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爆炸奇聞 華盛頓大學黑人歷史學女黑人教授其實是白人猶太人...

2020-12-21 中國小康網

中國小康網9月4日訊 老馬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非洲裔美國人歷史教授被公開認定為黑人,現在承認她是堪薩斯城的白人婦女,多年來一直在為自己的種族撒謊。

傑西卡·克魯格(Jessica Krug)周四透露,她一直對自己整個職業期間假扮黑人說謊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38歲的傑西卡·克魯格(Jessica Krug)周四在一個相當於重磅炸彈的帖子中透露,她整個職業生涯中都在謊稱自己黑人,並承認欺騙了她的朋友和同事。

她在博客文章「真相和我的謊言的反黑人暴力」中說,她是白人,猶太人,在堪薩斯城長大。

她寫道:「在我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裡,我所做的一切舉動,建立的每一種關係都植根於這種亞麻油有毒的謊言土壤中。」

「在我的成年生活中,我的生活逐漸變化,我迴避了在堪薩斯城郊區的白人猶太孩子的生活經歷,在黑人無權認領的各種身份下,我無權更改:首先是北非黑人,然後是美國黑人,然後加勒比海地區紮根的布朗克斯·黑度。」

在今年6月以她的社會活動家傑西卡·拉·邦巴拉拉(Jessica La Bombalera)的假名在線上發布的一段視頻中,克魯格譴責了「所有這些白人紐約人,他們讓我們等了四個小時才能夠講話,然後又不願與黑人和土著在一起的紐約人。「

她補充說:「我所有的站起來的兄弟姐妹,站著的黑色和棕色兄弟姐妹都有很大的力量。」

克魯格(Krug)在網上的傳記中將自己描述為「一個不悔改,不變形的孩子」。她的書《逃亡的現代性》(Fugitive Modernities)承認:``我的祖先屬於無名氏,他們將生命放到了未來,他們沒有理由相信可能或應該存在...這些人的名字我不能為了自己的安全而說,無論是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安哥拉或巴西。」

克魯格的網上供述讓人想起關於雷切爾·多爾扎爾(Rachel Dolezal)的醜聞,雷切爾·多爾扎爾(Rachel Dolezal)是華盛頓州前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領導人,於2015年被暴露為假裝是黑人的白人婦女。

擁有博士學位的克魯格(Krug)稱自己為「文化水鬼」和「膽小鬼」。據《衛報》報導,她獲得了朔姆堡黑人文化研究中心的資助。

在2009年,她被公認為Fulbright-Hays國外博士論文研究獎學金。

她在布朗克斯區的鄰居安娜·安德森(Anna Anderson)告訴DailyMail.com,克魯格會稱呼她為「白色垃圾桶」,並告訴安德森,她正在奔跑使自己的社區變得「紳士化」。

