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冬天」將棉花價格「炒」至2倍,專家闢謠,農民該何去何從

2020-12-08 騰訊網

近期,「60年來最冷冬天」可以說刺激著每一個人的神經,「拉尼娜現象」更是成為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甚至很多人早早地翻找出了自己的羽絨服,準備抵禦隨即而來的寒冷。而羽絨服或棉服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棉花。

於是,「最冷冬天」成功將今年棉花的價格「炒」至了去年的2倍還要多,目前全國平均棉花價格集中在9.34元/斤,且整體表現出震蕩上漲的趨勢。

實際上,「最冷冬天」不免有炒作的嫌疑,其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紡織廠和印染廠的生意火爆,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純棉紗的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漲幅甚至達到了500~1000元/噸左右。也正因如此,目前的棉花價格,相比於去年,也確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就目前綜合情況來看,今年種植棉花的農民還不能高興太早。

下面我們就先來看一下,影響今年下半年棉花價格的因素都有哪些,又會對棉花價格產生怎樣的影響。具體內容體現為以下兩方面。

其一,今年棉花產量明顯減少。回顧去年,棉花價格實在讓很多農民心酸不已,甚至部分地區還刷新的近年來最低水平。其中,去年山東棉花的價格普遍集中在3~4元/斤左右;河北棉花的價格集中在3.5元/斤左右,且後期降價明顯;新疆棉花的價格更是刷新了最低價記錄,普遍集中在2.8元/斤左右。

正是因為去年棉花價格的普遍下跌,讓很多農民都退出了種植棉花的行列,致使今年棉花的產量明顯減少。據專業數據統計,截止到9月4日,全國累計採摘籽棉折皮棉約0.9萬噸,同比減少了約2.1萬噸,比過去4年的產量均值還減少了約3.4萬噸。

由此可見,在棉花產量明顯減少的情況下,其價格自然會有所上升。雖然今年1~8月份,中國進口棉花的數量在119萬噸左右,但是,就整體市場供需關係來看,棉花價格仍然有持續上升的可能。

其二,「最冷冬天」炒作熱度不減,棉花需求量仍然處於高位。近幾日,多地氣溫下降得比較明顯,尤其是東北部分地區,氣溫甚至降到了冰點,一些上了歲數的老人,甚至披上了羽絨服。一時之間,使得很多人對於「最冷冬天」這一說法深信不疑,從而導致「最冷冬天」的炒作熱度依然不減。

也正因如此,很多嗅到商機的服裝從業人員,開始追加大量訂單,企圖利用這一噱頭大賺一筆,進而使得很多印染廠、紡織廠以及服裝加工廠,紛紛開始了「全負荷」生產的模式。據業內人士表示,很多工廠處於高進貨、低庫存的狀態,尤其是在棉花等原材料的進貨上,形成了汽車排隊卸貨的局面。

由此可見,只要「最冷冬天」的熱度不減,棉花的市場需求量就會一直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棉花的價格也會在大體上保持「震蕩」上漲的形勢。

總的來說,產量的下降和炒作熱度的不減,使得未來棉花的市場環境偏向較樂觀的一面。但是,對於種植棉花的農民而言,以下這兩個因素也要考慮在內。

目前專家對於「最冷冬天」進行了及時闢謠,表示「拉尼娜現象」確實屬實,但是今年是否為「最冷冬天」仍然無法蓋棺定論,因為近期多地區降溫的現象,與「拉尼娜現象」並無必然聯繫。而且,今年的冬天到底會冷到什麼程度,也是一個由多方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現在就定義為「最冷」還言之過早。

如此一來,專家的及時闢謠,很可能會對「最冷冬天」的輿論熱度,造成一定的「降溫」影響,進而間接影響到市場對於棉花的需求量。所以建議農民,儘量採取「即採即賣」的方式,處理手中的棉花,利用當前的輿論熱度,保住現有利潤,不宜過長時間留存。

