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黑奴的真實生活,在黑人圈子是母親,在白人圈子是機器

2021-01-09 華夏史普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三角貿易中,身強力壯的年輕黑奴是白人奴隸主的主要首選,但除了這一群主要的勞動力以外,他們還會選擇一些年紀比較小的小黑奴,以及年輕漂亮的女黑奴。

其中,女黑奴的價格還要比男黑奴的價格要來得高。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市場價格,是因為女黑奴在整個奴隸販賣中充當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即維持黑奴的繁殖工作。

十八世紀,美國黑奴的進口數量遠不及巴西,但是美國總的黑奴數量確實西半球各個國家中最高的。而讓美國佔領榜首之位的正是那些被賣到北美洲的女黑奴。

01 女黑奴被送到哪裡

那些被白人選中的女黑奴會被送到兩個地方。

一個是種植園。在那裡女黑奴充當田間的勞動力。她們要起早貪黑,不停地幹活,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不管風吹日曬,她們都得堅守崗位。

一旦到了農忙時節,田地裡的棉花成熟了,她們還要帶上一個小袋子和一個大的籃子去到田地裡採摘棉花。

採摘多少棉花,需要由種植園主說了算,如果工作量達到了,那麼她們可以相安無事,可如果沒能達到要求,那麼等待她們的將會是農場主的一頓毒打。

所以,那些被安排到農場的女黑奴,往往會在夜晚默默祈禱。

另一個是奴隸主的家中,即在農場主的家裡擔起洗衣做飯,縫縫補補等工作。但不管哪一種,在白人的眼裡,女黑奴除了是勞動力以外,還是重要的生產工具。

而這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女黑奴在黑人的圈子裡是母親的角色,而在白人的圈子裡則是一個造人的機器。

女黑奴是被允許和男黑奴成親的。不過,他們的婚姻並得不到法律的保護,白人允許他們結為夫妻是另有目的。即讓女黑奴大量生產小崽崽,讓農場主的黑奴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數值。

02 女黑奴的兩種身份

所以,在白人的圈子裡,女黑奴就是一個生產工具。白人為了鼓勵女黑奴生產,他們規定了一項福利,即如果能夠生滿十個孩子,那麼這位女黑奴就有機會可以獲得自由。而女黑奴不僅要一次又一次地忍受生育的痛苦,還要一次又一次地忍受和自己孩子分別的痛苦。

因為,等小黑奴長到一定年紀的時候,白人便會將他們賣出去。黑奴母親有時候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而選擇自己結束他們的生命,以免再次遭受白人的虐待。

這也就涉及到女黑奴的另一個圈子,即黑人圈子。在這個圈子裡,女黑奴是一位妻子,也是一位充滿母愛的母親。孩子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肉,所以身為母親的奴會儘量保護好孩子們的安全。當奴隸主要來拆散她們的時候,黑人母親便會將孩子藏在山洞裡保護起來,等到白人販賣小黑奴的風聲一過,她們再將小黑奴給帶下山。

而那些失去孩子的黑人母親則失去了精神支柱,整日鬱鬱寡歡。白人為了調動起女黑奴的積極性,最終也做出了一些讓步,即允許十歲以下的孩子能夠和自己的母親生活在一起。但是這又有什麼用,他們終將要被拆散,獨留下一位老母親在原地苟延殘喘。