克魯格(Krug)在她的中號帖子中說:「多年來,我曾想過結束這些謊言,但我的怯懦總是比我的道德準則更有力量。

``我知道是非。我知道歷史。我知道力量。我是膽小鬼。沒有愚昧,沒有清白,沒有主張,沒有捍衛。多年來,我在各方面都犯了錯誤。

相關焦點

  • 喬治華盛頓大學"黑人"女教授坦白自己其實是假扮:"裝成黑人便利太多了!"
    文章題目是《真相,以及我那些暴力的反黑人謊言》,其中披露了關於她本人隱瞞多年的一則巨大謊言:這位現年38歲大學教授坦言,她多年來一直假扮黑人,但她的真實身份卻是一位如假包換的猶太人。Krug教授在文章中透露,這一切,從她小時候就埋下了伏筆。童年時期,她的心理醫生就診斷她患有嚴重的「逃跑創傷後遺症」。
  • 美國大學女教授自曝,為什麼白人多年假冒黑人?
    傑西卡·克魯格(Jessica Krug)是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女教授,自2012年起教授非洲歷史課。她還寫了大量關於非洲、拉丁美洲和僑民等方面的文章。9月3日,她發表的一篇題為「我的謊言的真相和反黑人暴力」的博文中自曝,她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假扮黑人成功地騙過所有人,愚弄了全世界。
  •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傑西卡...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在社交媒體上被迫承認,他一直謊稱自己是有色人種,因此失去即將獲得的教職。繼教授後又有獲得教職的博士假扮黑人,美國高級人才為何這樣做?維託洛·哈達德上周在Medium上發表了兩個帖子致歉,並宣布他們將辭去該校助教協會聯合主席一職。
  • 黑人男孩慘死近70載後仍遭白人種族主義者墓前擺拍|黑人歷史月
    那一天,密西西比大學三個白人學生面帶笑容舉著AR-15等槍枝在一個提爾紀念牌前的擺拍傳遍網絡。這張照片最初可能是在3月份發布於一個私人Instagram帳戶上,在被刪除之前已獲得274個贊。是怎樣根深蒂固的仇恨才會連個紀念牌都容不下?這些大學生擺拍時心裡在想什麼?他們多麼年輕!他們的年紀不更證明了黑人歷史月的存在極其必要嗎?
  • 美國黑人平權運動百年簡史
    1917年,數千名抗議者在悲哀的沉默中走上曼哈頓街頭,以應對東聖路易斯種族暴動,這場暴動造成數十名黑人喪生,成千上萬人成為無家可歸者。一個世紀之後,與1917年的默示抗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4年麥可·布朗在密蘇裡州弗格森被一名白人警官槍殺後幾天拍攝的照片。
  • 惡意嫁禍黑人?美一白人用化妝品偽裝成「黑人」,跟蹤槍殺一女子
    自2020年5月,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壓致死後,引發了關於「黑人在美國生存」問題數月抗議。隨後,多起黑人在美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案件爆出,促使抗議示威活動持續不斷。儘管如此,黑人在美仍難得到白人的友好對待。近日,美媒爆出,竟有白人化妝成「黑人」行兇,惡意嫁禍給黑人。
  • 靈魂拷問:白人攝影師還能給黑人拍照嗎?
    《白人攝影師還能給黑人拍照嗎?》這是昨天法國《世界報》一篇文章的題目,在推特上一經發出,便引起輿論譁然。 「諷刺挖苦」是法國人的強項:黑人還能用相機嗎?別忘了相機是白人發明的。
  • 白人與黑人結婚,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接近白人膚色
    非洲撒哈拉以南的是黑人,歐洲、北美洲是白種人,亞洲東部和北部的是黃種人。在這個人種中,最為突出的的人種是黑人,黑色的皮膚,卷卷的頭髮,厚厚的嘴唇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在一般大眾眼裡,白色的皮膚可能會更被眾人所喜歡。在中國,一句俗語曾說過,「一白遮百醜」就說明白色的膚色更是亞洲人民容易接受的美麗。但是其實在黑人中對皮膚黝黑的膚色趨之若鶩。認為越是黑色的皮膚越是健康的、漂亮的膚色。
  • 藏在白人男性背後的英雄,這個剛去世的黑人老太太有多牛?
    然而當時,鎮上大部分的黑人孩子只讀到初中,便會輟學回家。而凱薩琳的天才之路,才剛剛開始。她接連跳級,14歲就完成了全部高中課程,並拿到了西弗尼亞州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說是首批,其實也只有三位黑人,而凱薩琳是唯一的女性。雖說進入了高等教育的殿堂,但她面對的非議和質疑才剛剛開始。課堂上,白人教授公開嘲諷,不相信凱薩琳憑實力能考到研究生。白人同學們也對她冷嘲熱諷,充滿敵意。
  • 美國黑人男星稱白人缺少黑色素,未進化完全是野蠻人被指種族主義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7月14日報導,美國著名歌手、主持人、流行天后瑪利亞·凱莉的前夫尼克·卡農在接受採訪時抨擊白人,稱白人皮膚 「少了一點」黑色素,所以「沒進化完全,更接近動物」,聲稱「猶太人都想變成黑人」。目前,他正面臨反猶太主義和種族主義的指控。
  • 這些你以為是白人的球星,其實都是實打實的黑人
    NBA有一類長著一副白人面孔的球員,膚色和長相都趨同於白人,與傳統黑人球星長相併無太多相似之處。但是卻往往被劃分到黑人行列,眾所周知美國劃分膚色是按照「一滴血」原則。就是說如果你有一點黑人血統即使長得再像白人,在美國社會也會被劃分到黑人行列。在美國種族是複雜的社會問題,一些長著白人面孔的球星往往也更樂意接受自己的黑人身份。
  • NASA 以首位黑人女工程師名字命名其華盛頓總部
