》《孔雀王子》《阿修羅》都是在這部標榜著「救世寓言」的《天地雄心》之前,而97年出產是這部科幻,從片頭一開始插入大陸新聞聯播播報1997的新聞,再到主題扣住信仰危機和世界末日的救贖,足以窺見當時的香港電影人對於題材敏感度上的掌握。
《天地雄心》是由向氏兄弟的中國星及永盛出品,向華強擔任出品人,陳嘉上監製&執導,谷德昭、陳嘉上編劇、陳光榮配樂,在副導演的名單中,我們也看到了未來的星星:林超賢、秦小珍、韓應權,劉德華、李嘉欣、黃秋生主演。主創陣容可謂搶眼。片中黎耀祥的「精神病人」客串,與靳博士劉德華的對話,算是本片笑料的擔當,五花大綁還要拼命向靳博士推銷自己,這樣可愛的病人算是《天地雄心》中最有記憶點的娛樂元素之一。
在美劇《X檔案》(The X-Files)的影響下,本片借末世神秘主義打造科幻片類型,然而由於高科技製作需要大資金,影片製作無證滿足,因此科幻色彩顯得貧瘠。戲劇結構有重大漏洞,給人以拼湊的感覺。比如前半段科學家的離奇死亡牽連出大段科學理論,這與後半段劉德華因思想念李嘉欣被其死而復生引入圈套沒有什麼關係。
本片的特色在於延續了陳嘉上「小男人」系列中的生活感,人情戲寫得出色。劉德華與黃秋生有許多自然即興,打動觀眾,真情隨處遊走的對手戲。黃秋生安慰劉德華,流淚自怨,背著鏡頭偷偷哭泣,布拉格雪地中互擲雪球,都挖掘出友誼的力量。
《算死草》
香港票房:$27,147,265
——非典型周星馳電影
1997年被英國殖民156年的香港終於回歸中國大陸,這一段時期許多香港電影都不可避免的摻雜這個敏感話題。如《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我是誰》中主角失去記憶,忘記自己身份的電影,正是體現了港人在這一時期對自我身份的迷茫,還有《香港製造》這種難得的獨立電影,主題也是在對香港回歸進行思考,以及展現港人身份變換下的焦慮。
一向被稱為「喜劇之王」的周星馳也在1997年的《算死草》中隱晦的討論了香港回歸這一話題。
《算死草》的背景設在晚清時期,大清快要被民國所取代,如同香港在稱呼上也要由殖民香港變為中國香港。周星馳飾演的角色是狀師陳夢吉,片子高潮戲當然就是打官司。
周星馳的僕人兼徒弟何歡(葛民輝)遭受同父異母弟弟陷害入獄,唯有求助於周星馳幫他打官司救他一命。
而也因某些原因這個官司已經上升到大國層面,戲中黃偉文飾演的龍二在李鴻章駐港辦事處給周星馳帶話:「何歡(葛民輝)一案,中英政府已經達成協議,以英式法庭審訊,速判速決,不設上訴。另外,李鴻章大人說,能夠為何歡洗脫罪名就是民族英雄。富貴榮華,指日可待。」
任憑口才了得的周星馳(陳夢吉)觀點再有力,也敵不過被收買的英國法官,最終葛民輝還是被判死刑(環首之刑)。
因為葛民輝被判的是環首「之」刑,頭被環了之後就已經執了刑,並不需要環首「死」刑,周星馳以「為了體現法律的嚴謹性」,所以葛民輝不可以被殺。最後周星馳再來一句結案陳詞「嗱,你諗清楚至好講呀!唔系丟曬你大英帝國嘅架不得止,我再告你謀殺咖。」(嗱,你想清楚才再說啊!如果不是,就把你大英帝國的連丟光不止,我再稿你謀殺)
這裡處於弱勢的周星馳利用邏輯打敗了英國法律,毫不留情的給「大英帝國」一個下馬威。此時周星馳已經隱晦而明確給出自己97立場,看好香港回歸中國大陸的前景。
而片子中還有段極其有趣的對話,周星馳和海外歸來的妻子莫文蔚躺在床上。
周星馳問:「英文裡,我很孤獨怎麼說?莫文蔚:「I LOVE U」周星馳抱著莫文蔚大叫:「I LOVE U!!I LOVE U!!I LOVE U!!I LOVE U!!I LOVE U!!」