由於疫情的影響,下遊消費仍然處於疲軟的狀態。就全球而言,今年棉花的產量上漲了約94萬噸,但消費需求卻同步下降了約437萬噸。如此看來,目前下遊消費仍然處於一種疲軟的狀態,而且隨著氣溫的逐漸變冷,消費市場受疫情的影響可能會加劇。屆時,很可能會出現羽絨服或棉服「產大於需」的情況,進而使得棉花的需求量和價格雙雙下跌,所以建議農民一定要在入冬之前,將手中的棉花全部銷售出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
    導讀:2020年將是60年以來最冷的冬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原因是什麼?60年最冷冬天的由來其實,今年秋冬的第一場大範圍降雪確實來得比較早,在陽曆10月3號開始,北方多省出現了大面積降雪,並且降雪量還不小,就是地處中原的河南北部山區也飄起了大雪,這著實讓農民們感受到了秋冬的第一次寒冷天氣。
  • 緊急闢謠,肉鬆蛋糕上面肉鬆真的是棉花做的嗎?
    但是,這兩天網絡上熱傳一個視頻,有人將自己買回來的一袋肉鬆餅,拿水浸泡後,發現肉鬆裡面根本沒有肉鬆,而是「棉花」做的。通過現場檢查,未發現該企業有任何採購使用棉花的跡象,該企業肉鬆主要為本廠使用雞肉生產,肉鬆生產工藝無異常。在媒體現場監督下,調查組模擬視頻將肉鬆進行了水洗,經水洗後肉鬆的確為白色絮狀,可以點燃,但品嘗為雞肉味,且燃燒時散發出肉燒焦的臭味,與棉花有本質區別,棉花成分為纖維素,無法下咽,燃燒應無臭味。通過現場檢查,基本排除了肉鬆麵包是棉花的可能。
  • 2020年將是60年來最冷的冬天,這個現象的出現才是罪魁禍首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們對於地球的破壞程度也是越來越高,很久之前就有專家提出了全球氣候變暖的觀點,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對於我們的危害也是極大的。但是今年的氣溫卻顯得非常奇怪,不僅下雨天極多而且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最早秋分節氣,在今年十月份北方就出現了大面積的降雪天氣,於是就有專家提出今年將會是六十年以來最冷的冬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闢謠|肉鬆餅是棉花做的?被朋友圈嚇著沒?真相在這裡……
    這條小視頻在朋友圈內迅速傳開來。通過現場檢查,未發現該企業有任何採購使用棉花的跡象,該企業肉鬆主要為本廠使用雞肉生產,肉鬆生產工藝無異常。在媒體現場監督下,調查組模擬視頻將肉鬆進行了水洗,經水洗後肉鬆的確為白色絮狀,可以點燃,但品嘗為雞肉味,且燃燒時散發出肉燒焦的臭味,與棉花有本質區別,棉花成分為纖維素,無法下咽,燃燒應無臭味。通過現場檢查,基本排除了肉鬆麵包是棉花的可能。
  • 烏蘇:做好棉花花鈴期管理助力農民棉花豐產豐收
    眼下,棉花已全面進入開花結鈴期,為確保今年棉花豐產豐收,烏蘇市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指導棉農做好棉花中後期管理技術,受到了廣大棉農的歡迎。「非常感謝專家老師為我們詳細的講解如何提高棉花產量和減少病蟲害損失,讓我們足不出村便可享受到技術諮詢和政策信息,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多舉辦一些。」烏蘇市車排子鎮哈拉蘇村村民李剛剛高興地對著農技指導專家說道。近日,烏蘇市農業農村局駐車排子鎮哈拉蘇村工作隊邀請市農業農村局農技指導專家為村民開展棉花病蟲害防治培訓。
  • 提醒一下:今年冬天到底是冷冬還是暖冬?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早做準備!
    將手洗乾淨用火烘一下。有3種調料是不能放的。默默地愛著。他們願意在背後給對方默默地支持。放上之後羊肉的羶味會被掩蓋起來。其實不然。俗話說得好:「秋冬蘿蔔賽人參」。把蘿蔔裡的水分攥幹。會使得藥物成分跟山藥中的澱粉酶中和。真的很容易被人欺騙感情。如此的改進大體上保留了現款車型的空間實用性。拿一個碗。你最喜歡怎麼吃?今天我來分享蘿蔔的5種做法。炒出汁後。但是味道真的不錯。雖然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
  • 冬天,遇到此菜別手軟,2塊錢一斤,鐵是豬肝3倍,做成小餅最香
    我很樂意為大家做飯,也很樂意將做飯中的經驗和樂趣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希望大家給予我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最大動力,為大家做出更健康美味的美食導語:冬天,遇到此菜別手軟,2塊錢一斤,鐵是豬肝3倍,做成小餅最香天氣越來越冷了,大家都想好怎麼過冬了嗎?
  • 闢謠丨肉鬆餅竟是棉花做的?朋友圈這兩天傳瘋了!真相竟然是……
    昨日,法制晚報記者找來肉鬆餅、棉花和肉鬆進行實驗。結果顯示,雖然肉鬆餅的餡料也能像視頻中那樣洗成乳白色的絮狀物,但真正的肉鬆和棉花,無論是在泡水、火燒還是撕剪實驗中,都存在明顯區別。截至目前,視頻中涉及的生產廠家所在的安徽省食藥監局也發布緊急消息,對「肉鬆是棉花」一說進行闢謠。
  • 闢謠:肉鬆是棉花做的嗎?