    來源:網易科技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 (NASA)日前宣布,將以該機構首位黑人女工程師瑪麗 · 傑克遜 (Mary Jackson)的名字命名其位於華盛頓特區總部。傑克遜以及其他黑人女工程師、數學家凱薩琳 · 詹森 (Katherine Johnson)和多蘿西 · 沃恩 (Dorothy Vaughan)的工作,都在 2016 年電影《隱藏人物》(Hidden Figures)中得到了講述。
  • 比黑人更慘的一群白人,被諷為「紅脖子」,他們正拼命保護川普
    今年美國的種族主義暴亂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全球各國的關注,讓外界深刻地認識到了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腐敗一面,黑人在美境內受到的歧視超乎人們的想像。但其實黑人還尚且不是該國境內最悲慘的群體,有一群白人的生活比黑人還不如,他們被諷稱為「紅脖子」。
  • 騷亂陰影下的美國警察:讓黑人當警察,他們就不會歧視黑人嗎?
    根據研究組織「警察暴力執法地圖」提供的數據,非裔美國人受到警察暴力對待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5倍。無獨有偶,《華盛頓郵報》從2015年開始的一項調查發現,即使沒有表現出對警察造成威脅,黑人犯罪嫌疑人被射擊的概率是其他種族的3倍。
  • 美媒:拜登選擇黑人加印度裔混血女做副總統候選人的意義 吸黑人和...
    卡馬拉哈裡斯是黑人和印度裔混血美國廣播公司發表評論認為,哈裡斯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亞裔美國人,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成為兩個主要政黨中的任何一個的總統大選或副總統大選候選人。(哈裡斯的母親在印度出生,父親在牙買加。1960年代,他們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相識。)
  • 黑人國防部長出現了!黑人副總統!美國黑人總統之路還要走多遠
    據歐洲歷史學家們估計,從15世紀到19世紀,奴隸貿易導致非洲人口減少了一億,其中五分之四在抓捕過程中死亡,約有1200萬到4000萬非洲黑人被歐洲列強販賣到世界各地,在運輸的途中又有一半人死亡。1776年《獨立宣言》發表時,奴隸制在北美十三個殖民地是合法的。美國國父華盛頓就是個大奴隸主,華盛頓去世時家裡有316名黑奴。
  • 女黑奴的真實生活,在黑人圈子是母親,在白人圈子是機器
    01 女黑奴被送到哪裡那些被白人選中的女黑奴會被送到兩個地方。一個是種植園。在那裡女黑奴充當田間的勞動力。她們要起早貪黑,不停地幹活,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不管風吹日曬,她們都得堅守崗位。所以,那些被安排到農場的女黑奴,往往會在夜晚默默祈禱。另一個是奴隸主的家中,即在農場主的家裡擔起洗衣做飯,縫縫補補等工作。但不管哪一種,在白人的眼裡,女黑奴除了是勞動力以外,還是重要的生產工具。而這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女黑奴在黑人的圈子裡是母親的角色,而在白人的圈子裡則是一個造人的機器。女黑奴是被允許和男黑奴成親的。
  • 偏袒黑人拉丁人?耶魯大學遭川普政府起訴:歧視亞洲人白人學生
    據了解,在美國,黑人一直生活的非常「困難」。美國一些精英階層當中,黑人身影非常少,而且美國警察對黑人「暴力執法」時常發生。因為美國警察擁有開槍清除隱患權力。 美國川普政府狀告耶魯大學 根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在最近,美國司法部直接起訴美國耶魯大學。起訴原因是耶魯大學在招生當中存在種族歧視行為,受到歧視人種為白人以及亞裔。在美國,種族歧視一般發生在黑人身上,可是現在耶魯大學竟然被起訴歧視白人,這完全就是「破天荒」。
  • 美國黑人出生率比白人高,黑人會超過白人嗎?美國會不會變南非?
    南非在黑人取得國家統治地位之前,南非是一個典型的種族歧視國家,少數白人佔據著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幾乎所有的權利,黑人雖然人數更多,但是卻毫無地位可言。而南非的種族歧視政策,雖然將南非帶入了非洲最為發達國家行列,但是也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最終,人數佔據優勢的黑人推翻了白人的統治,黑人第1次成為這個國家的主人。而伴隨著黑人的勝利,南非也由曾經的有核國家淪落為如今貧民窟遍地、搶劫殺人隨處可見的典型非洲式國家。
  • 二戰戰俘營中的鄙視鏈,不僅猶太人遭到屠殺,黑人的下場也很悽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奉行種族主義,他們認為雅利安人是高貴的種族,於是就有了屠殺猶太人的種族清洗,二戰中最臭名昭著的暴行之一,有近600萬猶太人死於這場種族清洗。不過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的種族主義罪行遠不止於此,他們有著「科學而縝密細緻」的標準,在發現猶太人之外的其他有色人種,也會採取嚴酷的滅絕政策。對於黑人和混血人種的歧視比猶太人更加嚴重,戰爭中盟軍一旦發現有色人種戰俘,採取的殺戮會更加殘酷。而這些對非洲黑人戰俘的屠殺,有很深的種族思想,很多是私人行為,上級並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