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新經緯
最容易上癮的毒品是金錢。——(美國記者和作家)唐·馬奎斯
今日熱點
「心臟支架降價93% 巨量『水分』是如何擠出去的?」心臟支架的大幅降價,背後是「國家隊」——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大半年錙銖必較的「靈魂砍價」。「國家隊」掌握了冠脈支架的定價權,以超高價出售冠脈支架的企業不得不退讓。價格形成是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舉一反三,中國擁有全產業鏈,但原材料的對外依存度較高,掌握原材料,主要是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權,是把握生產成本的關鍵。由於對原材料需求量大,中國能夠在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的形成中發揮積極的影響力,避免在價格決定中受制於人。
重創與復甦——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危」中蘊「機」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2020年全球經濟經歷同步且深刻的衰退。疫情持續蔓延以及不斷加碼的防控措施,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已超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下滑4.4%,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其中,美國經濟將衰退4.3%,歐元區經濟將衰退8.3%,印度經濟將衰退10.3%。同時,經濟衰退的同步性還導致國際貿易與投資大幅下降,世界貿易組織預計,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萎縮9.2%。
點評:這條新聞說,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還導致多國貧困和低收入人口激增。受疫情影響,全球5億人重回貧困線以下,讓全球減貧的步伐倒退十年。今年世界經濟形勢的另一個特點是,在全球範圍內,富人的財富逆勢增長。《點石成金》談過,自今年3月以來,美國億萬富翁們的財富從3萬億美元激增至4萬億美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刺激政策為美國富人造富提供了機遇。近日,有報導說,今年美股IPO市場的狂熱態勢創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以來之最。 除了創紀錄的發行規模,美股IPO的首日平均收益也創出網際網路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例如,9月上市的雲計算企業雪花(Snowflake)截至今年10月的過去12個月的營收為4.89億美元,而上市後的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比高盛還高,已達到其營收的200倍以上。美國的例證說明,資本利用資本市場,是為了追求更多的收益,由此帶來的後果是資本市場的泡沫。疫情過後,經濟會復甦,但資本給市場留下的是「一地雞毛」。
心臟支架降價93% 巨量「水分」是如何擠出去的?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重量僅約0.03克,卻比黃金貴千餘倍;均價高達上萬元,每年賣出約150萬個。一枚小小的冠脈支架,撐開了百萬患者的「生命之傘」,但也擊中了百億支出的「負擔之痛」。如今,隨著「國家隊」出手,這一痛點將成為歷史。上個月,在首次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中,冠脈支架均價從1.3萬元左右跳水至700元左右,降幅達93%。明年1月1日起,新價格將正式實施,預計每年可減少上百億元支出。如此多的「水分」是如何擠出去的?
點評:這條新聞說,令人滿意的價格,背後是「國家隊」——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大半年錙銖必較的「靈魂砍價」。 這個情節講的是定價權。「國家隊」掌握了冠脈支架的定價權,以超高價出售冠脈支架的企業不得不退讓。《點石成金》多次談到價格形成問題。這是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從狹義看,定價權指公司對其產品價格制定擁有主動權。從廣義看,定價是市場交易雙方博弈的結果。一般來說,決定定價權的因素包括,第一,市場供需狀態;第二,商品特性,如商品的獨特性和稀缺性,品質和品牌溢價;第三,定價能力。競標和集採(集體採購)對需求方定價有利,壟斷對企業定價有利。此次冠脈支架價格大幅度下降,就是「國家隊」通過集採掌握了定價權的結果。舉一反三,中國擁有全產業鏈,但原材料的對外依存度較高,掌握原材料,主要是大宗商品的國際定價權,是把握生產成本的關鍵。由於對原材料需求量大,中國能夠在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的形成中發揮積極的影響力,避免在價格決定中受制於人。
實探社區團購:價格戰下的新業態,誰動了誰的奶酪
據證券時報網微信號報導,社區團購以產地直銷、集體拼單、合力團購為名,以減少中間環節讓消費者得實惠的模式深受廣大小區居民的歡迎,也吸引了眾多玩家入局。今年以來加速入場的網際網路巨頭,將社區團購推向了輿論的漩渦。一方面,社區團購有效對接供需兩端,在降低商品成本和提升流通效率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部分平臺因以低價傾銷的方式擠壓其他市場主體的生存空間、擾亂市場秩序而備受詬病。
點評:這條新聞說,各市場主體真正抵制的不是社區團購這種新興業態,而是由網際網路巨頭掀起的價格戰。「瘋狂補貼」獲取流量,網際網路巨頭的定價能力來自於對市場的壟斷。《點石成金》談過,電商適應了數位化技術時代的消費需求,社區團購是利用網際網路社交網絡的新嘗試。人們對社區團購的不同看法反映出數字經濟治理面臨的難題。在數位化技術時代,數據作為市場資源,網際網路作為經濟活動的渠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經濟活動的原有模式,經濟治理方式也必須隨之改革。最近,歐盟公布了兩條新立法提案,一項針對非法內容的《數字服務法案》,一項針對反競爭行為的《數字市場法案》。亞馬遜、臉書、谷歌和蘋果公司等科技巨頭利用自身優勢地位抑制競爭、扼殺創新,在數字市場賺得盆滿缽滿,利用數據避稅,獲得巨大利益,並擠佔了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對這些公司採取反壟斷措施是一個新課題,歐盟的立法填補了空白。
資本也「逃離倫敦」?英鎊兌多國貨幣貶值 歐股普跌
據新京報網報導,「失控」,「逃離倫敦」等刷屏詞彙正暗示著新冠變異下英國疫情正進一步惡化。倫敦和英格蘭部分地區的防疫級別將從12月20日起升至最高級別「4級」。歐洲多國發布了對英國的旅行限制。12月21日開盤,歐洲股市普跌,北京時間17時,英國富時100指數、英國富時250指數分別下跌1.1%和1.6%;比利時、義大利、德國、法國等多個國家的指數跌幅超過2%。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英鎊兌多種貨幣也紛紛大跌,其中英鎊兌美元跌近2%,英鎊兌日元跌1.6%,英鎊兌人民幣跌近1.8%。
點評:新冠新毒株的發現和傳播,使英國疫情有加重之勢,不得不提高經濟封鎖的力度,於是資本市場演繹了一場股市普跌、英磅貶值的「騷亂」。禍不單行,英國面對的另一個嚴峻挑戰是與歐盟的「脫歐」談判。其實,英國「脫歐」與經濟封鎖是同一個邏輯——減少,甚至隔斷與外部的經濟聯繫。疫情可以導致經濟混亂,「脫歐」又何嘗不是如此?儘管歐盟和英國已就許多議題達成協議,但就公平競爭環境、履約管理和漁業等最棘手議題,雙方仍無法完成談判。有知情人士說,由於英國一直想優先捍衛主權,歐洲又擔心被英國佔便宜,這三項議題才無法解決。英國的態度很強硬。英國首相詹森曾堅稱,無論談判結果如何,英國都將「高度繁榮發展」。實際上,他是看錯了形勢。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如果沒能和歐盟籤署貿易協議,英國將面臨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後果。據稱,英方可能會在12月25日的聖誕節前,就是否能達成協議做出決定。
(編寫 點評 侯若石)(中新經緯APP)
《點石成金》第504期。本欄目嘉賓觀點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