沒想到的是,多年後已經功成名就的周星馳被翻舊帳,遭受到香港娛樂圈中不少的人炮轟,一時間周星馳被各大媒體塑造為「孤獨暴君」。而此時已經與周分手許久,還結了婚莫文蔚,卻仍然跑出來為他說話,竟然真的對應了我很獨孤的翻譯「I LOVE U」,此時的i lvoe u 已經不單純是愛情上的love了。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香港票房:$30,268,415
——李連杰最後一部「黃飛鴻」
《黃飛鴻之西域雄獅》於1997年2月1日在中國香港上映,當年表現成績不俗,票房超過3000萬港元,位列香港票房第三名,僅次于成龍的《一個好人》和周星馳的《家有喜事1997》。
這是李連杰版黃飛鴻的最後一部,導演是洪金寶,徐克作為監製。在此之前,徐克和李連杰這對「黃飛鴻」系列的黃金搭檔已經分道揚鑣,自從合作完《黃飛鴻之獅王爭霸》,李連杰的黃飛鴻電影換成了王晶導演作品,《鐵雞鬥蜈蚣》從正統武俠變成了諧趣武俠,而徐克的黃飛鴻電影換成了趙文卓導演作品,《王者之風》《龍城殲霸》乃至之後的電視電影《黃飛鴻新傳》的主演都是趙文卓。
拍完《西域雄獅》之後,李連杰又拍了《殺手之王》,然後就去了好萊塢發展,《致命武器4》《致命羅密歐》等美式電影接踵而至,直到2002年拍《英雄》才回歸華語影壇,到2006年拍《霍元甲》才回歸香港電影金像獎,並憑藉《投名狀》成為金像影帝。如此來看,《西域雄獅》將黃飛鴻的故事搬到了美國,倒更像是李連杰進軍好萊塢打開美國市場的一次試水,不過當年在美國市場影響力還是遜于成龍的《一個好人》。
就風格而言,《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已經不再是純粹的武俠片,和前兩部《壯志凌雲》《男兒當自強》相比,這一部更像是動作片,「俠」的精神內核和黃飛鴻的宗師氣質都已經淡去,黃飛鴻的精神感染力減弱,更多的是提供動作視覺奇觀。
故事噱頭和成龍電影《我是誰》類似,失憶了,然後進入陌生的原始人部落。人物設定介於徐克和王晶之間,保留了宗師身份,也增加了不少諧趣噱頭,比如結尾處黃飛鴻對於十三姨的「哄騙」。
如果提煉主題的話,《黃飛鴻之西域雄獅》還是包含了溝通和融入這兩個關鍵詞,包括語言的溝通和文化的溝通,黃飛鴻和印第安部落、華人和美國人,這些都指向了「我是誰」「我來自哪裡」的本源追問,也指向了集體的身份認同。不知道這和1997年這個特殊的年份有無關係,這一年對於香港的意義毋庸多言,表面上和「回歸」不沾邊的港片故事是否也暗含著某些隱喻和情結。
這部黃飛鴻首次呈現了李連杰的原音,以往無論粵語版、國語版,李連杰都用的配音,有馮雪銳、李自學、姜小亮、朱子聰等多位配音名家在幕後相助。而這次,不單李連杰,就連國語不是很溜的關之琳、吳耀漢等都要說國語,在美國這個異邦他鄉,大家沒了大陸人、香港人之分,而統統劃歸為「中國人」「炎黃子孫」。迷茫和堅定在尋根溯源中交織,這部被不少人認為是爆米花式的動作電影,還是流露出港人面對回歸時的一些思緒和追問。
《97家有囍事》
香港票房:$40,162,050
——差強人意的群星賀歲
從1992年《家有喜事》開始,群星賀歲喜劇電影就成為香港電影不可忽略的一大類型。其中由黃百鳴製作並參演的《家有喜事》系列最具代表性。
作為92年《家有喜事》的延續,1997年的這部《家有喜事》仍然集結香港當紅男女明星,吳鎮宇吳倩蓮黎姿鍾麗緹,還有不變的周星馳和黃百鳴。
但97《家有喜事》的劇情過於鬆散,陳舊荒誕的笑點設置,讓這部劇淪為雞肋,既不如92《家有喜事》星光璀璨,再加上其他演員稍顯生硬的表演和周星馳癲狂過火的比起來,使得這部劇讓周星馳佔盡風頭。
