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橋區美麗鄉村譜新篇 村莊「蝶變」換新顏

2021-01-16 瀟湘晨報

時值冬日,走進埇橋區大店鎮四鋪村,一條條暢、潔、綠、美的硬化道路直通家門,一排排整齊大氣的民居讓人感受到田園村居的溫馨愜意,休閒廣場、大舞臺美麗大方,閒暇的村民跳著廣場舞、打著太極拳,生活中處處透出難以掩飾的喜悅……村莊蝶變,淵源有自,這一切都得益於埇橋區紮實開展的美麗鄉村建設。

「十三五」以來,埇橋區按照「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總體要求,與脫貧攻堅、土地增減掛、鄉村振興等工作有機結合,統籌推進51個省級中心村建設和23個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精心打造出「甜美關湖」「孝賢閔祠」「詩畫鎮頭」「山水嶽喬」等一批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推動了美麗鄉村由「一片美」向「整體美」、由「環境美」向「發展美」、由「一枝獨秀」向「花開滿園」轉變。

強化要素保障,實行項目化管理。區委、區政府把美麗鄉村建設納入重點項目推進,通過項目化管理,嚴格落實要素保障,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各項任務落實。積極整合土地增減掛、安全飲水、汙水治理、道路暢通、綠化提升等項目資金向美麗鄉村傾斜,2016年以來共投資12.6億元用於美麗鄉村(鎮)建設,保障了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需求。

強化工作聯動,實行團隊化推進。區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堅持半月一調度,運用「六個一」(一個項目、一名牽頭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個工作班子、一個倒排工期計劃、一抓到底)工作機制抓包保;區直相關單位各負其責、通力合作。鎮村實行「四個一」工作法,組建一套專班、盯住每一個環節、開好每一次例會、明確一方責任,確保質量與進度同步實現。

強化過程監管,實行民主化操作。美麗鄉村建什麼,群眾說了算。無論是謀劃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還是興產業、促文明,都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美麗鄉村怎麼建,群眾全程管。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讓群眾全程參與建設事項的監督和管理;美麗鄉村建得咋樣,群眾來評判。各村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確保美麗鄉村建設讓群眾滿意,使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強化特色培植,實行個性化打造。在保留皖北農村風貌、充分尊重原有村落格局、建築風格和人文環境的基礎上,深挖歷史文化底蘊,依託傳承傳統文化和鄉村資源稟賦,全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個性化「名片」,做到「一村一主題、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以創新的理念抓產業,推動農業升級換代,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提升村集體「造血」功能,促進「建設美麗鄉村」向「經營美麗鄉村」轉變。「十三五」期間建成的46個省級美麗鄉村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達到35.6萬元,最高的嶽喬村達到了105.6萬元,為美麗鄉村長效管護和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埇橋新聞網 吳繼忠)