這就是奴隸貿易時期,女黑奴的真實生活,一面是母親,一面是機器。

相關焦點

  •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萬惡的黑奴貿易,其實黑人在賣黑人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眾所周知,黑奴貿易一直是人類歷史上最可恥、最卑劣一段記憶,尤其是對於非洲黑人這一族群來講,更是巨大傷痛。在大西洋的海底深淵,不知道埋葬了多少黑人奴隸的骨骸。
  • 白人與黑人結婚,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接近白人膚色
    這裡我們思考幾個問題,黑人如果與其它人種結合是否會弱化自己的膚色?需要多少代混血,才能擁有白人的特質?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必須了解遺傳的膚色主要是依據於爸爸還是媽媽,遺傳特性由什麼決定的。眾所周知,以前黑人地位是非常低的。黑人被當做奴役進行貿易交易,15世紀中葉至17世紀中葉,為黑人貿易的初期。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為第二時期,當時美洲種植園發展,黑奴貿易也就成為這一時期的潮流。
  • 女黑奴淪為生育「機器」,生下奴隸主的混血子女,能母憑子貴嗎?
    在古埃及,奴隸需要負擔沉重的徭役,相傳金字塔也是由他們所建立;在古希臘,國民的生活與如今幾乎沒有差異,每個孩童都會進入學校學習,並且培訓他們的各項技能,做到全面發展,但之所以古希臘在那個時代能實現如此程度的文明,同樣也是建立在大量奴隸作為勞力的基礎之上;我國的奴隸制雖然在戰國時代就基本結束,但是這一階級卻始終存在,他們同樣是社會中最低賤的人群,子女不能參加科舉
  • 白人富翁修複種植園講述黑奴的過去
    「儘管來質問我吧」,卡明斯說,「我已經被問了所有的問題,比如是不是為了白人的負罪感,是不是一個白人想借黑奴的歷史賺錢。不過我想說的是,難道你們不覺得那段奴隸制的歷史很重要嗎」。說著,卡明斯沉默了,他在談話中總是這樣。「是的,我研究過它,而你們從來沒提起它」,卡明斯重新開口,「那就由我先來說吧」。
  • 曾擁有百餘名黑奴,用黑奴牙齒做假牙
    這就像那一場三角貿易,無數的黑人被迫淪為白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工具。他們被販賣到美洲大陸,成為種植園中最為辛苦的農奴。他們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而且還要忍受著奴隸主們的無形的壓迫。有些女黑奴則成為奴隸主家庭裡的女傭,他們不僅要為奴隸主家庭服務,還要肩負起替奴隸主生兒育女的義務。
  • 美國解放黑奴後,為何黑人卻沒有很開心,白人有新手段控制黑人
    他想要把南方的黑人給解放了。林肯對南方的政權說,如果他們不打算把武器放下,不打算彼此之間化幹戈為玉帛,那麼他就要把南方的那些黑人奴隸給釋放成自由人。林肯的這一決定頒布之後,南方的眾多黑奴紛紛響應林肯的號召,他們從原本的莊園裡逃脫出來,並且加入到了北方戰隊中。這一宣言的頒布,也讓黑奴們在法律上重獲了人身自由。
  • 黑奴與棉花
    早期的種植園裡,黑奴只是配角,移植自英國傳統的白人契約奴才是勞動主力。他們為換取跨洋旅費和在殖民地立足的機會,以一紙合約出賣了自己。獨立前的一百年裡,價格低廉、身強體壯的黑奴湧入北美殖民地,才逐漸在維吉尼亞與馬裡蘭的菸草種植園取代了白人契約奴。棉花擊敗菸草的時代,也是黑奴貿易膨脹的時代。正如斯文·貝克特在《棉花帝國》中的統計,從1783年到1808年,美國總共購買了17萬奴隸。
  • 找到自己的生活圈子
    就像一面鏡子,把自己真實的一面展示出來。我發現,除了天貓京東遊戲等,很多彈出窗口廣告都是和自己的職業有關。QQ也是一樣的,加好友時候,它給你推薦的好友,就知道自己是那個「級別」的人。我平時的那個QQ,推薦的好友,全部是這個農資行業或者是與這個行業有關的。我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全部都精挑細選,一點都不含糊,都是這個圈子的。我印象中的社區論壇就是一個生活圈子,淘寶是購物圈子,是個交易圈。
  • 中國品牌黑人牙膏,為什麼會歧視,起源於華盛頓的黑奴假牙
    在種族歧視的浪潮之下黑人牙膏出現了擬改名的事件。目前英文名的黑人牙膏已經從「黑人」改為了「達利」,但中文名還仍然是「黑人牙膏」。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還是因為種族歧視的問題。種族歧視,在美國歷史上已經持續了四百多年。有一些當事人反映,在這幾百年當中,黑人問題從未間斷過。而這一段歷史是從十五十六世紀的「三角貿易」開始的。
  • 納什曬全家福,5孩全是白人,「因妻子生黑人孩子而離婚」不實
    在中國的NBA粉絲圈子中流傳著一個傳言--前太陽隊傳奇球星納什(Steve Nash)因為白人妻子生出了一個黑人孩子,在孩子出生後第二天便遞交離婚申請書。不過如今納什曬出了自己五個孩子的同框照,真相卻出人意料。
  • 黑奴販子的歷史:阿拉伯人最兇殘,黑人最貪婪