    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相信肉鬆是棉花做的。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首先,從口感上來說,肉鬆鬆軟肉香濃鬱,入口即化。而棉花到嘴裡就算有點肉味,也根本嚼不爛好嘛!你的牙齒還會拉絲,商家難道只想做一次性生意嗎?其次,從材質上看肉鬆屬於蛋白質,蛋白質是由胺基酸構成的。
  • 內地棉花生產為何難止下滑?
    中國棉花網專訊:據觀察,在國家給予農業方面的各類補貼資助政策項目中,棉花市場目標價格補貼是所有惠農補貼中金額較大的一項。以江蘇省為例,2014-2015年起,畝均給予農戶的棉花目標價格補貼金額為206元,此補貼水平在內陸棉花主產省份中列中等位置,有些省份超過這個水平。
  • 前幾年被炒成神藥,號稱畝利潤10萬元,結果農民種了只能餵豬
    導讀:前幾年被炒成神藥,號稱畝利潤10萬元,結果農民種了只能餵豬時下科技日新月異,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使得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恨不得一個人做好幾個人的事,一天掰成2天來過,這也讓人們的精力和體能過度消耗,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疾病越來越年輕化
  • 專家闢謠!60年來最冷冬天是假的,未來氣溫還會有大轉變嗎?
    國慶小長假剛剛度過幾天,大家開始討論拉尼娜要到來這一問題,甚至在各大平臺上都出現這樣的詞條「60年來最冷的一年」、「一切都和拉尼娜」有關等等的話語,甚至有很多父母擔憂自己的孩子,早早的給南方的孩子寄去了羽絨服,由於國慶降溫明顯,這樣的傳聞愈演愈烈,那麼今年冬天真的是60年來最冷的一年嗎?對此氣象學家說出了真正的答案。
  • 寒冬已開始,今年冬天非常冷,今年除夕在幾九,冷不冷?
    已是一九第四天,數九隆冬天氣已經開始,今年冬天比往年冷,今年除夕在幾九?冷不冷?一、今年冬天究竟什麼樣?專家有什麼預測?特別今年的冬天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北方的雪花也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更多一些。這也使得一些氣象專家已經預測,今年的冬天比往年要冷,全球的溫度比往年冬天下降至少2~3度。二、數九寒天是從哪天開始的?是如何規定的?2020年12月21日是我國24節氣之冬至節氣到來,從冬至這一天開始就進入了數九的隆冬天氣。
  • 農民出身的專家王福重:只有農民徹底放棄土地,國家才能更強大
    在歷史上,無論哪一時期,土地永遠是最重要的天然資源。中華民族已經傳承了5000多年,時至今日已擁有了960萬平方公裡的廣闊面積。歷史悠久,資源豐富,但從古至今農業永遠是各行各業中最重要的一環。而農民,無論哪個國家,農民永遠是國家的基礎。這群致力於農業發展的人是整個社會的根基,他們撐起了整個社會的發展。「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農村】農民家裡裝太陽能還是電熱水器?哪個划算?聽聽專家的對比
    導讀:農民家裡裝太陽能還是電熱水器?哪個划算?聽聽專家的對比
  • 一天彈十幾床棉花冬天他溫暖長沙人
    彈棉花,一個對長沙人說來另有他義的詞,來源於他們這一行。雖然一天中有八九個小時,他們的臉都被一張大口罩遮著,雖然他們生活在城裡卻總覺自己是過客,一些長沙人的冬天,卻因為他們而有了暖洋洋的感覺。昨日,記者走進一些背街小巷的棉被加工廠,感受了一番他們的生活。
  • 澳洲棉花種植面積銳減83% 降至40年來最低
    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局(ABARES)在其6月份的報告中稱,由於灌溉用水供應不足,預計2019-20年度棉絨產量將下降72%,至13.4萬噸。報告稱,棉花種植面積估計減少了83%,降至6萬公頃,為1978-7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九路農民大軍兵臨城下圍攻,新德裡變孤島,困境中莫迪何去何從?
    眼下的印度局勢火熱,邊境線上數十萬大軍又冷又餓,饑寒交迫,國內針對有爭議的三項農業法案的農民抗議活動已經持續了七天,上個月末,印度的農民工會甚至號召印度農民發起了「向新德裡進攻」的大型抗議示威活動,兵臨城下,目前的新德裡也進入戒嚴狀態,變成了一座孤島,那麼困境當中的印度總理莫迪,該何去何從呢
  • 「只防口水不防病毒」的這款口罩被瘋搶,價格已被炒至3倍!網友:我...
    「只防口水不防病毒」的這款口罩被瘋搶,價格已被炒至3倍!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優衣庫官方渠道目前尚未發售該口罩,不過電商平臺已有精明賣家代購該口罩。優衣庫AIRism系列口罩在日本正式發售據了解,「優衣庫」最新推出的這款口罩屬於該品牌「乾爽透氣(AIRism)」系列,採用同系列內衣面料,具有乾爽、透氣、可清洗的特點。
  • 印度:農業改革陷入僵局,農民收入停滯不前,農民將越來越窮?
    儘管印度政府再三表示,這些改變實際上將使農民受益。 早在2016年,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及其執政的巴拉特迪婭·賈納塔承諾,到2022年,農民收入將增加一倍。 那麼,有什麼證據表明農村生計正在改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