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屬於慢性疾病,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徵,伴有心腦腎等血管以及器官實質性改變的疾病。
夏季,對於患有血管疾病的人並不是很友好。尤其是高血壓患者,稍不留意就會導致血壓不穩定,容易增加誘發併發症的風險。
夏季,血壓水平有什麼特點?
白天血壓偏低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在夏季都有一個普遍的特徵,白天血壓會偏低。
炎熱夏季溫度較高,導致皮膚血管明顯擴張,血壓也會逐漸下降。
夏季人們比較容易出汗,血管內的血液容量會減少,也會導致血壓逐漸走下坡路。
但也有少部分人,比如高齡、重症、合併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高血壓患者,在持續高溫時血壓不降反升。
夜間血壓會升高
研究發現,夏季高血壓患者夜間血壓比冬季更高高。晚上血壓升高可能與睡眠質量降低有關係。
高血壓患者常常伴隨焦慮不安,緊張呼吸加快,口乾舌燥等表現導致失眠症狀發生。
高血壓患者也會出現情緒激動的情況,此時也會伴隨睡眠障礙,到了晚上可能會影響睡眠質量。
長期失眠會導致血壓晝夜節律消失,加重高血壓,減弱降壓藥效果,從而導致血壓飆升,不利於血壓穩定。
高血壓者,夏季,謹記「三控、三慢、三補」,穩住血壓,防中風
三控
沒食慾時吃點話梅,可以嗎?要謹慎!
夏季沒有食慾,很多人會選擇吃一些酸梅,話梅,讓嘴裡有點味道幫助提高食慾,其實這種話梅的背後暗藏殺機。
果脯話梅裡不僅糖分含量特別高,其中鈉的含量也嚴重超標。簡單的對比,吃一把話梅相當於吃了一勺鹽,不同的是吃鹽你會覺得鹹容易被「齁住」,吃話梅不會覺得鹹,反而會更加開心,但是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鹽分。
朋友聚會,喝點葡萄酒可以嗎?要謹慎!
有傳言老年人喝點葡萄酒,可以疏通血管,對心腦血管健康有幫助,所以沒事就會喜歡倒一杯葡萄酒,看似養生,實則傷身。
實際上大量研究發現喝葡萄酒對心臟或者身體健康都可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加重病情,也會對肝臟負擔造成不小的壓力。
對於高血壓患者能儘量不喝酒就不喝,以免血壓飆升,尤其是在夏季,血壓容易波動,幅度不穩定,更不能喝酒。
炒菜不放鹽,多放點雞精可以嗎?要謹慎!
天天說高血壓患者要少吃鹽,那不吃鹽放一些味精雞精是不是就可以呢?其實這些調味品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鈉,顯然其中也存在鈉元素。
建議成年人每天食鹽量不要超過6克,食用味精的量也不能超過6克,畢竟攝入鹽分過多輕則水腫,嚴重的會損傷胃黏膜,對血壓穩定不利。
三慢
動作慢:
高血壓多為中老年人,本身血壓調節能力減弱,在平臥坐姿或者下蹲時,如果速度過快容易造成體位性低血壓,出現昏厥摔倒等情況。
所以在早上剛剛起床時是血壓波動幅度較大的時間段,一定要緩慢起床,以免造成血管衝擊太大,影響健康。
情緒慢:
緊張的情緒以及情緒的劇烈變化,都會導致自主神經興奮,從而分泌出更多的激素,刺激血管痙攣收縮。
容易導致急性意外事件發生,所以高血壓患者應該保持樂觀豁達的心情,遇事冷靜思考,不要暴怒、狂喜等衝動的情緒有助於穩定血壓,保護血管。
排便慢:
排便時也是一個危險的時刻,因為人在出現便秘時就會用力排便,此時負壓升高,血壓驟然飆升也會刺激到血管,甚至會引發血管破裂。
所以在排便時一定要慢一點,可以輕輕揉壓自己的肚子,也要在平時多攝入膳食纖維,多喝水更有助於潤腸通便,緩解便秘。
三補
補水:
夏季氣溫升高,人體排汗增加,其實人體排汗可以排出一部分的鈉鹽和水,對於降低血壓有好處。
但是大量出汗容易引起脫水,更容易導致身體新陳代謝降低,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養成勤為身體補水的好習慣。
尤其是在夏季及時喝水能夠讓你的身體更加健康,每天至少保證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攝入,呵護身體的健康,預防疾病。
補睡眠:
夏季晝長夜短,人們活動時間增多,睡眠時間減少,炎熱的天氣也會影響睡眠質量,而睡眠不足便會影響內分泌,造成血壓波動幅度較大。
睡眠不好的高血壓患者很可能會導致血壓驟然升高,也會刺激到腦血管,甚至會誘發中風的風險。
所以每天晚上11點之前就要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如果晚上休息不好,中午進行適當的午休,也能夠呵護身體的健康穩定血壓、防中風。
補膳食纖維:
補充膳食纖維就是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其中大量膳食纖維可以在腸道吸附脂肪和膽固醇,產生潤腸通便的作用。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鉀、鈣等微量元素,會產生促鈉鹽排出的效果,輔助降低血壓,預防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