    為什麼黑奴貿易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不僅僅要歸功於西方國家作為消費者對於資本主義積累的迫切需要,更是因為販賣黑奴的完整鏈條已經被兩個人群建構完善,這就是在黑奴貿易鏈條中最兇殘的阿拉伯人以及自己坑自己的貪婪的黑人。
  • 為何白人美女喜歡嫁給黑人運動員,因為身體好尺寸大?
    大家都知道黑人的身體素質要比其他膚色的人強壯很多,特別是在體育競技領域我們可以看見眾多黑人遠動員的身影。在我國由於生活習慣的差異,很多女孩子並不喜歡和黑人交往,但在國外可以經常看見白人美女和黑人談戀愛。大家都知道在國外仍有許多白人看不起黑人,那麼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白人選擇和黑人運動員在一起呢?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們身體好,尺寸大?其真正原因還是很現實的。
  • 女黑奴的悲慘人生,被當繁衍工具「圈養」,一生僅做這2件屈辱事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好像想給自己更好的生活也確實不能放棄對金錢和權勢的追求。但是,還有一句古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世上沒有人不愛錢,沒有人不想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但是在追求這些的過程中,還有許多美好是我們不應該遺忘的,今天我們來講講喪心病狂的黑奴貿易。
  • 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年代,一個白人記者化身黑人
    周二的一堂課講話語分析,教授給我們看馬丁·路德·金上世紀60年代兩場演講的錄像。 這位美國民權運動領袖也是一位父親,他說:「我有一個夢想,希望我的四個孩子,有一天能生活在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來評價他們的國度。」 當時有一種辯解的聲音說,黑人被歧視不是因為膚色,而是個人素質問題,如果品格優良,一樣會受到尊重。
  • 黑人國防部長出現了!黑人副總統!美國黑人總統之路還要走多遠
    英國等國在美洲種植園的發展,刺激了黑奴貿易,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是黑奴貿易的興盛期。英國販賣的黑奴數量也最多,在黑奴貿易中獲得的利益也最多。英國販賣的奴隸達到300萬人,其中有三分之一在販運的過程中餓死或病死。
  • 為什麼美國成功的黑人都喜歡找個白人當老婆?
    為什麼美國成功的黑人都喜歡找個白人當老婆?在美國,語言上是不可以講種族歧視的,但是,實際行動上,美國人時時刻刻都在踐行者真正的種族歧視。這就是口嫌體直,這就是口是心非。在美國真正的主流,永遠都是白人,而且是清教徒的英格蘭蘇格蘭白人。
  • 為什麼美國警察跟黑人不對付?因為他們前身就是「奴隸獵人」
    美國原是以農立國,農場需要廉價勞動力,本土人不多,才從非洲西部引進黑奴。這些黑奴在當時並沒有被當做人,在運輸過程中,如果船太重了,船員可以隨意將黑奴拋入海中。黑奴被視為物品和財產,與牛羊無異,不僅可以販賣,還可以隨意處置,女黑奴完全像主人家的貓狗,生下的孩子也視為主人的財產。
  • 從零元購說起,美國黑人的社會地位是如何形成的
    紅脖子的前輩把整個社區都給燒了,黑人在白人面前就不能富。 好了,正好從這裡,我們可以說說黑人地位的改變,我們知道黑人在一開始到美國的身份是黑奴,林肯時期黑奴在法律意義上被解放,但實際上呢,地位還是不高,南方就不用說了,黑奴只是政治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要在種植園幹活的黑人依然要被白人園主控制,甚至更殘酷,因為原來白人種植園主還要考慮黑奴是自己的財產,不能使用過度,而解放後的黑奴就不是自己的財產,隨意處置甚至以暴力打殺也是常見事
  • 11歲黑人女孩一夜暴富,成百萬富翁,追求者上千,還被宣布為白人
    幾個世紀前,當黑人以被迫的方式,來到北美這片大陸時,他們就成了飽受欺凌的對象。美國內戰後,雖然名義上黑人不再做奴隸,但是當時的美國社會,對他們的偏見依舊是根深蒂固,這種情況知道上個世紀60年代之前,都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以至於一百年前,發生了一出「指鹿為馬」的荒誕故事。
  • 美國大學女教授自曝,為什麼白人多年假冒黑人?
    傑西卡·克魯格(Jessica Krug)是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女教授,自2012年起教授非洲歷史課。她還寫了大量關於非洲、拉丁美洲和僑民等方面的文章。9月3日,她發表的一篇題為「我的謊言的真相和反黑人暴力」的博文中自曝,她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假扮黑人成功地騙過所有人,愚弄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