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白領行業人群在辦公室、金融街穿梭著,人們往往是在為這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奔波著,仿佛感受不到自己年華的逝去。在每個城市的某個街角,一定存在這樣一個地方:小卻精緻的門面,一簇簇正在生長的花朵在點綴這家小店,一排排剛打掃乾淨的吧檯在靜候過路人的到來,所有物品都在傾聽每個客人的故事,在感受他們經歷的時光。咖啡廳——一個聽著故事靜候時光流淌的冥想國度。本期小編帶來這組重慶咖啡廳裝修效果圖集合,希望讓大家都能夠聞到空氣中瀰漫著的混著故事的咖啡香。
第一款,最早的咖啡館叫做「Kaveh Kanes」,在麥加建立。儘管最初是出於一種宗教目的,但很快這些地方就成了下棋、閒聊、唱歌、跳舞和欣賞音樂的中心。來到咖啡館,人們閱讀、聊天、聽音樂、下棋,在噴香的咖啡味道中,讓理性思想插上浪漫夢幻的翅膀。因此,如今許多家街角的咖啡廳不止是喝咖啡,更多是聽音樂、看書的最佳場所。這款咖啡館以復古裝修風格為主,將80、90年代風靡一時的皮質物品與鐵木架結合,通過獨特的設計,將興起舊時代的元素,引領新風尚。整個咖啡館撲面而來的是復古工業氣息。一片紗布變隔絕了安靜與喧囂的世界。這款咖啡館在裡屋安裝了整齊排列的書櫥,相信滿柜子的書可以讓不少人飽覽作者的思想天堂,暢遊他們的冥想國度了吧。在書裡度過一天,再久也不會覺得時間緩慢,只知道我在感受世界。
第二款,都說最好的咖啡一定躲在最角落的地方。重慶這家咖啡館埋藏在你的記憶深處。格子落地窗的設計使得過路人路過這家店就會被裡面的故事所吸引,相反,裡面的人也會透過落地窗在審視外面的世界。這樣就算是雨天,為了躲雨而跑進這家咖啡館的少年郎也別有一番風味吧。全木質打造的吧檯搭配皮質高腳椅,通過與客人的隻言片語,咖啡師也能調出專屬於她的獨特味道吧。吊頂的設計可以看出是真的花了心思,上層符合整體風格的鐵架,既作為下層杯架的支撐,又可以擺放綠植。下層的杯架使的整個空間都極具設計感。真羨慕吧檯上的一排小盆栽們,可以就這麼靜靜地長著還看著過路人的不同模樣。
第三款,大城市的咖啡廳就是不一樣啊。屋頂上的房梁似乎年代久遠,重新安置鐵木架便可以使得整個房屋架構既美觀又牢固。縱橫交錯的房梁成為了每個桌上的吊燈的支撐,它可以延伸到咖啡廳的任何角落,也使得吊燈安置在每位客人的桌前。最吸引人的還是吧檯吧,創意黑板的設計,把,每個產品用充滿年代感的粉筆都寫在黑板上,五彩繽紛,童趣童真,一覽無遺。不管是花瓶還是顏色靚麗的桌椅,都為整個空間增添了律動的活力。整個咖啡館多採用多人餐桌的形式,在工作之餘也可以聊聊人生,談談理想,是工作之餘的最佳好友聚會場所了。
第四款,咖啡館之所以有它獨特的吸引人之處,是因為它販賣的不僅僅是咖啡,更是一種品質,文化和思想。這款現代簡約風的咖啡廳是目前當下最流行的裝修設計風格。簡單的黑白搭配出乎意料的碰撞出藝術的火花,真是令人讚嘆的美妙結合。木質的餐桌椅也是在無形中增添咖啡自然純正之香。兩人桌的設計更能獲得年輕人的青睞吧,可以自己一個人在清晨抱著電腦來工作,也可以兩個人牽手在夜晚來竊竊私語,大城市中就是缺少這種地方的存在吧。
一位維也納藝術家說:「我不在家裡,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天生浪漫多情的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不是咖啡本身的品質和味道,而是飲用咖啡的環境和情調,那是一種優雅的韻味,一種浪漫的情調,一種享受生活的愜意感。所以語言學家塞繆爾·詹森認為,咖啡館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場所,還是一種思想,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交場合,一種哲學理念。希望這篇咖啡廳裝修效果圖集合,可以讓遠行的過路人停住他們的步伐,點一杯咖啡,不管是和朋友談笑風生也好,還是自己一個人看書聽音樂也好,都希望他們可以找到真實的自己。