黃百鳴應該意識到再將上一部《家有喜事》的劇情照搬過來只會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這樣不願意付諸創意的偷懶創作也使得黃百鳴近幾年來的賀歲片大同小異,如果沒有了這些星光熠熠的明星,所謂的賀歲片不過是東拼西湊的走馬觀花。
《97家有喜事》和92版最大的不同,在於影片的精彩笑點不同,92版是相對較為完整和豐富的一個故事,《97家有喜事》的章節顯得較為鬆散,所以92版的笑料單獨提出來不好笑,但97版的單獨一段笑料卻很多。一言以蔽之,97版是佳句眾多,92版則是華章一篇。97版單獨的章節很搞笑,但整體的效果不太好。
不過電影結尾巨星們的開心合影,讓這部差強人意的喜劇電影瑕不掩瑜。
《一個好人》
香港票房:$45,420,457
——成龍自造「西方大片」
1997年,成龍為了打開西方市場,特意拍攝了一部以幾乎全西方血統為主演的動作喜劇《一個好人》(MR. NICE GUY),這也是繼1988年《飛龍猛將》及1984年《快餐車》之後,洪金寶導演與成龍主演的再次合作,這部由嘉禾出品的賀歲喜劇電影在當年拿下了年度票房冠軍,票房超過四千五百萬港幣。
在隨後的幾年,成龍的《我是誰》和《尖峰時刻》正式表達出對於美國主流電影市場的雄心,而在1997年的《一個好人》中,主演成龍自己也儘量是以英文為對白,與電影中的正(警察、記者)邪(毒梟、歹徒)溝通,在一班子主創中,我看到了白色皮膚的金髮美女,兇神惡煞的白種男性,以及黑皮膚的同居室友,成龍幾乎是考慮了主流西方電影中的有色構成。
同時,為了取悅香港本土觀眾,他特意將李婷宜這位面容姣好的東方面孔植入在自己身旁,這也是李婷宜正式擔任女主角、初露頭角的一部電影,她也曾是後來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還珠格格》中「小燕子」的初定演員之一。
只可惜,李婷宜的角色就如同其他威武的成龍電影一樣,在這樣一位能打善戰、又四面招桃花的「英雄」身旁,女朋友的定位就只存在於淺顯的「女性弱勢」表達而已。而真正的女主角應該算是那位在無意間拍下了毒梟犯罪的關鍵證據又陰差陽錯得丟失了證據的,金髮碧眼的洋女郎。
片中也加入了周華健、洪金寶等本土觀眾熟悉的東方明星臉孔,增加詼諧笑料。
該片在整體的運籌帷幄上並不如成龍後來進軍好萊塢的幾部電影出彩,最大的賣點依然是成龍在動作片中大膽的特技場面,比如一輛巨大的貨櫃皮卡撞向幾十輛豪車,主角必須在生死存亡間逃脫,又比如在商場內、火車上的快速奔跑以及爆破場面,足以令買到這場電影票的觀眾直呼過癮。
我們可以從《一個好人》中窺見,成龍想要打入好萊塢的野心,他極力得用西方的幽默去融入這個「身在異鄉」的故事,一些喜劇笑料也都接近於蓋.裡奇式的英國黑色幽默,包括對於「性」、「女友」的調侃。
而對於片名,《一個好人》(MR. NICE GUY)成龍也並沒有在電影中交代清楚,雖然他飾演的男主角本身只是個烹飪師傅,意外地陷入了一場黑白勢力角鬥,但他身手不凡的能力暴露了主角的「英雄」設定,仍然離開草根有些距離。
劇情缺乏足夠的原創性,但在近90分鐘的電影中,成龍與洪金寶能夠順利地將打鬥、喜劇、家庭、愛情等元素拼湊在一起,在當時也足以拿下票房冠軍。畢竟,從規模和類型上而言,這樣的賀歲片就值得觀眾花錢進影院了。
香港影院裡,王家衛的電影《春光乍洩》正在上映。那一年年末,內地賀歲電影鼻祖《甲方乙方》在北京亮相,裡面一句經典臺詞後來被無數次借用、修改和詮釋——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撰文:三嬸、房事勤、餘博、若溪、伶小姐、劉恩柱
有 一 種 電 影 叫 香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