【來源:宿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樅陽縣山河村:美麗鄉村解鎖「蝶變密碼」
    美麗鄉村市級特色自然村建設點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迎來送往,見識過山山水水,最美的還是我們村。」54歲的山河村村民高厚旺是一名計程車司機,日常工作就是載著乘客東奔西走,見識過大城市的繁華,小城市的宜居,他的內心始終縈繞著對家鄉的深情。樅陽縣白柳鎮山河村怎樣留住鄉愁?
  • 宿州市埇橋區:創新機制整治鄉村環境
    去年以來,宿州市埇橋區以「集中整治髒亂差,乾乾淨淨迎小康」為主題,以「五清一改」為重點,通過「比擔當、比盡責、比實績」「亮工作、亮進度、亮成效」,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到村莊清潔行動中來,使鄉村面貌煥然一新,為助推鄉村振興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高位推動,夯實工作責任。
  • 最美的青春譜新篇!CCTV-1《最美的鄉村》重磅首播
    最美的青春建設最美的鄉村!由《最美的青春》原班人馬傾力打造,電視劇《最美的鄉村》今晚重磅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最美的鄉村》央視預告片電視劇《最美的鄉村》以真實的扶貧故事為基礎,從基層扶貧工作者的視角切入,通過三個各具特色又相互串聯的單元,奏響一段動人的田園勵志曲。最美的青春譜新篇!
  • 埇橋區大營鎮婦聯:巾幗力量齊動手 美麗庭院共創建
    埇橋區大營鎮婦聯:巾幗力量齊動手 美麗庭院共創建 2020-12-12 2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麗鄉村織錦繡 環境蝶變留鄉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臺山市海宴鎮五豐村迎來美麗蝶變。東風村的蝶變是江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我市先後部署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村環境整治、「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3+2」行動(「廊道」整治)。全市所有村莊已完成人居環境基礎整治任務,80%以上村莊達到乾淨整潔村標準。一條條村莊向「潔淨美」鄉村邁進,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新春新景換新顏,美麗隆陽大變樣,幸福居民笑開懷!
    新春新景換新顏。東城新氣象,老城換新顏。和平路、仁壽門、彩虹路、網紅街……一個個「點」亮起來,串成「線」,形成「面」,讓隆陽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各部門積極主動奮發實幹起來。城市人居環境提升涉及全區5個街道,區區城管、住建、市場監管等10餘個區級相關部門。通過完善評估機制,不僅讓各部門為街道打分,各街道也對區級部門服務質量和效率進行綜合評價。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吹拂著清爽的晨風,走進一個個顏值靚麗的村莊,眼前是整潔的街道、蒼翠的綠樹、盛開的鮮花和一張張村民的笑臉。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
  • 【關注】鄂城區碧石渡鎮李家境村:美麗鄉村展新顏
    鄂城區碧石渡鎮李家境村:美麗鄉村展新顏在外打工多年的碧石渡鎮李家境村村民魯三春最近決定回鄉創業。他之所以下定決心,緣於村裡的巨變。「汙水管網建好了,公廁乾淨了,過去的『髒亂差』不復存在,家鄉越來越美。」他由衷感嘆道。
  • 山東威海經區橋頭鎮美麗鄉村煥新顏
    山東威海經區橋頭鎮大院村煥新顏  沿著村東南側往裡走,大院村新的公共服務中心主體建築已經完成,施工人員正熱火朝天地進行內部施工。大院村黨支部書記劉玉莎介紹說,新的服務中心將改變老村委與服務中心相重疊、村莊缺少公共活動設施的問題,滿足群眾多樣化文化生活需要。  最近這段時間,村民們經過村口總要停下來,看看施工進展情況,用劉玉太的話說,未來的生活,太有盼頭了。
  • 昔日黃河岸 今日換新顏 ——舊城鎮的新村葵堌堆
    昔日黃河岸 今日換新顏 ——舊城鎮的新村葵堌堆 2020-09-23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蘇州~吳江七都鎮長橋村,這個「經濟薄弱村」,美麗蝶變!
    步入吳江七都鎮長橋村,寬敞乾淨的村道,整潔無雜物的村莊,令人爽心悅目。隨意擇一方院子,搬一把竹椅,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愜意而美好。從以前的經濟薄弱貧困村到如今的美麗鄉村,長橋村積極探索脫貧模式,藉助「外力」,增強「內力」,激發「活力」,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轉變。
  • 【扶貧攻堅先鋒譜①】敢叫大山換新顏 ——記縣審計局駐花林寺鎮橫...
    【扶貧攻堅先鋒譜①】敢叫大山換新顏 ——記縣審計局駐花林寺鎮橫巖坪村工作組 2020-12-15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圖縣:村容村貌持續改善 為美麗鄉村「駐顏」
    「十三五」期間,安圖縣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目標,在改善村容村貌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績,鄉村面貌得到顯著改善,村莊舊貌換新顏,帶給廣大村民滿滿的幸福感。走進石門鎮北山村,一幅乾淨整潔、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新畫卷盡收眼底。村路寬敞平整、垃圾箱擺放有序、院落村舍整潔怡人。「美麗鄉村要靠美麗環境上底色」,北山村駐村幹部王強說,「自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垃圾清運回收模式後,村民生活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文明素質和環保意識也顯著提高」。如今,村子「顏值」高了,村民的幸福感也日益增強。
  • 海口:環境衛生潔美淨 美麗鄉村煥新顏
    近年來,海口結合生態文明建設,以村莊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垃圾汙水處理、衛生改廁、智慧環衛、綠化亮化等工作,有效整治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等現象,大大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海口的農村環境正在悄然變「色」。  農村的水變清了、地變乾淨了、道路變通暢了、村莊變漂亮了。
  • 為美麗鄉村「駐顏」
    「十三五」以來,我國各地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面貌得到顯著改善,村莊舊貌換新顏,帶給廣大村民滿滿的幸福感。  「三大革命」成效顯著  「以前我們家的廁所就是挖個土坑搭幾張木板,夏天臭氣燻天,到處都是蒼蠅和蛆蟲。」
  • 李家境村:美麗鄉村展新顏
    家門口新變化走進李家境村,一面面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手繪文化牆,十分引人注目。這些牆繪是今年才建成的。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該村對村民房屋外牆進行集中修繕和美化。今年以來,李家境村因地制宜實施民居改造、環境整治、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工程,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升生態環境質量。該村對路面進行硬化,發動村民在家門口種植花草,利用荒地種菜,等等。僅一年時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美麗鄉村,不僅要有外在美,更要有內在美。
  • 美麗鄉村再添「美麗畫廊」
    美麗屋場綻新顏 陳新輝攝村民們盈盈的笑臉,來往遊客的大聲讚嘆……所見所聞無不告訴你,美麗白箬鋪,鄉村振興之花正處處綻放。連片,繪就8公裡美麗新景穿越時空,一脈相承。2008年,光明村被確立為湖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白箬鋪的美麗鄉村建設拉開序幕。後得益於高標準的整體規劃,連片建設,美麗鄉村猶如燎原之勢,在這個鎮迅速蔓延。光明、黃泥鋪、金峙、大塘、勝和,形成一個覆蓋32平方公裡的光明大觀園,猶如一座「美麗磁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到這裡打卡遊玩。
  • 道德講堂丨共建美麗鄉村 共享小康社會
    唱一首歌曲: 《美麗鄉村》 活動中,大家齊唱《美麗鄉村》,歌聲唱出了對家鄉的熱愛。
  • 浙北鄉村的「蝶變」之路:美麗資源變身「美麗經濟」
    景在村中、村融景中,這樣的鄉村在浙江並不少見。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一直走在中國前列,從2003年決定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起,一場造福廣袤農村、億萬農民的戰略開始在浙江加速推進。經過十多年努力,浙江農民生活條件大為改善,公共服務基本實現城鄉均等,江南鄉村魅力再現。
  • 鋼錘鐵煉自學成才 平改坡舊貌換新顏
    廈門後垵村鋼錘鐵煉自學成才 平改坡舊貌換新顏——專訪泉州市凹凸耐建築裝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歷強圖:壽寧修竹村獨具慧眼 「平改坡」使舊貌換新顏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2015年,村裡正在建設「美麗鄉村」,迎來了屋頂「平改坡」的契機。同年9月,李歷強回老家時遇上了省住建廳的行家,頭一回聽說了「平改坡」的概念,對此產生濃厚興趣。萬事開頭難,但是李歷強和他的團隊早就想好了「平改坡」的開端,他首先帶隊到全省屋頂平改坡示範村——龍巖市洋畲村,學習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