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坐月子,很多年輕媽媽都不當回事,結果後來關節痛,連抱寶寶都困難,手指無力,其實這些都是坐月子時忘記護理關節,而留下的月子病。
懷孕的時候孕媽媽體內各項激素的變化,讓她們體內堆積了一些水分,等生產之後激素迅速下降水分無法及時排出,所以媽媽們才會感到關節腫脹、疼痛。
而且媽媽們還要每天抱娃,寶寶的重量全部積壓在胳膊上,當然更會導致關節疼痛,所以有時候老人說的好好坐月子,並不是空穴來風。
用溫水清潔
生產氣血兩虛,產後媽媽們的體質和抵抗力都比較弱,想要預防產後關節疼痛,就要多聽過來人的話,做月子期間不能用涼水洗澡、清潔。
尤其是現在天氣寒冷,水都是冰冷刺骨,一些洗衣物、洗菜之類的家務,做月子時最好都不要幹,如果一定要做的話也記住要用溫水。這樣就能避免關節受涼而引起腫脹、僵硬等。
產後排汗
產後關節中積攢的水分不能及時排出,而留存在體內,就會導致寶媽關節疼痛和風溼,所以產後一定要注意排汗,將體內積攢的體液排出。
很多媽媽自己也發現,產後特別愛流汗,這並不代表體虛,不能進補擾亂排汗進程,相反需要多吃一些利於排洩、利於排汗的食物,促進體內水分排出。
注意保暖
在坐月子期間一定要注意保暖,而且不光是月子期間,在產後的2年內最好都要注意,冬季不能為了好看而穿的美麗「凍」人,夏季也不能為了解暑而過度貪涼。
除了全身保暖,月子期間還要注意各個關節的保暖,在冬天坐月子不要忘記頭上帶護額,手腕、腳腕佩戴護膝和護腕,防止寒氣進入關節。
補充鈣質
其實產後關節疼痛,除了坐月子期間沒有好好護理關節之外,還跟體內鈣質流失太多沒有得到及時補充有很大關係。
媽媽們在生產之後體內鈣質大量流失導致的骨質疏鬆,也會引起關節疼痛,所以在產後千萬不要忘記補鈣,多吃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但不限於排骨湯、肉類、蝦皮等等。
產後補鈣首先考慮的方式最好是以食補為主,至於補鈣的保健品或者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再使用。
現在產後關節疼痛越來越常見,嚴重甚至會導致骨質疏鬆、風溼和痛風,為之後的生活帶來巨大不便,所以媽媽們在坐月子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護理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